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材料浏览

跨文化传播类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跟中国武侠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跨文化传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1

中国武侠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该文是关于跨文化传播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跟跨文化传播和武侠电影和中国武侠电影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跨文化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跨文化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跨文化交际的论文跨文化管理论文跨文化论文题目跨文化交流论文

【摘 要】武侠电影是中国观众最喜爱的本土电影类型,极富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为满足中外影视观赏需求,武侠电影也显现出其丰富的内涵及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是,近年来,武侠电影借助高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向“奇观化”靠拢,作为其核心的“武”和“侠”也日渐衰落涣散,中国武侠电影正遭遇一个瓶颈期.

【关键词】武侠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与突围

中图分类号:J9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01-02从1928年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邵氏武侠片热潮,武侠电影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武侠经典影片来看,其不可或缺的类型元素主要有三点,即武打、侠义和传奇性.”但经过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辉煌之后,武侠电影在新世纪逐渐走向没落.

一、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武侠电影之困境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21世纪的武侠电影表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武侠电影借助电影科技的发展,更加注重奇观效应、曲折多变的情节、夸张且接近于舞蹈化的动作,实质上都在不断迎合当下观众日益提升的视觉审美需求,故事也更加具有现代意识.但文化定位的缺失、电影创作主体的迷惘,使得武侠电影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加之依赖特效在电影中的运用,武侠电影在当下电影市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一)文化定位的缺失.新世纪以来,中国武侠电影不仅将特有的侠义文化、江湖文化、儒家文化等中国本土文化传播于世界,而且在影片中融入英雄主义、自由、平等、爱情等普适文化,在海内外获得了不少好评.国内学者彭吉象说:“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跨文化媒介,不仅需要依靠本国的文化,同时也需要吸收更加广泛的人类文明,尤其是分享其他文化的成果.只有具备了吸收不同文化的能力,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冲出国界并为全世界所接受.”但是,近年来,一方面为迎合观众观赏需求,越来越多娱乐元素浓重的武侠电影进入市场,将武侠人士爱情纠葛作为卖点,实在有媚俗之嫌;另一方面,为满足西方观众对于中国的想象,导致武侠电影出现了身份认同危机.如今的武侠电影中的侠义文化与江湖文化流于形式,更多是为满足观众尤其是西方观众的诉求,过度融入英雄主义与自由平等精神,而忽视了武侠文化的精华所在.

(二)电影主体的迷惘.武侠电影经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开始走向没落.这期间,武侠电影出现了一些“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电影创作主体的迷惘.徐克的《龙门飞甲》并未超越《新龙门客栈》所营造的江湖与武侠空间,讲述的故事也与之前大同小异,唯一可以称赞的,是其3D特效技术的运用.徐克监制、尔冬升执导的《三少爷的剑》,号称筹拍多年、倾注心血打造的武侠电影大作,但上映之后并未获得好评.此外,2016年上映的《卧虎藏龙:青冥宝剑》也依然未摆脱李安《卧虎藏龙》的影响.该片披着武侠的外衣,却并未呈现革新之势,打着《卧虎藏龙2》的旗号,反倒有制造噱头、赚取票房之嫌.

(三)过度依赖特效在电影中的运用.如今的武侠电影,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介入下,开始趋向于“奇观化”,过于依赖特效在电影中的运用.如《三少爷的剑》,已经是完全脱离了传统武侠片的形式感与仪式感,好莱坞特效固然让人称赞,但故事编排实在让人咋舌.《血滴子》中打造的青春、热血的血滴子队伍,输出的友情观倒像是武侠界的“古惑仔”,但打戏甚少,主要演员几乎没有任何武术功底,一旦出现武打场面,唯有靠特效来完成.电影特效固然可以增强武侠电影的观赏性,但面对特效大片呈泛滥之势的西方国家,无论中国特效技术如何精进,终究难以与好莱坞电影工业抗衡.

(四)电影类型缺乏市场竞争力.电影类型单一化是中国电影很难占领国际市场份额、打开跨文化大门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在针对当下中国电影观众类型偏好的调查中,观众对武侠片的偏好只占2.2%,在列出的14种类型片中位居倒数第二.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本土观众对于武侠电影这一类型已逐渐失去兴趣,武侠电影如今已失去其原有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为此,要促进中国电影类型多元化发展,将各种类型特色进行融合,为武侠电影跨文化传播寻求突破口.

二、跨文化传播下中国武侠电影的转型与突围

在新世纪,视觉盛宴、明星化、游戏化消费是中国新武侠电影主要审美卖点,但在种种表象之下,我们能看见一种消费时代的内在焦虑正在蔓延.这种内在的焦虑,不仅体现在影视制作上,也体现在观众的认同机制上.显然,当下观众已不能满足于好莱坞式的视觉奇观,他们需要更多的优质作品来契合多元化的心理诉求.笔者认为,应从国家层面和武侠电影本体两方面着手,推动武侠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进程.

(一)国家层面.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际,国家所制定的有关电影产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将对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完善现有的电影体制,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并深化电影产业改革,出击知名电影节,促进中国武侠电影的转型与突围.

