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模板>材料浏览

网络传播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论中国网络传播语境下的弹幕文化方面论文如何写

主题:网络传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8

论中国网络传播语境下的弹幕文化,本文是网络传播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语境和网络传播和幕文化方面论文如何写.

网络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内容提要] 网络是催生新文化现象的温床,而这些新文化现象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呈现的新趋向、新特征,往往超出了既有文化理论的边界,迫使文化理论作出调整,以回应新现象的挑战.在这些新文化现象中,弹幕以其即时互动地、内在地参与文化生产等特征,直接反映了当代视觉文化走向,并且存在跨学科的潜力,因此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关 键 词] 网络文艺;视觉文化;弹幕

随着爱奇艺、优酷、腾讯、搜狐等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的高歌猛进使得视频弹幕在近年来发展迅猛,各大视频平台纷纷增加弹幕功能,为观众提供新的表达与互动方式.

一、弹幕的起源与类型

(一)弹幕的起源

“弹幕”并非是国内网络视频的首创.它的本意是军事用语,表示密集的炮弹射击,由于炮弹非常密集,像一张幕布一样,因而称为“弹幕”.随后,“弹幕”一词进入游戏领域,一些射击类游戏出现炮弹密集成幕的场面,被称为弹幕射击游戏.“弹幕”最早出现在日本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动画,它将观众留言以弹幕的形式显示在正在播放的视频上.因此,视频弹幕是指随着视频播放、从屏幕上密集飘过的、像弹雨一样的评论.中国最早的弹幕视频网站是AcFun弹幕视频网,其后又逐渐发展出哔哩哔哩视频网(以下简称为“B站”).随着网络视频平台逐渐发展,弹幕成为一项常规功能出现在各大视频网站,并受到广大网民尤其是青年受众的青睐.

(二)弹幕的类型

弹幕评论多种多样,主要类型有如下几种:

1.针对视频当前画面所发表的看法.这是针对视频本身的评论,它占据了弹幕总量的多数.这类评论包括正向的赞扬以及对视频不满的吐槽,与当前所播放视频的关联度最高.它们或赞扬演员演技高超,或表达对视频里服装、化妆、道具的喜爱,或吐槽视频漏洞、穿帮镜头,或批判故事情节的不合理等等.这类弹幕能更多地获得了观众认同,特别是吐槽类弹幕.

2.追星类弹幕.这类弹幕是某一明星的粉丝对这一明星的关注,他们只在乎这一明星本身,而不在乎视频内容,其弹幕内容多是与这一明星相关的话题.

3.科普类弹幕.这类弹幕多是对视频中出现的生僻知识进行讲解,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4.翻译类弹幕.这类弹幕多出现在国外引进的网络影视中,由于语言差异而没有字幕翻译,因此出现了被称为“野生字幕君”的弹幕发布者.他们通过弹幕翻译视频内容,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5.剧透类弹幕.这类弹幕提前告知了剧情接下来的发展走向,一方面使剧情失去了悬念,无法引起观众继续看下去的,而另一方面它可能提醒观众接下来的重要情节点,让观众不要错过.例如弹幕会出现“前方高能”的预警,提醒观众接下来的关键剧情.

6.符号类弹幕.这类弹幕多是一些字符或表情符号及文字等,用来营造气氛,表示情绪.例如网络剧《万万没想到》的搞笑情节出现时,观看者会用“23333”刷屏表示“啊哈哈哈哈”以营造欢乐气氛.

7.随意辱骂类弹幕.这类弹幕通常与视频无关,纯粹是表达个人负面情绪,不仅影响观众的观赏体验,也影响网络的文明程度.

二、弹幕的特点

(一)互动性

这种互动性既表现在网络影视创作者和观众的互动,又表现在观众之间的互动.电视时代中,电视剧的播出是单向的信息传播,即由电视剧创作者通过电视机向观众传情达意,而观众无法将自己的感受或评价通过电视机反馈给创作者.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弹幕却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观众通过网络视频平台观看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获得第一次信息传播,在观看网络影视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发弹幕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将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反馈给网络影视创作者,从而实现观众向创作者的信息传播,而创作者又可以根据观众反馈的意见,对网络影视进行修改和改进,提高网络影视质量,从而形成网络影视发展的良性循环.

