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公共图书馆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跟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开放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公共图书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0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开放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本文是关于公共图书馆类论文范文资料跟知识产权保护和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相关论文怎么写.

公共图书馆论文参考文献:

公共图书馆论文参考文献 知识产权论文选题知识产权论文题目知识产权论文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戴建陆1 金涛2 冯晓丽1

(1.沈阳工程学院图书馆,辽宁沈阳110136;2.辽宁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辽宁沈阳110031)

[摘 要]对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馆外开放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现有不同资源开放服务的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解决方案,提出基于国图开放服务背景下的地方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策略,包括加强资源建设统筹协调,推进核心资源集中采购;慎重开展传统馆藏数字化建设,推动自主产权数据库全面开放;建设公共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用户统一认证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数字资源 开放服务 知识产权

[分类号]G253

1 引言

2017年1月12日,“掌上图情”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国家图书馆免费开放175个数据库》曾火遍了图书馆界的朋友圈.获知这一消息的馆员、教师、学生无不交口称赞.事实上,包括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在内的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馆外服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笔者作为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持证读者,远程利用这些馆的数字资源已有数年,只不过可能由于宣传不够等原因造成读者对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缺乏了解罢了.据悉,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为本校读者国图读者证服务,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远程利用国图丰富的数字资源.

然而,“掌上图情”微信公众号上网友“老虫子”对文章《国家图书馆免费开放175个数据库》的留言“这样其他图书馆的数据库还重要吗”,让笔者陷入思考.如果国内的读者都能通过实名注册或*读者证的方式,便捷地利用国图丰富的数字资源,那么针对那些重复的资源,其他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似乎真的没有必要建设了,节约的资金完全可以用在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然而,作为一名20多年的图书馆从业者,笔者深知事情远非那么简单,图书馆界多年倡导资源共享,可是针对数字资源,尤其是商购资源,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壁垒,真正实施起来一直举步维艰.出版商出于自我利益的保护,对其销售数据库产品的授权使用范围一直有着严格的限制.

图书馆数字资源开展远程服务是方便读者、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实需要,技术已不再是制约因素,如何平衡图书馆与资源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才是问题的关键.2010 年7月,国家发布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指南》.该《指南》充分依据现有著作权法规,为国内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工作,妥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避免发生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纠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笔者以《指南》和现有著作权法规为参照,对国图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馆外开放服务相关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并制定了本馆数字资源建设与馆外开放服务策略.

2 国图数字资源建设与开放服务调查

2.1 国图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现状调查

国图是国家的总书库,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数字图书馆.据其网站介绍,截至2016年末,数字资源总存储量已超过1000TB,数据库总数300余个[1].国图网站“查找更多数字资源”栏目列出了其馆藏数字资源,并将所有资源划分为10种类型.经统计,各类型资源数量分别为:电子图书51种、全文期刊64种、电子报纸21种、学位/会议论文10种、专利/标准8种、数值事实69种、索引/文摘22种、工具类20种、音视频15种,特色资源32种,资源总数312种.因《数字善本》《宋人文集》等20余种资源被重复列入“电子图书”“数据事实”“特色资源”等多种资源类型中,经去重统计,国图网站实际发布的数据库总数为277个.[2]

国图数字资源主要采取馆内使用、读者卡用户馆外授权访问、网上实名认证用户馆外授权访问、网上虚拟用户(非实名)馆外授权访问4种服务方式.截至2016年12月,读者卡用户、网上实名认证用户、网上虚拟用户馆外可供利用的资源数量分别为177种、75种、49种,包含面向三类用户全部开放的自建数据库47种.[3]国图网站在数字资源目录中标识了各数据库的使用方式,分别为“局域网访问”“本地光盘访问”“互联网公开访问”“读者卡号远程登录访问”“通过*服务器远程访问”“全国授权数据库”等.其中,有35种数据库被标识为“互联网公开访问”,但实际上,除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数据库》等6种互联网开放资源、《文津讲坛》等4种国图自建资源外,其余25种资源均需网络注册*才可访问.[2]

