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马克思主义类有关论文例文 与生态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意义有关论文例文

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6

生态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意义,该文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硕士毕业论文范文跟生态视域和马克思主义和进程方面论文例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王 帅1,李楠明2

(1.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00;2.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新境界,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生态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7-0031-02

中国梦首次被提出是在2012年总书记参观展览时,总书记说:中国梦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中国梦的性质又包括哪些内容呢?总书记指出:要想完成中国梦的伟大宏图,就需要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进发,同时,建立美丽中国,也就是说,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绿色中国梦”.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中国要想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的发展中,就需要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在接受其理论形式的情况下,将其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在中国开花结果.实际上,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目前应该将国内和国际这两个局面全面打开,势必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几个方面全面融合其中,共同创造美丽的新中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不仅如此,还提出了构建“五位一体”的总体局面,并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将“美丽中国”作为战略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美丽中国”结合在一起.共同创建“社会主义文明新时代”.对于这一观点,经分析得出,它对于我国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资源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能够构建更美好的家园,同时使人民群众过上期待的好生活,可以说,党的十八大报告完全符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且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界定

为明白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否能够满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求,就必须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结合体,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学术、文化思想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也就是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创新的实践过程.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表现出来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来分析,可以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明显的鲜明性,这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不仅能够满足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中国的发展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也在随之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不仅能够推动时代的发展,还能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发展的新情况,在理论和不断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的时展规律,为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规律充分显现出来,需要对其从形成到发展和再到创新的过程全面了解,以便更好地认知和把握时展的规律.要知道,在当代社会文明进步如此之快的情况下,没有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会随着各种因素发展,可以说,只有在时代潮流中认识马克思主义,才能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进而实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突破.

经过实践证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教育了人民,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不仅武装了全党,还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必需与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才能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必须坚持与时展共同进步,共同构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应该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同时将时代化、大众化深入其中,将坚持不懈的精神深入实施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中,从而建设科学的创新体系.不仅如此,还需要建设能够面向大众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这一体系的时候,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发展情况和时代特征.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符合中国现实要求.

二、党的十八大谈生态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解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根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程的要求所提出,从马克思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来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并且将生态文明的建设融入其中,这一重大突破不仅对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还实现了党发展实践的创新.我国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归纳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构建“美丽中国”全面提上日程,积极营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实际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如此,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来,从某种程度上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全面的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同志便提出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在我国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建设,想要实现“三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个总布局引领着我们,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六大一直延续着这个总体布局,之后,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便由“三位一体”总体布局扩展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随后,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一直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其做出了全面的调整,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从“四位一体”总布局拓展到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布局.这不仅明确了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增添了发展内涵的新元素,完成了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新高度的认识,这一时刻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由此可见,党的十八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程要求的,同时,也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三、党的十八大谈生态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意义

(一)应对自然力危机

在马克思揭示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论证中,存在着自然力危机的思想,一些资本家的贪婪,致使自然力递减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进而形成短暂性的自然力危机,这种危机能够从减少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削弱生产力等方面引发根本性的危机.在马克思的研究中,曾经发现: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生产力非常强大,对自然力的征服是人们想象不到的,不仅造成了森林、铁矿等的枯竭,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能源,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自然力短缺的危机.

目前阶段,不同程度的自然力危机正在不断向世界扩大,导致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灾害,物种稀缺,粮食和水等的危机正在充斥着全球,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在此环境下,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正是这一方针的提出,使得抑制自然力危机的能力在不断提升,而且也完全符合了马克思的自然力危机理论.

(二)促进绿色生产力的发展

在1972年的时候,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上提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之后经过研究,在1994年,绿色生产力被亚洲生产力组织所提出.绿色生产力,实际上是一种可同时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环境绩效,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一促进作用完全符合马克思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也就是说,所有的劳动生产力全部都来自自然界.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包含着自然力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自然力包含生产力,而生产力又包含着自然力,二者的关系此起彼伏,为此,我们应该将之前的征服论转变为一种天人合一思想的绿色生产力理论.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不能够破坏环境,要坚持社会经济和人类水平的共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可以知道绿色生产力涵盖了生态原则和生产力原则,同时,生态原则又包含了责任、污染者支付以及预防原则;生产力原则涵盖了收益率、竞争优势以及人的建设原则.为此,需要不断增强绿色的生产力建设,本着生态原则和生产力原则,共同构建绿色的中国梦.

(三)保护绿色生产要素

马克思指出:在去除劳动过程之后,剩下的只有两个因素,那就是人和自然.也就是说,当我们将自己掌握许久的生活能源和其他所需要的东西摒弃后,那么离我们最近的就是自然力,由于自然力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进行生产劳动,进而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可知:生产的四大要素,即为: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为完成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一定要将第五基本要素融入其中,也就是公权自然力,这样才能够完成生态文明的建设,构建“美丽中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其中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同时也符合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求,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建明.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社会[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克稳.深度解读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构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张国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7.

[5]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天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本文总结,本文是关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专业范文可作为生态视域和马克思主义和进程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分期标准问题
谭凌骏(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摘 要近年来学术界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分期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和分析,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分期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的马克思主.

精神生态视域下的《金翅雀》解读
王秀银,左梦妮作者简介王秀银(1963),男,湖北松滋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左梦妮(1993),女,湖北襄阳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延安窑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花
长征结束到陕北后,特别注重学习马列主义著作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著名论断,推动全党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的 在凤凰山麓李家窑里夜以继日.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