这种互动又是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观众通过弹幕对网络影视内容进行探讨,或对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弹幕的社交功能.

(二)即时性

弹幕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观众在观看网络影视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发表看法,而不必等到整个视频结束再去其他论坛或讨论区进行评论.即时性还表现在这些流动的弹幕在屏幕上出现的时间短,字幕滚动过后就会消失,这决定了参与者需要迅速把握发布时机,才能实现与内容的即时互动[1].

(三)指向性

弹幕使评论具有指向性.弹幕即时性决定了弹幕的评论具有指向性,指向具体的细节、具体的时间点与明确的上下文语境.传统的评论一般并不随着视频播放的时间线而出现,往往在其他评论区、论坛或者微博等提到自己评论的是视频中的哪个情节或细节.观看评论者需要回忆剧情,但有的观众不可避免地会想不起来当时的细节或剧情.而弹幕就是在这一细节或剧情处进行评论,明确地指向这一点.例如,观众在视频的第7分钟处发弹幕,那么其他观众在看到第7分钟时,这条弹幕就从屏幕上飘过,观众就明确了这一条弹幕是对第7分钟处的剧情或细节的评论,因此说弹幕使评论更具指向性.

(四)碎片化

弹幕的即时性也决定着它的碎片化特征.弹幕的即时性使它在屏幕上出现的时间极短,观众需要迅速把握发布弹幕的时机,以实现与内容的契合.因此这些弹幕评论大多是突然的灵感闪现,某一瞬间的感受,不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长篇大论,所以说这突如其来的表达是片段的、不完整的,是碎片化的.

(五)虚拟共时性

虚拟共时性指昨天的某一观众在观看到视频的第7分钟处发布了一条弹幕,今天的另一位观众在看到同一视频的第7分钟处时将看到这条弹幕,今天的这位观众自然以为此弹幕是和他处于同一时空的人在此时的另一个地方发布了这条弹幕.这种虚假的同一时空,源于相对时间的确定.不管观众处于哪一时空,所观看的同一网络影视的时间是确定的.换言之,某一镜头或某一帧相对于这部网络影视是确定的.以网络影视本身为参照物,处在不同时空的观众看到相同镜头的时间是一致的.观众的弹幕评论按照网络影视的时间轴进行记录,放在这部确定时长的网络影视中,那么每条弹幕在网络影视中出现的时间点固定.因此当观众和弹幕都处在这部确定了时间的网络影视的时空中时,就拥有了时空的共时性,也产生了和其他人正在一起观看的幻觉.

三、弹幕与二次元文化

网络是催生新文化现象的温床,而这些新文化现象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呈现的新趋向、新特征,往往超出了既有文化理论的边界,迫使文化理论作出调整,以回应新现象的挑战.在这些新文化现象中,弹幕以其即时互动地、内在地参与文化生产等特征,直接反映了当代视觉文化走向,并且存在跨学科的潜力,因此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事实上,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回应,其中一些研究文章不仅体现了理论敏感,也有较强的理论深度.比如马志浩、葛进平的《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2]利用社会学的理论阐释了日本动画中的弹幕评论.谢梅等人的《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弹幕视频研究》[3]将传播学与弹幕研究结合.郑飏飏等人的《情感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在网络视频弹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4]利用数据和心理学解释了网络视频中的弹幕数据.综观这些研究成果,可以明显地看到,研究者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多种学科理论,可见要观照弹幕这一新现象,就必须根据其固有的综合性特征,打破既有的学科分化格局,运用多种理论方法进行观照.

在总体上,目前对弹幕的研究进程与该现象的快速多变发展并不相称.我们认为造成这种不相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弹幕在网络中属于新鲜事物,在尚未对网络电影、网络剧和网络节目进行完整的理论建构之前,理论工作者很难关注到弹幕这一个细微的现象.其次,弹幕属于小众文化的范畴,与二次元文化等相关.所以,如果无法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一类小众文化,那么很难了解到“弹幕文化”的核心.

