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材料浏览

电视节目类硕士论文范文 和文化类电视节目对表演和文化元素的融合运用以《见字如面》为例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主题:电视节目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3

文化类电视节目对表演和文化元素的融合运用以《见字如面》为例,本文是电视节目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跟《见字如面》和文化类和电视节目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电视节目论文参考文献:

电视节目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2013年,一档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横空出世,引发全民关注汉字书写的热潮;2014年,《中国成语大会》正式登陆电视台综合频道,带领全民共赏中华成语意境之美;《中华好诗词》《中华好故事》《汉字英雄》《最爱是中华》等文化类电视节目纷纷上线,使得受众有机会重新感受与认识中华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在综艺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出现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收视体验,全民关注追随具有品质的文化内容在一夜之间成为潮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而作为拥有广泛受众的电视媒体必然要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做出努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兴起,不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创新的表现方式,且为如今“眼花缭乱”的电视荧屏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但是不能否认,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文化类电视节目面临的问题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节目带来的全民关注热潮并没有使文化类电视节目全面进入发展期,品牌节目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内容与形式单一.因电视从业者对文化类电视节目内容的认知局限性,这类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相对单一,难逃同质化现象.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火爆荧屏之后,汉字类节目喷涌而出,大量内容、形式“换汤不换药”的类似节目使文化类节目陷入“复制粘贴”的怪圈.

缺乏品牌塑造观念.一档电视节目若想长足发展,必然要从策划初就建立“品牌化”意识,树立“品牌化”观念.而现如今大部分文化类电视节目缺乏品牌化塑造的观念与意识,只追求短暂的收视率,根本没有认真策划一档优秀电视节目的担当,导致节目制作播出后不但口碑不佳,收视率更是惨不忍睹.

《见字如面》对表演与文化元素的创新融合运用

2016年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制作方、黑龙江卫视、环球网、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全国首档明星读信类电视文化节目悄然上线,全新的表达方式、清新淡雅的气质,带领全民走进“别人的世界”、回味动人的故事、感受别样的情怀.而其中表演元素在节目中的创新运用更是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一道亮点,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制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思考空间.

表演元素在综艺娱乐节目中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它的加入使得电视节目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戏剧性.合理运用表演元素能为电视节目创造生动的传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表演”不等于“表演元素”,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表演是全称概念,指一种艺术创作方式;表演元素是指形成表演的不同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有一定作用.

文化类电视节目《见字如面》创新性地将表演元素引入,邀请张国立、王耀庆、蒋勤勤、张涵予、林更新等影视圈实力明星加盟,他们运用多年的表演功底,以深富感情的声音演绎了一个个富有情怀的中国故事.《见字如面》节目中独树一帜的表现方式与内容,创新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表达,更新了受众对其固有的看法.

声音演绎特殊情怀.相较于其他竞赛形式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见字如面》的规则设置较为简单.在每期60分钟左右的节目时间里,节目组邀请演员现场朗读书信,从而呈现信件书写人的故事与情感,如此纯粹的表演方式就需要演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过硬的台词功底.众所周知,表演的两大成分是语言和动作,语言比动作更能体现戏剧的特点,是表演的最关键因素.语言比动作传达的感情更深刻、复杂、强烈和丰富.

在《见字如面》第一期节目中,节目组邀请到知名“老戏骨”张国立老师担任读信人.他朗读韩愈的《鳄鱼,你不可以和我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原名:《祭鳄鱼文》)铿锵有力、字字分明、淋漓尽致,让受众置身于唐元和十四年,感韩愈之愤怒、体韩愈之心情.在最后一期节目中,首位读信嘉宾张涵予深情朗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9军第198师炮兵团团长宋云亮写给远在祖国的妻子胡玉华的一封信《朝鲜停战签字了》.强节奏感的音乐配合读信人的抑扬顿挫,让受众穿越回朝鲜停战的那个时刻,感受到写信人的快乐之情.作为演员,张涵予饰演过的军人形象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次作为读信人朗读这样一封战火年代的书信更具说服力与亲切感.同时,配音演员出身的张涵予中气十足、音色醇厚,读信时将写信人的心情变化细腻地进行了诠释,过硬的台词功底也展露无遗.

