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化遗产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山围鼓的艺术特色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主题:文化遗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山围鼓的艺术特色,该文是关于文化遗产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兴山和艺术特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国家级医学期刊有哪些

○ 孙斌

(湖北省兴山县教育培研中心,湖北宜昌443700)

[摘 要]湖北省兴山县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因县治兴起于群山之间而得名.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使得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遗存着楚汉文化精髓,一言一语,一风一俗无不浸润着昭君文化的灵光.在这个璀璨的文化宝库中,孕育了一门极富地域文化特性的艺术——兴山围鼓.它广泛应用于红白喜事、生儿打喜、春节灯会、集会游行、寿诞庆贺、朝山进香等各种活动以及平时自娱,与民俗紧密相依,与生死紧密相连,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受人们喜爱.本文从以下四方面深入讨论昭君故里兴山围鼓的艺术特色:1.兴山围鼓的发展源流;2.兴山围鼓的乐器特色;3.兴山围鼓的演奏特色;4.兴山围鼓的曲牌特色.

[关键词]国家非遗名录;昭君故里;兴山围鼓;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8)01-0055-06

doi:10.3969/j. issn. 1672-8610.2018.01.009

湖北省兴山县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因县治兴起于群山之间而得名.这里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林密人稀,20世纪60年代以前交通极其闭塞,唯有一条从宜昌雾都河过兴山至武当山地区的“盐道”(商贾要道)穿越其间,它是兴山的善男信女们朝拜武当山进香的一条大道.正是受这样的地理环境和交通背景的影响,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使得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遗存楚汉文化精髓,一言一语,一风一俗无不浸润着昭君文化的灵光.正是这博大精深、丰富灿烂的楚汉文化、昭君文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兴山儿女,滋润着一条委婉美丽的香溪.在这个璀璨的文化宝库中,孕育了一门极富地域文化特性的艺术——兴山围鼓.

兴山围鼓又称“围鼓”、“八音子”.除流传于湖北兴山县外,还分布于鄂、豫、陕三省的交界地区,在这些地区又称“打火炮”,以五当山周围,特别在兴山、谷城、保康、房县、神农架等地流传最为广泛,其中又以兴山最为繁荣.从20世纪60年始,兴山门开始了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改编、移植了大量的围鼓曲目和围鼓歌曲,将其搬上舞台.

兴山围鼓虽由外地传入,但长期以来与兴山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它音调明亮,气氛热烈,乐曲既有欢快活泼的,也有抒情委婉的,既有生动风趣的,也有诙谐幽默的,使人百听不厌;其演奏手势夸张,动作优美多变,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它既保留有北方吹打乐粗犷的气质,又具有南方吹打乐委婉的风格,于形态、特征、表演等方面也有不同于鄂、川等地的围鼓而独树一帜.

兴山围鼓广泛应用于红白喜事、生儿打喜、春节灯会、集会游行、寿诞庆贺、朝山进香等各种活动以及平时自娱,与民俗紧密相依,与生死紧密相连,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深受人们喜爱.20世纪60年代就以原生态参加了宜昌地区专业剧团调演,70年代被宜昌地区列为民间艺术“七鼓一曲(兴山围鼓、宜都梆鼓、漳河大鼓及长阳南曲等)”之首.多次前往全国各地演出,80年代被电视剧《王昭君》选用于昭君离乡时的送别场面,并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2007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兴山围鼓的发展源流