弹幕源自日本弹幕视频分享网站(niconico动画),国内首先引进为AcFun视频网(内容大众多元)以及后来的哔哩哔哩视频网(新生的二次元向弹幕网).大量吐槽评论从屏幕飘过时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所以NICO网民将这种有大量的吐槽评论出现时的效果叫做“弹幕”.弹幕可以给观众一种“实时互动”的幻觉,虽然不同弹幕的发送时间有所区别,但是只会在视频中特定的一个时间点出现,因此在相同时刻发送的弹幕基本上具有相同的主题,在参与评论时就会有与其他观众同时评论的幻觉.这也是弹幕网站区别于传统视频网站重要的一点.弹幕虽然最初在AcFun、B站弹幕视频网普及,但是现在已经辐射到了各大视频网站以及所有的直播平台,可见弹幕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观看视频时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要深入地了解弹幕,必须对与弹幕有关的文化和背景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弹幕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弹幕的形成与二次元文化

弹幕的形成和普及与二次元文化是分不开的,所谓“二次元”指的是相比于现实的三维世界而存在的“二维世界”.最早提出“二次元”概念的是喜爱动漫文化的人群,他们力求将动漫文化与大众文化进行区分.

弹幕与二次元文化有着很深的关系.首先,它们同样属于小众文化,需要一套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系统来显示与主流的不同.其次,弹幕发源于日本的二次元网站,虽然这类网站生产的内容已经多样化,但是消费者的语言风格还是基于二次元的.而且,在网络时代,弹幕与二次元文化在本质上都强调生产与分享.喜爱二次元文化的人群需要生产和分享内容,用来构建完整的世界观,而弹幕成为他们社交方式的一种.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信息的传导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由地理决定的社交方式转变成了由文化聚集的人群.与现代社会金字塔的结构不同,虚拟世界的人群更像是一个个互相有交集的圆圈,而个体处在各个圆圈的交汇处.圈子的形成就是网络时代社群化的体现,而有趣的是,进入由网络形成某一个文化圈需要的“准入证”不再与社会身份有关,也没有地理的限制,而是取决于对独特文化的了解程度,这就造成了二次元文化的社群化与排他性.

(二)弹幕网站与二次元文化

谈到“弹幕文化”,必须谈到对弹幕网站的解释,正如大英志所说的,如果用宗教团体来比喻一些弹幕网站,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惊人的相似性.第一,最早时弹幕网站B站有一个特殊的准入机制,用户必须答对由提供的大量问题,才能使用弹幕功能.第二,他们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从而形成了类似宗教团体的组织.还是以弹幕网站B站为例,以往代表信仰的标志,比如图腾、纹身等元素,似乎全部被移植到了网络上.仔细观察视频网站的界面,可以发现著名的动漫人物、拟人化的网站形象,以及具有网站图案的T恤等都摆在了醒目位置,而B站的卡通形象也获得了大众的欢迎.这种手法恰好可以对照大英志理论,B站的用户构建了该网站虚拟人物背后的世界观,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消解.比如网站的受众自发地完成了人物设置,使得人物背景更加健全,更具有真实感,甚至成为某些人群的偶像.当然,如果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形象进行剖析,似乎也可以用图像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关照.其次,弹幕拥有自身独特规则,形成了一套自我规范的语言,并且要求每个人都遵守.比如,每个人都有义务通过等手段清洁弹幕环境.当弹幕出现争吵、刷屏,导致质量不合自己所愿时,他们会感到愤怒和不安,并利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处理办法,如安排管理员处理弹幕等等.最后,弹幕网站中拥有一个个意见领袖,与以往的意见领袖不同,他们要深谙二次元文化.除此以外,他们还需要平等交流,使用符合圈子文化的语言.这种语言不仅指狭义的口头语言,它的内涵更广泛,比如要包含视频内容甚至视听语言的改变.还是以B站为例,大部分主流的上传视频的特点是短小精炼、内容简单、节奏明快,内容多以吐槽和恶搞为主,在B站上出名的“papi酱”和“谷阿莫”就是典型的例子:“papi酱”的视频突出了网络时代的特征,主要是以快节奏的剪辑手法和浅显易懂语言吸引观众.它的视听语言十分生活化,很少有表演痕迹,如同一个正在和你讲笑话的女士.而“谷阿莫”则是通过解构的手法,将宏大的影视叙事通过通俗幽默的话语进行解构,使严肃的内涵和复杂的叙事被消解,成为观众眼中的笑料.他们可以代表B站上主流“up主”(视频发布者)的特征.