2.2 国图数字资源网络开放服务整体分析

读者卡用户通过国图网站读者门户登录后,可查看到国图授权馆外可供利用资源181种.其中电子图书22种、电子期刊37种、电子报纸7种、电子论文9种、古籍18种、工具书40种、音视频15种、地方馆资源13种、标准专利5种、少儿资源15种.[4]因国图数字资源始终处于动态更新变化之中,因此,实际馆外可利用资源数量较其网站公布的截至2016年末的177种略有增加.国图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内容丰富、使用便捷的数字资源服务,近年来,无论从数字资源总量还是馆外开放资源数量方面,都在持续增长.

为进一步了解国图各类资源馆外开放服务情况,笔者将国图网站“读者卡用户馆外可利用资源”与“查找更多数字资源”栏目列出的馆藏数字资源进行逐类对比.对比过程中,针对两者分类标准存在差异、部分馆外开放资源没有在馆藏资源目录中列出、部分资源归入目录有误或重复列入多个目录中等问题,对所有资源进行重新梳理,以读者卡用户馆外可利用资源目录为依据,将馆藏资源目录中“数据事实”“索引文摘”类资源纳入到“工具类”中,重新分类统计,以了解国图馆藏各类数字资源实际馆外开放服务情况,如表1所示.

2.3 国图各类数字资源网络开放服务分析

国图持证读者馆外可利用资源占总资源比例为62%,其中,中文资源馆外可供利用比例为70%,外文资源馆外可供利用比例为50%.由于国图47种自建中文资源全部面向馆外读者开放,中文商购资源实际开放比例为59%.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图在扩展数字资源服务外延方面做出了较大努力.相对而言,国内中文资源商对于图书馆开展馆外资源服务的认可度更高.在各类资源统计中,除地方馆资源、少儿资源全部馆外开放外,不同类型资源馆外开放服务呈现如下特点:

(1)电子图书馆外开放资源以早期出版的历史文献为主.如在馆外开放的21种中外文图书资源中,只有《方正阿帕比电子图书》《畅想之星电子书》《Wiley学术图书在线》等6种资源为近年出版图书,而其余《民国图书》《EAI美国早期印刷品系列》等收录的多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出版的文献,这类资源的阅读对象主要为专业读者,受众面较窄.

(2)中文期刊资源质量和开放程度均较高.在国内影响力排在前列的《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人大复印资料》等学术类期刊资源,《博看期刊》《龙源期刊》等文艺休闲类期刊资源国图均有*并提供馆外访问服务.除《同方知网期刊数据库》外,其他5 种资源均面向馆外实名注册读者开放.国外期刊数据库馆外开放服务比例相对较低,开放的25 种外文期刊数据库中有8 种来自于EB?SCOhost 一个资源平台,而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IEL)、Cambridge Journals Online等国际知名期刊数据库均未开通馆外服务.

(3)学位、会议论文资源数量较少,但馆外开放比例较高.收录的11 种相关资源中除《鹅湖知识库》《IEL学位会议论文数据库》不提供馆外访问外,其他9种资源均可馆外访问.其中“同方知网学位、会议论文”“万方学位、会议论文”“ProQuest学位论文”均属在高校、科研机构中有较高利用率的资源.(4)地方馆资源、少儿资源、音视频资源和标准专利资源开放比例较高.4类资源提供馆外服务的比例分别为100%、100%、79%和78%.在音视频资源中,大多为国图自己开设的讲坛讲座、外购的《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爱迪克森网上报告厅》等资源均提供馆外服务.其中,国图自建讲座视频资源全部面向网络实名注册读者开放.另外,国图引进的13种地方馆资源,获得使用授权相对容易,亦全部面向馆外实名注册读者开放.

