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基地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跟对竹山县新一轮茶叶基地建设的调查和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基地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对竹山县新一轮茶叶基地建设的调查和,该文是关于基地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茶叶和竹山县和建设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论文新课程导学期刊新制度经济学论文农村新技术杂志

近期,竹山县决定抓住“精准扶贫”以及“秦巴片区特色产业开发”等重大政策与项目机遇,争取近三年内,在管好现有茶园基础上,拿出当家田地再新建一批高标准茶园.

继续建设高标准茶园,首先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但在新建茶园上,目前竹山干部和农户思想并不是高度一致.到底还该不该搞大规模茶园建设?还有没有地方搞茶园建设?拿出当家田地建设高标准茶园到底值不值?怎样才能杜绝重建轻管、前建后荒,确保建一块、成一块、高效益一块?针对这些问题,近期我们结合产业规划,深入各茶区乡村农户走访座谈,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得出了一些更“接地气”的观点与结论.

首先,竹山到底还该不该搞大规模茶园建设?

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干部群众、包括业内人士甚至县领导层,对此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持反对意见的,可能还占多数.分析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近年来竹山县一方面在轰轰烈烈地建设茶园,另一方面建好的茶园有的却疏于管理,或者根本无人管理,导致前建后荒(见图1).根据近期实地调查结果,全县荒芜茶园面积占1/4 左右.一些偏远地方的老茶园严重荒芜后已失去采茶价值,极少数茶园茶树甚至被当地农户砍了当柴烧掉,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新建茶园,岂不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竹山目前建设的茶园面积已经够大了,关键是要集中力量把现有的茶园管理好.但如果认真调查、仔细分析后会发现,目前荒芜甚至被砍掉的茶园,都是一些坡度过大、土地瘠薄、立地条件差,土壤酸碱度和温度、光照、湿度等自然环境条件不太适合茶树生长的茶园;或者是没有按照建园技术要求抽槽、施肥、回填、起垄,播种质量差,缺苗断垄现象严重的茶园;或者是建在遥远偏僻的深山里或山坡上,距离村庄较远,人口外流后无人管理,甚至有茶却无人采摘的茶园;或者是建园后交给当地千家万户管理,户平面积小,技术、管理跟不上,有的农户干脆仍然以种粮为主的茶园.总之,荒芜的都是一些低产、低效,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茶园,真正环境适宜、立地条件好、建园质量高、管护到位的高产、高效茶园(见图2)不仅未荒芜,而且很抢手.有的茶园亩收入在4000 元以上,个别的甚至过万元(见图3),这样的茶园,农户们都看得很重、管理得很好,一些企业、大户想流转都困难.问题是目前竹山看起来茶园面积很大,但高产、高效的茶园所占比重并不大,充其量不超过1/3.一些茶园前建后荒,主要原因不是建设的面积太大了,而是建设的地点没选对,或者建设的标准太低了,或者是建设后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制不对头,没有真正地管护好.

二是竹山的茶叶太多了,也是很多人认为目前不宜再建茶园的重要原因.的确,经过持之以恒的建设与发展,竹山县近年来不仅茶园面积大大增加,茶叶产量较过去也有明显增长.20 世纪仅有一个国营圣水茶场时,早春名优茶供不应求.春茶开园后,到茶场抢购茶叶可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随着投产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茶叶产量的不断增加,竹山茶叶供求关系逐渐发生逆转,很多种植、加工、销售茶叶的茶农和企业都感觉到,茶叶由“不愁销”慢慢变为“难得卖”,特别是质量、偏低的普茶销售更加困难,有的地方茶农干脆不采普茶,有的茶叶加工企业或车间只加工价高易销的高端名优茶,不加工普茶,大量鲜叶因无人采摘、无企业收购而白白浪费.“八项规定”、县委“十项制度”出台后,高端名优茶销售也受到很大影响,出现产品库存增加、销售下降、企业效益下滑等现象.

