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解读无言厚土论文范文集 与解读无言厚土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主题:解读无言厚土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解读无言厚土,本文是关于解读无言厚土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跟厚土和无言和解读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解读无言厚土论文参考文献:

解读无言厚土论文参考文献

曹保明

小时候,看见有水,总喜欢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或土坷垃,向水里“片”去,看那东西能“片”出几个水圈儿,然后看那击打出的水圈儿一点点远去,消失.水圈儿消失了,就有一种失落感,什么时候,人“片”出的水圈儿能很多,越多越好,并且清晰,不那么渐渐地消失或淡去?我在这种永远不满足的童心中一点点长大了.这时候,我开始关心起视觉来,最好是电影或图片,多好的视觉呀,可是,我们没有电影看,没钱照相,视觉就成了从小到大的奢望.如果人能饱览无尽的视觉,人会幸福成什么样呢?终于有一天,一个文本摆在了我面前.

人类认识自然、历史、文化往往习惯于等待,考古学者从深深的地下,挖掘出物件,于是人们再从中去辨认那逝去的久远的自然、历史和人文的岁月,于是人们觉得认识了世界和人类,直到公元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一种器材,能把人视觉见到的事物捕捉下来.最早的相机传到中国人邹伯奇(广东人,小名阿斗)的手里,已是清末时的事了,这时国人才发现原来影像和图片也可以记录历史,于是,一种思想才开始穿越古今.《吉林近代图志》以庞大的文化阵容,以二十个巨大的影像版块,一千多张老照片,编织成巨幅的视觉图像集去展示和说明“吉林乌拉”这个词,这是一个有着久远历史文化的东北亚文化发生地,它是一块视觉厚土,无言厚土,却不知不觉地把人的记忆打开……

提起吉林,过去我一直以为我很熟知,发源于天池的松阿里乌拉,穿越莽莽林海,在这地方打了一个“八卦”形弯,又匆匆奔往遥远的鄂霍次克,一个王朝曾经在这里孕育并起身,入主中原,于是老家成了一个王朝深深的牵挂.本土之人不忘初心,岁岁而贡,铁马金戈的焦土,生出上好的物产,肉嫩而鲜的鳇鱼,晶莹如雪似玉的米,闪亮的东珠,神奇的人参,威武的虎皮,香甜的松子,两千四百多种贡品连绵不断地从这片苦寒之地流向繁花似锦的京都.京都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吃得喜笑颜开时,便忙着东巡,写起一首首赞美诗来,千古留传的《红楼梦》也记下了物产的到达.有了物产,人惦记,贼也惦记.数百年间,列强的铁蹄一遍又一遍地到达这儿,矿产、粮豆、渔物、猎产,一样一样装上车、船,马驮,人扛,日夜运出,留下了破旧的老村、房舍、废林、薄土……于是,历史到达了今天.一场梦一样的历史,我们看到了种种更加强大的力量将这里的一切(包括资源和文化)以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甚至目瞪口呆的方式吸附而去.一切的怜惜、阻碍、讨价还价、挣扎、苦斗,渐渐地成为不识时务的自取其辱或自取灭亡,或许,皇帝原本也不想这样,某一个具体的官员也不想这样,局内局外的有关无关的人员也不希望这般,当地的黎民百姓更不愿意这样,但世道的复复杂杂,人心的曲曲弯弯,却总是把千百年的自然、历史逼进一条无法腾挪又无法反身的窄巷,于是“吉林乌拉”最终只剩下了这些“图片”,我们庆幸,终于剩下了.