(5)古籍、工具书资源种类多,开放程度并不高,比例在50%左右.在古籍数据库中,《数字方志》《西夏文献》等国图自建馆藏古籍数字化资源、《东文研汉籍影像库》《哈佛大学善本特藏》等从国外研究机构协议引进的资源,都面向馆外注册读者开放.而国图购买的由出版商建设的《中华再造善本》《四部丛刊》等古籍资源均不提供馆外服务.工具书类资源含盖了“数据事实”“索引文摘”等多种文献类型,这些资源的馆外开放服务并未呈现更多的规律性.提供馆外服务的国外引进资源包含了解密后的“美国档案”“英国海外政策”等一定数量的历史事实文献.[4]

3 国图数字资源建设与开放服务的知识产权分析

3.1 图书馆数字资源知识产权归属

《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作者可以是创作作品的公民或承担作品责任的法人或组织”.按图书馆拥有的权利范围划分,图书馆数字资源可概况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图书馆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作品.这类作品主要来自于图书馆利用不受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和“已过著作权保护期限的历史文献”自建的数据库产品;国图馆外开放的《宋人文集》《西夏论著》等17种古籍数据库,多属于此类.

二是图书馆拥有部分知识产权的作品.这类作品多来自图书馆利用著作权保护期内作品自建的数据库.《著作权法》将数据库产品定义为汇编作品,并规定“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因此,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如使用他人著作权保护期内作品,必须获得著作权人对作品的使用授权或权利转让.通常情况下图书馆只能获得作品一定范围的使用权,图书馆对包含内容在内的此类自建数据库不可能拥有完整知识产权.国图此类资源主要有《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馆藏博士论文数据库》《文津沙龙》《文津讲坛》等自建资源.

三是图书馆没有知识产权,只拥有一定范围、时间使用权的数据库产品,图书馆的商购数字资源大多属于此类.资源商就其数据库产品向图书馆授权转让,其拥有数据库产品的完整知识产权或可供转让的权利;而图书馆购买的仅是使用权而不是知识产权,其获得授权使用的范围、时间需要双方通过合同约定.国图购买的《方正阿帕比电子书》《SpringerLINK电子期刊》《中华再造善本》《中华经典古籍》数据库等均属此类.其中《中华再造善本》《中华经典古籍》是中华书局出版影印图书的数据库产品,虽然古籍图书内容已不受著作权保护,但因数据库内容选择编排以及出版图书装帧设计等的独创性,出版单位同样拥有产品的知识产权.

3.2 国图数字资源馆外服务相关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复制权和网络信息传播权属于作者.传统文献数字化属于作品复制的一种形式,因此,图书馆无论是开展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还是利用馆藏资源开展互联网服务,都要在《著作权法》的框架下进行.《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指南》亦明确规定“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仍处于权利保护期的作品,要严格执行著作权法的规定,不侵犯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利”.国家图书馆在充分尊重著作权人权利的前提下,利用法律赋予公益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救济制度,在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扩展数字资源服务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3.2.1 利用“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制度开展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个人作者著作权保护期为其终生及死亡后50年;团体、机构作者著作权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因此,除清朝以前的古籍文献外,包括部分民国文献在内图书馆*的绝大多数文献均在著作权保护期限内.《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中规定,“图书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应当是已经损毁或者濒临损毁、丢失或者失窃,或者其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且在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只能以明显高于标定的购买的作品”.公共图书馆具有文献保存、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对传统文献数字化过程本身并不会给作者带来损失,可能影响作者利益的在于作品数字化后的传播.因此,针对二三十年前出版的、目前已不在版、无法购买图书、报刊等馆藏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上述规定为图书馆提供了可行性的法律支撑.

