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可行性研究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龙舟运动开展的可行性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可行性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3

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龙舟运动开展的可行性,本文是关于可行性研究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和江苏科技大学和龙舟和可行性研究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涯规划论文科技风杂志社大学心理论文绿色科技杂志

管慧香 胡晓宇

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03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开展龙舟运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经过调查研究,龙舟运动在江苏科技大学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而且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具有具有开阔的水域条件以及良好的气候环境.所以,在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开展龙舟运动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江苏科技大学 龙舟运动 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6—0082—04

龙舟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能很好地培养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群众性.龙舟运动在民间开展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经久不衰.龙舟运动的起源,是为了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舟竞渡被赋予新的思想内容,利用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1984年体委决定将龙舟运动正式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4年创立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龙舟分会.从此,龙舟运动开始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发展开来,成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体育活动.我们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对江苏科技大学开展龙舟运动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为江苏科技大学开展龙舟运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由于江苏科技大学地处江苏苏南地区,在气候条件和人文氛围方面具备开展龙舟运动的基础条件,而现阶段江苏科技大学正处于“易地”发展时期,新校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际资源,通过开展龙舟运动来丰富江苏科技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加强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品牌发展,将为未来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在苏南甚至是全江苏省乃至全国高校界打响名气、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资源打下一定的基础.鉴于此,本文通过相关研究,论述了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开展龙舟运动的可行性,期望为相关部门制订政策、立项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江苏科技大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以及校内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共查阅博士、硕士论文6篇,学术期刊论文二十余篇.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了调查问卷,共发放了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

1.2.3访谈法

通过对于本校学生的访谈,收集他们对于龙舟运动的了解以及看法.

1.2.4逻辑分析法

将通过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分析形成对本次研究的有效参考.

1.2.5数理分析法

利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龙舟运动在高校开展的现状

1984年国家体委把龙舟运动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1985年中国龙舟协会在湖北宜昌成立.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参与到当地的龙舟运动中.1988年天津市为纪念引滦入津通水五周年首次举办正式龙舟邀请赛.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参加了这次比赛.2000年,天津举办首届“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2004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分会在天津工业大学成立.2006年,教育部将龙舟运动新增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并有10所高校获批高水平龙舟运动员的招生资格.这也标志着我国高校龙舟运动正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对于高校龙舟运动现状以及发展策略的研究.严华的《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中认为:高校龙舟走竞技化和民族化并重发展之路,积极打造高校龙舟经典赛事,加强宣传力度,走多元化的发展路线,积极发展“小龙舟”运动,同时加强教材建设和师资力量.国内文献对于高校龙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徐文杰的《江苏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龙舟运动在江苏省高校尚在起步发展阶段,龙舟队基本状况不错,且教练及科研人员相对较少,从长远来看,科研能力的不足会成为限制龙舟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另一方面,训练场地相对不足,高校大多没有自己的训练场地,需要去外面租借场地.林立的《高校龙舟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中认为高校龙舟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走多元化的发展路线,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同时需要加强训练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林耀辉在《高校龙舟竞技运动发展趋势探究》中指出:高校龙舟队应积极争取获得当地政府相关的支持,此外高校应该积极建设自己的训练场地,同时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王东礼的《心率监测在龙舟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中显示心率监测在龙舟训练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通过分析表明,业余运动员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可以满足龙舟运动的要求,同时表示龙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水平,适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推广.刘显东的《龙舟队运动员技术运用——以宜春学院为例》中指出:高校龙舟运动员的技术提升应从入水角度、划水距离、划手姿势和划桨频率上来进行改进.

2.2 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的水域设施条件

通过查阅江苏科技大学对于新校区建设的各类资料,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有着171000平方米的水域面积,并且其中有一块较大型的水域,这块水域水深46到50米,长度500余米,最宽处约300米,最窄处约200米.根据中国龙舟协会制定的龙舟竞赛规则来看,此水域完全符合龙舟比赛的水域要求,非常适合开展龙舟运动.

2.3 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对开展龙舟运动的态度

2.3.1 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对于龙舟课程的看法

如图1所示,非常愿意参加的占40%,一般愿意的占52%,不愿意参加的占8%,说明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对于龙舟运动比较感兴趣,为学校开展龙舟运动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经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询问了解到,学生们普遍认为龙舟运动是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先生而开始了龙舟运动,在当代,我们也依然要秉承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积极发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各个阶层中开始各式各样的龙舟运动.在开展龙舟运动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可以接受到正统的龙舟文化熏陶,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龙舟运动作为一个体育赛事,可以让参与者获得身体上的锻炼,同时也可以培养参与者团结奋进和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2.3.2 学生对龙舟课程授课方式的看法

根据问卷显示,有62%的学生认为应该同时开设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和实践分开授课;38%的学生认为应该只开设实践课,将理论知识穿插到实践中进行授课.这表明学生还是对于龙舟文化、龙舟运动理论具有比较大的兴趣,他们参与到龙舟运动中,不仅仅是为了运动,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龙舟运动是我国的传统体育活动.

