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收入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分析基于变异系数的角度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收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2

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分析基于变异系数的角度,本文是收入方面本科论文范文跟变异系数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省会城市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收入论文参考文献:

收入论文参考文献 西部广播电视期刊西部大开发杂志城市规划毕业论文城市规划杂志社

杨清1 ,查祥德2 ,刘学珍1

(1.甘肃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收入差距问题日渐显现.城镇有着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拉大往往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文章借助于变异系数,对西部12个省会城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及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2003—2012年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变异系数从0.115扩大到了0.204,表明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异逐年增大.同时认为,区位因素、经济增长水平、教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是造成差异产生和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变异系数;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 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390X(2016)01-0060-07

收稿日期:2015-07-02修回日期:2015-10-29网络出版日期:2016-01-12T 09:59

基金项目:2012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2030).

作者简介: 杨清(1980—),女,甘肃武威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生态经济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60112.0959.030.html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10(1):60-66http://xb.ynau.edu.cn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E-mail:ynndxbsk@.com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6.01.014

城市有着带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城市间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竞争,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然而,过大的收入差距则会导致资金、生产要素、技术、劳动力等不断向具有优势的城市转移,这样在加快发展具有优势的城市经济的同时更多的是造成其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城市的人口和人才向具有优势的城市迁移的倾向,这样就会有形成恶性循环,使收入差距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加剧.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在全国相对较低,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过大的区域差异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所以,研究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对于缩小区际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区域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一)区域的界定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贵州、四川、西藏、重庆、云南、青海、甘肃、陕西、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西部地区总面积约686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2013年末,西部地区总人口3.66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6.92%.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1].西部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借助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西部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西部省会城市更是凭借其作为省会城市的优势率先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本文选取的研究区域为西部省会城市,即:呼和浩特、成都、南宁、重庆、昆明、贵阳、西安、兰州、银川、乌鲁木齐、西宁和拉萨.

(二)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

1.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是衡量一组或几组数据差异程度、集中或离散状况的一个统计量,普遍用来分析地区差距问题.如果几组数据的度量单位与平均数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标准差来比较,如果单位和平均数不同时,比较其变异程度需采用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变异系数可以消除单位和平均数不同对两组或几组数据变异程度比较的影响.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CV等于(标准偏差SD/平均值MN)×100%

变异系数大,表明指标偏离程度大,变异系数小,表明数据指标偏离程度小.

2.城镇居民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是在城镇区域内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它的划分不完全以户籍作为标志.城镇居要是非农人口,却也不局限于非农人口[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统计学的定义上来讲,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城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它是城镇居民收入中比例较大的一部分.

二、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差异分析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的支持力度.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其他预算内财力性投入总量累计达7212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投入2758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43%[1].加之一些优惠政策,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了大幅增长.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日益凸显(表1).

从表1可看出,2003—2012年,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其中,呼和浩特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2680元,以32.6%的年均增长率位居首位.乌鲁木齐的增长速度最慢,年均增长只有1034元,以11.4%的年均增长率居于最后一位.然而,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同时,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收入有了两极分化的趋势.2003年,成都为9641元,为当年最高,兰州最低,仅为6657元,两者相差2616元.2004—2011年呼和浩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西宁和兰州轮流最低.到2012年,呼和浩特位居第一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2350元,西宁最低为17634元,收入相差1471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城市之间的差距从2003年的2616元扩大到2012年的14716元,相差5.6倍,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根据表2 得出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绝对差距( 以绝对差和标准差这两个指标来反映) 的变化, 从图 1中可以直观地看出,2003年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差为928.67,2007年为1828.474,到2012年为4731.165,2007年是2003年的1.97倍,2012年是2003年的5.09倍,2003—2012年期间,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距逐年增加且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但是,从统计意义上讲,绝对差距指标的计算受均值变化影响.也就是说,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差和极差的上升, 可以部分地归结为总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上升.这样, 用绝对差距指标进行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分析就存在一定误差,所以进一步用更加准确的相对差距指标即变异系数指标来进行更详细的分析[5].

如图2所示,变异系数在 2004 年为最小值,之后由 2003 年的0.115小幅下降为 2004年的 0.103,下降了0.012, 说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减小.但到2005 年又回升到 0.120,2005—2012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12年达到历年最大值,为0.204,表明12省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差异达到最大值.从总体上来看,2012年的变异系数是2003年的1.77倍,两者之间相差0.089,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说明西部12个省会城市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三、影响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造成西部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而且比较复杂,单说一种因素造成这种差异是不可能的,是各种因素综合导致的.本文主要从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产业结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设施这六方面来分析造成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区位因素

西部各省会城市的区位条件都不尽相同,重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人文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很适合旅游;昆明风景迷人,气候舒适,在国内具有很高的评价;乌鲁木齐是我国东西部合作和连接中亚及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和交通枢纽作用突出;拉萨是我国有名“日光城”,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呼和浩特和南宁无论在环境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实力较强;兰州,银川、西宁、贵阳在区位条件、经济规模等方面相对较弱,在西部省会城市中排在后位.

(二)经济增长水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常用指标.

从表3可看出,各年份各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之间的差距较大,就2012年整个西部省会城市平均的人均GDP为49582元,其中最高的呼和浩特高达83906元,是均值的1.7倍,西宁最低,仅仅是38034元,只是西部人均GDP的77%,不及呼和浩特的45%,高低差距悬殊.

