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歌曲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跟齐鲁露荷角三晋展风华论陈志昂歌曲中的晋风晋韵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歌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7

齐鲁露荷角三晋展风华论陈志昂歌曲中的晋风晋韵,本文是歌曲类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和风华和陈志昂和三晋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歌曲论文参考文献:

歌曲论文参考文献 齐鲁医学杂志齐鲁护理杂志通俗歌曲杂志科技风杂志社

  为了探讨名人名曲与山西民间音乐的关系,我涉猎了陈志昂先生在山西工作期间所创作的一些歌曲.因为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数量庞大,不是我的研究项目所能揽括的,这里,只就他的几首山西风格浓郁的歌曲,做一点粗浅的论述.

   

一、灵感来自劳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是被改造的对象.陈志昂先生一到山西,就被安排了太谷县的郭堡去修水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时为赶进度,曾苦战七个黑夜;有时连下几天雨,就在大雨中奋战,汗水、雨水在的身上奔流,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但“心里却充满着豪迈的” (见陈志昂自传《风雨兼程》).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这就是灵感爆发的最佳时机,也是运用创作释放的最佳时机.正因为如此,一首大型“号子”合唱诞生了:

歌曲开头的齐唱,词曲来自晋西北民歌《打樱桃》,而后加以变化发展:

作者自己认为:在郭堡水库创作的一部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心把塞北变江南》,有声有色地艺术再现了1958年大跃进时代的劳动,和人们响应党的号召、努力生产的精神面貌(见《风雨兼程》).

  20世纪30年代,聂耳写过两首号子歌曲,即《大路歌》、《码头土工人歌》, 均是一拍一声号子,是负重挪步,速度极慢,而且蕴含着一种仇恨和反抗的情绪.

  陈先生的作品是1958年创作的,这个年代创作的大合唱,都不可避免地留有大跃进的痕迹,如 “放卫星”的豪言壮语,“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浮夸等等.而该作品则比较侧重于大跃进的积极面,侧重于艺术创作本身.

  一位作曲家,在水库建设中经受锻炼,接受考验,并写出一部有声有色的号子合唱来,从出版物的角度来判断,真是凤毛麟角.为此,《一心把塞北变江南》(《解放之歌》第287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这部号子合唱,在己有的出版物中就愈显珍贵了.

  这部大合唱全曲长达232小节,一段8小节引子之后,是模仿领夯者的独唱.接着是48小节关于“号子”的齐唱-合唱,这是这部合唱的核心所在:

这个乐段中的节奏,与前例迥然不同,一句号子要占两小节,这是夯石一举一落必不可少的时间长度,也是打夯不同于其它号子音乐的特色所在.

  号子音乐分上下两句,上句领唱,下句合唱.上下句的尾音有不同的处理:

  

  该曲的节奏与夯歌相同,上下句的尾音分别是“Re”和“So”,相差五度.

  还有的号子尾音与上例相反,上句是“So”,下句是“Re”,这自然都是可以的,生活环境不同,艺术理应多样.

  《一心把塞北变江南》不同于以上各例的是,它的上下句尾音都落在“So”上,陈先生说,这是水库工地的劳动实况,他只是做了纪录.的确是,夯歌的呼者音调可变,应者的旋律重在统一.艺术不忌繁复,但简约更受欢迎.

  陈志昂先生运用民歌素材的第二个特点,是他的和声手法.很明显,原民歌《打樱桃》是一首C徵调式的五声音阶,故此,我们看到,表现“号子”的48小节,作了没有“偏音”的和声安排,这是民族调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表现“嗨哟嗨哟”一唱众合的号子时,和声多用空五度(许多合唱大多用大、小三度).在工地,歌声整齐划一,水坝回声嘹亮,空五度和弦的运用,不乏空旷的感觉.环境加想象,充分发挥和声的魅力.

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在全曲的结束后,小调转入到结束段的大调时,和声上有一个微小但又十分重要的处理,使用的却是西洋传统的和声手法:

  这里的第一小节后两拍半的“do”没有升号,第二小节后一拍半的“do”使用了升号,目的是增加小调转入大调时的稳定性.这是莫扎特常常使用的手法.由此可见,陈先生不仅对民族和声了如指掌,对西洋和声也是驾轻就熟的.