由此可以看出,与以往的社交圈由地理成因所决定不同,网生代的人群主要通过网络文化进行聚集.弹幕网站成为喜爱二次元文化人群所聚集的地点,从而形成了弹幕.了解弹幕的文化背景后,接下来可以对弹幕本身的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四、弹幕与视觉文化

要回到弹幕本身特点的讨论上,必须观照的是它与视觉文化的关系.视觉文化的核心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就如海德格尔关于视觉文化著名的概念:“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简单的一句话表达了当代社会的特点:视觉性已经成为理解和解释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米尔佐夫指出:“视觉文化并不依赖于图像本身,而是依赖于将存在图像化或视觉化的现展趋向.”[5]现在,这种趋势已经愈发明显,人们对视觉化图像的理解力越来越深,而网络影视越来越依靠视觉,加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图像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有趣的是,不少学者在讨论当代视觉文化转向时,重点强调视觉图像与文字的矛盾.周宪是较早关注视觉文化的中国学者,他在《视觉文化的转向》一文中指出:“当代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图像压倒文字的发展趋向, 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一场没有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人们爱看图像远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更具诱惑力.”[6]确实,从事实来看,现在的青少年逐步进入视觉图像的洪流中.但暂时抛开对这个现实问题的评判,回到弹幕本身的分析中时,我们可以看出文字与活动的影像有趣地结合在了一起:没有任何的图像能够取代弹幕的主体——文字,而弹幕必须与影像结合,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说,起码在弹幕中,图像与文字的关系可以说得上是相得益彰的.文字依然对图像和影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是作用的方式不同了,主要的功能也产生了区别,这有助于中国青少年不断提高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以文字为主体的文学一直以来被看作是时间的艺术,因为和戏剧、雕塑相比,文字艺术是时间性的,造型艺术是空间性的.但是说到底,小说的时间性还是更强一些.在文学中,空间的重要性依然无法超过时间的重要性.但从弹幕的形式上来看,我们首先可以观察到,弹幕是一条条动态的文字,从影像上“弹”过,具备了空间特性.而拥有弹幕的视频产生了两个空间:一个是影像叙事的表意空间,一个是弹幕内容的表意空间,这两层空间互相作用.所以,与影像艺术一样,弹幕具有了时间、空间结合体的特征.这是弹幕在形式上具有的主要特征之一.

弹幕有解释影像和解构影像的功能.解释一直以来是文字对图像的主要作用,文字对图像起到说明的作用,而图像给了文字具体的表征.赵炎秋在《实指与虚指: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再探》中论述得比较贴切和通俗,她指出“图像用能指表征世界,能指是其所表征的世界的表象的精确或近似的反映.这决定了图像更容易表征世界的表象,在表达思想、表征世界的概念、属性、规律等方面则要困难一些”[7],图像的能指与所指没有语言联系得紧密.所以,有时候图像需要语言和文字进行解释,并且可以赋予新的内涵.比如,“勾”在中国的语境中,本来是正确的标志,但是加上“just do it”时,人们就都明白,这是Nike的品牌标识.弹幕有时候也起到同样的功能,即对视频内容进行进一步解释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说,实际上弹幕与连环画的性质比较接近,只是由解释图像变成了解释视频内容.当人们关注到这段文字时,它起到了对该视频某些内容的解释作用,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某段视频内容.

幽默的弹幕在弹幕网站中较多,这是很多年轻人喜欢弹幕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这是通过文字对某段视频给予阐释.罗兰·巴特在《今日神话》中强调:“神话是一种特殊的系统……是一种二级符号学系统.在第一个系统里是符号(即一个概念与一种意象的结合整体)的,在第二个系统里变成了普通的能指”[8].当两者结合起来时,两种符号背后意义互相冲击和糅合,马上形成了全新的内涵.这种文字与图像的关系与以往的形式完全不同,它更符合当下的新兴事物:表情包.人物表情的图像往往很少具有喜剧效果,但是配上合适的文字,马上变得活灵活现,令人发笑.所以,因为弹幕的缘故,一些国产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被青年人反复观看,为的就是看到弹幕赋予视频新的内涵.这种幽默方式和表情包的使用,实际上是具有当下特色的流行文化之一.