国图履行国家储藏图书的职能,开展了较大规模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目前,除18种自建古籍资源外,利用著作权保护期内资源建设的数据库主要有:《馆藏图书数字化资源库》包含了56万余册图书全文;《民国图书数字化资源库》包含了6.3万余册图书全文;《馆藏博士论文与博士后研究报告数字化资源库》包含了25万余篇博士论文全文;《馆藏音视频数字化资源库》包含了音频资源515889首、视频资源53305小时.

3.2.2 审慎决定自建数字资源服务方式

《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规定“图书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除面向馆内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著作权法》并未给予图书馆针对*的版权作品开展馆外互联网传播服务的特殊权利.因此,图书馆利用并未拥有包含内容在内作品整体权利的自建数据库开展馆外服务必须十分慎重.“2015年,福建将乐县图书馆因未经授权将《乾隆皇帝》一书存放在其网站上供公众阅读,被诉侵权并被法院判决赔偿”等案例充分说明了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馆外服务,如不能很好地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其将面临严峻的侵权诉讼风险.[5]针对自建资源馆外服务,在解决知识产权问题方面,国图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措施:

一是多种方式主动征集版权、获取版权捐赠.如:针对“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图书,采取一对一谈判方式,在承诺仅提供在线阅读,不提供下载、复制服务的情况下,获得部分作者、出版社的授权;针对地方馆自建资源,取批量征集版权的方式,获得省市公共图书馆授权;针对国图启动的“中文图书网络公益性阅读项目”通过委托版权*争取出版机构授权;针对其他分散资源,通过在网站发布征集启示,鼓励著作权人将自己作品数字版权捐赠或有偿授权给图书馆.通过上述版权征集获取,目前国图已实现《馆藏图书数字化资源库》中2.8万册全文电子书、《文津讲坛》1282个视频讲座等自建资源面向网络实名注册读者服务.[6]

二是开展公有领域文献版权筛查,推动公有领域资源开放服务.利用著作权保护期以外作品开展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是图书馆履行文化传承职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前人文化成果再发现、再利用的重要方式.国图*了大量解放前、民国时期文献资源,其中部分资源存世量很少、甚至是孤本;这些资源处于著作权保护期的临界点上.为避免版权纠纷,国家图书馆于2008年始,启动了以民国图书为主的“疑似公有领域图书筛查项目”,依据边建设边筛查的原则,克服了民国(1912 年1 月1日)以来自解放前出版图书版权信息模糊、出版环境复杂、部分作者名称不规范、生卒年难以考证等困难,完成确认进入公有领域图书10万余种、其中民国图书6万余种,完成了筛查确认版权状态图书与已建数据库条目的比对和版权信息标示,确认了部分仍在版权保护期内图书进入公有领域的具体时间.在版权信息排查工作的基础上,国图面向网络注册用户开放了民国图书全文63300余种、民国期刊全文4300余种、民国报纸全文4种9400余期.[7]

三是注意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避免自建资源被侵权使用.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对于其利用公有领域资源或著作权人权利转让作品自主建设的数据库,图书馆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可以无限制地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使用.但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针对这些资源国图还是实施了最基本的使用限制,要求用户实名注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自建数据库产品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实名用户的下载使用情况进行监控,避免集中批量下载的侵权使用和商业性使用.当然,由于上述资源对用户实名注册登录使用等限制,也造成了搜索引擎网络检索工具无法对资源信息进行抓取,影响了资源的推广与利用,如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尚无法查询到国图民国图书的书目信息.

3.2.3 积极获取授权,推动外购资源的馆外开放

《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仅给予了图书馆利用其*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为馆内读者提供服务的权利,图书馆欲利用商购资源开展馆外服务,必须经过资源商的授权.《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指南》亦规定,“图书馆购买和许可授权的数字资源,应当按照购买协议,或许可授权协议的要求,以及许可的地域范围和时间,用于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相对于馆内服务,数字资源开展馆外服务,用户数量、资源使用量会显著增长,尤其面向馆外注册读者服务,相当于对馆外用户使用没有限制.资源商出于对其产品的其他销售潜在影响的担心,对数据库的馆外使用授权必然十分慎重.在维护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国图与资源商积极协商,努力寻求双方认可的数字资源馆外服务解决方案.

