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论语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与从比较到建议论上古议论语篇中否定比较句的功能扩展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论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8

从比较到建议论上古议论语篇中否定比较句的功能扩展,本文是论语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议论和功能扩展和否定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论语论文参考文献:

论语论文参考文献 韩语论文韩语论文网教育刊物卷首语论文致谢语

( 长沙学院中文与影视传播系,湖南 长沙 41000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否定比较句是上古议论语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X不如Y”为主要结构形式,其含义是说话人做出“X不及Y”的判断或评价.由于语用推理的影响,否定比较句在比较的基础功能上,又拓展出两种新功能:择优推断和建议行为,比较联结词“不如”由动词虚化为副词和连词,否定比较句的功能也由言语认知行为扩展到言语交互行为.

[关键词] 上古议论语篇; 否定比较句; 言语认知; 言语行为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7)04-0061-07

doi:10.3969/j.issn.1672-8610.2017.04.008

否定比较句是上古议论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议论语篇中,人们常常运用作比较来阐述事物的特征和凸显事物的优势,并以此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关于比较范畴,马建忠指出,古汉语比较范畴有三种类型:平比、差比和极比,以表达异同和高下.[1]135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我们在语言表达中,常常就某一种属性比较两件东西(或事情),因而分出高下,大小,长短,难易等等.[2]358比较句有肯定和否定之分,上古汉语中,否定比较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指出二者相异,而是在比较中分辨出二者孰优孰劣.

上古议论语篇中的否定比较句的典型形式是:“X不如Y”,即说话人就某方面对“X”和“Y”进行优劣比较,得出“X 不及Y”的结论,如:“天时不如地利”意味着“地利不及天时”.吕叔湘先生还指出,文言中,从字面上看,“不如”只是“不一样”,但实际只限于“不及”.[2]358“X不如Y”也就是“X不及Y”.一直以来,学者们对肯定性的比较句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如黄晓惠指出现代汉语差比格式的来源是六朝时的泛比连谓句式“(X)比YW”(X、Y表示比较的前后项,W 表示结论项)[3]214-224,史锡信认为现代汉语“比字句”早在战国末年就开始出现,其原始格式是“比X于Y”,它是动词比较句“动X于Y”多种语序格式中的一种.[4]456-461相比之下,人们对否定比较句的关注明显不够,学者们主要对现代汉语的否定比较句的语义、语用及主观性进行研究,如徐燕青认为,大多数“不比”句的意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5]79-95张和友考察了“X不比YW”和“X没有YW”这两种形式的否定比较句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别;[6]8-13蒋静指出否定比较句“不比”句语义倾向于趋同,“不如”、“没有”句倾向于趋异,“不如”句、“不比”句、“没有”句的主观程度依次降低.[7]112-117

但是,从语篇的角度对上古汉语否定比较句“X 不如Y”的功能的系统性研究极少,因此本文从先秦议论语篇代表作诸子作品《老子》《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著作中选取例句,并拟从构成要素、篇章信息结构、语用推理等三个方面对上古汉语议论语篇中的否定比较句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深入把握议论语篇中的否定比较句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功能.

一、否定比较句的构成要素

我们可以将否定比较句概括成:X 不如YW,这种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四项:

(一)前项“X”

“X”表示用来比较的前项,是比较的主体;“X”由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充当,“X”可以是光杆名词、代词或动词,也可以是复杂的并列结构、定中结构、主谓结构、状中结构、动宾结构等.例如:

(1)吾 不如老农.(《论语·子路》)

(2)田仲 、史 鱼酋 不如盗也.

(《荀子·不苟》)

(3)地利 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4)孟施舍之守气 ,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孟子·公孙丑上》)

(5)盗名 不如盗货.(《荀子·不苟》)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 ,相濡 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例(1)中前项“X”为第一人称代词“吾”,例(2)中为专有名词人名“田仲”“史”构成的名词性并列结构,例(3)为定中结构,例(4)为主谓结构加“之”字转化而成的定中结构,例(5)为动宾结构,例(6)为两个动补结构“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所构成的动词性的并列结构.

前项“X”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承前省略,例如:

(7)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 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8)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 学也.”(《论语·卫灵公》)

(9)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 荑稗.(《孟子·告子上》)

以上三例中加“○”的位置为成分省略位置.例(7)承前省略了“乡人皆好之”“乡人皆恶之”两个主谓结构形成的并列结构,例(8)中的“不如学也”、例(9)中的“不如荑稗”都对对前文进行比较性的总结,例(8)中省略了前文所陈述的行为“思”,例(9)中省略了前文句首的话题“五谷”.

(二)联系项

联系项即比较词,最常见的是“不如”,“不如”是个动词,是整个句子的居中联结项.“不如”还可以换成“不若”、“莫如”、“莫若”、“不及”,但以“不如”最为常见,并沿用到现代汉语中,所以本文以“不如”统称其他比较词.

