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流行相关论文范文 与中国诗词对中国现代流行乐歌词创作的影响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流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3

中国诗词对中国现代流行乐歌词创作的影响,本文是流行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和诗词和流行乐和中国诗词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流行论文参考文献:

流行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摘 要:诗词这坛酒在时间的酝酿下历久弥香,恰好满足歌词在时代变迁后的味蕾.一副好的歌词,独立于旋律、节奏、曲调之外时,它本身就是一首好诗抑或是好词.诗词并不是简单的潜移默化渗透到歌词的创作,而是孕育了歌词的产生,对歌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直言其意”、“立象尽意”的境界到语言、语音的修辞手法,从诗到词再到歌词这个“诗变”的过程,都清晰反映了歌词就是诗词的社会化、现代化,同时也是诗的蒙太奇化的产物,诗词和歌词本同源.

  关键词:中国诗词;歌词;现代流行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2

  中国的诗词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文库的瑰宝,引领着我们“观古今”、“抚四海”,甚至让它们时空里的历史、政治、文化、社会面貌、生活场景等都在我们的视网膜里清晰可见.

  蕴藉深远的诗词与声声入耳的歌词“本是同根生”,在文艺的历史长河中,诗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民歌与歌词,因此歌词亦可以被称为“歌唱的诗”.诗词与歌词异于形同于质,异于表达而同于抒发.不可置否,入曲前的歌词就是属于文学范畴的,歌词的本身也是带有诗性的,且歌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是音乐之父同文艺之母(确切地说是诗歌女神)相恋的产儿[1].

  无论是孔子的“诗咏怀,歌言志.”,《毛诗序》中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余光中的“诗经、乐府、唐绝、元曲,无一不指正:许许多多好诗都产生在诗和音乐结婚的蜜月,不,蜜朝蜜代.”,还是对歌词带有个人偏见的黑格尔的“中等的诗”论和苏珊﹒朗格的“二流的诗”论,都能反映出诗词和歌词的渊源.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悲剧的起源于酒神赞美歌的序曲,肃穆庄重,一般用韵文写成,所以当时的悲剧作家又被称为诗人[2].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我们都能看到诗词和歌词这“剪不断”的关系,所以,中国诗词对歌词创作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存在多方面的影响.

  一、“直言其意”和“立象尽意”的交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词以境界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直言其意”和“立象尽意”这两个词是在《歌词创作学》中毛翰根据《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提炼而来.笔者认为,诗词中“直言其意”和“立象尽意”的交融境界在歌词中也同样得到了体现.

  在李白的杂言诗作中,《蜀道难》算是影响最大的名作之一.在开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蜀地奇秀山川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感叹,直抒胸臆,即是直言其意.“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诗人立象尽意,间接抒发了赞美和感叹的情思.通过二者的结合运用,把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愫都在词间一一展露出来,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词中亦是如此.

  在《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中,“天涯”三句,叹息人生无蒂,不如落叶犹得归根.“燕子”三句,说得不拘遗臭流芳,凡是前人生涯,只不过后人话靶.“古今”三句更是说他苦海众生,业识茫茫,无本可据[3].这些都是通过立象尽意,从而抒发东坡的真挚情感.

  纵观华语乐坛的流行歌曲中歌词,也是置身于诗词“直言其意”和“立象尽意”的氤氲之中,所以,会有“带有诗性的歌词”诸如此类的说法.

  中国台湾作词人林秋离给张惠妹写的一首《听海》,可以说在整个华语乐坛中都是出类拔萃的一首歌曲,词曲俱佳.作品中以“海”这个自然之象贯穿了整个情感的起承转合,海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把太多不能言辞的情感和情绪通过海构建的意象世界去诉诸于听者.一个人、一片海,一时风起,风声牵着海浪拍打的声音,和着飞鸟远去的哀鸣,心里的伤由大海的“哭声”去痛诉,当听者闭上眼睛,感受着这歌词,类似于这样的画面感就会瞬间呈现,让听众在如此境界里徘徊,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不就是诗性的展露吗?这不就是“立象尽意”吗?“创作源于发现,终于修改和锤炼”,这对于诗词和歌词的创作都是一样的道理.因为修改和锤炼的方向不同,所以在造境的时候方式也不尽相同.诗词的语言含蓄委婉,情思附于词藻,依附于视觉;歌词浅白直接,直抒胸臆,依附于听觉.这就恰好的解释诗词偏重于“立象尽意”疏于“直言其意”,歌词偏重于“直言其意”而非“立象尽意”.但是,大多时候,诗词和歌词都是将二者一起融入作品的,不存在二者择更优的固定思维的选择.时过必迁,物是人非,则味必异也[4].单就文字看,<放纵>的“我空虚,我寂寞,我冻”可能太直太概念化,但结合旋律的高涨情绪,便会如鱼得水地显得自然,在这些旋律激动的地方,填上太含蓄的间接的东西,反而觉得扭捏[5].这就是诗词和歌词的异味之所在.尽管如是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歌词的造境确实是受到了诗词造境的影响.

  二、“音”携“义”,韵无穷

  (一)音之韵

  一首诗、一首词,在我们还没有去倾力探究它更深层次的意蕴时,我们单纯地去朗读它,还是会觉得它很美.这里所指的美是不同于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从全方位的角度去剖析艺术作品时产生的美,而只是作品部分组成元素优点的映射,因此,我们这里感叹的美是由诗词韵律和节奏产生的回环之美.