  此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弯弯彩虹挂在空,雨后青山绿溶溶”的安谧、平和,令人心情十分舒展的场景.

  至此,音乐回到开头的晋西北民歌,合唱进入尾声.当年,陈先生在水库上曾亲自指挥了这部合唱的排练和演出,参演者莫不满怀.有人曾当面赞扬陈先生:“不到水库劳动,你写不出这样的作品.”(见《风雨兼程》)

  如果说,聂耳的两首号子歌曲,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生活,那么,陈先生的夯歌,正好反映了新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意志与毅力.

  把一首号子音乐写得如此有声有色,秘密就如工作者自己所说:“48小节关于‘号子’的合唱,词曲来自晋北民歌并加以变化发展.以下无论词曲,都是得之于工地现场,我不过稍加编排,配了和声而已.” (见《风雨兼程》)

  的确,合唱第二部分头一段(16小节),完全是采用郭堡水库号子,但以下48小节是作者做的发挥.采用的办法是每一段(16小节)换一个调式,一个比一个高,即羽、宫、商,虽然所用的音列未变,但是调式已经改变,不是总停留在徵调式.这样做,目的是要造成一种后浪堆前浪,迭起的感觉.

  看来,劳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一部可贵的郭堡水库大合唱.

  作者还说过:“局外人可能认为劳动锻炼是一种苦役,一种磨难,日子想必很难熬,一定是垂头丧气、愁眉苦脸,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对于自觉接受锻炼的人来说,更加如此.” (见《风雨兼程》)

尤为可贵的是,陈先生以大合唱《一心把塞北变江南》为代表,还搞出了一个创作系列,共14首歌,其中以左权民歌为素材创作的《东湖要比西湖美》、以太谷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游东湖》,也都是旋律优美,悦耳动听、很有创意的优秀歌曲.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创作灵感,来自生活,来自劳动.

  二、审美来自严谨

陈志昂先生的少年时代,在音乐事业上就有所成就,1938年11岁的陈先生即投身革命队伍,1942年,15岁的陈先生即创作出《敌区同胞快奋起》、《骑兵进行曲》等歌曲.这时的陈志昂,“小荷才露尖尖角”,到三晋展凤华时,一般人都以为他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因为他的作品总是透着严谨与规范的信息.其实,他打小就是自学成才,但这不影响他所具有的“学院派”的气质.以女声独唱《山格弯弯里》(《陈志昂作品音乐会》,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电影乐团联合演出)为例,看看他的歌曲创作所具有的严谨性.

  《山格弯弯里》是一首具有浓郁“信天游”或“爬山调”风格的女声独唱,“信天游”或“爬山调”在陕西、内蒙、山西的三省交界处普遍存在,但在山西,它更倾向于河曲的“山曲”风格:

  山曲类民歌, 曲调高亢、嘹亮.歌词基本以七字为一句,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点题.上句的旋律起伏较大,一般落在调式的五度音或四度音上;下句常常是一起即伏,结束在调式的主音上.

  陈先生在1964年去大寨访问期间与晋中文工团的尚华合作创作的《山格弯弯里》,不是以某一首民歌为依托,根据需要加以发挥,而是依据信天游或者山曲的民族调式及其基本旋法进行创作:

此曲为F徵调式.作为创作歌曲,它的发挥很自由,但又恪守着河曲(或陕北)众多“山曲”的旋法规则,以Re、So、La三音为骨干(其中的清角和变宫属经过音),组成2 —5一6一2“四度三音列”,和每个乐句尾音Re和So形成的四度和谐音调框架,构成了曲式结构的严谨性.据此,你甚至可以直接称它为河曲民歌.而这,正是这首歌曲的审美价值所在.

《山格弯弯里》是当地的土语,意为穷乡僻壤,此歌创作于1964年,那时,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能够让山沟沟里达到如此这般的机械化,说明党的农村政策成效确实是很高的.此歌的时代意义就在于此.

