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志愿服务论文范文例文 与文化自觉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策略探究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志愿服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3

文化自觉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策略探究,该文是志愿服务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文化自觉视域和引导策略探究和志愿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志愿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志愿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论文关于志愿服务的论文企业文化的论文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摘 要】志愿服务激活社会资源,整合公益能量,协调人际关系,创新社会治理,蕴含深远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文化示范力量,使高校德育回归社会,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既要从个体责任、自我实现等层面确立道德认知和追求,更要在人际和谐、社会公平、世界大同等层面形成文化认同和自觉,通过完善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道德制度,培育和完善公民人格.

【关键词】志愿文化:文化自觉:文化价值;文化引导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8)08-0092-05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8.08.017

志愿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弘扬向善精神,引导社会成员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推动全社会形成公益互助道德风尚.也有效提升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构筑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新型人际文化模式.以文化自觉视角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引导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解析志愿服务的德育价值.*道德自觉与文化自觉的内在关联,为德育改革寻求基于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理念的工作路径,切实提升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有效志愿服务组织动员的内在困境.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志愿文化示范效应.为构建和提升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共识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新体系探求工作载体.

1准确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文化维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1]“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1].志愿服务活动扎根基层、类型多样,层次多元、渠道多维,不仅能深入激活潜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服务力量,提升社会服务效能,也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整合公益能量,缓和利益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公民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重要组织渠道.进而推动形成全员协同参与的多元社会治理格局,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优化社会结构、创新社会治理的积极内生动力,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增进民生福祉作用积极.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他们积极热切的社会参与愿望,提前深入社会、融入社会,积累和丰富生活阅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角度全面了解和审视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形成成熟理性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情感,内化为指导自身实践的价值取向、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进而以主人翁姿态自觉地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时代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部署中进一步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志愿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意蕴.体现着重要的道德体验和浓厚的人文关怀”[2].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助人为乐、扶危济困、仁爱互助的优秀传统,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墨家的“兼爱非攻”“博爱互助”、道家的“积德行善”“上善若水”,向往社会和谐、人际和睦,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慈善思想与“和”文化精髓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伴随志愿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多样,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对象迅速延伸,活动层次从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初期生长点.走向关注人的总体生存状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志愿服务自身需要借助文化的方式和思维构建志愿文化体系及其长效机制.”[3]当代志愿服务行动以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社会发展共识,倡导诚信友善、互帮互助的社会道德风尚,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有效载体.它以“人性、道德、良知”为发展的逻辑起点,在长期实践中萌生了特定的价值思维、行为模式、形象认同、制度机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构筑起了自身的文化维度.从1963年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到2012年颁布《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把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日渐形成了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自身特色.2016年,、文明办召开了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的积极作用.雷锋精神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文化的重要代表.

可以看到.志愿服务是帮助大学生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实践,使高校德育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实现着大学生健全心灵、发挥才能、融入社会的精神追求和发展诉求.全面丰富了大学生德育的社会环境.更是在本质上加速了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化进程.作为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载体,近年来,志愿服务的价值功能和组织管理进一步受到高校和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教育部继2009年颁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之后,于2015年又印发了《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为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学生志愿服务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道德自觉是文化自觉的重要前提,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必要基础,增强文化自觉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蕴含“公共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自愿自觉的道德行为特征.让志愿行动成为了他们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为,把服务国家、奉献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发展愿景立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赋予道德标准文化根基,感召着大学生将服务他人和社会的理想信念与自我成长发展的具体目标相结合,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与此同时,志愿服务行动蕴含深远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文化力量,凝聚社会力量.整合发展共识,规范社会行为,疏导矛盾心理,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由浅入深的道德引导、道德激励和道德整合等德育功能,“传播、辐射志愿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共生性人格、引领大学生对先进文化的自觉认知和觉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4].我们还应当看到,培育和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不仅是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以此彰显人本精神,传播文化价值.在志愿活动中滋养中国精神,促进全民道德素养的整体提升.