2.3.3 学生认为开展龙舟运动对自己的影响

如图2所示,认为龙舟运动可以锻炼身体的有32人/次,认为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的有72人/次,认为可以增进同学友谊的有88人/次,认为可以提升交际能力的有48人/次,认为可以加强民族荣誉感的有60人/次.学生普遍认同龙舟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些影响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集体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个更加团结、更加和谐的集体.不仅是江苏科技大学龙舟运动的开展,同时也为其他集体活动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同学们认为在校内开展龙舟运动可以很大程度地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在体育活动中,同学之间的友谊可以变得更加深厚,所以多和朋友参加一些团队协作类型的体育活动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朋友之间的友谊.除此之外,同学们觉得龙舟运动可以加强自身民族荣誉感,在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历史,也可以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2.3.4 学生认为开展龙舟运动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如图3所示,认为可以营造校园体育氛围的占16%,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竞技精神的占34%,认为可以推广学校体育教育的占20%,认为可以增加学生课外活动的占30%.结果显示.培养学生竞技精神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这说明了学生们愿意接受奋力拼搏、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熏陶,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体育运动是最可以带动他人的,当你全身性投入其中时,你身边的人也会不由自主的和你一起参与进来,这样就可以在学校内形成更加浓郁的体育氛围.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体会体育竞技所带给自身的改变,在改变的过程中,会更加积极的,更加主动地去参与到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中,从而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整个学校的体育教育就会更加简便易行,如期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2.3.5 学生对室外龙舟运动环境的看法

如图4所示,师资力量有26人/次,水域安全有64人/次,设备齐全有38人/次,环境气候有48人/次,团队氛围有40人/次,个人锻炼有84人/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还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其次学生们更加看重运动水域的安全以及运动设备的齐全,而这也是江苏科技大学开展龙舟运动的首要关注点.

体育运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锻炼身体,在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中达到更高的境界,这就是体育运动所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讲,参加体育运动会无形增加意外受伤的风险,所以在整个前期筹备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安全性的问题,尽可能地降低运动带来的意外风险,避免水上事故的发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在当代中国,龙舟运动这一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正在规范化、技术化、制度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中国大学生龙舟协会的引导下,各个高校的龙舟运动得到了迅猛发展,于此同时,也必然会有更多的高校加入到这一团体中,为我国高校龙舟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2)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具有优越的水域环境以及气候环境,非常适合开展龙舟运动.(3)龙舟运动在江苏科技大学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可是学生们对于龙舟运动的了解普遍不够,只是通过电视转播观看过一些比赛,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到龙舟运动.(4)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参加到龙舟运动中来,愿意在龙舟运动中对自己进行锻炼,同时参加龙舟运动也具有增强团队合作、增进同学友谊、提升交际能力、加强民族荣誉感等意义,这无疑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5)对于参加龙舟课程的方式,学生们更加趋向于同时开设理论课和实践课,并且学生对于龙舟运动的历史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也有着浓厚兴趣.(6)在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开展龙舟运动具有可行性.

3.2 建议

(1)根据当今龙舟运动的发展趋势,开始着手发展在江苏科技大学发展龙舟运动,为江苏科技大学的体育运动项目增加新的成员,也为江苏科技大学的体育运动添加新的活力.(2)根据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的水域条件以及中国龙舟协会发布的龙舟竞赛规则来看,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适合建设四到八条12米宽、250米长的航道来用于运动员们日常的训练,并且也可以开展一些龙舟比赛来丰富江苏科技大学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3)大力宣传龙舟运动,使学生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了解当代的龙舟运动,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进来的积极性.(4)在课程设置方面,采用理论与实践同时开课的模式.(5)选拔老师到开设龙舟运动的高校或者各地区的龙舟队内进行深造学习,为开课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找具有龙舟运动的经验高校毕业生以及地区龙舟队内的资深人员到江苏科技大学来进行教学.(6)江苏科技大学龙舟队成立后,可以和本省拥有龙舟队的十三所高校进行联合的训练以及比赛,并且选择恰当的时机参加到中华龙舟大赛以及其他各类龙舟比赛中.这样可以尽快提高江苏科技大学龙舟队的整体水平以及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靖南.面向21世纪的龙舟竞技运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458.

[2]龙舟竞赛规则[S].北京:中国龙舟协会,2003.

[3]倪依克.中国龙舟文化的社会品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4):16-20.

[4]林 立.高校龙舟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4(6):49-51.

[5]徐文杰.江苏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11):171.

[6]颜星星.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孔德志.我国高校龙舟运动现状与发展策略[D].聊城:聊城大学,2013.

[8]陈 昱,王长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江苏科技大学学生体质现状与对策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6):142-145.

[9]田振华.我国高校龙舟优秀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评价模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437-1440.

[10]王东礼.心率监测在龙舟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3(5):33-36.

[11]林耀辉.高校龙舟竞技运动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139-140.

[12]严 华.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120-122.

[13]刘显东.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开设龙舟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6):129-132.

[14]回 丽.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现状及特点[J].群文天地,2012(8):228.

[15]江立中.龙舟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6):97-99.

[16]平 越.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0(4):326-330.

本文结论:本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江苏科技大学和龙舟和可行性研究方面的可行性研究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葡萄酒教父的新使命本刊专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李华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杂志社,济南 250100)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永远绕不开一个人——李华 他是新中国第一个葡萄及葡萄酒博士;他在中国第一个开办了葡萄酒专业;他参.

贵州老年大学新时代老同志宣传小分队开展携手共建助力小康文艺汇演
近日,贵州老年大学新时代老同志宣传小分队来到白云区麦架镇青山村青山小学开展“携手共建·助力小康”文艺汇演 活动中,老同志们与贵州老年大学机关第四党支部、活动服务处.

贵州老年大学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开展新时代看贵州农村三变主题实践活动
9月20日,贵州老年大学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到长顺县威远镇永增村开展新时代看贵州农村“三变”主题实践活动 这是今年以来贵州老年大学第三次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ldqu.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