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马克思主义类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看社会生态美感的本质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主题:马克思主义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6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看社会生态美感的本质,该文是马克思主义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马克思主义和美感和本质类论文范文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杂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摘 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如果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来观照社会生态,则社会生态应包涵社会存在生态和社会意识生态两个层面.社会生态美感,是指审美主体对社会生态进行审视时所获得的愉快、舒畅、怡然自得等感受.对这些感受的根源和性质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态美感的本质.关键词:马克思;社会观;社会生态;美感;和谐

在生态审美视域中,社会生态美感是审美主体对社会生态进行审美观照时所获得的愉快、舒畅、快慰、自得等感受.由于社会生态美感的生成是主体对对象观照的结果,所以,将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作为社会生态美感本质考察的对象,既是社会的本质所规定,也是审美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生态美感的审美对象

一切美感的产生,都离不开审美对象.在社会生态审美中,究竟是哪些因素构成了社会生态审美的对象?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的社会”…的提示和社会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哲学的、政治的、宗教的观点等论述,我们可以推断,社会生态的审美对象应包涵社会事物、社会关系、社会秩序三个方面的要素,其中,社会事物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首先,社会事物指的是社会的各种存在物的总和.由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是以人为核心的生态体系,所以,社会事物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与自然事物相对应的概念.这种对应性特征决定了社会事物的特定范畴,即指一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存在物.它们不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基石,并因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过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迹.它们提供人类生存必需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左右人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在这些事物身上,人的生存价值,理想性和现实性,情感和信仰等都以特别的方式被展现或被确认.在物质层面,主要包括留有人类活动印迹的各种自然环境,人类创造的各种景观,各种物质文明等;在精神层面,则包括人的、思想和信仰等.

其次,社会关系指的是社会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人与人之间,社会环境各因素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社会关系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可细分为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团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等;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可分成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人与创造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整合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最后,由于社会生态的运动变化是一种有序的运动变化,体现着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并呈现为具体的形态.人们对这种动态的、有序的运动变化进行审美观照,同样可以获得美感.而这种动态、有序的运动变化主要包括被人知觉的自然生态的运动变化(如自然生态链的运动变化、自然生态各事物之间相争相胜的运动变化等)和人文秩序的运动变化(如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游戏规则的变化等).

社会生态审美,原则上就是对上述对象的审美,社会生态美感也即是主体对上述社会生态对象进行审美时而获得的心身愉悦、快慰、怡然自得等感受.

二、社会生态美感的源泉

为什么审美主体在对社会生态对象进行审美观照时,会产生心身愉悦、快慰等感受?是什么因素决定并促成了这些感受的产生?从审美活动的流程来分析,我们发现下面几个因素至关重要.

(一)社会生态形象的感性形式

美感的产生是从感官对对象的觉察开始的,而对象被人感受的先决条件往往是它的形象性和可感性.当一个事物无形、无色、无声时,人们很难把它同感觉联系在一起.因此,当人们对社会生态进行审美观照时,其出发点也是从感官对社会事物、社会关系、社会秩序这些因素的觉察开始的.虽然社会事物、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但作为社会的客观存在,它们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或构造呈现在人们面前,并为人的感官所接收.由于社会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也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所以,只要其某些具体的形式具有诸如合乎比例、对称、协调等特征,就能引起人们的某种特别的感受,而当这些特别的感受与美感所需要的条件契合时,它就可以被确认为是社会生态美感.