如图3所示,将平均人均GDP与这十年西部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异系数进行对比,发现这两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都是逐渐上升的,说明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跟西部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三)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经济资源在不同类型的经济部门之间分配并不断调整演化的结果.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由三大产业构成,各产业的状况可以作为考察经济发展的一个指标,产业产值又可以间接地反映到收入上.因此,产业结构可以作为是形成可支配收入差异各种因素之一.西部地区12个省会城市产业结构不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各不相同.

从表4可以看出,西部12个省会城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的有呼和浩特、贵阳、乌鲁木齐、西安和拉萨. 在这五个省会城市中,乌鲁木齐、拉萨和贵阳旅游业发展较好,第三产业占比较高,但其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制约了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西安和呼和浩特则有着较高的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较高的成都、昆明和重庆,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较高.可见,产业结构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收入水平也往往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

(四)教育投入

西部各省会城市城镇居民接受教育的条件不同导致城市居民整体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生活观念、思维方式、信息获取等方面的差距.所以劳动力素质与其所受的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各省会城市中教育支出大的师资、办学条件等教育条件好,教育支出小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一般情况下,教育条件与收入是呈正相关关系的,教育条件的差别在收入水平上有明显体现.

从图4中可以看出各省会城市教育支出均增长较快,最为突出的是重庆.2005年教育支出是102亿元,2008年是154亿元,2012年达到了471亿元.2008年是2005的1.5倍,2012年是2005年的4.6倍.说明国家对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但是差距还是较大.横向对比发现,2012年重庆的教育支出明显高于其他省会城市,紧随其后的成都的教育支出为162亿元,却只是重庆教育支出的34%,教育支出最小的拉萨是11亿元,仅仅只是重庆教育支出的2%.其他10城市的教育支出占重庆教育支出的比重在4%~23%之间.这反映出各省会城市受教育水平很不均匀,进而导致各城市收入差距较大.

(五)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其功能在于解决失业、疾病和年老等各种天灾等因素带来的问题.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减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而经济发展较慢的城市则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得不够好,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问题,使得西部各省会城市贫富差距增大.

从图5中可以看出,重庆在12个城市中是较为突出的.2012年,重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403亿元,西部省会城市2012年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总支出为755亿元,重庆所占比重高达57%.居于第二,第三的是西安、成都,分别为68亿元,58亿元.重庆是成都和西安的6倍左右.2012年银川有16亿元用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仅仅是重庆的1/25,差距较大.从2005—2012年西安和拉萨发展速度较快, 2012年这两个城市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是2005年的68倍、64倍.银川、乌鲁木齐、南宁发展速度一般,2012年这3个城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2005年的40倍、29倍、18倍.成都、兰州、贵阳、昆明、重庆、西宁、呼和浩特发展速度较慢.2012这7个城市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与2005年的相比,增长倍数在3.6~10.3之间,增长速度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很大的.

(六)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设施,它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作用.较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其提升地区间交通网络一体化程度,降低地区间人、财、物的流通运输成本,加强物质、资金、和信息的交流.以中心城市为发展极点,以公路为轴,通过点轴发展模式带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也可以间接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其经济更好发展.而经济发展较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加大了收入差距.

从图6中可以看出每一年各省会城市的基础设施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2012年重庆以86 800km成为西部省会城市中等级公路最长的,成都是20 269km,位居第二.这两个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拉萨仅有2 152km,重庆是拉萨的约40倍.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也是造成居民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结论

根据对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可以知道西部省会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是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拉大这个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各省区位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条件不同,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就业建设力度不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

要想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的需要,始终坚持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本着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突出重点的原则加以综合治理,全面提高公平与效率.调节西部城市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是促使西部经济均衡发展,缩小西部与东部和中部地区贫富差距的重中之重.

如果不把收入差距增大当成一个严肃的问题加以治理,任由其继续扩大,可能就会产生“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这样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也影响社会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海莉.西部省会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09.

[2]陈建东,晋盛武,侯文轩,等.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研究[J].财贸经济,2009(1):65.

[3]成学真,周丽华.甘肃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影响因素的理论及实证分析[J].甘肃金融,2011(11):57.

[4]刘丽.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6(1):108.

[5]曾光,罗建兵.长三角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0):81.

[6]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9):19.

[7]马宇.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9(3):8.

[8]牛飞亮.近20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7):11.

[9]顾玲.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保定:河北大学,2009.

[10]董春丽.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11]罗亮.陕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12]文桑.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空间分异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13]周晓东.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省区间比较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5.

汇总,上述文章是关于变异系数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省会城市方面的收入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收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城郊蔬菜产业丰富城镇居民菜篮子
邓家卉(巴东县信陵镇农业服务中心,湖北恩施444300)摘要城郊蔬菜是城市蔬菜的主要供给来源,它的生产可以满足大中型城市中居民的蔬菜需求,并且蔬菜稳定 但目前城郊蔬菜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从多.

传播和建构:乡村居民心中的城市形象
摘要本文运用参与式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通过对鲁北N村的田野调查.发现传媒、人际传播与亲身经历共同建构了村民心中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乡村城市形象建构城市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子系统,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看法、观.

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居民收入水平整体提升的标志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 日上午9 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李克强表示,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

23天突破597万:谁说省会城市做不好活动?
文/小如导读2018年上半年,厨电行业首次遇冷,部分品类甚至出现负增长,市场由野蛮生长切换为定速巡航 业内有一种认知市场不好做了,尤其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活动根本搞不起来 樱雪集团领导层却并不这样认为,.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