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化建设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与医学人文精神视阈下独立医学院大学生志愿文化建设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文化建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6

医学人文精神视阈下独立医学院大学生志愿文化建设,该文是文化建设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和人文精神和视阈和志愿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人文和医学论文精神医学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人文医学论文

【摘

要】志愿文化作为一项先进的社会文化,在价值引导、精神激励、道德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志愿文化提倡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医学人文精神以病人为本,强调一切从人性出发,强调在医疗过程中对人的关心、关怀和尊重,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志愿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开拓新的文化认同空间,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志愿服务实践,从人文精神角度来探究志愿文化发展,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院校;志愿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精神视阈下独立医学院大学生志愿文化研究”(编号:17LKT329)和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健康江苏战略下医学类独立院校志愿服务发展研究”(编号:2017SJBFDY5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9-0067-0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水平成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当务之急.志愿文化作为一项先进社会文化,在价值引导、精神激励、道德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强调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提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志愿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可以开拓一个新的文化认同空间,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4年搬迁至连云港并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不仅在校内开展各项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同时依托医学专业知识背景,在校外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传、防“艾”主题宣传、遗体捐献主题活动、“博爱青春”暑期实践活动等品牌活动,志愿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及.因此,本文结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志愿服务实践,在校内发放800份调查问卷,从人文精神角度来探究志愿文化发展现状,探索促使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方法,为志愿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志愿文化的内涵

志愿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虽然有所差异,志愿活动呈现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是大多志愿文化都具有一致的精神内涵.志愿文化是一种公益性文化,具有自愿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体现的是公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是个人社会责任和社会利益的体现,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中国的志愿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国际志愿精神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在志愿活动实践中积累并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

本文对志愿文化的描述为:在长期的志愿服务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活动方式、群体意识、道德准则等.它的基本理念是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是一种倡导真诚友善和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志愿文化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契合性

志愿文化作为一项先进的社会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文化提倡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医学人文精神是以病人为本,强调一切从人性出发,强调在医疗过程中对人的关心、关怀和尊重,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具有内在一致性.志愿文化所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对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医学院校大学生依托其医学专业优势,除了参加一般志愿服务外,还可以开展相应的医学志愿活动,具有专业性更强、内涵更丰富、医学人文精神联系更紧密等特点.志愿文化为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打造良好的校园亚环境,使学生强意识、提能力、重人文、育精神.

三、志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志愿精神缺失

志愿精神是志愿文化的核心,国外志愿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志愿精神已经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并且在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完善的运行机制.但是在我国,志愿精神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支持,对于志愿服务事业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部分志愿服务流于形式主义,志愿精神的缺失从根本上削弱了志愿服务的发展,造成志愿文化建设的缓慢.由于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偏差,导致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够,在志愿服务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或分配的工作任务不能达到自我预期时,就会出现各种消极情绪,甚至直接退出志愿者队伍.

2. 志愿服务水平偏低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志愿者缺乏稳定性,参与志愿活动的频次较低,志愿服务工作多数是短期性的,很少是长期的,绝大多数志愿者只是参与一两次活动,志愿者流动频率大、流动速度快,大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是热情但不稳定,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但是又不能长期坚持,他们愿意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但是思想认识与行动实践出现矛盾,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很低.

3. 资金和物质保障不完善

独立学院志愿服务活动很少向社会募集资金,资金渠道单一,几乎完全依赖学院共青团组织,用于志愿服务的经费严重短缺.由于独立学院自身的财政计划、财政压力,原本不充足的活动经费往往捉襟见肘,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在宣传、组织、培训、奖励等方面,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足的经费已经严重影响到活动的开展效果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志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期建设.

四、完善志愿文化建设

随着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同时外部环境对志愿服务的支持也存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志愿文化是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支撑,是志愿服务的灵魂,为此,要从根源上解决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志愿文化建设.我们要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志愿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原则,弘扬志愿精神文化,保障志愿制度文化,创新志愿行为文化,建设志愿物质文化,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构建健康发展的志愿文化,从而为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医学人文精神倡导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特别强调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是医学事业继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医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人群,志愿献身医学,竭尽全力消除人类病痛,他们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志愿精神.