  三、成功来自创新

  当今中国,工农业生产讲创新,科学技术讲创新,各行各业都讲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其实,作曲家运用民间音乐素材搞创作,从来都注重创新,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以歌舞剧《壮志易山河》(山西省歌舞剧团演出.1966年5月1日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出)中的《缝垫肩》为例:   

我不知道作者写这首歌时,是以什么民歌为素材,但我在检索中发现,晋中有一首“调兵调”(后填新词改为“骂阎锡山” ), 晋东南的沁源县有一首“绣荷包”,与上述谱例极为相似:

一、晋中 “调兵调”(后填新词改为“骂阎锡山”)

对比之下可以看到,陈先生的《缝蛰肩》,开头四小节更接近于沁源民歌.但无论原型是谁,变化与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A一B一A三段体的A段,以四度和声为主干,组成二声部的女声小合唱,低音部的旋律自成一体,大大丰富了原始民歌的表现力,也增加了民歌的审美功能.二是从歌词的第二句开始,也就是A一B一A三段体的B段,即“调兵调”的第8小节,“绣荷包”的第5小节.作曲家连续使用了两个五度和四度的摸进,后者又正好与原始乐句构成一个八度关系,然后让结束句重新回到A段的结束句上,使旋律的行进归于统一,这样,听起来非常平稳、舒展、自然,且又颇有新意.

  模进,也叫移位,是西洋作曲理论中的作曲技能之一,在这里,由于基础音调是民族的,模进后的音阶只是提高了度数,而旋法未变,故丝毫未露技巧的痕迹,这是很高明的,它将歌词的意境向前层层推进,惟此,才能把环境和人物的心境表述得清清楚楚.仅管改动的幅度不小,但却玉润珠园,使全曲变得非常优美、非常动听,有浓烈的晋风晋韵,听老一辈音乐家说,当年排演这首歌曲时,演职员们就感到原民歌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说明,作曲家的创新,当年就得到群众的认可.

  陈先生对三段体的歌曲情有独钟,除了上述的《缝蛰肩》,还有一首独唱《东湖要比西湖美》也很有特色:

这首歌的创意,不在利用民歌、发展民歌,而是运用多种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节奏对比.A段的《脚夫调》为4/4拍子,从容、悠扬,B段的《开花调》则是3/8拍子,活泼、跳荡.对比十分鲜明.

二、情感上的对比.A段的曲调有一种欲富不能的忧郁和无奈,B段的旋律则天生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三、现实与浪漫的对比. “洪水来时如山倒,洪水一过干死河里的鱼”.这显然是一个没有什么希望的穷乡避壤.但水乌用歌声告诉大家:象峪河上要兴水利,从此山乡成水乡,何必江南才有鲈鱼肥?丰富的想象,替代了无望,歌唱了对百姓无尽的关怀.

陈志昂先生是一位90岁高龄的资深作曲家,同时又是一位诗人、戏剧家、文艺评论家.他的代表作是1945-1946年之间创作的《解放之歌》.该歌在华东野战军中广为传播,唱遍大江南北.1949年再度发表于《大家唱》.他在山西创作的音乐作品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些是相当成功的好作品,如大合唱《大寨红旗颂》、以及他运用祁太秧歌音乐创作的《明年再上红旗榜》等.笔者作为晚辈,对陈先生敬重有加,但又自觉笔端浅显,不揣冒昧,意在通过拙文,能学到一点知识,敬请陈先生及读者指正.

结论,此文为大学硕士与歌曲本科歌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风华和陈志昂和三晋方面论文范文.

聚焦京津冀鲁豫第33届中国北方网印展隆重举行
2016年7月6日8日,第33届中国北方网印展在河北省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本届展会由中国丝网印刷行业协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主办,展会启用了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一、二层全部展馆,展商近200.

马汀自动科技在2019德鲁巴印刷展成果丰硕
马汀自动科技公司为美国知名的不停机自动放卷、收卷与张力控制设备的制造商,销售和市场营销副总裁Gin Rittmeyer在展会后高兴地表示“马汀科技公司在2016德鲁巴印刷展上是非常成功的,.

乾隆荷露煮香茗
无论是同宋徽宗、康熙帝……帝王相比,还是同陆羽、蔡襄……茶人相比,乾隆皇帝的嗜茶轶闻趣事要多得多 乾隆帝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 乾隆六十年(1795年),84岁的.

八千里路云和月冀鲁豫区干部南下西进贵州(上)
这是一个红色团队伟大奉献精神的一个缩影 69年前,1 5万名菏泽干部胸怀一腔热血,毅然放弃业已到来的和平生活,义无反顾地奔向百废待兴的异域他乡,完成挺进贵州、建设贵州的历史使命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菏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