2深度透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发展困境

随着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优良社会公德、社会风尚等治理文化因子在规范社会秩序、塑造公民人格中的作用日显重要,志愿服务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属,涵养和谐治理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在观念、行为、制度、组织等层面形成了文化形态和工作机制.大学生作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对志愿服务文化具有认识自觉和行动自信.我们要深入解读大学生志愿群体的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追求,从文化的视角来反思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现实样态.深入理解和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的价值功能和发展困境,以文化思维和方式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转型发展.

2.1志愿服务道德自觉欠缺

志愿服务意识是个体自主自愿、不求回报地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的内心所向.是其德性自由解放的一种表现,志愿行动是个体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管理、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行为,本质上是道德责任成熟的标志.大学生由于处在社会化过程之中,一方面由于“三观”形成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上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历练,对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法则知晓有限.参与志愿服务更多的是源于心理好奇和学校要求.很大程度上还不是自身能动的价值选择.更不用说有充分道德情感共鸣.实践表明,形式化、运动化、行政化的志愿服务容易降低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并由于缺乏道德情感支撑而消磨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热情.影响志愿者的行动持续性和行为再选择.与此同时,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多数仍停留在比较单一的自我实现立场,不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增加社会经验,丰富社会阅历”“获得服务学分,增加发展资本”.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道德自觉困境,既有我国社会志愿服务氛围不浓、高校实践育人体系不全等方面发展起步缓慢的原因,也不乏组织机制缺乏统筹等组织引导瓶颈.

2.2志愿服务道德约束薄弱

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行为示范,志愿服务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和渗透,其倡导的价值理念和工作原则贯穿于志愿服务行动的始终.虽然志愿服务在主体意识上强调公益性质和自主意愿.但也必须有规范的制度保障其行动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志愿服务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多个领域闪现工作亮点.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大学生志愿服务更是在其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笔者的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成效的评价不够高,不少受访者认为相关活动的组织规范性和管理系统性“不太好”或“不好”,他们对我国志愿者注册流程表示“不够了解”.志愿服务组织覆盖面和实效性的缺失使得广大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纪律意识不强.制度观念淡薄.参与志愿服务仅凭兴趣热情,对参与结果也表现出比较随意的心态.从大学生思想态度和行为逻辑来反思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刚性问题,一方面由于高校、政府及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重在发动,轻于培训,更有各自为阵、缺乏协同的管理缺失.

2.3志愿服务文化认同不稳

志愿服务起源于基于公民对社会及人类发展的积极认识和思考,表达是一种价值认同基础上的无偿付出和全身心投入行为.也正是这一初衷召唤着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并随着志愿服务广度、深度的拓展形成了以塑造和弘扬公民精神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文化.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认同仍存在一定程度偏失.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让大学生敢于与社会不良风气作斗争”“志愿服务可以替党和政府分忧助力”“志愿服务有利于打造社会文化育人场景”等观点缺乏足够认识,有时甚至表现出可有可无的思想态度.分析大学生志愿文化发展现状,志愿服务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缺乏活力是造成大学生志愿服务意志不够坚定的重要原因.当前志愿服务的组织模式和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尚未很好地回应大学生实现自我、参与社会管理的强烈愿望和心理需求.创造他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文化氛围,自然也会降低他们对志愿文化的思想认同.

2.4志愿服务文化自信不足

志愿服务表现为一种能动的参与和实践.需要志愿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由衷的利他情怀.由此形成的志愿服务文化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凝结、价值理念的沉淀和行为方式的标准,需要志愿者在践行志愿服务宗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目标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足够的文化自信.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志愿精神有情感上的积极归属.但对能否长期持续参与志愿行动缺乏信念支撑.大学生中经常性主动了解各类志愿服务信息.参与团队交流协作.并乐意为之牺牲个人其他业余时间的比例尚不够高.分析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够专注、缺乏定力的深层原因,思想认识仍是主要根源.由于高校和政府及社会机构在价值引导中过度强调大学生的自我实现,缺乏对其利他意义的深刻阐析,更未上升到社会和谐、人类发展的高度给予志愿行动动机和目标以深远的文化解释和支撑.组织管理和制度环境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大学生对当代志愿服务的发展形势和战略定位理解不深,把握不准.与此同时,当前大学生参与重大公益性、行业性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还不够多,深度的场景性体验还比较缺乏.难得接触一些值得借鉴和思考的经典案例,志愿文化价值认同度、思想共鸣度尚未被完全激发,也是造成他们缺乏志愿文化自信的一个原因.