1.完善电影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管理电影职能,以市场为导向,加以宏观调控.其次,建立合理的电影审查机制.电影审查机制并不是一味删减电影的上映量,而是挑选符合大政方针和大众审美需求的影片进行公映,发行海外.最后,建立电影分级制度.国外早就建立起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针对不同年龄划分不同的可观看影片.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并未建立电影分级制度,仅有部分影院会对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影片加以提醒.事实上,武侠电影里的打斗场面并不适宜青少年观看,为此要建立电影分级制度,不仅有利于观影群体的划分,而且对于电影创作尺度的把握也大有裨益.

2.深化电影产业改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特性形成了文化间的差异,刻板印象、文化歧视、文化偏见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传播效应,况且有些国内影片发行海外,经过翻译已失去本来的意味.因此,要完善电影产业的制作、发行与放映环节.在电影制作层面精益求精,与电影审查机制相辅相成,减少所谓的“烂片”.在发行与放映环节,要树立电影营销与宣发意识,提升票房及影响力.武侠电影的传播不仅是在国内发行,也要向海外市场进军.亚洲市场与欧洲市场不同,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合适的宣传途径.此外,在占领海外市场份额之时,要树立民族自信,创作出能得到广泛认可的优秀武侠电影作品.

3.政府出力,出击电影节.当下中国武侠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主要以参加国际电影节、参展或比赛为主,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一直位居海外市场票房前列,与其斩获奥斯卡奖、金球奖等多项大奖有关.赢取国内外电影节大奖,一方面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进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影片的关注度与话题性,继而增加票房.就目前参加国内外电影节的影片来看,大多是主创团队自发组织前往,倘若能由政府出面,支持武侠电影创作团队参加各类电影节的评比,不仅能鼓舞电影创作主体进行创作,而且还能提升武侠电影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而在电影节获奖,则意味着影片在国际权威评委机构中得到认可,这是跨文化传播得到良好效应的有力证明.

(二)武侠电影本体.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武侠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是以影片中的人物、画面、声音、服装、造型等为载体.因此,武侠电影创作之时,要抓住武侠的灵魂,在拍摄中融入导演的个人风格,坚守本土意识与市场导向,传递具有国际视野的价值观.

1.找准武侠电影的灵魂.中国武侠电影历来以侠义文化、江湖文化及儒家文化称赞于世界,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奉行传统的儒家思想,这源于武侠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好的武侠电影的标准是能够体现中国武术中的武德,而中国武侠电影精神上的标准就是儒家的思想境界.”影片《一代宗师》主人公叶问是儒家精神的代表,“作为练武之人却无心参与武林之事,但当局势动乱需要站出来的时候,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气节就显露出来了.”因此,中国武侠电影创作必须要找准武侠的灵魂——侠义精神.

2.培养优秀的武打演员.武术是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在1983-1986年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成果中,就套路而言,自成体系的拳种多达129个,拳械套路近5000多种.”但从目前中国武侠电影产业发展来看,如此丰富的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中国优秀的武打演员屈指可数.因此,一方面要培养优秀的武打演员,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德;另一方面,要减少特效的运用,保证武术打斗的真实性、连续性、完整性与可信性.

3.坚守本土意识进行类型融合.笔者认为,中国武侠电影进行跨文化传播之时,应坚持本土意识,创作具有民族性的电影作品.为此,武侠电影要打破类型单一状况,可进行类型糅合,如武侠奇幻、武侠悬疑.陈可辛执导的《武侠》是“悬疑”色彩非常浓厚的武侠电影,基本是从悬疑入手,用推理来审视武功,一些寻常人闻所未闻的奇经八脉与穴位技法,通过影片中金城武饰演的侦探徐百九之口得以了然.在武侠电影中加入悬疑的因素,不仅可以达到形式上的创新,也可令观众耳目一新,减少审美疲劳.

三、结语

武侠电影是中国贡献于世界少有的相对成熟的类型片,安德烈·巴赞在论及美国西部片时表示:“这种类型片过去已经臻至完美,或者说已经达到了经典,这意味着它必须奋力创新以保证自己的生存.”对于今日的中国武侠电影而言,亦是同理.因此,传承中的变革与突破,便成为了血脉中都有武侠基因的中国电影人肩上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宋家玲.电影学前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余习惠.新世纪武侠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及反思[J].求索,2015(01).

[4]金丹元,马婷.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的审美流变及其焦虑性诉求[J].艺术百家,2013(01).

[5]吴青青.武侠电影的美学新变[J].当代电影,2013(09).

作者简介:

王金琰(199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类型电影和电影批评.

该文结论:此文是大学硕士与跨文化传播本科跨文化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跨文化传播和武侠电影和中国武侠电影方面论文范文.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新闻的跨文化传播探究
□代芳芳【摘要】全球化对中国新闻的传播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英语新闻的传播地位日益重要 英语新闻的跨文化传播对于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有着重大的意义 但是,目前中国英语新闻的传播也面临诸多困境,如.

扩散视域下中国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
摘要本文立足于埃弗雷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基于我国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不佳的现状,力图从决定接纳率的几种变量,包括新事物本身的属性,接纳的决策万式,传播渠道以及变革推动者的推广力度四个维度来分析我.

中国网络文学的跨文化传播解读
叶雨菁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基于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大批中国网络小说逐步走出国门,受到国外读者的追捧 据南方周末报道,美国小伙儿凯文·卡扎德因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