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pa论文>材料浏览

慈善类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和田家炳:中国百校之父将慈善视为毕生事业类论文范文集

主题:慈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田家炳:中国百校之父将慈善视为毕生事业,本文是慈善类有关论文范文与田家炳和毕生和慈善方面论文范文.

慈善论文参考文献:

慈善论文参考文献 百家讲坛杂志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艺术百家杂志社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166所中学、90余所大学、40多所小学、约20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有这样一位老者,把自己总资产的80%都用于慈善事业,在中国捐献了300多所学校,他就是田家炳.7月10日上午,这位备受尊敬的“中国百校之父”安详辞世,享年99岁.

从上世纪80年始,田家炳就以捐办公益为业.1982年,他捐出价值10多亿元的4栋工业大厦,成立纯公益性质的“田家炳基金会”,并将每年几千万元的租金收入用于公益;1984年,他又将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经营,自己成为职业慈善家.

迄今为止,田家炳已累计捐资10亿多港元用于中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其中教育所占的比例高达90%,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百校之父”.

小小年纪就撑起家业

1919年,田家炳出生在广东大埔县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虽以经商为业,创办“广泰兴”商号经营砖瓦窑生意,却极其重视孩子的文化修养.

1 4 岁那年, 田家炳进入中学读书.他牢记父亲“宁可实而不华,切忌华而不实”的教诲,勤勉好学,深为老师称道.谁知父亲在两年后突然离世,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田家炳看着日渐苍老的母亲,只好忍痛辍学,接手家里的砖窑生意.

好在老主顾们念及他小小年纪就撑起家业,时常在生意上照顾他.而田家炳也不负众望,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

曾经坐拥百万资产,一瞬间变得一无所有

上世纪30年代,广州正处于风雨飘摇之时,经济疲软,田家的生意很难有更大发展.经过深思熟虑,田家炳决定去外面的世界闯闯.

几经辗转,田家炳到了越南.当时已有不少大埔人在越南开陶瓷厂,但当地没有好的原料,于是,他便想可以将老家的瓷土运往越南,一来可以让越南的工厂有好的原料,降低了成本;二来又能扩大家乡瓷土产业,帮助更多人就业.

就这样,田家炳成立了“泰安隆瓷土公司”,专门供应大埔的瓷土.那一年,他18岁.

田家瓷土低廉,品质又有保证,不仅受到大埔同乡的喜爱,还引来不少越南本地老板们的购买.没多久,泰安隆就占领了越南60%的瓷土市场,田家炳也成为越南当地最大的瓷土供应商.

田家炳的生意正做得风生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只好放下越南的生意远赴南洋,到印度尼西亚寻求家人帮助.没想到,这里也在几年后被日军占领.田家所在的地区被日军划为军事地区,不准外侨居住,并限令外侨一月内迁出,不许带走任何财产.

家园和财产被霸占, 曾经坐拥百万资产,却在一瞬间变得一无所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

田家炳没有因此被打倒,他说:“我身上流淌着客家人的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客家精神是我生命的内动力!”

1945年,随着日本宣布投降,战争结束.田家炳觉得,战乱之后百废待兴,是创业的好机会.第二年,他就成立了“超伦树胶厂”,几年后又成立了“南洋树胶有限公司”.

变卖家产,举家迁往中国香港以田家炳为首的不少华人通过勤劳节俭得来的事业,却引起了一些当地人的不满,更遭到了一些个别政治势力的煽动.当地人与华人之间隔阂越来越大.田家炳意识到,这里已不可久留,便毅然变卖家产,举家迁往中国香港.

在异地开始新的事业,是田家炳的强项.田家炳在香港站稳了脚根,并在之后成为东南亚最大人造革制造厂,他本人也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更赢得“人造皮革大王”的美誉.

之后,田家炳又向房地产进军,先后建成多座现代化工业大厦.他将一部分用于工厂总部,一部分出租,光是租金每年就在6000万元以上.他还先后担任京华银行董事、新安企业公司及华安置业建筑公司董事长.

“支持家乡的经济发展,也是自己回报祖国的一种方式.”

此时,离香港最近的深圳作为特区正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此举吸引了不少企业家,田家炳也在其中.

1978年,田家炳获知中国改革开放,主动将自己正在使用中的全套生产线无偿赠送给广东省政府,同时无条件地为工厂培训工人.他说,只有经济发展了,大陆才会更加开放,支持家乡的经济发展,也是自己回报祖国的一种方式.

1992年,他又紧随改革的步伐,在东莞建立了一座现代化、自动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制造厂,东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从大埔到印尼再到香港,田家炳的产业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

虽身家早已过亿,田家炳生活却极为节俭:出行从不坐豪车,坚持地铁上下班,出差住宾馆自带肥皂,一双袜子穿10年,补了又补……连家人都说他“吝啬”,可他始终认为钱要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他说,每一样东西都是社会物资,来之不易,花钱多的时候、物品浪费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会很不安.

田家炳时刻谨记父亲说的“独富独贵,君子耻之”,不仅把工厂开回了家乡,也将慈善事业带回了家乡.

1984年,他将自己名下的所有企业全部交给下一代打理,并规定将这些企业每年利润的10%用于公益事业.

卖别墅住出租屋,不停地捐资兴建学校

小时候没读多少书,是田家炳此生最大的遗憾.他深深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为此,他不停地捐资兴建学校.

和其他企业家相比,田家炳的捐献更多是面向中小学.用他的话说,这种捐赠“投资回报率比较高”.所谓回报,并不是金钱,而是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捐给基础教育,更能实现这一点.

在捐赠给大学的时候,他选择的大都是师范大学,几乎每一所省级以上的师范大学,都有一座田家炳楼.让走出师范大门的老师教授学生,正是助力教育事业的体现.

几十年来, 田家炳在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捐资兴建了1000多个项目,捐资数目高达10多亿元,站到他全部财产的80%以上.他虽然不是华人圈里最有钱的,却一直在尽自己的绵力,为“别人家的孩子”出力.

2001年,经历过“金融风暴”,基金会的收入大大减少,田家炳将自己住了37年的“花园豪宅”变卖,和妻子搬进了出租屋.本来房子能卖到1.2亿元,为了尽快换成,他把降到了5300万元.后来,卖房的所有款项都被他捐给了内地的学校.别人说他想不开,他却说自己很开心!

田家炳捐过的学校,光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就不计其数.在他看来,“钱财都是身外物,特别是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听到万千学子的读书声,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

把终生的精力和财富倾注于公益事业上,数十年如一日,从不以德自居、以功自傲,更不求回报……田家炳老人走了,但他为我们留下来的,不止是一栋栋教学楼和一座座校园.(来源:环球人物)

回顾述说:上述文章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慈善本科慈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田家炳和毕生和慈善方面论文范文.

田家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将慈善视作毕生事业提到田家炳这个名字,大多数香港市民都不会陌生,沙田救世军田家炳学校是香港首间以他名字来命名的学校 目前,全香港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一共近20 家学校都冠以田家炳之名 蒙女士的女儿就是.

百校之父田家炳的心灵养生
7月10日,田家炳先生安详辞世,享年99岁 田家炳在中国捐建了300多个教育机构,这使得他有“百校之父”的称谓 从公开的资料中我们很难找到他诸如饮食、锻炼之类的养生之道,但乐善.

百校之父田家炳
1993年,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编号2886的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 田家炳星还在宇宙中日夜转动,而田家炳却已不在 2018年7月10日,香港企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辞世,享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