3深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的引导机制

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孕育了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文化是志愿服务体系的价值支撑,既体现了“公平、包容、责任”等人类社会基本*道德,也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影响,需要把握原则,顺应潮流,弘扬文化精髓,在文化自觉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自身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实践载体.不仅要从个体责任、自我实现等层面确立道德认知和追求,更要在人际和谐、社会公平、世界大同等层面形成文化认同和自觉,通过完善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道德制度,培育和完善公民人格.促进志愿服务内化为一种不息的人生信念.

3.1以志愿理念普及为出发点,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道德认知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5],同时强调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5].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思维和行为方式.不仅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使德育走进心灵和精神的有效实践载体,对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和方式的改革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理解志愿组织的目标宗旨、掌握志愿服务的行动内涵是新时代大学生形成社会参与思维、坚定社会实践道德意志的重要基础.

高校应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牢牢坚持立德树人的鲜明主线和根本立场.将志愿服务纳入教育教学必修环节,嵌入“课堂思政”教学改革.促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认知和工作技能,同时也要结合第二课堂的各类活动,合理完善引导评价体系,夯实大学生志愿服务从道德认知、情感认同到行为支持的实践逻辑,构建起根植于大学生群体的先进文化形态.政府及社会组织要健全宣传和组织机制,把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组织动员的重点对象.充分依托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潮流.不断优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着力培育全社会志愿精神,讲好志愿服务故事,诠释志愿服务品格.使拥有丰富人本*内涵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信念,外化为积极主动的自觉行动,使他们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树立起崇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与此同时,志愿服务理念的普及要牢牢坚持国家站位,弘扬民族精神,深入挖掘我国志愿服务的深刻精神价值和宝贵文化资源,学习传承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文化.用其示范性、创造性的文化力量引导大学生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3.2以公民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道德自觉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主动地、不计回报地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行动,他们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热情体现了自身能动的责任担当,亦反映了他们较强的公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德育对个体的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价值引导和价值选择两个方面.面对各种观念和思潮交汇碰撞.大学生德育应更多地从本体层面出发,把握他们的成长过程及角色定位,把他们放进社会生活的洪流,既让他们体验和感受与自然、他人、社会和谐相处中的心灵解放和自由发展.也要及时引导他们以主人翁姿态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建立献力人类社会发展的远大价值目标和积极行为取向.培育起良好的履行公民责任的能力.并通过不懈实践升华为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志愿服务是个体德性在内心向往前提下的自由发挥,无疑是大学生主动思考人生,逐步锤炼公民意识,不断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活动载体.

志愿服务的组织和评价要坚持主体性原则.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着眼唤醒主体意识,充分释放主体力量,给予主体发挥空间,提升主体高尚人格,促进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高校应全面推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有效落实,建立起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同一致的志愿服务评价认证机制.引导大学生以公民身份积极有序地参与公共生活,为社会志愿服务的持续深入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育人手段,政府和有关社会组织要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意愿和行为方式.突出回应大学生思维特点和发展需求,相关项目的安排和管理一方面要确保他们深入了解社会、积极发挥个人才智,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理想和成才抱负.同时更要激发他们始终如一地恪守志愿服务规则,全力实现自我的道德责任,保持一种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积极昂扬的参与热情,为实现人与自然、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3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动力源.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认同

志愿服务具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积极作用,其文化本质是一种以人类相互利益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必然是社会人际情感的凝结,其中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个体自律要求和利他目标的统一.友爱精神是全体社会成员携手奋进的重要精神纽带,互助精神是面对困境人性美好的最大呈现,进步精神表达了人类追求共同发展的崇高精神境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力量.一方面构建创新协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同时加快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整合.志愿文化倡导公民自发自愿地参与社会事务,广泛积极地投身社会公益,共同承担起社会管理责任.为其有机嵌入社会治理的整体格局创造了条件.是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推力.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认同,应当在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中寻求有效对策.