怎么剩下的呢?数百年间,吉林的历史、自然、文化、人物、记忆,曾经被忽略得无影无踪,终于有一个人,发现了这个文化的“母本”,他守护着这个“母本”,从此再也不肯离开,就像秋天农人打下庄稼,他一个人在这儿“守堆”.历史,如果被一个钟爱的人钟爱了,历史就变得十分幸运了.可是这样的人历史也很难遇到他.作者皮福生先生是吉林城河南街生人,少时移居于伊壮愍公祠,位于祟文书院胡同.这里既是旧文庙所在地,又是“探源书舫”清末印书的地方,诗礼传家之户比比皆是.皮像掉进一口井里,在祠堂内浸染传统文化日深,先父的旧友旅吉直隶同乡会会长宋汝珍有一个书房,便成了皮随父常去的地方.饱读古籍之余,也欣赏了许多旧吉林照片.童年至青年奠定了他爱古基础,一直影响皮的一生.其父于1919年,在河南街经营鞋帽生意,至1956年公私合营,直至1964年辞世,熟知河南街轶事及吉林古城历史的老人,紧紧盯住了自己的儿子,甚至逼他死记硬背地域的一些数字,并领他走进一些视觉深处记忆中.老人的晚年,正是皮的少年,老人常把一生的见闻、故事、旧社会的吉林掌故等讲与儿子听,久而久之皮对自己家乡吉林,有着比一般人更为奇异的感觉.皮18岁时父亲故去,这时他已不知不觉地成了吉林文化的“源”.只要是吉林这块地儿上的,什么老道坐罐,修丘,什么古籍善本,名人字画,老片旧影,考古历史,北山庙会,碑刻铭文以及船厂水师营,吉林书法家,京剧第二故乡,等等,不知不觉,街头上发生一点事,他就觉着就是他的事,他家的事,他主动把自己镶嵌在吉林市历史岁月的版图上了.

这时候,他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已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书海的打捞者;家父思想文化的经历者和继承者;又是一位地域文化历史的沉思者”(皮自己对自己的评介).有一次,还是上中专时,为了购买一本古书,他把中午饭拿到牛马行卖掉凑钱将书买到手.十几年前,他带女儿去北京,在故宫遇见多年梦寐以求的书,当买完书后,全身上下只剩三元六角钱了,好在回吉的车票已购.他爱历史,迷入了故乡的历史钩沉之中,他本就是个爱好图籍的人啊,于是多少年下来,他*的文史类图书已上万卷.他舍不得搬家,仍然住在一家泵站房顶的老房里,怕一动地方书散架子,在整个吉林,他手中的通史、断代史、专史是最全的.各种古旧地方史、文本、县志、乡土志、手抄本、外国名信片、伪满名信片、善本书、历史文物、古地图,等等,充满了他的房间.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在吉林市社会科学院的指导下,他从几千张旧影中精选出一千六百余张,分二十个选题:吉林历史、木城水都、衙署公所、风光名胜、街道旧景、交通运输、学校教育、工厂概观、商业金融、医药卫生、文化艺术、特色民居、宗教寺庙、北山庙会、市井百态、民俗风情、史海钩沉、伪满风云、革命新生、历史人物,编成了这部历史视觉文本.他把吉林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以图和照片方式一网打尽了……

这里的历史视觉,是些原色视觉.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以文字去表现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历史,是可以尽情去抒写和表述的,但皮所选取的方式是被限定在视觉记忆上,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这样他必须如淘金者一样,长期地要到岁月的历史长河中去打捞,那是生命的抵消.我们看到,他把自己抵消掉了,那是生命对生命的抵消.那二十个版块是他生命的切割,他把自己一生的岁月分解开,执着地去做这个工作,终于他以自己岁月的消磨转换成这个庞大的落,每一个版块又具有独立的结构,整体构成一个时光系统,他把岁月垒砌成一条时光隧道,他把许多“无”变成了“有”.

什么叫无,什么叫有,皮的这些老片子,清晰地记载了长白山森林的消失,吉林作家胡冬林曾经统计过,仅仅是二百多年的光阴,长白山脉中固有的48块“窝稽”(森林)就一点点消失殆尽,这些老片子正好记载了森林是怎么“无”的.老片子中那些健壮的男人、汉子,手持板斧狠狠地朝大树砍去,那棵大树几乎有他十来个人那么粗,已被他砍开了一个不小的缺口.这张摄于1931年的片子,挥斧砍树的男子戴着一顶轻便的棉帽,人显得很利索,那是一顶高级帽子,伐木者脸上带着成熟的表情和气质,此人也就四十来岁,但无比老练,特别是他头上的棉帽子是反戴,就是把帽里子抠出来,戴帽外皮儿.这是一个熟知东北山林气候和季节的人,他这样戴帽子干活不热,且这种帽子本也不是那种以长长的狐狸、狼毫子、狍子皮做的,那是吉林西部雪原上的渔夫或外出拉脚跑长途的老板子、掌包的人在冬季户外的穿戴,他的帽子显然是绒的,他用在老林里采伐大树生意而赚下的钱“扎估”成这种“富态”的砍树能手.我觉得这张珍贵的老片子,留下了惊人的启示,他砍的不是长白山的树,那本是长白山老人大腿根上的大动脉,我隐隐觉得,那利斧一下子砍断了一个民族的“族脉”,真是稳、准、狠.那本是一棵巨大的水曲柳,或者黄菠萝,看粗度,至少得有百年的树龄.岁月原来如此.