(二)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生命节奏与韵律

一个事物有了形象,是否就能给人带来美感呢?回答是否定的.人类的审美经验告诉我们,在一切审美活动中,被人感觉美好的事物,必须是充满生命节奏和韵律、能充分显示生命所独有的本质的.比如太阳要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其光与能在宇宙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既生生不息又无穷无尽;江河湖海要涨落有度,动静交替,循环往复;植物王国则春华秋实,夏荣冬枯;灵性动物会生老病死,迁徙繁衍等.如将这些生命节奏韵律对应于具体的社会生态审美对象,那么,1.在社会事物方面,则表现为一切社会事物(含人和有人类活动印迹的一切自然现象、人文景观、人类文明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节奏和韵律,如农耕生产的春种秋收,冬闲夏忙等;2.在社会关系方面,则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环境关系的不断建立、推进、打破、重组等形成的生命节奏和韵律,比如一个集团对另一个集团的反抗,一种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取代等,由于社会变革一般都经历在相互关联的生态关系中,因某一因素的恶性膨胀,唤醒了被侵犯或被伤害的另一些因素的抗争,然后经过积蓄力量,逐渐发展到相互抗衡,到相互替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总体上是呈变化运动态势的,每一次关系的紧张,都相应唤来新的矛盾解决方式的诞生,这就是社会生态关系的生命力的具体表现;3.在社会秩序方面,秩序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认知判断,比如,所谓的自然生态秩序,就既指生态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也指人所认知的自然生态秩序(有时与自然固有的秩序相吻合,有时却不吻合),而人文秩序,则不单是人认知的秩序,更是人梳理的秩序.当然,这些秩序必须与人关系密切才有可能构成社会秩序的内容.在这些与人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秩序和人文生态秩序中,同样蕴含生命的节奏和韵律.比如在自然界(必须是留下人活动印记的自然界才具有社会生态意义),自然生态各式链条的存在与发展,各种自然事物的相争相胜,都是生命节奏韵律的具体体现.以食物链为例,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分解生物,是一个基本的链带,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的生存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各种物种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的循环圈,后一个物种的存在以前一个物种的存在为前提,其中任何一个物种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也会影响系统的完整,甚至带来系统的彻底崩溃或消亡.而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在平衡中稳定和发展,在出现不平衡时能进行自我调节和修补的过程就明显具有生命节奏、韵律的表征.在人文秩序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需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既体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一个由人梳理的秩序,这秩序不但是动态的、开放的,而且在它历史发展的每一个特定阶段,都依然包含运动变化的功能与属性.如在数百万年的原始社会中,就出现劳动工具由旧石器向新石器演进,社会组织由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过渡等变化,而且每一个变化过程都相当漫长,并充斥矛盾和斗争,呈现有时发展演变较快,有时则似静止不动,有时一波三折,有时异常顺利等节律.到了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成为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内容,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凸显着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社会秩序的生命节律,朝代的更替、国家的分合、社会总体发展的进退等都是这些秩序生命节律的表征.人们对社会生态进行审美,离开了对社会生态生命节奏韵律的关注,美的感受也无从谈起.

(三)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价值取向

这里所说的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价值取向,与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生命节奏和韵律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是,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价值取向包含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生命节奏和韵律,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生命节奏与韵律是社会生态审美情感价值取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是,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价值取向除了包含生态审美对象的生命节奏和韵律外,还包括一切审美主体感受到的,却不能用生命节奏、韵律来概括的因素,如理念、意境、原则等.例如,当我们坐在崖石上观海,除了能感悟潮起潮落、波涛汹涌的生命律动之美外,我们有时还可体会到海纳百川、博大辽远、亘古恒久之美,以及相形之下人的渺小卑微、浅陋无知等;当我们凝视神女峰或望夫石时,除了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毓秀神奇,并感受眼前图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生命神韵之外,还引发我们对爱和思念的思索,把坚贞、忠诚、矢志不渝、道与义等都带到审美的意境中来,这就是社会生态审美对象审美情感价值取向的另一个层面,它与前者之和,共同构成了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情感价值取向,而这种情感价值取向也是美感获得的一个关键要素.

由于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情感价值取向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感悟方能获得,所以,它与审美主体的理解力、感悟力密切相关.而主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又不同程度地受制于他的天赋、生活环境、经历、所接受的教育等.所以说,社会生态审美对象的情感价值取向的确定,是主体先天潜能与后天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说,主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越强,他对客体审美情感价值取向的挖掘就愈深入,他获得美感的机会就会越多、越强,反之,则越少和越弱.

(四)审美主体的生命节奏、韵律和情感态度

社会生态审美,是作为社会生态系统构成因素之一的人在审美.由于审美活动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其特殊性在于:一是审美活动不带有功利性;二是审美并非都是在强烈的自觉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观照活动,但审美和谐却能给审美者带来意想不到的精神上的满足,有时这些满足给人带来的愉悦、欣喜、怡然自得等感受决非物质上的满足可以比拟.但是审美和谐并非无条件产生,它要求主体要有与客体对应的要素参与其中,所以,当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时,必须先有自身生命节律和情感态度上的准备.只有当审美主体先在的生命节奏和韵律、情感态度与审美客体被感悟的生命节奏和韵律、情感价值取向在审美过程中发生碰撞,并因节奏韵律相同、相近,情感倾向趋同,进而导致主客体和谐的产生,美感才有可能产生.由于审美主客体身上都包含生命的节奏和韵律,审美客体的审美情感价值取向与主体的情感态度又存在本质上的同质性,所以,它们能达成契合显然是有前提和基础的.人在审美过程中,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为这种契合提供一个可以碰面的平台——即营造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

