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大众传媒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和大众传媒对声音的放权兼论《朗读者》节目有关论文例文

主题:大众传媒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2

大众传媒对声音的放权兼论《朗读者》节目,本文是大众传媒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跟《朗读者》和大众传媒和放权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大众传媒论文参考文献:

大众传媒论文参考文献 大众投资指南杂志大众文艺杂志社大众文艺投稿传媒杂志

其实朗读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幼时我们的朗读多是为了满足长辈或老师等听者的需求,朗读什么、怎么朗读,听者心中早有标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不过是为了达到对方的要求而已.渐渐地,我们中的大多数放弃了这种原本平民化的表达方式,除非是为达到某些世俗的目的而不得不为之.2017年央视《朗读者》节目一经推出就引发了普通受众及研究学者的共同关注,可以说是达到了雅俗共赏、既叫好又叫座的双赢传播效果.无需讳言,节目制作人、主持人董卿的名人效应及强大的创作团队是节目首发吸睛的重要保障,但节目影响力的持续发酵,则不是简单的名人效应可以支撑的了.有人说其成功的因素是打好了“文化”这张牌,有人说是因为节目为受众提供了“高效阅读场”……应该说这些观点都没有错,但更重要的一点,恐怕还是这档节目把“朗读”重新还原为了“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这一朴素的本义,没有附加上“声音优美”“字正腔圆”“身份尊贵”等让普通人望而生畏的条件,如果说还是有一点和词典上不同的要求,那就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情感真挚”.

每一次声音对文字的演绎,都是一次对文本的重新阐释,都是朗读者观点与情感的一次传播.在媒体资源紧缺的时代,普通的并且也没有受过专业口语表达训练的受众,几乎没有机会通过大众传媒公开传播自己的声音阐释版本.而大众传媒又通过自己的选择与传播为受众树立了朗读的规范与标准,使公开的文本声音阐释渐渐变为了一种特权和普通受众仰望的高峰,人们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沦为媒介平台的看客.而《朗读者》的出现恰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这一藩篱,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朗读的理念维度,提供了一种在大众媒体平台用平凡人生、普通声音、朴素情感阐释经典的机会与可能.

一、用人生为经典注释

伽达默尔曾说:“我们现在的出发点是这样一种认识,即在精神科学里所进行的理解本质上是一种历史性的理解,也就是说,在这里仅当文本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被理解时,文本才可以说得到理解.”(1)伽达默尔认为,文本既是独立的,也是开放的,文本的阐释权既不完全属于作者,也不完全属于读者.文本和读者本身都带有自己的历史视域,对文本的理解过程是一个读者、作者、作品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相互的理解、认同,有对自我前见解的修正或放弃,最后达到三者的“视域融合”,形成一种新视野,即我们从文本中获得的意义.这个意义中既包含文本语言中那些本质性的意义,也包含了我们现时赋予的意义.所以,真正的经典不是因为它被赋予了一种最“权威”的诠释,而是因为有无数的人在与它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了思想的启迪或情感共鸣,同时人们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一次又一次地丰富与拓展它的意义.

在人们注意力如此容易被分散的今天,受众之所以选择倾听《朗读者》中并不“专业”的朗读,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因为没有阅读过节目中涉及的作品,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和嘉宾一样的人生,他们想通过聆听嘉宾们的阐释,再一次丰富自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同时更深刻地思考经典和自己的关系.《朗读者》中的嘉宾有倪萍、濮存昕、赵蕊蕊等知名度较高的名人,也有周小林、殷洁、蒋励等这样的普通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有故事的人”.当嘉宾们用自己或执着、或伤感、或激昂、或理性、或罕见的人生经历为经典“写序”,受众便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解作品的视野.在现场的朗读中,朗读者、观众、作者、作品的视域得到了新的融合,每个人又一次建构了与经典的关系,获得了一次认知与审美上的丰富与满足.

二、用朗读为声音赋权

在当代中国,朗读曾一度被模式化,人们过度重视朗读的外在声音表现形式,而忽略了朗读阐释与表达的内在本质功能.事实上,较于文字表达而言,声音表达更能直接揭示作者(阅读者)内心的情感与观点,所以国外一直保有请作者在文化沙龙(聚会)上朗读自己作品的文化传统.这种朗读的价值绝不是优美、浑厚的声音能简单替代的,因为它是一次珍贵的内心与情感的敞开,提供的是一段值得回味的生命体验.