兴山围鼓的产生与武当山道教有紧密的关系.东汉末年道教形成以后,武当山即是我国道教名山胜境之一.从唐代贞观年间建祠之始,历代营造武当道场,至明代永乐年间武当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其道乐也随之盛况空前,“神乐观”乐舞就有四百之众,音乐规模之大可以想见.另有火居道的乐师活跃于广大民间,其规模更为壮观.武当山道乐,特别是火居道道乐直接影响着围鼓的形成.火居道道人本身就是民间艺术活动的骨干,为了民俗活动的需要,他们与民间艺人一起,将当地民间器乐、民歌、地方戏剧以及道乐揉为一体,这样一个新的艺术品种——围鼓,便应运而生了.围鼓的原生地应在谷城及其附近地区.谷城紧傍武当山麓,是道乐的活跃地,也是民间器乐演奏活动之地,围鼓专用的大锣、叶子就出产在这里.直到建国初期,仍以这里的出产最为有名,铜制唢呐杆子也非同一般.围鼓的传播,借朝山盛会而以武当山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去,并与各地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围鼓的盛衰与武当山道教的盛衰有紧密的关系,围鼓盛衰史与武当山道教的盛衰史相吻合.从大明永乐年间大肆营造武当道观,道乐进入鼎盛期(1424年)算起,围鼓至今应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初期形成到鼎盛时期共经历了400多年.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由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围鼓开始走向衰败,就在此时,围鼓“八人班子”的演唱于广大地区消亡,只剩下简单的器乐吹打了.

据兴山县志记载,兴山人有每年结队朝拜武当山的习俗,因此为围鼓的进入造就了良好的温床和环境.据学者考证:围鼓进入兴山,经由两条路线:一条是从谷城经房县传入,谷城人王兴武授徒房县的李兴善、石天福,石又于光绪年间授徒兴山榛子的甘大荣,甘大荣又授徒大水坑的袁志泉、青山的周玉祥等人,袁、甘等又教了众多的徒弟,于是围鼓在兴山的北部地区流传开来.另一条是从河南传入,河南人老张师傅(人称老张喇叭)授徒保康的王二师、王三师,王三师到兴山教了后坪的古白荣、水月寺的王思举、黄粮的刘兴安三班围鼓.这些徒弟又传授了众多的徒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刘兴安,他教了水月寺的关启坤、赵德斌、邹家坡的邹志常、高华的梁望根、梁望兴等,这些徒弟又分别教了众多的徒孙,于是围鼓在兴山的东部地区广泛地流传开来.

新中国成立后,兴山围鼓得到了新生.据门1962年调查统计,上世纪50年代兴山约有15个班子.在“”期间,跌入了低谷,1975年调查时全县不足9个班子,80年代后又发展到50多个班子.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经济生活,物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为兴山围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已有围鼓班子近百了.老者70多岁,小者岁,曲牌进一步丰富,并出现了不少新的曲牌,演奏技艺也有很大提高.更可喜的是,近年来,县门和县教育部门联手,选择了一些有较好基础的学校,“从娃娃抓起”来进行兴山围鼓的传承教育工作,兴山围鼓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现如今围鼓在兴山已是“处处闻唢呐,时时听锣鼓”了.

二、兴山围鼓的乐器特色

兴山围鼓有着独特的乐器配置和组成特色,其具体构成为:

鼓一架,音色焦脆.由小鼓、嘣子、鼓梁、鼓杈、担子、鼓绳组成.“八人班子”中的鼓在鼓梁前再加上一个小鼓(或为嘣子).鼓面直径25厘米左右,高16厘米左右,绑于鼓梁的左侧.嘣子框直径21厘米左右,嘣膛12厘米左右,单面蒙皮,绑于鼓梁的右侧.担子长60厘米左右,两端用绳子连于鼓与嘣子的两端.如下图:

围鼓

鼓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现在的鼓和嘣子仍为农村扎鼓匠制作,鼓、嘣盆子用整段核桃木按尺寸画线后将其挖空,然后蒙上牛皮.鼓皮选用4岁以上的水牛皮,以肩胛骨部位的为最好.鼓皮用绳索固定于扎鼓凳上,其间打上一头薄一头厚的楔子,边晒边敲打鼓皮,同时打紧楔子,等鼓皮干好后,再沿鼓缘钉上36根竹钉,将鼓皮固定.