  在歌词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押韵,只是作用稍有不同.歌词是诉诸于听觉的,因为歌词本身会融于歌曲中,不是直接呈现给听歌的人看,而是通过演唱来传达,所以歌词的押韵不仅仅为了使词有回环之美,重要的还包括有利于歌手演绎,可以增加听众的记忆点,使音乐富有美感.可以说,歌词在汲取诗词精华的同时,顺应了自己的时代.

  对于诗,对于歌词,押韵是常态,不押韵是变态,押韵是正体,不押韵是变体,押韵是阳关道,不押韵是独木桥[6].韵起于诗,入于歌词,让即使通俗的流行歌曲也富有了回环之美,且意蕴无穷.

  (二)义之韵

  E.R.库尔提斯曾说:“过去的文学总是活跃在现在的文学之中[7].”在笔者看来,诗词艺术活跃在歌词艺术之中也应当是一个真命题.那么,诗词之风又是怎样拂过流行乐歌词的衣袖的呢?

  谈及到中国流行音乐,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华语乐坛的音乐教父罗大佑.他的歌可以说是真正影响了一代人.在他的歌词创作中,只要我们认真地去考究,就必然会发现,他笔下的歌词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且比兴、用典、隐喻、拟人等语义的修辞都有呈现,所以他的词作笼罩着深邃优美意蕴的朦胧美,散发着十足的诗香之气.

  他笔下的《追梦人》这副歌词特别明显地运用拟人和比喻的语义修辞,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抽象的事物都被罗大佑赋予了生命.吹动长发的青春、记取笑容的历史、绽开红颜的花朵、不眠的春雨、不语的冰雪,从物质到抽象,从怀念到痛惜,已经超越了生动形象,达到了文情合一、天人合一.这可能就是诗词活跃在歌词艺术中的最高境界了吧.

  三、诗—词—歌词的“诗变”过程

  因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所以我们“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因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所以我们“几分忧郁,几分孤独”终究明白“家,唯独在你身边”;因为“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所以我们“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情不移,志不变,只是诗在时代和社会里走了这一朝,被包装成了词,然后以歌词的形式在现代出品.前人用诗和词宣泄情绪、抒发情怀和政治理想、表达失意和悲愤.然而,我们驻足的现在,歌词就成为了情感抒发、理想追求、未来憧憬的收音盒.如今,娱乐的重要地位日趋凸显,音乐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与时俱进,为了创造属于当下时代无延迟共鸣的“情感符号”,所以歌词在诗词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成就了自己的一方天空.歌词就应当可以被称为诗词在时代和社会的催化下经过“诗变”过程产生的其中一种产物.因此,在歌词中常常可以嗅到淡淡的却又持续停留的诗词的醇香.

  诗词用意象创造出的意境,情节、画面、情感超越时间和空间几乎能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恰如一部完整的电影,能够视之则意到,不需要时间作媒介.而歌词,恰如电影里的分镜头,带着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词止则意到.蒙太奇让电影在时间和空间上来回游走,让情节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歌词就好比诗词电影蒙太奇下的缩影,让时间点展开成一条线然后把曾经的“昨天”挂满,把故事来龙去脉的放映在眼前.

  四、结语

  在艺术领域中,文学、电影、戏剧等,或多或少都有诗性的影子.所以,歌词会在诗词的影响下开辟自己的道路,带着诗性继续向前发展.诗词对歌词的影响并不桎梏于直言其意和立象尽意的境界乃至各种修辞技巧当中,它是多方面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渗入歌词里,是由表及里、从实到质的影响.

  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文化传承理念,诗词作为历史提炼的“精华”,我们要做到的传承不只是把它铭记在一座历史的丰碑,而是让它尽可能活跃在现代的艺术之中.歌词作为诗词时代化、社会化、蒙太奇化的产物,作为文艺传播的其中一种载体,有责任和义务推广诗词艺术.现如今,歌词创作泥沙俱下,带有诗性的歌词更加应该带头正其时代之风,要在诗词氤氲的氛围之中,在自我审视和自我净化下,向前且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徐自强.歌词创作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维青.中外艺术史要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9.

  [3]顾随.苏辛词说[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6.

  [4]许斌.唐诗象味[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5.

  [5]林夕.一场误会——关于歌词与诗的隔膜[J].词刊,2005年第8期.

  [6]毛翰.歌词创作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

  [7]E.R.库尔提乌斯.欧洲文学与拉丁语中世纪[M].载于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陈永国等译.文学批评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上文总结:该文是关于经典流行专业范文可作为诗词和流行乐和中国诗词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流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中国情景喜剧的创作特色以《地下交通站》为例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伴随着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影视剧中的幽默元素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情景喜剧是影视剧特别是喜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给观众很多的欢乐 本文以连续剧地下交通站为例,从故事背.

中国本土题材漫画创作的现代性走向与探究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漫画市场占主流的仍然是低龄化、学龄期的儿童漫画,或是快餐式消费漫画,适合成年读者的优秀漫画作品非常缺乏 中国动漫产业的商业运转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未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其实早在上世.

采访著名编导舒巧有感从中国古典舞剑舞创作和表演角度漫谈
摘要2017年4月,我在导师张军教授的带领下赴沪采访著名舞剧编导家舒巧,这是我们采访的众多跟剑舞相关的专家中的一位重量级编导,同时也是优秀的剑舞演员 舒巧是国家一级编导、一级演员,所创佳作众多 我们此.

中国当代新潮音乐创作以谭盾和瞿小松的创作为例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大批中国音乐创作者开始走出国门,接触世界的音乐和文化 文化的交融使得作曲家们跳出以往的创作范式,他们创作出的作品就像是混血儿一样,将中国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