如下例:

(10)虽有戈矛之刺,不如 恭俭之利也.

(《荀子·荣辱》)

(11)岂爱身不若 桐梓哉?

(《孟子·告子上》)

(12)齐人莫如 我敬王也.

(《孟子·公孙丑下》)

(13)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 有虞氏

不及 泰氏.(《庄子·应帝王》)

“不如”或其他否定比较词位置居中,用来联系比较句的前后项,不能省略.

(三)后项“Y”

“Y”表示用作比较参照的后项,是比较的客体,同“X”一样,“Y”也可以由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来充当,“Y”可以是形式简单的光杆名词或动词,也可以是复杂的定中结构、主谓结构、状中结构、动宾结构.例如:(14)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 .”(《韩非子·十过》)

(15)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

(《道德经·第五章》)

(16)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 非马 也.(《庄子·齐物论》)

后项“Y”与前项的构成成分基本一致,如例(14)为定中结构,例(15)为动宾结构,例(16)为状中结构.与前项“X”不同的是,后项“Y”必须出现,一般不能完全省略,但其内部成分可以部分省略,例如:

(17)岂爱身不若○桐梓哉 ?

(《孟子·告子上》)

例(17)后项承前省略了“爱”,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句子省略了后项“Y”,例如:(18)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然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 知之弗若○与? 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庄子·秋水》)例(18)的疑问句中,承前省略了后项“庄子”,这种省略极为少见.

(四)结论项“W”

“W”表示结论项,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充当,其功能是表达评判结论.例如:(19)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论语·子张》(20)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 也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结论项“W”是否定比较句的新信息,也是句子的核心内容,一般由谓词充当,例(19)为形容词“甚”,例(20)为主谓结构“入人深”

和动宾结构“得民”.

在上古汉语议论语篇中,表示结论项的“W”常常省略.例如:

(21)故曰:巧诈不如 拙诚○.

(《韩非子·说林上》)

(22)王果曰:“我不若 公阅休○.”

(《庄子·则阳》)

(23)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乎! 吾又不 若 夷节○.(《庄子·则阳》)以上三例即使没有出现结论项“W”,句子也能成立,例(21)比较了两种行为方式,“不如”一词本身就蕴涵了前劣后优的判断,例(22)(23)的前后项都是指人的代词或专有名词,按照常识理解,比较的结论即指能力修养方面,前项不如后项.

这种省略比较结论的用法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在现代汉语否定比较句中,“没有”“不比”句的结论项“W”一般不能省略,如“我没有他高”“我不比他快”中的“高”“快”绝对不能省略,省略后就不成话.但是,“不如”是动词,本身已经蕴含了默认的常识性的比较点,或者是前述话题中已经提及比较的方面,结论项“W”也经常省略,可以说“去唱歌不如去跳舞”“打球,我不如他”.

总之,构成否定比较句的四个要素中,联系项即比较词是构成否定比较句的形式标志,也是否定与比较实现的基本前提,是句子的必备成分,不能省略.前项“X”一般为旧信息,因此可以结合语境加以省略,后项“Y”中的部分成分、结论项“W”也可以综合上下文和其他默认信息承前省略或习惯性省略,例如:

(24)(梁惠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 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 与众○.”

(《孟子·梁惠王下》)

例(24)在问答的语境中,问句中已经出现的成分在答句中自然地省略了,导致答句中的两个比较句省略了前项“独乐乐”、“与少乐乐”和后项中的谓语“乐乐”.

二、否定比较句的语篇信息结构

议论语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要内容的话语篇章,其表达重点在于阐述说话人的观点,表明说话人的态度或情感.董秀芳指出,上古汉语议论语篇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论点和论据(论据可以是事理也可以是事实).[8]356-366议论语篇要清楚明确地阐述论点,就常常会通过比较来更为深入地传达说话人对人或事物的判断和评论,否定比较句意味着将多个相关人物、事件、行为进行优劣比较并做出价值判断.

否定比较句的评判功能决定了其具有充当论点的功能,其结构形式的前后项可以层层推进,在人们的认知范围内不断引进新的比较项,从而将语篇的信息层层拓展,形成组织严密、形式精美、内容饱满、观点鲜明的议论语段.从否定比较句的语篇组织形式来看,否定比较句的语篇信息结构可以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一)单列式

单列式指只有两个比较项构成一个否定比较句,从而形成一个论断.单列式的否定比较句的语篇结构较为简单,语篇信息也较为单一,例如:(25)子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 诸夏之无也.”(《论语·八佾》)

(26)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 无《书》……”(《孟子·尽心下》)