紧挨着这张的另一张,顿时改变了我的一个错觉.在从前,我总以为采伐都是在下雪以后的冬天,当长白山大雪铺山,木帮们才开进老林砍伐树木,皮的老片子让我们知错了,这张标有“在吉林原始森林中夏季砍伐”的介绍中明确地标着是“1920年摄影”,这张要比那张冬季砍采的年限1931年早11年,天哪!一切季节去砍伐大树早就开启了.林子里的树枝、杂草,几乎没了砍树人的腰,但他脱去了上衣,抿紧了宽裤裆,真正地赤膊开战……

无论是夏季的肆虐的蚊虻叮咬,还是冬季的厚雪狂风,冻掉手脚,砍长白山没有停止,砍一棵少一棵的老林,森林就这样退出了自然的地位.在它退出之前,早已没有呼喊的力气,接下来的整整十五张左右老片子都是伐木人在收拾“残局”,他们奋力地干着,有的抬,有的撬,有的别,开始把大树往江边上运,然后扎成木排,顺水漂流而去.在伸向远方的“满铁”线路两旁,堆积如山的木头准备运走.“满铁”是简称,全称应是“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这是从前日本人对自己的一些机构的叫法,有点像今天的什么“有限公司”,但这种“会社”在从前遍布东北,一个把“铁道”都变成“会社”的“公司”所要干的事从来都不明确,就是见啥干啥那种,有一张极清晰的老片子,是两个日本人在山一样的木垛前“检木”,木的头上已打好了“检尺”的标号,其中一人正拿着本子在核对木质、木料、木号……我们看清了,那全是长白山的红松.怪不得如今我们来到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当看到入口处和车站前那几棵“美人松”时,人们往往处于好奇地问,长白山的松呢?树呢?我们的祖先,他们都干啥去了?剃了光头的木帮们龇牙咧嘴地在木排上吃饭,把头露出的两颗门牙,显然是面对相机掩饰不了的尴尬,或者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已被留在了历史的文本上.二大棉袄敞开了怀爬上木架子将大树破开,大锯一会儿便将大树掏成二尺厚的“料材”,那是卖给“棺材铺”的.吉林乌拉,在宽阔的大江两岸,木场子恢宏无比,整齐的上好的长白山大树的“木垛”,摆得整齐而美观,拖爬犁套劳累过度的马,成群倒卧在冰雪地上.传说山里的豺狗子不惧老虎,它们成帮结队地把老虎团团围住,然后“吭哧吭哧”一口一口啃老虎的肉和骨,每啃饱了,咽不下去了,就到江边去“涮嘴”,一边涮,一边吐,就像我们每天早上刷牙,直到把虎骨、肉,一点点涮没了,吐到江水里,漂向远方.