一是争取资源商对图书馆面向持证读者开展馆外资源服务的认可.持证读者通常被认定为图书馆合法读者,公共图书馆的读者规模一般也以持证读者作为衡量标准.传统条件下,图书文献借阅服务主要面向持证读者,为减少地理位置原因给读者利用图书馆带来的不便,一些图书馆也开展了流动图书馆、通借通还等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网络条件下,仅仅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将其丰富的馆藏数字资源服务限制在馆舍内,对社会来说是不经济的、对居住地距图书馆较远的读者也是不公平的.为此,图书馆界广泛呼吁在法律上将图书馆*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合理使用权从馆内扩展到馆外合法持证读者.目前,通过VPN技术,在资源商认可的情况下,国图80%以上的资源已实现馆内外读者具有同等使用权限.

二是对部分数字资源馆外读者使用进行必要限制.截至2015 年末,国图持证读者数量达221 万个.[8]随着国图数字资源馆外服务的宣传,持证读者的持续增长,对数字资源馆外利用进行合理必要的限制,必然成为未来的趋势;否则由于用户规模的无限扩大、资源使用量的无限增长,图书馆为此需要付出的资源使用费将是无法承受的.针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用户量较大的部分中文资源,资源商和国图协议对馆外读者使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如:中国知网对数据库馆外使用单日个人下载量和用户总下载量进行限制.其中《中国知网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每日短时间内总下载量即达到限额,无法满足馆外用户需要;《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馆外使用每人每日下载量限两篇;万方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3个库累计馆外使用每人每日限两篇;MyiLi?brary电子图书仅提供在线阅读服务,不提供打印下载服务.

三是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服务需要,争取部分资源无限制开放.除自建资源面向网络注册用户开放外,国图投入资金,有选择地获得部分普适性中文资源面向馆外注册用户开放授权.目前,获得此种开放授权的资源主要有《方正阿帕比电子书》《畅想之星电子书》《博看中文期刊》《龙源电子期刊》《方正阿帕比电子报纸》《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上述资源可以满足社会公众一般性学习及休闲阅读需要.

4 基于国图开放服务背景的地方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策略

4.1 加强资源建设统筹协调,推进核心资源集中采购

传统条件下,由于资源借阅、利用集中在馆内进行,不同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建设有其合理性.而在网络环境下,当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不断向馆外扩展,尤其是不同图书馆的馆外读者覆盖范围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时,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统筹协调就变的迫切而必要了.比如辽宁省图书馆向网络注册用户开放了《方正阿帕比电子书》《博看中文期刊》《龙源电子期刊》数据库;大连市图书馆向网络持证读者开放了《方正阿帕比电子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库克音乐数字图书馆》数据库,上述资源均与国图馆外开放资源存在重复.

国图投入较大资金购买资源面向馆外读者开放服务,是其承担为全体国民服务职责的具体体现.其他公共图书馆应逐步减少购买这类资源,尚未购买的图书馆不宜再新增购买.当然,在数字资源市场竞争尚不充分、部分资源可替代性不足的情况下,当资源商注意到由于国图馆外用户增多,而引发其产品市场销售和收益的减少,资源商最终必然要以减少、限制馆外开放服务授权或增长授权费用来应对.因此,针对部分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核心资源,以国图为主体,开展国家、省级、省会及副省级中心城市公共图书馆的统一协调采购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2 慎重开展传统馆藏数字化建设,推动自主产权数据库全面开放

传统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尤其针对著作权归属不明晰的近、现代作品开展数字化建设,作品的著作权状态甄别亦不是一般的地方图书馆所能承担的.因此,地方公共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在选题上一定要十分慎重,首先应优选已过权利保护期的历史文献和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同时要尊重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的完整权.对于仍处于权利保护期的作品,可以为了保存版本需要将其进行数字化转化,但不能以提供服务目的,如需提供服务必须获得著作权人授权.图书馆自建数据库时亦应注意资源的特色性,开展选题和内容调查,尽量避免重复建设.2012年,国家图书馆启动了全国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元数据登记项目.作为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资源建设基础性工作,其目标是通过全国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馆藏资源的清查与整理,从整体上规划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实现规模效应,避免重复浪费.