通过强化医学人文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对于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医学人文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形成合力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子女的人生中起着奠基作用,父母做好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关心他人、尊老爱幼、奉献社会,鼓励子女回馈社会,成为对他人、社会有用的人.学校教育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内涵,将志愿精神融入教学课程中,不仅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也有助于将志愿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准则.将志愿服务纳入到课程计划,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实践课程或者融入形势政策教育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实践课中,作为学生个人成绩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假期社会实践、专项志愿服务项目等.同时,社会对志愿文化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包容,将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社会文化中.

2. 加强宣传动员,营造志愿文化氛围

志愿文化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关爱和感恩的氛围,培养大学生感恩他人、回馈社会的优良品质.借助校园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各种志愿活动基础设施,创造一个“志愿者最光荣”的氛围,使学生对志愿精神产生共鸣并形成价值认同,让志愿服务得到学生的认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互联网+’高校志愿文化的发展思路正是基于互联网所引发的这种全方位的变革,借助互联网对高校志愿文化生产、传播和资源优化集成的作用,试图确立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志愿文化发展新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递、舆论监督的作用,将志愿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比如: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最新的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分享参加志愿服务后心得体会、感悟等.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从2016级新生开始,实行全员志愿者行动,即所有的新生都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可以报名学院开展的所有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形成了志愿服务活动“周周开展,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

3. 加强志愿者培训

医学志愿服务专业性强,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是不能开展的,因此,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强化非常必要.经过志愿者培训,使得学生获得、运用和分享知识、技能.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志愿者都渴望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志愿者培训能够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将极大地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在培训前全面调研培训需求,了解受训志愿者的现状,包括志愿者的专业方向、以前是否受过培训、喜欢的培训形式等,从不同角度科学地分析受训志愿者真实而具体的培训需求,并能够设计出较完备的培训课程,包括培训的原因、目标、对象、规模、时间、地点、方式等因素的确定.比如,专业的技术培训规模一般不能过大,但知名人士的演讲培训则要尽可能地扩大规模,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讲座、研讨、观看录像、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保证培训内容能够切实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对全体学生进行救护员培训和普及性培训,包括理论培训、技能培训、测试考评环节,并发放合格证书,便于后期开展相关志愿服务.

4. 创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要考虑到三个方面:服务对象的需求、志愿组织的服务范围和能力以及志愿者的动机与期待,服务项目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才能.一个成功的志愿服务项目策划是从对服务对象的分析和研究开始,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就像企业的产品开发一样,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比如,对通过抽样调查法、观察法、访问法等调查方法收集的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作为项目设计的一个起点.如服务对象的一些需求与志愿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一致,也与志愿者的期待相符合,可以寻找到三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这样一个好的志愿服务项目就有可能被设计出来.

此外,要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特征鲜明的医学志愿文化品牌,不仅有利于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而且对于志愿文化的传播和志愿服务的普及具有强大的推进作用.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同社会热点、焦点相结合,围绕公众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项目,同时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能够提高大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比如,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依托学院专业优势,打造医学特色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群.围绕“健康连云港”建设,在学院内设立10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志愿服务项目群,分类设立重点品牌项目、重点品牌培育项目、一般品牌项目,依托为生命护航服务队、急救宣传服务队、与“艾”同行服务队、“老有所依”服务队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与此同时,与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合作,共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长期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 耿文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认知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

[2] 周侠.互联网+高校志愿文化的发展思路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5-38.

(编辑:秦俊嫄)

回顾述说,本文是大学硕士与文化建设本科文化建设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人文精神和视阈和志愿方面论文范文.

医学人文精神和健康中国梦
靳春萍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6年8月,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作.

实施情感教育弘扬人文精神
内容摘要我国的教育,大多是在科学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其弊端明显地表现为偏重认知,忽视情感,这不利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高尚情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弘扬人文精神,实施情感教育 实施情感教育应从三个方面.

人文精神和匠人之心,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部分
满林昌满林昌以生活为设计的精神食粮,从生活出发,塑造空间的细腻体验,他认为,在设计之前,设计师要学会享受生活,唯有在了解与体验生活后,设计者才能创造最舒适、最符合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满林昌自求学阶段即接.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术技法,忽略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发展 这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美术知识,技能传授同时,要突出培养学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