《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862),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带领人马走出丰泽园(中南海),他的去处很明确,就是他的老家吉林乌拉,就是他的祖宗发祥地老白山.那种巡,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巡”,也是一种到达,他带着浩浩荡荡的巡查队伍和大批辎重来到他又是故乡又是边疆的吉林,与其说是来考察民情,掌控边疆,不如说是帝王来此生活了,此次他前后在此八十天,同行者七万余众,光是食物的数量,简单统计:“猪六十二头,鹅二,百三十五只,鸡六百二十只,鸭一百四十只,粳米十一石五斗七升,红白高梁米、燕麦等杂粮十石五斗七升,豆面、菜豆八石九斗半另二升,白面三千九百四十九斤,芝麻油一千零二斤八两,白芝麻油一百一十斤,牲口草料、豆一百五十二石八斗半,草二万五千零一十九捆.从五十九个棉、靛、盐庄征用:猪一百二十头,米三十石一斗一升,饲草六千捆.另外,购买酱醋杂物、租车等花费,合计向八十二庄征银八百八十八两五钱.从京师带往盛京的腌制兽肉四十牛车,菜肴十四马车.御膳房一日用羊十二只,拟三个月,备羊一千零八十只……”(见清高土奇《扈从东巡日录》)吃惯了宫廷菜的帝王将相、格格、妃子、阿哥、佳人们,甚至各带自己的帐篷、寝具、食具、厨子.大批准备屠宰的牛群、羊群和猪群也随皇帝一齐在御道的两旁被驱赶着前进.虽然这一切都和后妃们要经过的道路保持了相当的距离,但是这车、人、兽相掺杂的不间断的大群,还是闹得尘埃飞扬.高士奇记得“人如同前进在无边无际的云雾中,风从迎面或是侧面吹过来,十五步到二十步远的地方,竟至什么也分辨不清”.各地迎接圣上的民间菜肴,皇上准备给祖先、圣山祭祀而用的祭祀菜都已制作齐备,一时间古老的吉林乌拉,松花江两岸烟雾飘荡,煎炒烹炸,菜香四溢.据《清史稿》记载:圣祖爷四月初四于大乌拉虞乘船返吉,扶桅临风,见两岸山色荡漾,时游兴大起,弃舟登岸.踏青巡游,未久,见咫尺间有禾田顷于,青苗喜人.遂环顾左右,蓦然,远眺田边有农舍数间,正炊烟轻起,爷无视随扈阻劝,微身入宅.耕稼翁惊见帝至,大喜款招,并以新熟白饭呈享.爷亦无拒,尽食之.但觉其米香糯润滑,口感甚佳,欣喜不已,遂题诗赠翁:“山连江城清水停,稻花香遍百里营.粗碗白饭仙家味,在之禾中享安宁.”从那,吉林晶莹如玉、唇齿留香的米和两千四百种贡品连绵不断地流向京都,“仙家味”把爷吃得视觉可能也模糊朦胧起来了.

今天,“乱炖”这道菜已被人们演绎成各种菜加在一起来炖的菜,在早,却不是,据说那是康熙东巡那年,他冒雨去“乌拉”看捕鳇鱼,结果天下大雨,连绵不断,他没看上,只好回返,也顾不得登上牛车在泥泞的东北民间土道上走啦.打鱼人当年遵圣旨不行吃“鳇鱼”,偏偏一位打鱼丁打上一条小鳇鱼死了,厨子有感于打鱼丁的老娘来看儿子,干脆炖上吧,可是这时打牲乌拉衙门的人来了,厨子吓坏了,急中生智,将各种鱼都推到锅里.衙门人问炖鱼了吧?炖了.炖什么?乱炖.大家一吃,“乱炖”挺香,从此留下一道菜.帝王们吃得舔嘴巴舌,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开心,可是对于苦寒的北方,难怪他们没太注意,他们也曾封禁,心底想保护这片祖宗发祥地,到头来依然被中原闯关东之人突破柳条子编的“边”墙,拥进老林子,闯了关,毁了边,又砍又伐,流人和移民也成为人类近代议论不断的话题.移民、流民为何出生入死地开拓,这也正如美国文化学家斯蒂芬·桑德鲁普在他关于“移民文学”的研究中所说:“对于移民本身,各种各样的边缘化是一种极其复杂而且通常令人困惑不已的体验.一方面,移民在新的文化环境中体会到了不同程度的疏离感,陌生的风俗、习惯、法律与语言产生了一股将其甩向社会边际或边缘的强大离心力;另一方面,移民也体会到了一种对于国家文化的疏离感.那些导致移民他乡——远离自己所熟悉的鱼水般融洽优游自如的环境的各种因素,会更为清晰与痛苦地一起涌来.”移民、流人到达异地,这是一种生命的“浴火重生”,闯关东,这本是我们多年歌颂的一种历史现象啊.

