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文化产业类论文范文检索 与跨学科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文化政策相关课程为中心的考察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文化产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跨学科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文化政策相关课程为中心的考察,该文是文化产业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文化产业和跨学科和复合型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文化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题目行政管理专业论文题目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特征

1993年,我国第一个以“文化经济”为专业方向的四年制本科专业——“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标志着文化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进入了中国学术界的视野和高等教育领域.2003年10月,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七所高校联合发起“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研究与学科建设联席会议”,会间商定,由山东大学依托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牵头向教育部申请在高校中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4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正式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时为北京广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四所高校中首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正式设立.

跨学科、复合型,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显著特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之初,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把该学科设置在不同的学院之中.例如,在我国首批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四所高校中,山东大学将其设置在历史文化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时为北京广播学院)将其设置在媒体管理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将其设置在文学院,云南大学将其设置在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此外,还有诸多高校将其划归到艺术类学院.依托历史、文学、传媒、管理、艺术、财经等优势学科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国内高校开设该专业的共识.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大学.

二、文化政策相关课程设置具有典型的跨学科复合型特征

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政策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文化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集中体现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培养特征.目前,我国具有文化产业(事业)管理专业(方向)本科及硕士培养资格的高校都有针对性地开设了文化政策相关课程,一般作为专业必修课或以其他课程形式开设.在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首批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等四所大学中,文化政策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如下: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设了“文化政策与法规”,是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课,且该课程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有助于实现山东大学以“为国家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文化市场的科学运营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为文化产业学术型(文化政策与法规方向)、广播电视专业型(公共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专门开设了“文化政策研究”课程;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设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本科生开设了核心课程“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课,属于专业必修课,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文化产业的主要法规,解析文化产业政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以及国内外文化政策的现状,以要求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政策法规、国际惯例等;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本科人才的过程中,为了学生可以更好、更深入地掌握文化产业、中国文化、策划营销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成为从事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内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专门开设了“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帮助学生学习行业政策和法规.另外,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在以“文理相互渗透,学术、技术与艺术融合,数字化、国际化、产学研一体化”为办学思路的大背景下,为学院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必修课程“文化政策学”,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开课;同时,媒体与设计学院在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开设了“文化政策与战略管理”这门与文化政策相关的选修课程.

在创意产业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对于创意人才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开设了“文化政策管理”课程,为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与文化政策、艺术和文化管理、创意经济有关工作提供基础教育.英国华威大学成立了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为本校研究生提供了可以聚焦中心文化和媒体领域的课程研究氛围.

三、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为例

(一)跨学科、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我国,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初衷,主要是由于文化产业缺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难以满足文化产业与各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融合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有必要在如何培养真正具有复合型管理能力和素质的文化管理人才方面进行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于2007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方向)本科生,每届30人.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学校首先有意识地在专业方向必修课程设计上强调了文化产业管理综合性课程的设计,如文化学与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管理学、中外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贸易与市场营销等;其次,没有采用单纯培养某一个文化管理领域人才的目标来设计方向选修课程,而是按照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分行业教授有关知识,如文化传播与传媒(方向必修课)、影视管理、旅游管理、国际会展管理、艺术品鉴赏与投资、文化遗产管理、娱乐产业管理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行业兴趣来申报学校的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经常组织学生去不同行业实地参观调研,为学生建立不同行业类型的实习基地,鼓励学生选择跨学科热点、难点、前沿性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再次,在强调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这也是我校人才培养的传统优势和特色.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调整的趋向及动因(2014-2016)

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之初,为了发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传统优势学科特色,使我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更全面的经济管理教育,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从其他专业转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应选修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法三门全校公选课,这三门课程分别是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学院、法学院的精品课程,对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具备国际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上,也在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的设置上强调对本院和其他相关学院管理、经济、人文、法律等学科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共享,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自开设以来,根据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调整.2015年,根据之前的经验总结和学校整体的培养方案调整,文化产业(事业)管理专业从学分分配、课程设置、开课学期和课程学时等方面对培养方案做出了较大调整,具体内容是:

在学分分配上,总体来说,增加了通识、通修学分的比重,减少了专业课程的比重,体现了本科教育中对于通识教育的关注.具体来看,通识、同修课程方面,在保持对于英语教育的相对重视的基础上,对于英语课组的学分略做降低;大幅增加了数学课组的学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未来在学术研究中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打下坚实基础;增加了新生研讨课和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课,使学生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过渡期就能够对所学专业获得宏观的了解,并对自身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形成初步规划.专业课程方面,在学科基础课、学科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上分配的学分都有小幅减少,将本科期间的人才培养更多聚焦在通识教育方面,专业深入教育的功能由研究生培养来承担.

在课程设置上,学科基础必修课中增加了“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学”等基础性较强的课程,并将该类课程的开课时间进一步提前,为学生在高年级专业方向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增加“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等课程,强调对学生研究方法和研究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2015年,学科基础选修课组的系统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增强,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才发展的需求,结合之前学生的选课情况及课后反馈,学科基础选修课课组中删除了部分课程,增开了“文化外交”、“中日韩文化企业比较”、“公司政策与公司治理”等贴近专业实践发展的课程;另外,学科基础选修课的开设学期也进一步做出调整,将基础型和方法型的课程安排在靠前的学期,实践性和创新型的课程安排在靠后的学期,使学生能够将专业基础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由于专业方向必修课的基础性作用,该类课程的开设学期都有所提前,另外,课程的周学时也由3学时缩短到2学时,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后思考和课外实践.(见表1)

表1:2014-2015年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变动2016年,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与2015年基本保持一致,主要是在“学科基础选修”课组中将2015年新开设和新调整的课程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做出一些微调.具体来看,“通用类”课程取消了“股票市场分析”课程.而“创业类”课程一方面取消了“资本市场”和“艺术品投资与管理”课程并增设了“文化遗产管理”课程;另一方面,考虑到课程安排的均衡性,将2015年调整至第五学期的“文化管理经典案例”重新调整至第六学期.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为例,可见增加通识、通修课程比例,增加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增设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课,都旨在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学科,其专业人才培养还处在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中,以期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归纳总结: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文化产业和跨学科和复合型方面的文化产业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文化产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分析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路径
刘江海国际邮轮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优秀的邮轮乘务管理人才,本文分析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路径,对于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际邮轮产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邮轮产业产.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教育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不仅为旅游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但同时这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问题,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很难找.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下独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这两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的发布和对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的学习,教育者们深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多数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在做相应的应用技术型.

智慧酒店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江波卢灿辉当前,智慧酒店已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酒店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文对智慧酒店对第一线的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智慧酒店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指出了当前高职.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