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中,我们会发现所有朗读者的声音基本处于自然表达状态.即使是像倪萍这样的专业人士,在朗读中也没有刻意使用声音表达技巧,她的声音始终为情感与思绪所引导,平实而朴素,甚至一度哽咽.但没有人因此而质疑倪萍的专业性,此时人们关注的不是声音的外在,而是声音所传递的内容与情感,人们更加关注朗读者说了什么,而不是怎么说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朗读如果与《故宫》纪录片的原配音相比,在声音的艺术性与感染力上可以说差之千里,但节目组仍旧选择他站到了节目的舞台上,请他以“故宫看门人”的身份为受众朗读纪录片《故宫》的片段,只因他心里的故宫和我们认知中的故宫不一样,他声音里的故宫是建筑、是历史、是人生.又如,当稚嫩的学子用纯真而又热诚的声音表达自己对赵家和教授的感谢和敬重,念出汪国真的诗句——“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与人生的双重魅力.

把朗读的权利还给普通人,引导世界倾听真诚的声音,这是对人们用声音表达自我、参与社会建构对话的一种认可与鼓励.从这个角度来说,《朗读者》节目对人们朗读信心与热情的激发,其意义与价值已经超出了单纯对文本的传播.

三、用媒体引导文化流行

从人的本性而言,人们都希望得到善意的关注与欣赏.央视《朗读者》为没有动人歌喉、曼妙舞姿但爱读书、爱思考的人群提供了一方舞台,这里像是人生的一个安静角落,没有狂欢与狂喜,有的只是生命的印记与感悟.在静谧中品味美,在美的感染中看到智慧的生长,这就是文化的传播.《朗读者》播出后引发社会各年龄层的普遍关注与热议,朗读也成为一种触手可及的社会流行.无论在社会实体活动或新媒体平台上,朗读自己欣赏的佳作或原创作品的行为变得随处可见.

人们都需要表达自我,但采用哪一种方式更能达到积极的传播效果,更有利于社会文明的提升与发展,这是值得思考与关注的问题.文化并非高高在上,它融合在人们日常行动、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中,选择哪一种方式与他人、社会、世界交流,最终是文化使然.《朗读者》提供了方式的一种,人们可以不用喧嚣、不用声嘶力竭、不用祈求……只需要静静地诉说与朗读,在充满善意的倾听中获得认可与尊重.毫无疑问,这种示范作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个社会的和谐,需要人们学会更多能自如、恰当、深刻表达内心与情感的方式,同时也需要我们学会尊重、欣赏这些更具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社会学会了欣赏从容、淡泊与坚韧,那么也就建构起了一种文化的力量.

在媒体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生活的今天,媒体对人们行为与认知的影响力已愈加深刻.一个传播广泛的媒体作品会引导社会议程的变动,甚至会引发一种社会现象.媒体是社会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之一,它的选择有时会成为社会的风向标,所以,事实上每一档媒体节目都承载着社会文化传播与建构的重任.以央视《朗读者》为代表的一系列鼓励普通受众用自己的声音与经历阐释经典、分享人生的传媒节目,是传统大众媒体对声音阐述的一次积极放权.让人民发声,在广袤的土地上采撷生命的精彩,才能让节目拥有丰富、鲜活而饱满的声音,也才会让媒体真正融入到百姓的人生,共同成长与分享.

该文汇总,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朗读者》和大众传媒和放权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大众传媒本科毕业论文大众传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大众传媒对历史事件报道的浸透效果
摘要今年是南京大屠杀事件爆发第80周年,然而这段历史却正在被逐渐遗忘 为此.我国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对外传播往往致力于举证控诉,重新建构起全球苦难记忆 笔者通过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自2014年以来每.

大众传媒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大众传媒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于大众传媒的应用,高校学生是主流群体,因此,大众传媒的发展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

媒介公共性的学术追思和实践理性读朱清河《大众传媒公共性》一书感言
中国大众传媒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包括媒介公共性哲学在内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双重护航与引领,大众传媒公共性研究一书是富有媒介职业伦理的哲理和智慧的专著 大众传媒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与属性,承担着什么样的社会角.

用匠心传播安徽制造好声音以《安徽日报》关于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宣传策划为例
【摘要】5 月25 日至5 月27 日,2018 世界制造业大会和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在合肥召开 安徽日报对盛会宣传精心谋划,做好报道方案,用一系列新闻报道“组合拳”,讲好中国制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