三、社会生态审美环境的创造

提供审美主体和客体碰面的平台,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这在社会生态审美中,就是指通过人为的努力,或把审美客体放置在主体的审美视野范围之内,或通过激发主体的兴致,让其主动接近并关注社会生态对象.这种主动接近和关注,一旦引发主客体在生命节奏和韵律或在客体的审美情感价值取向与主体情感态度某个维度上的和谐,或引发上述两个维度同时形成和谐,就能唤起主体诸如愉悦、欣喜、舒畅等感受,这样,所谓的社会生态美感就产生了.创造社会生态审美环境的方法,在我看来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努力促使社会生态的各种构成因素如社会事物、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及其具体因子按社会生态规律要求各安其位,尽显其性,并以其生动的形象,富于变化的节奏、韵律展现在人们面前,激发人的好奇,让人觉察、注意.同时主体要充分发挥社会性的潜能,自觉把自已同社会生态的各种事物联系起来,以关注社会、融入社会的姿态去感悟社会生态因子的刺激,并将感悟对应于自己的心身节律,通过对客体认知的强化和对自身心身节律的调节使二者相融和相通,积极为和谐的产生创造必要的条件,并促成美感的产生.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努力创造并维护社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协调性和稳定性,并始终保持一种对社会生态关注和爱护的热情.由于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活动痕迹随处可见,这也是社会生态与其他生态最重要的区别所在.如果人的活动不能创造并维护社会生态的健康和良性发展,相反却以破坏、掠夺、对抗为目标,我们所期待的能唤起和谐的审美对象便不会出现.如果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社会生态是硝烟燎绕,天灾人祸不断,人的生存权得不到保障,生命的节奏、韵律得不到彰显,社会生态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况,不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连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那么我们审视的就不是美,而是“丑”.

(二)强化理解力训练,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理解力和审美情趣虽不能完全排除先天天赋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后天积淀的结果.所以,通过科学的理解力的训练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使人的潜能、智慧和素质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促进社会生态美感的产生大有益处.因为,一方面,美感感受的强弱与和谐的强弱成正比,而和谐的强弱则决定于主体潜能的发挥、强化理解力训练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正是挖掘主体潜能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理解力的强化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通过社会规范形成共识.相对一致的情感认同可以催化相同或相通的社会生态美感的产生,只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较自如地调节自己生命中的某些节奏和韵律,在对审美客体审美情感价值取向的理解上趋于一致,并具备相对一致的审美情感态度,当他们面对共同的审美对象时,就可以找到共同的和谐标准,就可以形成共同的美感.

(三)树立生态价值观.审美地生存是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折射到社会生态范畴,社会生态的最佳存在方式应该是,各种社会事物既合自身目的又合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目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地发展,既能尽显其性又不对其他事物造成危害,各种社会关系和秩序不仅井然有序,而且互为掣肘,形成环环相扣、链链相接的复杂范式,并以社会生态共同的节奏统领和统一、变化无穷、运行不止,同时又相争相胜、相辅相成,共同维系系统的平衡、稳定与发展.由于人在这个系统中地位特殊,作用奇大,故而在很多时候,维护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需要人更严格地自律,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人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以系统共生共荣的观念取代人类中心的观念,必须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学会与其他事物和平共处,拥有更多的宽容,具有更宽广的胸襟、更广泛的爱和关怀意识,并竭尽所能排斥狭隘、偏见,让平等、互惠观念灌注于人类的思想与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生态中的各种事物,以及人类自身铺设一条通向光明前程的康庄道路.

总之,社会生态美感是生态美感的一个特殊层面,它的本质同其他生态美感的本质一样,以主体对客体的审视为出发点,以主客体和谐为终极目标.因此,要想使社会美感得到最大限度地实现,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生态的本质,并努力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大量的与人的生态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生态事物、社会关系、社会秩序以供人们观照和欣赏;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培养、积淀健康的心身和符合社会生态发展要求的情感态度,并努力创造人人融入社会,关心社会的良好环境,使对社会的观照成为审美的重要内容,为社会审美之“人”与社会审美之“物”的和谐提供前提和保障.中国古代就有“大美生于和”的观念,不少先哲也曾为寻找“和”的境界作过不懈的努力,为此,当我们现代人在进行生态美的建设和创造时,从古代哲人身上获取智慧和精神营养,并以科学进取的态度去对社会生态及社会生态美感进行理解和把握,从而用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来指导和规范我们的社会实践和创造,我们就有望期待美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早日到来.这既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该文总结: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和美感和本质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马克思主义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生态刑法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解读
摘要长期以来,生态主义思潮主导下的生态刑法理论研究,一直占据主流话语权 然而,生态主义思潮自身的理论缺陷,决定了生态刑法在这条道路上必定不会走得太远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任务在于为制定公平正义的生态.

生态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意义
王 帅1,李楠明2(1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00;2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和沿线环境保护
2015 年3 月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多部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借助于这一实施纲领,实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r.

同心协力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食品安全问题既有浅显的、易控制的,也有深层次的、难以治理的,前者包括伪劣食品、过期食品……,后者包括源头污染食品…… 对于第一种不安全食品,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监管、宣传教育……方式进行解决;但对于第二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