大锣一面.兴山围鼓的大锣是一种发音浑厚沉长、余音短暂的专用锣.锣面直径39厘米,无锣膛(锣光、锣脐),锣边很窄约1.7厘米.据民间老艺人讲,过去以老河口手工打制的大锣为佳,但现在这种锣已不多见,比较讲究的艺人们就将从市场买回的无膛大锣,用钢锯将锣边锯窄,以减少余音和共鸣,作为代用品.

大锣

叶子一副.其似道教音乐中的大铙,叶片较平直,叶面直径34厘米左右,叶帽圆浑约8厘米,发音苏柔.叶子演奏时用手可以舞动.艺人们都知道:“围鼓打得好不好,只要叶子花得巧”,即在演奏中强调叶子的加花和变奏.

叶 子

马锣一个.锣面直径约17厘米,是通用的形制,市场上普遍有售,一般选择音色低沉者.马锣在演奏中起着掌板(即控制速度)的作用.可以“单打”(一拍敲打一下)也可“双打”(一拍敲打两下).

马 锣

唢呐1-2支或更多.为中音唢呐,一般筒音在G音左右,唢呐吹奏使用八个音孔,故兴山围鼓又被称为“八音子”.唢呐杆现在多为木制,杆长27厘米,碗口3厘米,碗高12厘米、直径13厘米,填心长4.5厘米,堵片直径4厘米.现在均在市场购买,民间也有少数铜质唢呐杆,据老艺人讲,过去老河口出产的铜质唢呐杆最好.

唢呐

兴山围鼓的鼓音焦脆,锣音苏旷,苏锣焦鼓的音色乐而不荒,广而不喧,既热烈而又不喧闹,过去有演唱也不会盖唱,故使人久听不烦不累,又传播悠远,别有韵味.

三、兴山围鼓的演奏特色

兴山围鼓演奏时将鼓杈叉于腰部或小腹上,鼓担子负于肩上.红喜事或庆典场合,可于鼓头点上两支红蜡烛,办丧事时可于鼓头点上两支白蜡烛.打鼓者击鼓时双手舞动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包含有手音和手势两种动作.手音是发出演奏曲牌的指令,即“耍调子”,有耍武曲子的“叫头”和耍玩曲及戏曲类曲牌的“点子”两种,俗有“36叫头”、“48点子”之说.现在只收集整理到叫头21个,点子9个,其余已基本失传.手音虽然是功能性的动作,但极大地美化了击鼓姿态.手势是无意义的近乎舞蹈的动作.击鼓手法有拳眼朝上的“正手”、手背朝上的“阴手”和手心朝上的“阳手”三种.鼓槌除了握于大指和食指之间外,还可握于食指和中指之间、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及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在丧事中绕棺演奏时,打鼓者走“跷步”——即走3至5步停一下,一脚伸出,后跟点地,别一膝微屈,这是兴山“转丧鼓”的典型步法,兴山围鼓借用了过来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

马锣是掌板的乐器,视鼓的演奏,掌握着乐器的速度、节拍.可以“单打”也可“双打”,不用抛锣演奏.鼓槌和鼓的握槌一样,演奏时双手配合舞动,打出前后左右的姿态.

叶子在兴山围鼓中的演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演奏主要用搓击,碰击少用.演奏时即兴加花,双手随机舞动.

大锣的演奏在于操锣(加花)和扪锣,关键是掌握好尺寸(节奏).

唢呐吹奏用八个音孔,不用循环换气法.吹奏技巧主要有花舌音、气拱音和滑音.哨子的含法有平放与竖放两种,哨子较硬,多用平放的含法,哨子较软,为避免堵音多用竖放的含法.两支唢呐吹奏时,吹“宫调 (筒音作RE)”限于音域,只能同度吹奏.吹“平音”或称“平调(筒音作SOL)”多用隔一个八度的音高吹奏,俗称“上下手”、“老配少”.“平音”在低音区吹奏,称为“满手”或“下手”,“宫调”在高音区吹奏称为“上手”.“满手”起音的曲牌称为“正”的,“上手”起音的曲牌称为“反”(或翻)的.例如曲牌《雪花飘》,“满手”起音的叫《雪花飘》,面“上手”起音的则叫《翻手雪花飘》或《雪花飘反手》了.