(二)多项并列式

多项并列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否定比较句构成比较句的并列,这些比较句中的前项与后项不重复出现.多项并列式以两个比较并列居多,并且两个比较之间往往形成对偶句式.多项并列式的否定比较句的语篇结构形式工整,语篇信息较为复杂,例如:(27)计人之所知,不若 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 未生之时.(《庄子·秋水》)(28)明见无值,辩不若 默;道不可闻,闻不若 塞.此之谓大得.(《庄子·知北游》)(2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 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三)多项共用式

多项共用式是指语段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否定比较句,这些句子共用一个比较前项,且比较点往往作为背景话题前置,结论作为焦点信息置于句尾,以达到更加突出否定比较句的结论所传递的新信息的效果.多项并列式的否定比较句引入了多个比较项,整个语篇在结构上大多形成排比,语篇信息丰富完备.例如:

(30)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 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 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31)相高下,视硗肥,序五种,君子不如 农人 ;通货财,相美恶,辩贵贱,君子不如贾 人 ;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 ;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荐樽,以相耻怍,君子不若惠施 、邓析 .若夫谲德而定次,……

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荀子·儒效》)(32)桓公问置吏于管仲,管仲曰:“辩察于辞,清洁于货,习人情,夷吾不如弦商 ,请立以为大理.登降肃,以明礼待宾,臣不如隰 朋 ,请立以为大行.垦草创邑,辟地生粟,臣 不如宁戚 ,请以为大田.三军既成阵,使士视

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 ,请以为大司马.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 ,请立以为谏臣.治齐,此五子足矣;将欲霸王,夷吾在此.”

(《韩非子·说四》)

例(30)中,作者先将“学稼”“学为圃”作为话题前置化处理,然后两个否定比较句共用一个比较前项“吾”,两个否定比较句之后得出结论“小人哉,樊须也”.

例(31)将“相高下”等比较内容作为话题前置化处理,然后四个否定比较句共用一个比较前项“君子”,指出在前四个方面君子都是处于劣势,但最后得出一个反转性的结论: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君子具有优势.

例(32)与(31)极为相似,五个否定比较句共用一个比较前项“夷吾”,“夷吾”虽然在其他五个方面不及比较对象,但最终在“称霸天下”上却具有他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四)多项链条式

多项链条式是指多个否定比较句中,前一句的比较后项成为后一句的比较前项,类似于顶针辞格.这种链式比较环环相扣,形式工整,逻辑严密,在信息传递上也是层层迭推,最后一个否定比较句的后项就是整个句子的焦点信息,也就是作者认为需要强调的最重要的内容.例如:

(33)子曰:“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论语·雍也》)

(34)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35)不闻不若 闻之,闻之不若 见之,见之不若 知之,知之不若 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

例(33)认为,“乐之者”比“知之者”“好之者”更重要;(34)认为“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35)认为“行之”比“闻之”“见之”“知之”更重要.

三、否定比较句的功能扩展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对不同的人或事物、行为之间的比较,以得出其间“高下”“异同”的结论,是我们理性地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否定比较句的典型形式“X不如Y”表达出我们对认识对象的优劣辨识,是一种认识评判行为.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我们往往不会将否定比较句仅仅停留在比较优劣的认知层面上,而会进一步对比较结果进行择优推断,并在言语互动中对他人的行为进行优化建议,因而否定比较句在比较的基础功能上,又逐渐形成了具有新的功能的择优推断句“与其……不如……”和建议句“(某人)不如……”.

(一)择优推断句:“与其……不如……”

邢福义指出,现代汉语中,“与其……不如……”表择优推断,表示两相比较,后者为优,这种复句与假设句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与其”往往可以替换成“要是”.[9]92上古汉语中同样如此,例如:

(36)与其 誉尧而非桀也,不如 两忘而化其道.(《庄子·大宗师》)

(37)与其 害善,不若 利淫.

(《荀子·致士》)

(38)与其 用一人,不如 用一国,故智力敌而群物胜.(《韩非子·八经》)

(39)身故不肖,力不足以适二主,其势不俱适,与其 死夫人所者,不若 赐死君前.

(《韩非子·奸劫弑臣》)

上述四例中,“不如”与“与其”配套使用,由单纯否定比较句中的动词虚化成了连词,功能是连结选择复句中的后分句.例(37)的表达方式与简单比较“害善不若利淫”的表达相比,句中有了停顿,语意重心后移,更加突出“不如”后分句在所有选项中的择优性,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比较高下.