猛一看,竹山的茶叶目前好像是面积太大了,茶叶市场已经饱和了.但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后我们发现,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竹山茶叶过多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竹山茶叶的市场潜力其实还很大,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竹山茶叶还没有走出去.目前大部分茶叶都集中在本县销售,只有小部分销往十堰市.真正能将产品批量销往北京、武汉等大城市、大市场的,只有圣水公司、星梦茶业等极少数企业;真正将产品出口到国外的,目前只有裕源食品、星梦茶业两家企业.大量产品还是集中在竹山本地扎堆销售,而本地消费群体数量和消费能力、水平都十分有限,加之还有竹溪、谷城、宜昌等周边地区茶叶冲击本地市场,自然会感觉茶叶太多了.真正走出去才发现,市场其实还很大,天地其实还很宽.裕源公司入驻竹山后,借助其母公司将竹山中低端茶加工后出口至泰国等东南亚市场,仅干茶需求量就达到2000 吨/ 年左右,目前该公司茶叶出口量稳步增加,前景看好.另外,近年来竹山圣水、星梦两家茶叶企业,也接到过外地客商下的茶叶采购“大单”,但都感觉难以完成*数量.2016 年,圣水公司与湖南客商签下连续三年、每年供应1000 吨“黑毛茶”的供应合同,但因当年茶叶减产、数量缺口过大未能履行合同,致使订单面临解约危险.俄罗斯客商在星梦茶业考察后,计划签订100 吨茶叶采购订单,星梦茶业感觉难以完成,于是将*数量压减至40 吨,最后想尽办法才勉强履约.由此可见,对进入国际大市场而言,我们的茶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二是竹山的茶叶产品过于单一.长期以来,竹山茶叶以绿茶为主,绿茶中又以中高端名优绿茶为主,这与本地的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拓和外来消费习惯的影响,竹山茶产品才日渐丰富,出现了红茶、黑茶、花茶等新品,但绿茶的比重仍远远大于其他茶类.而目前感觉产品太多、卖不出去的,恰恰是大家都在加工生产的大路绿茶.市场上需要的一些特色茶类,包括质量上乘的高端名优绿茶,产品仍然供不应求.近年来,竹山一些茶企生产的优质红茶、黑茶、花茶等在市场上十分俏销,肖家垭茶场生产的高端绿茶每年均被抢购一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从产品结构上讲,竹山的茶叶也不是太多了,而是结构不太合理,主要供给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用现在的行话说,就是供给侧结构出现了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三是竹山的茶叶成本过高.与周边地区相比,很多人都感觉到竹山的茶叶“太贵”.茶叶高,说明竹山茶叶质量好,但同时也说明竹山茶叶成本高.竹山茶叶成本居高不下,归根结底还是竹山县大部分茶园建设标准低、管理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单产水平低,耕作、管护、采摘大量依靠人工,在山区人口外流、劳力紧缺、工价偏高情况下,成本很难控制.尤其是一些产量低的茶园,1 个采茶工跑1 天采摘不到几两芽茶,名优茶采摘速度提不起来,普茶又无法使用机械,直接抬高了采茶成本.茶叶成本过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对外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到产品的市场占有量,这也是竹山茶叶难以“走出去”的重要原因.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在建设高标准茶园上下功夫,在提高机械化水平上动脑筋,在建立科学管护机制上做文章.

总之,竹山茶叶基地建设的现状是:茶园面积大,但高产高效茶园面积小;产品在境内市场相对饱和,但在境外市场空间很大;茶叶品质很好,但高成本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正是这些问题,使得竹山茶叶目前的实际效益,与竹山优越的茶叶生长环境相比,与众多干部和农户对茶叶产业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竹山茶叶的真正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要改变这一现状,将竹山茶叶做大、做强,单靠管理、改造基础过差的已建茶园不行,必须再建一批高标准茶园.

其次,竹山还有没有地方搞茶园建设呢?

很多人认为,该建茶园的地方过去都建了,不可能再有新的地方.持这种观点的人,关键是建设的思路还没有变,还想着耕地必须种植粮油,建茶园千万不能占用耕地,茶园必须建在山上.其实,只要变换一下思路,将山区虽能种粮但更适合种植茶叶、种粮效益偏低但种茶效益不错的当家田地调整出来,改为种植茶叶,就有不少地方能建茶园.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对农村实际情况不够了解,或者对茶叶情况不够熟悉、认识不够深入的人群是思想不通、表示反对的.

他们认为人可以不喝茶,但不能不吃饭,种植茶叶一是见收慢,二是担心销路,还是种植玉米、水稻、油菜、小麦等传统粮油作物稳当些.特别是当家田地,更不能轻易改种茶叶.持这种观点的,大部分是非产茶区农民,以及茶叶产业发展不太好,没有尝到种茶甜头,且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比较落后、思想比较守旧、害怕出现波折的干部和农户.

我们同样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茶叶产业发展历史较长、效益较好地区的干部和农户则认为,拿出当家田地,建设高标准茶园符合当前市场.原因有四方面:

一是山区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散,依靠人、畜力种植粮油作物,生产成本过高,无法与平原地区依靠机械大面积耕种收获相提并论,产品入市缺乏竞争优势,农民种植这些作物基本没有经济效益,未来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因此,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是大势所趋.

