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生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与器官捐献协调员:摆渡在生死之间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生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0

器官捐献协调员:摆渡在生死之间,该文是生死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跟摆渡和生死之间和协调员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生死论文参考文献:

生死论文参考文献 器官移植杂志

我们的传统观念中, 器官捐献是不被理解的, 一些不理解的患者家属在我们第一次和他们交流的时候, 都会破口大骂.

半夜12点,电话突然响起,薛瑾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开车到温江一家医院,一路小跑进重症监护室,和家属沟通协调,待家属同意捐献器官后,薛瑾松了一口气,没有休息时间,又立即联系后续器官捐献具体事宜,“器官等不起.”

一次器官捐献成功完成,经常要经历这样的“突如其来”和“争分夺秒”.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做了6年的器官捐献协调员,随时“说走就走”是薛瑾的工作常态.在生和死之间搭起希望之桥,在死亡与生存之间“摆渡”——他们是“神秘”的器官捐献协调员.

每次生命接力都是“与时间赛跑”

“捐献的器官最好在半小时内摘取,不然会影响器官的性能,我们必须全力奔跑,让生的希望得以延续.”薛瑾说,每一次器官移植,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我的手机24 小时开机,随时在准备着.”福建省卫计委福州总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杨昌城说,符合条件的供体一般都是因为颅脑外伤或脑血管疾病而脑死亡的病人.意外发生的不定时性、供体心脏停搏后获取器官的时效性,决定了协调员必须24 小时待命、说走就走,一忙起来就没日没夜.

面对患者悲伤的家属时,杨昌城往往也在内心经历挣扎:“他们已经那么难过了,我要不要去和他们交流,提器官捐献这件事呢?所以,我们第一次和患者家属交流的时候,尽量都不去谈器官捐献这件事,避免让患者家属难过.器官捐献协调员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和人文关怀非常重要.”

“今年2 月份,有一位患者已经脑死亡了,他是一位外地人在福建工作,家属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也是孤立无援.我们器官捐献协调员前后一共6 天时间,帮助他们联系当地的各个部门,为患者家属跑手续,协助他们处理工伤保险相关事宜,协助患者家属维权,为患者家属争取爱心人士的帮助.慢慢地,患者动了,觉得自己虽然遇到了这么大的打击,但是社会上还有这么多人在关心他们,支持他们挺过难关,作为患者家属也应该回报社会,让逝者的生命通过造福他人得以延续,于是主动找到我们,要求捐献患者器官.签字的时候,家属含泪签署器官捐献登记表,在场的红会工作人员及协调员也浸湿了双眸,场面非常感人.”杨昌城说.

51岁的刘丽伟是吉林省捐献协调员,是2016年度全国9位优秀捐献协调员之一.自从当了协调员,她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不论在干什么,随叫随到.有一次半夜,刘丽伟正在发高烧,刚吃完退烧药出了一身汗,电话响起,有人愿意捐献器官,刘丽伟二话不说从被窝爬出来,赶往医院工作;有一年她与爱人回老家探亲,刚到不久,器官捐献电话响起,她匆忙道别打道回府.“干了这个工作之后,我家里说出门旅游,我从来不参加,不敢走,随时待命.”刘丽伟说.

据中国捐献管理中心统计,至7月初,我国已累计完成逝世后捐献1.8万余例,捐献器官5.1万余个,志愿登记48万余人.这些数据背后,也凝聚着器官捐献协调员的汗水与努力.

不被家属理解、心理压力大

“想要完成一例器官捐献不容易,一般而言,器官捐献协调员接触的10 位潜在捐献者中,最多只有1 位最终完成了捐献.而且,很多捐献者从协调员第一次接触到完成捐献的时间跨度,都在一周以上,长的有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福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福州总医院器官获取组织负责人郑凯说.

“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器官捐献是不被理解的,一些不理解的患者家属在我们第一次和他们交流的时候,都会破口大骂‘人都死了,你们还要摘他的器官,你安的是什么心嘛!’一些家属甚至会推搡打骂器官捐献协调员.这时候,我们只能是暂时回避这个话题,但会继续为患者家属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杨昌城说,就算患者及家属无意进行器官捐献,协调员也要将心比心,理解他们的心理,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刘丽伟回忆起自己第一次面对器官捐献者家属时的场景,“我对着家属宣读器官捐献的一些事项,刚一开口眼泪就哗哗地流出来了.那种悲痛又复杂的心情,真的很难受.”刘丽伟告诉记者,一方面,家属面对亲人去世时悲痛欲绝的心情感染着她,让她的心情很沉重;另一方面,自己肩负着器官捐献协调的重要使命,要保持冷静客观,还要用博爱的精神、奉献的精神引导和感染家属.所以很多时候,自己的真实情绪是被压抑的,需要强大的内心才能承受.

有一年冬天,刘丽伟完成一例器官捐献的协调工作从医院出来,已是半夜了,她独自在路边等车,又累又困,一直压抑的心情终于有机会释放,开始默默流泪,最后放声大哭.

刘丽伟向记者介绍了她的工作流程:跟医院共同确认见证捐献者脑死亡,与家属沟通协调、*相关捐献手术,进手术室见证器官获取全过程,手术结束以后组织医护人员向捐献者进行简短的默哀仪式.协助家属把捐献者送到殡仪馆,参与捐献者的告别仪式,对家属进行心理安慰.

让更多“生命礼物”延续

记者了解到,2010年3月启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至今的8年来,我国公民逝世后捐献的器官累计挽救了4.6万余人生命.然而,在生死之间搭建桥梁,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的不断壮大,还需要更多努力.

当前,我国器官捐献协调员仅有2200多名,与日益增加的器官移植手术需求相比,人才的匮乏相当明显.

“器官捐献协调员还缺乏完善的职业激励机制,没有不断提升的标准和渠道,护士可以通过不断努力考级成为高级护理师,器官捐献协调员一直就只是协调员.”薛瑾说.

记者了解到,西部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的数量从2012年10名下降到目前仅有的3名,人才流失也让医院很“头疼”.

“现在很多基层医院没有专职器官捐献协调员,不利于器官捐献工作的推广普及.”薛瑾建议,希望国家能够完善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职业发展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待遇,吸引更多人从事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器官捐献协调员的队伍需要不断壮大,才能让更多“生命的礼物”得到延续.

汇总:本文论述了关于对写作摆渡和生死之间和协调员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生死本科毕业论文生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现代护理伦理学在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周洁惠摘要目的探讨现代护理伦理学在脑死亡器官捐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4年2月72例脑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 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所产生的工作和伦理冲突进行的护理措施 从护理.

中国器官捐献:双增长背后的喜和忧
从1000到10万器官捐献志愿登记7年增长近百倍今年34岁的姚银渊是一名大学生村官 2014年9月,他的病情已发展到肝硬化晚期,必须进行肝移植手术 幸运的是,一位器官捐献者挽回了他的生命 &ldquo.

中国首位生死协调员:游走生死间的大爱摆渡人
她是国内著名的器官助捐者,也是首位“生死协调员” 9年来,面对种种误解与压力,她从未停下过脚步,成功地协调器官160多例 行走在生与死之间,她究竟有哪些不平凡的经历到底是一种什.

七岁美国男孩改变意大利器官捐献业
温莎1994年9月29日的傍晚,7岁的尼古拉斯·格林在意大利南部度假时,被意外打死 尼古拉斯的骤然离去令他的父母雷戈和玛姬伤心欲绝,最终,他们决定以捐献器官的方式让儿子的生命延续 令人意.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