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试验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可喜试验,未竟全功粤剧《百花亭赠剑》观后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试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可喜试验,未竟全功粤剧《百花亭赠剑》观后,本文是试验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和粤剧和未竟和《百花亭赠剑》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全科医学论文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全科医学杂志

旧剧新编,主要是为了探索粤剧作为一种地方戏曲的创作过程,表演技巧和舞台调度上的创新只属次要.能够采用较宏观的视角,“在探索戏曲的现作方式上”踏出第一步,仍是值得鼓励的.

旧剧新编,是中国戏曲常见的创作策略.既要受制于旧作的框架,甚至老观众的期望;又要注入新构思,以吸引较少或从未欣赏戏曲的观众,可谓吃力不讨好.改编时所费的心力,相信不比创作全新剧目为少.纵然如此,旧剧新编的戏曲作品,仍是屡见不鲜.身为观众的我,自然要问:旧剧新编目的何在?意义是什么?

粤剧《百花亭赠剑》是香港著名编剧家唐涤生(1917-1959)为“丽声剧团”编写的作品,由名伶何非凡(1919-1980)、吴君丽(1930-)、梁醒波(1908-1981)、靓次伯(1905-1992)、麦炳荣(1915-1984)及凤凰女(1925-1992)担纲,1958 年10 月首演,距今已近60年.此剧改编自明代无名氏的《百花记》,据唐先生自述,他并未得睹原著全貌,而是从偶然购得的两本手抄—《设计》及《赠剑》(即两段折录)当中获取灵感,添枝补叶,另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今年香港艺术节邀请香港戏剧界的殿堂级人物毛俊辉,改编及执导已故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于1958 年首演的《百花亭赠剑》.坦白说,进场前不是没有犹豫的,因为在唐先生的作品中,《百花亭赠剑》称不上第一流的佳构;相比其他脍炙人口的经典如《帝女花》《紫钗记》等,重演次数也较少—而某种程度上,重演次数的多寡,也反映了剧团与观众对剧目评价的高低.因此踏进剧院前,心里一直嘀咕着:为什么是这一出?改编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看戏前,我刻意避开了诸多访问和宣传文章,尝试以自己最直接的观察和感受,来体会毛俊辉改编此剧的目的和要表达的主题.看完了戏,细读场刊,才知道自己一直期待的剧本改编与诠释,并非他最用力的部分.按照“导演的话”所言,他是以“寻找戏曲与现代剧场的结合”为重心,“有意通过排演《百花亭赠剑》去审视整个粤剧的创作过程.从剧本改编,到表演手法、音乐处理、制作设计等,以至排练的方式和机制都尝试作一番探讨.看看现代剧场的创作模式是否对传统粤剧有值得借镜的地方.”

毛俊辉提出要“审视整个粤剧的创作过程”,可谓极具远见.多年来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有识之士不算少,但愿意身体力行,以宏观角度探讨改革方向的,却是寥寥可数.近年一些所谓创新的试验,其实没有超越固有的思维和习惯,老观众看来无疑是有点新意,但面对戏曲不感兴趣或抱持成见的观众,却始终难以破冰.毛俊辉能够针对“年轻观众或不是看惯大戏(按:粤语俗称粤剧为“大戏”)的人”的审美习惯和要求放手一搏,不论演出效果如何,他的见识、胸襟和魄力,仍是令人敬佩的.

从舞台设计和调度等技术层面看,创新的意图非常明显.布景、灯光自不待言,就连化妆、音乐和剧本上,也锐意使人耳目一新.剧中两名反派人物,分别在两颧抹上金色(安西王)和青蓝色(邹化龙)来取代惯见的胭脂,用色相当大胆,不禁令我想起台湾“当代传奇剧场”那些夸张冶艳的妆容.但只算是有限度的尝试,没有画成一张完整的脸谱.我虽是音乐的门外汉,也注意到这次演出的音乐安排,跟平日的拍和模式稍有不同,例如板腔唱段及锣鼓较少(我甚至忘记留意他们有否按照规矩以板腔下句结束每一场……),新编曲子又掺进了交响乐的形式,听上去有点混杂,粤剧味道也冲淡了不少,但仍可接受.

