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课程设置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课程设置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9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本文是课程设置方面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和湖南科技大学和大学英语和课程设置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课程设置论文参考文献:

课程设置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杂志英语教学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传统的班级授课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下的课程设置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需求设置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利用现代信息和教育技术实施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适应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现状,能满足学生个性需要和社会需求.

 自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分级教学、分类指导和基于现代技术的外语教育”重要思想后[1],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高校已开始实施分级教学.在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分级教学模式日臻成熟和科学化,为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极富价值的参考.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党政工作要点》决定以大学英语等四门课程为改革试点,开展公共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公共课程在学生专业发展及个性养成中的作用,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研究”成为2015年湖南科技大学公共课程改革研究入围项目之一.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对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三所大学的分级教学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同时也对国内其他高校的分级教学改革方法及其课程设置改革进行广泛的网络调研后,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商讨和总结,最终形成湖南科技大学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新方案,并从2015级学生开始贯彻实施.

1 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提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然而,我国大学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早在2005年发表的《应对中国隐形的人才短缺》研究报告中就指出:中国大学毕业生虽然数量庞大,但“英语差是我们的受访者拒绝录用求职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2].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有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其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训练和提高.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出的《大学外语教学指南》(讨论稿)再一次明确提出了分层教学: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发展阶段[3].

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前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要求,这种“一刀切”让全体学生“齐步走”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对2013、2014级学生16个学院(艺术、体育学院除外)的252个教学班学生的高考英语入学成绩进行了调查,以商学院和能源学院为例.商学院15个教学班级统计,最高分143分,最低分45分,最大相差度为98分,平均相差数63.9分;能源学院15个教学班统计,最高分140分,最低分34分,最大相差度为106分,平均相差数70.67分.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材施教,学生的英语学习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甚至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有所下降.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必须改革.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外语教学指南》,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构建适合我校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新体系.分级教学为不同起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分级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开发智力和潜能的需要,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速度的掌控,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开发他们的智力和潜能,摒弃对学习的恐惧感,努力去达到目标要求,取得个人真正意义上的进步,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4];为不同英语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和不同教学要求的英语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旨在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研究是必要的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一个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于实现大学英语的最终教育目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课程设置改革的理论依据

需求分析理论是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其理论背景主要源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课程开发理念,即课程开发要遵循的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群体调整教学和训练学生学习的三个原则.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要素,它“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5].

束定芳(2004)提出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类.社会需求包括政府的外交或其他政治目的的需求以及社会机构的需求;而个人需求主要是指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从社会需求来看,在当今时代,外语作为人类思想交流的媒介,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知识传播和促进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经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态势,尤其是对那些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有一定应变能力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从个人需求来说,大学英语学习者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对教材的需求;对课堂上所获取的实用性、专业技能的需求;对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需求,包括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英语交际能力以及适应社会所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因此,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应从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他们学到更多的实用英语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6].

3 课程设置改革的具体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需求设置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利用现代信息和教育技术实施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建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适应我校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现状,使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需要和社会需求.

3.1 分级教学

从2015级开始实施分级教学(不包括艺体生和*学院学生).新生进校后进行分级考试,按照学生成绩设置A、B、C,形成教学班级,实行分级教学.A、B、C的比例分别为15%,65%,20%.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A级:第一学期通过四级考试;第二学期通过六级考试;第三、四学期通过拓展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听说能力及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B级:经过一、二、三学期的基础课程学习,通过四六级考试;第四学期通过拓展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听说能力及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C级:经过四个学期基础课程的学习,通过四级考试.

3.2 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分为第一课堂课程板块和第二课堂课程板块.第一课堂课程板块是根据不同的级别教学要求分别设置,大致分为大学英语读、写、译、综合教程、视听说教程和英语拓展课程.第二课堂板块是指学生课外学习内容,根据不同教学要求,学生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形成大学英语的立体化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分四个学期进行,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总学时268,总学分13,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08,实践课学时60.具体见表1~表5.

3.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外语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有效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把课外自主学习平台上学习内容也纳入形成性评价范畴.最终成绩中,形成性评价占40%,包括学期小测验10%、作业10%、课文背诵5%、自主学习10%、平时表现5%;终结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考试成绩(A、B、C统一水平测试).

3.4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实践锻炼的教学模式.学生每周除完成课堂教学外,还须根据教师安排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学习至少1h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学生也可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学习其他内容,强化听、说、读、写、译训练,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内容为相应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程考核中占有一定比重.此外,学校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进行实训.

3.5 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也是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创造更多运用英语的机会,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主要包括:1)建立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平台,确保每个学习者可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资料等,教师可通过平台设置学习任务,了解学习进度并评价学习;2)建好基于校园网的学习资源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通过该网站学习英语、自主测试练习、拓展外语文化和背景知识;提供外语课件下载、教学经验交流、外语学习指导、外语资源下载以及学生在外语体验中心学习情况查询等内容;3)建立校园英语广播电台;4)建立英语影视教室;5)办好英语角;6)定期开展各类英语竞赛.

4 课程设置改革实施效果

4.1 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明显提高

2015级英语分级教学班(此类学生不包括艺体生和*学院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合计为71.3%,其中A级学生通过率为98.8%,B级为76.7%,C级为30.8%(见表6).这是自合校以来同类学生在第四学期结束时四级通过率最高的一次,更是创了近5年的新高.2011~2014级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分别为61.97%,62.86%,6075%,6151%(见表7).这些数据表明实施分级教学后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4.2 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组织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戏剧表演和才艺表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作文与阅读比赛和各种层次的演讲比赛,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2017年10月湖南省第二十三届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暨第八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湖南赛区中,我校材料学院2015级材料成型专业张紫凌同学、商学院2015级国际贸易专业谢雪雯同学,以流畅的英语表达、稳健的台风、机敏的反应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别荣获湖南赛区竞赛一组非专业组个人一等奖、非专业组个人二等奖,并荣获竞赛一组团体一等奖.

4.3 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模式的转变促使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手段的改进促进教师更加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教学目标;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针对性更强,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内涵,创建了和谐的教学环境.

5 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其课程设置内容与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紧密相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还有不足之处,如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分级教学班级凝聚力不强,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它无疑仍是适应大学英语改革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适应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大学英语课程新体系和教育模式.

该文结论:本文是关于湖南科技大学和大学英语和课程设置方面的课程设置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课程设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在独立学院中的运用以武汉学院为例
摘 要针对武汉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标准,细化级别跨度,建立不同的级别的升降激励机制,合理选用分级教学教材,扩大大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看音乐学院课程设置以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王 颖 (上海音乐学院 200031)摘要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我们可以把课程(Curriculum)看作是跑道,学校应该在相应的跑道上设置相应的课程(Course),学生.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应用型教学模式和实践以理工科实验班大学英语改革课程为例
中图分类号院H319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69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高校只有走国际化道.

通识教育视角下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5 081摘要本文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出发,就广西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后发现随着大学.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