如果说在东北这块土地上,帝王和百姓都曾经有过对国家和自家生命的关注和拷问,东巡的帝王在雄心勃勃地伐木、造船,以对抗罗刹和外乱入侵,可归其了,东北依然在逝去的岁月中被列强瓜分去了大片故土,砍那些树,造那些船,依然没有保住故土,只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名字——“船厂”.几年前,在编撰《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吉林卷》的日子里,一天,主编谷长春看着已收集上来的大量固有的资料时发现,详细记载“吉林船厂”的资料寥寥无几,谷老命我带上人马,立刻去往古称“船厂”的吉林市,要从博物馆、地方志、乡土志中去广泛搜索有关吉林“船厂”的资料,以充实该卷.可是,当我领人到达吉林之地,我们一片茫然,各处均无有详尽的有关“船厂”的记录和记载,有的只是与从前一样存在于古籍、志书和相关地方志中的提法,再就是留存于丰满下游石崖处的原“船厂”来历的“阿什哈达摩崖”旧址——原址已在水下,这是一处后确定的位置.我们已追寻到记忆的尽头了.我们站在松花江边茫然四顾,问天天不知,问地地不答(如果不是皮提供了两张当年的图片和两张石刻的拓片,简直没有任何详尽记载.他告知是在丰满区江南乡阿什村铁路隧道临江绝壁上,第一石刻刻于永乐十九年[1421],第二石刻刻于宣德七年(1432).200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同样是在这里,就在这条发源于长白山祖山的大江边,外国人的教堂却那么清晰、完整地留存至今,视觉图本留下了一种历史的对比感.这座始建于1912年的教堂是法国传教士蓝禄业主建,教堂高22米,塔高45米,教堂为砖石拱形结构,由14根高大石柱支撑,窗户全用彩色玻璃并绘上了花卉、人物,并以铅条镶嵌,十分美观,教堂处向南望,那里正是距我们记载吉林来历的“阿什哈达摩崖”不远的一处江崖,1920年时,法国神父古若瑟购得此地段,开始在此修建“圣母洞”.他于1923年动工修建到1928年,终于形成了“圣母洞”,洞高约两米,进深三米,宽四米,洞中设祭台两平方米,祭台右侧有清泉一眼,洞口有“圣母之丘”匾额,洞崖壁上方雕凿有圣龛,洞内供奉着圣母玛利亚白色金身铁质铸像,高约1.8米,圣母腰系蓝带,头罩长巾……国人的木船、木排每从江上而下,便会远远望见玛利亚的雄姿,还有远方的教堂,而我们雍正十一年建的长白山望祭殿和谓之“船厂”的摩崖洞,却早已毁之,早已淹之,早已沉之.这时人已不再奇怪,东巡之帝那庞大的出行之队,人马布鞋,马壳子踏地飞起的尘土,遮天盖日,十多步远之处朦朦胧胧已看不清帝王面孔,历史已完全被皇权威严的烟尘遮避了.

皮的视觉文本记载的都是本土的底色生活,鱼鹰捕鱼,这已是吉林绝迹的渔猎活动了,这里留下了这种渐行渐远的记忆.这种活动本是江浙以及广西、福建、江西等中原人渔猎的一种惯用手法,不想早期吉林也有,这拓宽了人们对渔猎生活的理解.而《鱼行》一幅,更奇妙地留下了当年集市上卖鱼的场面,那显然是冬季,从人们的穿戴上看来到“年”了,人们在赶“年集”,那些手拎年货的人经过“鱼行”门前街口,鱼店的鱼幌竟然是“鱼垛”,而有几条“幌子”大鱼插在席囤子里,有一条大鱼立着已赶上了人的个头,足有一米,从形体上估计,此鱼要有百八十斤才是,而且从鱼种上看,此鱼很似青鱼、狗鱼,或鳌花.长这么大的鱼,足可以说明从前松花江水域的独特状况,以及冬捕之人的手艺和宏大的捕捞规模,这透露出东北松花江流域的渔猎手法之独特.还有《武开江》那幅,独具慧眼地留下了吉林自然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开江的冰立着冲上江岸,冰排可以冲毁村落,毁掉生灵.民间说“武开江”是天神和江里的龙王发怒了,它要报复生灵,所以东北的“武开江”往往都是在夜里,往往是先刮上三天三夜的大风,于一天夜里,突然,如炸雷响起,惊得村庄里鸡飞狗跳墙.那是江开了,那冰排借着狂风飞奔而下,带着,杀着生灵,涂炭着人间万物,人们叫它“春脖子短”.在北方,人间把春天也看成了一个人的脖子,脖子一短,杀戮开启,脖子一长,春日绵绵,“武开江”是难得的季节凶相的记忆.原来大自然也有“凶”和“善”的时候.