兴山围鼓在行走演奏时,其队列次序是有规定的.过去由于道路狭窄,多为单列行走,其次序从前至后是:围鼓、大锣、叶子、马锣、唢呐.在道路宽阔的地方也可成双列或三列行进,双列的队列次序是:第一排鼓(位于左边)、大锣,第二排马锣(位于左边)、叶子,第三排唢呐.三列的队列次序是:第一排叶子(位于左边)、大锣(位于右边)、鼓(位于中间),第二排马锣(位于左边)和两支唢呐.

四、兴山围鼓的曲牌特色

兴山围鼓的曲牌非常丰富,一个围鼓班子,一般都可以演奏一百多首传统曲牌(同一曲牌在“宫调”与“平音”两个不同的调高上演奏,唢呐旋律稍有不同,锣鼓伴奏也微有差异,艺人习惯将它们算作两首曲牌).兴山围鼓曲牌之所以如此丰富,在于它有着极其宽度的包容量.由于它产生于民间,特别是根植于农村这块沃土,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故能广泛地容纳歌曲、地方戏曲、道教音乐等姊妹艺术来丰富自己.实际上,兴山围鼓曲牌的数量无法精确统计,这是因为,“只要能唱的,就可打围鼓”,兴山围鼓艺人皆谙此道.

总的看来,兴山围鼓曲牌不外三个方面:主要是当地流行的民歌(传统曲牌)和现代歌曲,其次是地方戏曲,再就是道教音乐中的耍曲.兴山围鼓艺人将曲牌分为玩曲和武曲子两类,我们根据曲牌体裁和来源将其分为玩曲、戏曲和武曲子三大类,即把来自戏曲的曲牌从民间分类的玩曲中划分出来单独列为一类.

玩曲类是兴山围鼓的主要曲牌,数量最多,都是来自各地的民歌小调,“将民歌旋律化成喇叭曲,再拿来打围鼓”是艺人们皆知的手法.其关键在一个“化”字,将民歌旋律器乐化,以利于唢呐性能的发挥、技巧的运用和锣鼓的演奏.其手法主要是旋律加花、变奏、扩充处理和加上“接风捶”的收束式(即补充终止).因此可以说,兴山围鼓的曲牌,加上演化现代各类歌曲的话,可谓不计其数,只在于艺人的音乐水平高低了.此类曲牌多为单个演奏.

戏曲类主要来自兴山花鼓戏以及小量陕南花鼓戏(八岔子)和鄂北花鼓戏的唱腔.戏曲类的曲牌多串联起来演奏,形成一个连缀体,构成一支“大曲”.它们的连接有一定的程序,如:《四平头子》(徵调式)——《四平》(徵调式)——《乔大娘》(羽调式)——《打腔》(煞声于商音)——《补丁(一)》(徵调式)——《补丁(二)》(商调式)——《放流(又称撩子)》(徵调式煞于宫音.它并不属于花鼓戏范畴,这里将它借用过来,以造成结尾的声势).有的还在其间插入《陶腔》、《啦呱腔》、《八岔子腔》、《订缸》等.这种结构庞大、复杂、调式色彩多变的“大曲”,在多为短小结构的兴山围鼓曲牌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武曲子类武曲子又称神曲子,其数量不多,仅有30多首,是兴山围鼓曲牌中的珍品.能够吹奏多少首武曲子,是衡量围鼓艺人水平 的一个标准.武曲子来源于首乐的“耍曲”,在隆重的场合一般都成“排”(五首曲子联在一起演奏称作“一排”)演奏.它在艺人的心目中具有神秘感,认为它有“神气”,演奏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吹错一个音,不能打错一捶锣,否则就没有神气.一般只能于特定的场合演奏,例如,在武当山可尽情吹奏,意为娱神;在喜事中,新娘出门上轿 时可吹奏一排,意在驱除“煞气”(民间传说,姑娘出嫁时身上带有娘家的“煞气”).有的还在新娘进夫家门时吹奏,意在乞求神灵庇佑新人百年好合,家庭平安;在丧事中,夜间守灵、出殡上山时可吹奏一些,意在超度亡灵升天.平常是不能随意吹奏的,否则会得罪神灵.成排演奏的武曲子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民间流传了很多有关演奏武曲子时神奇故事.