至于我最关心的剧本改编,则稍觉差强人意.这次演出把共分七场、演出四个多小时的原著,缩减为两小时半左右.剧情大致按照原著,但删除了一些枝节和人物(如田连御),结局则是重新编写的.虽说原著结局颇为草率,总算勉强可以自圆其说;没想到改编本的结局,更觉横空飞来,仿佛早已预设结局,然后不惜一切拗转笔锋,务求衔接,颇有削足适履之叹.为了节省演出时间而删减原著,绝对无可厚非,但前提应是首尾呼应,不留破绽.可惜这个改编本删削太多,致使一些重要的细节接不上榫,实在令人遗憾.例如协助百花公主逃生的女兵田翠云,她的义举纵然教人动容,却因为剧本对她的底蕴全无着墨,难免看得人一头雾水.又如百花公主何以识破南门伏兵之计,以及她与绿林军的关系等,同样交代不清,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此外,我特别注意编导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以及剧本、表演技巧和舞台调度等,能否有效地表达其主题.可是从演出所见,割裂的剧情、面目模糊的人物,点到即止的唱段和做工,均未能充分表达编导所定“寻求解放”的主题.比较突出的是男女主角左右为难的处境,但由于人物刻画不深,观众难以理解他们最后抉择的缘由,因此削弱了表演的感染力.例如百花公主既以刚烈果敢、自命不凡的姿态亮相,何以胜负未分,已显得意志消沉,只想一死了之?江六云既是皇帝十二密探之一,而且身肩重任,自是千挑万选的人中英杰,为何如此鲁莽疏忽、感情用事?如果说两人歪打正着的爱情,是解放心灵、唤醒真我的秘密钥匙,为何剧本较少着墨,却去铺陈那些琐碎、复杂的阴谋诡计?重叙事而轻抒情,新增的曲文未能弥补原著的不足,让观众充分掌握主角的心路历程,窃以为就是这次改编最大的遗憾.至于主题,与其说两位主角“追求解放”,不如说爱情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只有认清自我,才会明白一直以来受人摆布的处境,其实多么不由自主,才会那么渴望挣脱枷锁.也许,这就是毛俊辉在访问中提到的“年轻人的追求”.

毛俊辉近年积极参与戏曲创作,尝试把现代戏剧与戏曲结合起来,为戏曲寻找新方向.他执导的粤剧《李后主》(新绎本)、京剧《曙色紫禁城》,以及糅合本地粤剧经典《紫钗记》的新编话剧《情话紫钗》,我都是座上客.印象中,以《曙色紫禁城》的效果最好,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的融合较为畅顺自然,《百花亭赠剑》的整体观感则略逊一筹.诚然,《百花亭赠剑》的剧本改编及表演效果均未如理想,但也不能忽视它在推动戏曲发展方面的意义.正如毛俊辉所言,这次旧剧新编,主要是为了探索粤剧的创作过程,表演技巧和舞台调度上的创新只属次要.能够采用较宏观的视角,“在探索戏曲的现作方式上”踏出第一步,仍是值得鼓励的.

该文结束语:本文是一篇适合粤剧和未竟和《百花亭赠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试验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试验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三死三生,患难夫妻演绎现实版《三生三世》
既然爱了就不回头2000年,在重庆市江津区,19岁的邱小敏刚刚从江津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李市镇大桥小学教书 邱小敏没有想到,在这里会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 吴廷河比邱小敏大4.

传统经典剧目的现代语境构建评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院的南派粤剧《目连救母》
曾艳红 (广西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摘 要】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在打造南派粤剧目连救母时,在爱的救赎、信仰的力量、价值观调和三个方面进行了现代语境构建 人性相.

跨界迷思从新编粤剧《决战天策府》谈传统戏曲现代化
取材于时下最火的网络游戏剑网3(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由广东粤剧院青年团制作的新编粤剧决战天策府(下文简称决战)自2015年1月25日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首演至今,在广州、珠海、南宁,上海、北京……地已演.

永恒的母爱,虔诚的信仰观《米花之味》有感
【摘要】米花之味是一部以亲情为主线,借米花的味道表达人生在酸甜苦辣的背后饱含的平淡温暖的意味 本文从母爱和信仰两方面对影片米花之味做了解读和分析,亲情在信仰与坚持的力量下显得无比神圣 而影片提到的&l.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