地方公共图书馆还应注意协调好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关系,尤其是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地域范围较大,应结合用户实际需求,科学规划不同类型商购资源的服务方式,力争实现部分图书、报刊、多媒体资源的省域内开放服务,以满足地方民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调查发现,现有省级公共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馆外开放服务比例并不高,如吉林省图书馆《中国朝鲜族专题数据库》等20个自建特色数据库中只有《东北抗联军斗争史》等6种数据库面向公众开放服务;辽宁省图书馆《张学良专题数据库》等10 余种自建特色数据库均未提供馆外使用服务.图书馆针对自建特色资源,在维护好自身权利的同时,应加大宣传,最大限度面向公众开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4.3 建设公共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用户统一认证

国家图书馆“公共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规划提出“构建覆盖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通过集中采购、统一认证等方式,实现商业数据库资源的共享”.目前,国家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省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也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有浙江网络图书馆、广东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吉林省数字阅览联盟等.浙江网络图书馆整合了浙江省图书馆、各市县图书馆的图书、报刊、音视频、综合、外文等类型外购资源37种,自建资源19种,并提供了每种资源的使用权限范围,如浙江图书馆(馆内)、浙江图书馆持证读者(馆外)、其他公共图书馆(馆内)、其他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馆外)、基层服务点等.其中《抗战文化数据库》等19种图书馆自建资源全部面向网络用户无限制开放.[9]

浙江网络图书馆是省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典型案例.通过建立国家、省(市)两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将分散于各级图书馆的商购资源、自建资源在共享平台上统一揭示,有利于解决信息孤岛现象,便于公众通过平台全面了解某一地域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体概况及服务现状,推动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知共享与发现利用.

5 结语

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面向馆外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服务需要的现实选择,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数字资源商与图书馆是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细化,国家支持各级政府面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包括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出于经济性考虑也有很多选择由资源商来承揽加工.数字资源商要生存发展,图书馆亦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随着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及馆外资源利用数量的不断增加,资源商与图书馆间的博弈必将进一步升级,两者之间将努力探求新的利益平衡点,但无论如何,图书馆投入资金自建或购买了数字资源,让更多读者能够方便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整体效益,应是图书馆永远追求的目标.

戴建陆男,1970年生,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金涛1970年生,研究馆员.

冯晓丽1979年生,馆员.

(收稿日期:2017-06-06;责编:杨新宽.)

综上所述:此文为一篇关于公共图书馆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相关公共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平息实体企业之怒重在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全国人大代表、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在期间的发言,实体与虚拟之争再度抬头 黄建平称,虚拟经济发展太快,相关法律法规跟不上,淘宝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销售伪劣产品的网店对实体经济伤害很大,实体.

档案信息利用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成为档案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对分析了档案信息利用过程中知识产权利益关系和档案信息知识产权的法律认定,并探讨了档案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以加强档案信息利用过程中对知.

公共图书馆资料室数字资源建设规划
图书馆资料室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组织建设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图书馆资料室数据库建设(一)数据库的选题在数据库建设前,应该针对数据库建设的可行性展开系列调研,包括已有或.

花海西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模式之我见
摘 要特色资源的建设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民族地区的图书馆要确定正确的特色资源策略,把握好特色资源建设的背景,找准特色资源建设的定位,构建以地方民族资源为核心、以项目为支撑、以数据库及其网络传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