锣鼓与曲调的配合也分三种形式:一是包锣,锣鼓从头到尾都跟随曲调演奏,锣鼓将整个曲调都“包”了起来,故称为“包锣”,它气氛热烈、欢快,多用于热闹场合;二是半包锣,锣鼓只是在曲调的局部加以演奏,有的将整个下句包上,有的只包一、二个小节,这种形式清幽中显出热烈,热烈中透着清幽;三是不包锣,除间奏外,整个曲调都不伴以锣鼓,这种形式显得清幽、恬淡.

兴山围鼓在民间器乐中有着至尊无上的地位.兴山民间器乐除了围鼓外,还有六人班子(六音子)、八文班子(呜音)、火炮家业、叫点子,但唯围鼓是尊.六人班子只用于娶亲,八文班子只用于送葬,唯围鼓是全功能的.六人班子设座于大门外屋檐下(接客吹奏),围鼓座于正堂的上首.坐席吃饭时,围鼓艺人要坐上席,故艺人中戏说:围鼓是老子,六人班子是儿子,八文班子是孙子,火炮家业和叫点子就更排不上号了,由此可见,兴山围鼓在民间的地位.

兴山围鼓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它能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是它的又一重要特点.由于它有演化民歌的功能,所以无论什么歌曲一经面世,立马可以在兴山围鼓中出现,这也正是老百姓喜欢围鼓的一个重要原因.兴山围鼓正是因为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喜闻乐见,常演常新,它才能够深深地植根于兴山人民的心里.

【 参 考 文 献 】

[1]邹志斌.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兴山卷[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2]史新民.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兴山围鼓[M].中国ISBN中心,1994.

[3]史新民.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电视专题片《兴山围鼓》.

[5]王万星,刘祖勇,陈金泉,等.兴山围鼓[M].兴山外国语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Xingshan Wai Drum

Sun Bin

(Education Training Research Center of Xingshan County, Yichang, Hubei, 443700)

Abstract: Wang Zhaojun was born in Xingshan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 Xingshan county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hu and Han Dynasty culture and Zhaojun culture more than two thousands years. This profound, rich and splendid culture has nurtured generations of Xingshan children, and also nourishing a euphemistic and beautiful Xiangxi ri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splendid culture, Xingshan wai drum is appeared, which is rich in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wedding, funerals, the Spring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and other activities, and it is related to folk customs, life and death. It constitute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fe and is deeply loved by people. 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Xingshan wai drum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rigin of the development; the feature of the instruments;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word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Xingshan wai drum; Xingshan wai drum

该文结束语,这是一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兴山和艺术特色方面的文化遗产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沙狮子青少年广播操创编
覃宇德1 房佳婕2 樊 坤11 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2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 台州 317000摘 要创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沙狮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客家门匾
“清白传家”“苏湖流芳”“相国遗风”……走进上犹的乡村,就像进入一座没有围墙的展览馆,不管是百年老屋.

人文生态视野下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非遗作为人类宝贵的资源财富,其艰难的处境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今仍有许多民间珍贵的非遗亟待抢救性保护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已进展十几载,高校作为传承文化、思想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非遗保.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渠道;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限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充分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