(二)建议句:“(某人)不如……”

我们的言语使用过程中常常包含了一定的语用推理过程,当人们在给他人提建议时,常常会运用语用推理,即认为自己的建议是在多个选择之中比较得出的优势项,“不如”就预设了这种比较,使用“(某人)不如……”句时,往往意味着自己的建议已经排除了其他劣势项,在语用策略上显得更为认真严谨,更为有礼貌.这种推理过程在上古汉语议论语篇中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例如:

(40)为彘谋曰:“不如 食以糠糟而错之牢柙之中.”(《庄子·达生》)

(41)左史倚相谓荆王曰:“夫越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今又索卒以攻晋,示我不病也.不如 起师与分吴.”荆王曰:“善.”(《韩非子·说林》)

(42)今使民离实学伪,非所以视民也.

为后世虑,不若 休之.(《庄子·列御寇》)上述三例都是明确的“建议”言语行为,与单纯否定比较句相比,例(40)比较前项不出现,例(41)比较前项不明确,也没有出现,例(42)有明确的行为目的,但没有比较前项.而在单纯否定比较中,前项和后项的所指是明确的.这种比较前项的缺省,直接导致了“不如”的语法意义的改变,“不如”由动词虚化为副词,意义相当于“最好”.这也正符合董秀芳的结论,否定词“不”与中心词极易取消分界并粘合成具有新的含义的词语.[10]12-24“不如”前还可以加上后项的行为主体,其比较功能已经完全弱化了,其建议的含意则更为明确,例如:

(43)潘寿谓燕王曰:“王不如 以国让子之.人所以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必不受也……”于是燕王因举国而属之 ,子之大重.(《韩非子·说三》)

(44)(智过)曰:“今日二主朝而出,见臣而其色动,而视属臣.此必有变,君不如 杀之.”君曰 :“子置勿复言 .”(《韩非子·十过》)(45)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 杀之.”曹君弗听 .

(《韩非子·十过》)

(46)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 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 .

(《韩非子·喻老》)

上述五例是典型的建议言语行为,没有明确具体的比较前项,上述四例中,前三例“不如”前都有后项的行为主体“王”“君”“君”,例(47)中,“不若”前没有出现行为主体,但后续句中出现了行为主体“郑君”,就言语行为的结果而言,例(43)中燕王接受了建议,例(44)(45)(46)中,智伯、曹君、郑君都没有接受建议.

四、结 语

否定比较句“X不如Y”是上古议论语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古议论语篇中出现了大量的否定比较句,否定比较句的基本功能是分辨比较对象之间的优劣和高下,其所具有的评判功能使之经常充当议论语篇的论点.否定比较句可以不断引进新的比较项,因此前后项可以层层拓展,从而将语篇的信息步步推进,形成形式精美、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的议论语段.否定比较句的语篇信息结构可以分成单列式、多项并列式、多项共用式、多项链条式等四种类型.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范畴.我们在使用否定比较句的过程中也运用了一定的语用策略,这种策略导致否定比较句在比较的基础功能上,又逐渐形成了具有新的功能的表择优推断的“与其……不如……”句和表建议的“(某人)不如……”句.在这个过程中,“不如”的比较功能逐渐弱化,其语能由动词虚化为连词和副词,否定比较句实现了从言语认知到言语行为的功能扩展.

【注释】

本文例句主要来自以下著作:

①老子.道德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58.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8.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14.

⑤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⑥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韩非子[M].中华书局,2010.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商务印书馆,1983.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82.

[3]黄晓惠.现代汉语差比格式的来源及演变[J].中国语文,1992(3).

[4]史锡信.比字句溯源[J].中国语文,1993(6).

[5]徐燕青.“不比”型比较句的语义类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

[6]张和友.差比句否定形式的语义特征及其语用解释[J].汉语学习,2002(5).

[7]蒋静.比较句的语义偏向及主观程度的差异:“不如”句、“不比”句和“没有(没)”句[J].上海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8]董秀芳.上古议论语篇的结构和特点:兼论联系语篇结构分析虚词的功能[J].中国语文,2012(4).

[9]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1.

[10]董秀芳.“不”与所修饰的中心词的粘合现象[J].当代语言学,2003(1).

上文评论,此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议论和功能扩展和否定方面的论语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论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让导读问题回归语篇本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导读问题存在的误区与
浙江丽水市莲都区水东小学(323000)叶方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是重点,而导读问题是开启学生英语语篇阅读的“金钥匙” 教师应结合教学实例,分析当前英语语篇教学中在读前热.

从认知角度看语篇中人称代词的理解
1 引言认知,简单地说,指思维、记忆、感知、识别、归类……所运用的各种心理过程 1认知科学的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认知科学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其深受客观主义影响,将心智完全基于抽象.

毕业典礼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分析以扎克伯格哈佛大学演讲为例
1 引言毕业典礼演讲是公众演讲的一种类型,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1作为大学毕业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毕业典礼演讲不仅凝聚了大学的人文精神,也寄托了学校对毕业生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 因此,毕业典礼.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学生能力、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多元表达……多方面做好具体的教学工作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语篇阅读教学策略,基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