表情再现人物情感.因节目《见字如面》中读信嘉宾通过声音诠释写信人的情感,所以声音表演所占比重较大,但是特邀嘉宾或愤怒、或快乐、或伤心等情感的再现离不开演员细节的表情表演.通过一种外化的表演展现出演员内心的活动和态度是表情语言的独特之处.在2017年2月9日播出的一期节目中,著名抗日将领胡琏写给父亲和妻子的家书《儿今奉令守卫石碑要塞》被演员王耀庆诠释得令人潸然泪下.从第一句的“父亲”开始,读信嘉宾的表情展现就抓住了受众的眼球,感叹时的沉思低头,“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时的一抬眼,“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时的面部表情变化,搭配如泣如诉的声音展现,胡琏本人仿佛近在咫尺.

肢体配合人物展现.在《见字如面》节目中,肢体语言同表情作用一致,即配合声音表演展现人物,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节目内容与形式的限制,嘉宾只能站立在台前完成读信,故肢体语言较为受限.但节目中的读信嘉宾一个人、一封信,就将信中人物的所想所感淋漓尽致地完美呈现,影视表演特征是运用接近生活的动作和语言创造角色形象,演员是创造者,自己的身体和声音是创造工具,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手段来体现角色的行动.在节目中,读信嘉宾通过为数不多的肢体语言配合人物展现、表现人物情感、展现特殊情怀.

由归亚蕾所读的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书信《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刚开始时的双手交叉表现了写信初的紧张之感,展现了一个女性寻求爱情的勇敢与坚持.王耀庆诠释李小龙写给妻子琳达《我们能还上那3000美金的房租》,配和李小龙经典的肢体动作展示,将读信过程变得乐趣十足.何冰朗读郁达夫写给沈从文的信件《我自家连一条棉裤都没有》时,右手随着读信的节奏感随意地做出动作,表现出郁达夫对沈从文不甘于世俗态度的肯定.

场景协助人物塑造.作为配合声音、表情、肢体语言呈现的场景在节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明显.节目《见字如面》的场景布置极其简洁淡雅,没有酷炫的灯光、多余的道具布置,一张台、一支麦克风、一封信、为数不多的现场观众,为读信人提供了不被打扰的空间,更便于信中人的塑造.

结语

在文化类节目处于边缘位置的大环境下,《见字如面》节目用声音演绎别样情怀、表情再现人物情感、肢体配合人物展现、场景协助人物塑造,表演元素在节目中的融合运用创新了节目内容的表达方式.也正如节目点评嘉宾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所说,“书信在走向消亡,但是书信里承载的文化、文明不应该被消亡,它应该转到电子媒体或者互联网上边去,我们正在做这件事情.”无论是正在消亡的书信,或是手生的汉字书写,都应该被关注、被传承、广为人知,而电视媒介为中华大地优秀的文化传承提供了渠道与平台.节目的广受关注也让制作方坚信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巨大,人们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印象也不应该只有枯燥无味,制作方应根据受众需求,运用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将内容做得有趣、有益、有内涵,长此以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将不断拓展,不仅为电视荧屏增添一抹亮色,也势必成为参与电视媒体竞争的重要筹码.

本文评论:这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见字如面》和文化类和电视节目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电视节目本科毕业论文电视节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文化类电视节目刷屏,社会文化风尚转向?
文化类电视节目刷屏,社会文化风尚转向策划程缨 曾瑜中国的电视屏幕上一直都存在着文化类节目,但在受众心目中,这类节目是“阳春白雪”,属于只能欣赏,很难参与其中和引起共鸣的&ld.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综艺性的生成和把握以《见字如面》为例
在2016年和2017年的跨年夜,黑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文化类节目,这便是以明星朗读与表演中国传统书信为内容的见字如面 这是一档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节目,它与国内其他的同类节目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其.

传播仪式观视野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以《见字如面》为例
【摘要】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是国内首档也是唯一一档读信节目,其用书信讲述中国故事的节目形式也为我国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本文借用“传播仪式观”理论,从节目现场设置对仪.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