二是茶叶是平原不产、竹山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山区茶叶种好了,其经济效益远高于种粮.在目前国泰民安、粮食供应充足且购买便利的情况下,种植茶叶只要收益可观,用种茶收入购买粮食,不仅能够“吃饱”,而且能够“吃好”,还能解决经济贫困问题,是山区人口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三是目前大面积效益偏低的茶园,很大一部分是建在坡度较大、立地条件较差的薄坡地甚至挂坡地上,建园基础差、建园标准低,很难获得高产高效.而且随着山区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逐步外流且老龄化趋势明显,过去建设的部分茶园,现在正面临管不了、也管不好等问题.在此情况下,要提高茶园效益,就必须变换思路,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管理容易、肥水条件好的当家田地上打主意.

四是一些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区域(如原牌楼乡),人口外流后野生动物数量增加,当家田地种植粮食作物,目前还面临野猪、雀鸟为害加重等问题,也希望通过调整改变目前现状,而种植茶叶正好满足了这种愿望.思路一换天地宽.据实地踏勘,目前竹山适合建设高标准茶园的耕地面积有5 万亩左右.

再次,拿当家田地建设茶园,到底值不值呢?

我们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后发现是值得的.山区一些更适合种茶的二高山当家田地,种植粮油作物单季(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或玉米,冬季耕地休闲)亩收入只在1000 元左右,两季(冬种油菜或小麦)亩收入约1500元;去掉种子、农药、化肥等各种生产性开支后,单季亩收入在500 元左右,双季亩收入在800 元左右;如果再去掉耕种、管理、收获等用工投入,单季亩收入一般在300 元以下,双季亩收入在500 元以下,遇到灾害年份甚至会出现亏损.这也是近年来二高山地区很多农民不愿种地,常将双季作物改为单季,或者干脆将耕地流转给他人种植甚至弃耕荒芜的重要原因.如果将其改为高标准茶园,由于水肥条件好、管理能到位,进入盛产期后一般亩收入可达5000 元左右,最高的可达到1 万元以上,去掉各种投入后,亩收入一般可达3000 元以上,高者可达6000 元以上,不仅远高于种粮,也明显高于过去在坡地粗放点播的茶园.同时种植茶叶与种粮相比管理更加轻松,各种灾害也相对较少.

最后,拿当家田地建设茶园,怎样才能保证建设的标准与质量?

建园质量不高、建后管护不到位,致使新建茶园迟迟不能成园,或者不能成为高产、高效茶园,是竹山多年来茶园建设的一大弊病.究其原因,与建园的主体不明、体制不顺、责任不清等有很大关系.竹山建设茶园,以往多采取“建管分离”的办法,即将整个茶园建设分割成多个环节,由不同的主体分别负责实施.整地抽槽的只管整地抽槽,播种移栽的只管播种移栽.播种移栽后,一般都将茶园分散到各家各户管理.如此一是质量难以保证,二是监管难度较大,三是责任难以分清,导致每年建园时上报面积虽大,但最终成园面积较小,有的建后多年仍忙于补植、补种,甚至出现前建后荒现象.

为解决此问题,确保用当家田地建设茶园建一块、成一块、高效一块,建议今后采取“政府招标、专业建园,建管一体、成园流转”的办法,即对计划新建的茶园,由政府统一公开招标,由专业从事茶叶建园的中标公司或企业作为惟一的建设主体,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建园,并在建园后连续管理3 年,待幼龄茶园达标验收后,再兑付全部建设资金.如此可明确建园责任,前后相接、环环相套,提高建园质量,解决建园后至开采前一家一户管不了也管不好等问题;同时专业化建园、专业化管理,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建园成本,减少管护失误.新建茶园由专业人员管理3 年,进入开采期后再发包给当地农户,或者流转给茶叶种植大户,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只要建园标准高,茶叶长势好,见收快,不仅农户乐意承包,大户也愿意流转.总之,茶叶基地建设不能因循守旧,要根据新形势,通过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创新模式,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简介:熊 飞,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及农业规划起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工作,获得各种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水稻地膜覆盖增温湿润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获农业部、省农业厅“农业丰收奖”一等奖.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

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茶叶和竹山县和建设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基地本科毕业论文基地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
陈坤菊(金沙县农牧局,贵州金沙 551800)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在日常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简单的追求生活中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质.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
崔 楠 金 淼(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 沈阳 110136)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12 00.

对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摘 要】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要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为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着力针对行业发展需求建设综合型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从而构建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促进实训教学活动向着深入方向发展 【关键词.

加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刍议
摘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高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