五、弹幕的深层内涵

弹幕的深层内涵主要有提供公共表达空间、满足观众心理共鸣、实现众声喧哗的狂欢.

提供公共表达空间.弹幕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新的文化场域,提供了公共表达空间,个体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张扬个性.这种在公共空间里的个人表达又形成新的公共话语体系,形成网络弹幕文化.

满足观众心理共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没有过多时间进行真实有效的社交活动,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与人沟通的艰难使部分人存在着孤独感和精神的匮乏状态,因此人们在异常活跃的网络上需要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共鸣.弹幕的虚拟共时性,使观众在观看视频时产生和一群人一起观看的幻觉.他们一起观看,一起交流,与网络影视主人公和其他观看者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实现自我认同.

实现众声喧哗的狂欢.人类起源时先学会了劳动,而后产生了娱乐需求.然而,人们在现代社会面对着种种压力时,其心灵常常处在一种紧绷的状态,人们迫切需要自由解放的场所.当人们无力承担社会的种种压力时,他们便选择在网络弹幕上狂欢与疯癫.狂欢是人们对于等级的不满所引起的群体性消解,是群体的精神释放状态.唯有狂欢才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自由的个体,又是群体中的一员.于是,弹幕成了人们以自由的身份狂欢、消解人与人差别的新场域.

六、弹幕产生的问题及其应对

弹幕的发布没有任何门槛,每一条弹幕是匿名的,造成了一部分弹幕发布者观点低俗、语言粗暴,进行无意义的刷屏,甚至传递负能量,使充斥在网络影视上的部分弹幕质量低下、内容低俗,影响观赏体验.这种去身份化所纵容的不文明现象是阻碍网络影视弹幕良性发展的绊脚石.

弹幕具有互动性,是观众与观众间进行交流的新形式.然而这种互动也存在着弊端,即互动交流信息不完整,只能你评我回,而没有接下来的再评再回.因为弹幕在屏幕上飘过的时间较短,没有给观众留充足的交流机会.

弹幕的疯狂增长,使得部分网络影视满屏都是弹幕,从而阻挡了网络影视本身的画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网络影视本身的欣赏,造成本末倒置.弹幕应该在网络影视中处于辅助地位,不应喧宾夺主、成为观众观看的主体.

中国网络影视高歌猛进,弹幕不会减少.作为观众观看网络影视的辅助工具,弹幕理应发挥积极作用.面对弹幕存在的问题,制片方、播出平台以及观众都应该积极面对.播出平台应该加强对弹幕的审核力度,观众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网络规范、社会道德.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不断修订、完善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必将督促各方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使弹幕健康有序发展,使中国网络影视多出精品.

注释:

[1]周红丰.网络剧的弹幕内容分析——以《他来了,请闭眼》为例[J].现代视听,2016(5):52-55.

[2]马志浩、葛进平.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J]. 国际新闻界,2014(8):116-130.

[3]谢梅、何炬、冯宇乐.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弹幕视频研究[J]. 新闻界,2014(2):37-40.

[4]郑飏飏、徐健、肖卓.情感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在网络视频弹幕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11):82-90.

[5]〔美〕尼古拉·米尔拉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J].文化研究(第三辑),2002:23.

[6]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J].学术研究,2004(2):110-115.

[7]赵炎秋.实指与虚指: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再探[J].文学评论,2012(6):171-179.

[8]〔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92-117.

* 此文为张智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研究”(批准号为17ZD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张智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

刘佚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曾 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赵金领

汇总,此文为关于经典网络传播专业范文可作为语境和网络传播和幕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网络传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从弹幕文化看高校网络舆论的新特点
缪志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1483摘 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弹幕这种原本在小范围内流行的表达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接受和使用,并形成了以圈群化和边缘性、碎片化和风格化、反叛.

中国网络文学的跨文化传播解读
叶雨菁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基于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大批中国网络小说逐步走出国门,受到国外读者的追捧 据南方周末报道,美国小伙儿凯文·卡扎德因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成.

符号互动论视域下的中国网络小说跨文化传播
近年来,中国网络小说海外传播正在成为一种蓬勃兴起的文化现象 我国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出售、影视改编、游戏产品转化已达相当规模 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具备了与日本动漫、韩剧并称为亚洲三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 ①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