“志愿精神的文明价值体现在促进了德性建构的社会道德体系成为这个多元化社会的治理力量和存在形态.”[6]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政府要积极统筹,创造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为提高全社会志愿行动的组织化和有效性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并逐步将志愿行动纳入法律法规建设体系,营造全社会都来关注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有关保障激励机制要结合国情.强化思想动员.结合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从大本大源上引领广大社会成员突破生命活动局限.自觉投入社会管理创新和公益服务实践.获得利他取向和自我实现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需求和个人理想的深度融合,最终赢得社会与他人的认可和尊重.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充分发掘校内外各类资源,争取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社会机构深入参与大学生实践教育,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共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为他们开辟志愿服务领域.设计既发挥大学生特长优势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全面提供资金、信息、技术、权益维护等多方面的保障,打造影响深远、优质高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品牌.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工程中构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可以通过文化的方式和思维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心理共鸣.进而同心同向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4以文化共生机制为落脚点,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自觉

人类命运彼此相连,生生相息,人类社会成为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任何人的成长发展都不可避免地有赖于文化的滋养.文化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态,也是促进人与自然、他人、社会和谐相处、互通互融的重要纽结:因此,共同的发展利益和价值追求不仅催生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构建了意识层面的文化共同体.可以看到.志愿服务文化体现了人类生活和交往中所涉及的许多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谋求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开放发展环境,突出关注志愿者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助人理念、敬业精神,能够激发志愿者持续提升奉献友善的思想水平、培养互利共融的情感态度、养成合作发展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思想道德源泉和重要表现形态.提振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自觉.不仅是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政治坚定、胸襟博大、善于协作、务实共进的未来世界建设者和开创者的切实需要.

高校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为其建立和运行提供全方位的精神、物质支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大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全面发挥志愿服务文化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积极作用,不断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行动自觉,最终在理性的文化认同和信仰基础之上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与此同时,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自觉尤其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利用志愿精神强基固本和凝魂聚气的作用,有效提升志愿文化发展的德性境界.相关活动项目要精准对接大学生的深层情感需要和心理诉求.引领他们把握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和总体趋势,以高度的思想觉醒和强烈的责任意识走进生命世界,回归真实生活,丰富社会关系,寻求个性解放,走向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既成为志愿服务行动的坚定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成为志愿服务文化的积极塑造者和创新者.全球化时代.促进志愿服务的国际交流与相互借鉴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也就需要大学生以从容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承民族志愿文化特色,融入全球化志愿服务行动,以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致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为人类社会互助合作生存大格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高度契合,是德育促进人的成长、推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类永续发展功能的一个缩影和展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在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强意境中丰富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机制,为营造和谐文明向善的社会风尚、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结束语:此文是一篇适合文化自觉视域和引导策略探究和志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志愿服务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志愿服务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观培育综述
摘 要志愿服务行动作为一个新事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对于一场类似于启蒙的行动而言,如果没有深刻的价值理念作为内在支撑,那么这样的行动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装饰 因此,在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观培育.

跨文化传播视域的中国电视广告经营的挑战和应略
晓枫 黄斐【摘要】垮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电视广告经营存在着各种挑战,本文认为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电视广告经营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应对 【美毽词】跨文化传播 大数据技术 新媒体平台一、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

基于文化旅游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于 森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724000)摘要在社会节奏加快和城市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的时代当中,休闲和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和放松的一种主要方式 而文化旅游作为在旅游当.

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摘要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党员政治灵魂的重要举措 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能否取得实效,从本质上讲,依赖于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 本文在借鉴、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