皮的视觉文本里,有一种独到的文化思考和见解,那就是他的图片的文字说明不同于一般的注解.我们知道,许多时候一些图说的注脚很简单,而他改变了以往的图说习惯,他尽量挖掘着那些图片背后的来历和沧桑,这就如爱尔兰作家斯尔姆·托宾所说,有思考的人都是尽量去寻觅故事背后的故事.他还图片以巨大的信息放射性,有时寥寥数笔,有时竟然一整段落,内中透出诸多片子内容深处的历史衔接与延伸.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述方式和展示方式,如《学校教育》第63图《吉林省立女工厂毕业合影》(1930年摄)中,本来这样做图解已明确了,可是他却接着阐释道:“位于原天坛旧址(今文庙东侧),建筑为洋式楼房,工厂并有厂房十间.工厂成立于1926年,韩予衡任厂长.设裁缝、织染、美术三科.分班教授.1928年在河南街开设商品销售门市部.学员由全省招选.”仅仅一幅照片,让人看到诸多的历史延伸,这是一般的影像注解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厚度.大部分作品都是这种类型和这种效果,这使得皮的视觉文本走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图像集的概念,许多图片透出极其珍贵的文化发现性.如《山紫水明的都》,这是日本人所摄的吉林风光中的吉林船厂从前的市容和景况.还有《北大山》(就是今日的北山).吉林北山庙会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近百年的真实样子却被这些片子老老实实地捕捉下来,那些繁华的场面透出这个古老的文化之地昔日的样子,让人有一种生活历程的对比感,人物、风土,特别是寺庙活动与平民生活的关系,还原了一种记忆.

保留消失,就留住了真切,吉林地域古代、近现代田园生活的记录和记忆的真切保留全面提升了该影集的价值和意义.由日本摄影者川舍的《支那械物所》留下的《满洲风俗》系列中农家的院落,泥草房子,中间开门的六间大通房,院里有小树、狗、农人在织布、染布、晾布.这是一幅重要的东北农村“染缸坊”(专门染制农家制作的粗布衣和布匹的地方)记录,两个染匠在院内晾布架前劳作,抬头看看照相的人,体现出取景的真实.旁边的一幅是街头出售染料,这使得人对东北农村的染坊业生产生活情况有了连贯认识.据刘建封《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长白山曾是出名的出产染料的丰富资源地,历史上曾有来自天津、京师一带的染料商专程来到长白山“采撷”树皮、草物、矿物作为染料.可是过去的许多记载只有文字或口述,这两幅关于东北染缸坊生活生产历史状况的视觉图片记录极其珍贵,拥有许多史料不可替代的唯一性.

卖切糕和出售估衣的图片更加突出了一种地域的鲜明特点和生活气息.北方是盛产粮豆的重要区域,上哪去寻找代表性载体,这就是.那独轮车上的切糕,帘着厚布,以保持切糕的热乎,卖的人站在车子一隅,戴着过肚的大围裙,正与两位买主闲谈,其中一位已掀开盖布,正在打量要买几斤;而旁边那幅出售估衣,正好可以与上边的两幅构成一个系列,即染坊与服饰.北方民族的服饰文化,包括样式、颜色已在长久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情.那些挂在绳上、墙上和头顶竿上的布料衣饰,已充分展示出民生习俗和市井生活需求的习惯.依然可以看出平民所需求的样式,多为条纹和自然图样的布料,如蓝印花布,白、黑、灰色的粗纹布,漂白布,格子类的被套和铺布,这传承了中原人生活的心理与习惯,又具有北方民俗的生活需求.特别是那些大块布角上的格花图案,表明了这种布料是用来做幔帐或帘盖供物、祭品所用.这是北方民族祭祀场合的用物.农耕文化的二组图片透露出许多农业生产生活的细节,生产者在平整的黑土地上劳作,压地时让自己的孩子坐在马上,丰收的大地瓜整齐地摆满了篮子;割高梁那幅很重要,农人的表情和割法记录了从前农人的手法和方式是夹捆割抱;农产品市场交易,是很独特、很具体的生存形态结合.1932年和1935年“豆饼外运”将吉林丰富的粮油加工、资源性进行了最终的概括.

东北地域最具代表性的“森林文化”在这部文献中有了代表性的表述,长白山松花江的穿排、流放,木生活,木头进入城市的习俗景况,更是这部专著的典型精华,吉林叫“船厂”或“乌拉”的来历,也就一目了然了.还有那些独具韵味的文化、教育、宗教和伪满统治时期的大量生活记录,都已难得有规模地拢集在一起,文书、钱币、腰牌、证书、号牌,等等,也是前所未有地收集并分类.东北的许多文化如《松工江取冰》(1932)记录冰雪早已是东北的一种珍贵资源,文艺生活亦如那幅《高脚1932》,它具体而典型地记录了人们通过这种形式所表现出的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其中11位踩高跷的人并排而立,后面四幅“号旗”那其实是东北秧歌的引旗.北方秧歌有自己的套路,是以旗去引秧歌走“阵”,也称为走图,如葫芦阵、雁穿阵、编花阵,等等.而秧歌中表演者的各种打扮和扮相,传承了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史和民俗史,如这11位扮相者各自不同地扮演了民间“戏出”中的各种典型人物和代表性剧情;萨满的眼神,忧郁而沉默,表述了一个民族苦难的思索.萧军来到小玲珑墓前那幅老片子十分珍贵,小玲珑是当地名妓,小玲珑乃艺名,原名侯玉英,字小楼,江苏丹徒人,生于1911年,由于家道中落,少年被卖于娼门,流徙到吉林.在民国年间她曾在北山庙会为吉林大旱募捐,1924年故去,其墓原在北山,可能是著名文学家萧军看到了民间的人性;那里有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久远的文化延伸.

皮积累和选择的图片,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思维,延伸到自然、历史、文化的天地间,这已绝不是单单图片本身所能带给人们的知识、信心和文化量,它让人在感受到《吉林近代图志》已成为一部北方生活的自然、历史、人文文化的百科全书之后,还有一种无法用夸张的语言去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本”典型的代表性.还有许许多多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其中,如《吉林近代图志》第一次将中外人物的经历细致地记录在其中.这种历史性,是作者的思考和个性使然,是一个生命对他熟知的土地一生的文化梳理,他的图片背后有许多人们想不到的内容在出现,许多东西不断涌来,许多想法不断产生,许多概念不断推翻,许多创意不断被接受,许多感悟在不断地催人赶快上路,总想与作者一起走进他所记录的那片土地之中,去感受他所记载的岁月的丰厚与奇特,神奇与神秘,这时深深吸引人们的已不光是这些图片了.

一个文化创造者,他之所以会有强大的信心去完成一项了不起的工程,除了他本身要有广泛的文化视野,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很清晰的认知和思考外,再就是不停地去寻找.在吉林,在老船厂,在今年七月那火热的夏季,我曾与皮福生一起走进他照片中所记载的那些地方,在河南街、牛马行,在水门洞、临江门,在日本森泰洋行和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旧地,在老教堂的遗存地,竟然不断有过往行人一下子就认出了皮先生.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握住他的手,他们谈起了牛马行背后的那些事.一个掌鞋摊上站起一个人,久久打量皮后,一下子回忆起诸多记忆之事.这时候我在想,在吉林本土上,诚然历史上已产生过许多人物,正如《吉林近代图志》中所引,牛子厚、韩边外、宋小濂、王百川、唐淑、松毓、魁升、晋昌、长顺、恩祥、李金镛、多隆阿、云升、金顺、冯竹士、孙其昌、刘哲、林鹤皋、荣厚、于芹……但什么时候进来了一位皮福生呢?他什么时候进来的并不重要,反正他以一生的志向进到了这个行列里来了,其实,皮先生的进入不在别人,而是他自己.

《吉林近代图志》的另一文化到达,是图片累计了诸多已经消失的历史出处,这是在许多资料里难以寻觅到的,这有着其他的文献性著作所不可替代的用处,那就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吉林是什么样子.这其中有日本人、俄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荷兰人,他们的身份也具有多样性,有侵略者,有传教士,有所谓的探险家,也有因经过而留下记录的游者或怀着不同的思想目地的匆匆过客.总之,他们的记录,更具有一种独特的作用,同时又展开了另一种历史侧面,这又是皮的文本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延续和文化到达.有许多图片是一位叫蓝克·尼古拉斯迈耶(1875-1918)的人留下的.一些资料也把他写成“麦野”.此人早年生于荷兰,在美国农业部工作,后三次来中国,1918年5月28日,他率船沿长江返回上海后失踪,6月1日尸体在长江中被发现(他1906年到吉林,横穿东北三省,到过好多地方).《吉林近代图志》中的许多重要图片,如1907年元旦拍摄的《东大滩》《锯木做棺》《江南旧街》等都出自他的手.还有乔洽鄂内斯特·莫里逊(1862-1920),他本是澳大利亚出生的苏格兰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任记者,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他是一位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旅行家及政治家、活动家.他在中国所摄图片三千多幅,著有游记《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他专门*中国珍贵图籍和资料两万四千多种,成立了“莫里逊文库”,后被日本收购,成为“东洋文库”的前身.历史学家将他的文库与中国的《永乐大典》和《敦煌文书》相提并论,可见其人在中国读者心中的影响和地位.许多珍贵的风土民情和名信片,都是他留下来的.在吉林以拍摄中国人生活的细节为特点的风习,自十九世纪中期就蔚然成风.他们以猎奇的方式,窥视一个国家和地域,还有俄国人在清末侵略吉林时,拍摄一批照片,后以名信片的形式在世上发行.当年大量出版的英文、俄文、日文版图书中所附的照片,包括《吉林近代图志》中的《朝阳门》《义和团》等,都是这些人所照.吉林三井集团之人,他们在粮米行大街成立了“森泰号”洋行,专门收购吉林的土特产,这表面是一个商行,其实是日本人的一个间谍站,他们印制了大量的吉林风土人情片,不下几百张.老板叫迁川佐助(1877-),1905年的日俄战争时,他在第十师军团,1907年任谍报员,踏查了吉林全省,收集各种情报,为日本各大报纸、杂志提供吉林的各种照片、文字.凡是清末、民国、伪满洲国的照片,他们的“森泰号”都发行,名义上落款是“吉林居留民会副会长”等字样.还有日本“亚细亚大观”社,日本摄影家岛琦役治,他表面是新闻记者,早期参加过“黑龙会”,他是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谍报员.民国初,每以十张图片出版《亚细亚大观》,这些也部分保留在皮搜集和寻找的图片中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皮先生的《吉林近代图志》以庞大的身量,成为了历史的产物,那是一个人以一生的脚步和心劲儿去促成的一座文化的山峰.让人觉得这是一部以厚重的文化积累而形成的横空出世的文化成果,把一种历史存在保留了下来;让人读到后,感到一切昀一切都刻印在这里.这是一种可读、可视、可触摸的文化存在和影像视觉,是—个不可移动的神圣江山.

松花江穿过莽莽的老林,穿过松嫩平原,向远方流去了.在它经流的中部留下了这个重要的环节——吉林江城.它如今被皮福生的《吉林近代图志》扩大化了,它在整体的流段上打下一个深深的印迹,由此完全可以延伸向四面八方,成为东北亚中枢上的一个标本,它成为长白山和松花江文化的一个“母体”,吉林成为了这个“母体”的发生地,就是因为它已文本化了,视觉化了,它存在于人类的历程中了.如果谁还看不清吉林与东北与人类之间的彼此关系,就请你来翻阅一下皮的这个文本,这时候,它会告诉得你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生动,鲜活又清晰.

美好、完整、生动、清晰的历史,自然和文化,从此不再是一个传说.当你讲述吉林时,一定要翻开它,多少光阴,在这里交错而过,清晰而逝,然而,万千的生命,又在这里浴火重生.许多荣辱一一再现,许多辉煌与败落同时闪现,许多罪恶与善良也都刻写在里面,印刻在岁月的走向中.一个人生躲闪不过的文本,它最终究竟拥有怎样的价值与意义已都不重要,其实它即是一本有用的书,“有用”二字就是人类最高的文化到达.《吉林近代图志》已经到达.我在心底,深深地向皮先生致敬,也是在向过去,向今天和未来致敬,因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明天.

图片提供 皮福生

责任编校 谭广超

上文结论,上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厚土和无言和解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解读无言厚土本科毕业论文解读无言厚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理查德赖特《土生子》中白人的福柯权力观解读
摘 要“美国现代黑人小说之父”理查德 赖特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及细腻的描写极大推动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发展 其代表作土生子所塑造的“新黑人”形象颠覆了人们.

做个厚道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心中有愧之人,就如同小人般苟且,惧霜雪畏雷电;胸怀坦荡之人,正如君子般淡然,听清风赏雅乐 厚道做事之人,心中时时安然,活得坦坦荡荡 厚道之人,问心无愧 孟子有句话说得好仰不愧于.

无言的一课
1966 年“”大串联时,17 岁的我和15 岁的妹妹组成二人长征队,由西安步行了五六百里路走向延安,这事放在如今,有些难以想象,而那时候并不奇怪 这张照片便是我们在延安住过的.

谭金土:把历史藏在相册里
72 岁的谭金土,收藏了近20年的老照片 “照片丢了,故事也就散了”,他经常这么说 他把散落的故事集起来,安置在他的“谭金土老照片收藏馆”里 招牌的字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