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城镇化相关论文范本 与国外城镇化经验借鉴与对中国农村地区相关论文范本

主题:城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0

国外城镇化经验借鉴与对中国农村地区,本文是城镇化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和城镇化和启示和中国农村地区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摘 要:不同国家走出了不同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形成了西欧政府与市场并重型,美国市场主导的自由放任型,拉美、非洲缺乏产业支撑型,日韩政府调控下的积极推进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资源驱动型,德国“城乡等值化”型,印度滞后型7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外城镇化模式,充分剖析其特点并借鉴其成功经验,对解决中国当前城镇化质量低、城乡二元结构凸显、生态环境容易恶化等尤为必要.

关键词:国外城镇化;经验借鉴;中国农村地区;发展启示

DOI:10.13856/j.cn111097/s.2017.02.029

1国外城镇化的历程和特点

1.1西欧:政府与市场并重的城镇化模式

英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土地、交通、环境等问题通过政府行政和法律宏观引导.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给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了损害.伦敦政府引导城市建设用地的规范开发,形成了城镇化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局面[1].德国也是最早完成工业化的西欧国家之一,经济发展在整个世界处于先进水平,社会福利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城镇化表现出不同等级的城镇均衡发展,及城乡统筹、分布合理[2].西欧政府与市场并重的城镇化模式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政府发挥调控职能作用,通过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城镇协调发展.伦敦政府颁布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德国颁布了《联邦建设法》等,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重视城镇化发展战略.德国城镇空间规划由联邦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构成[3].三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英国的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制造业、金融业的兴盛吸引了大量人口,政府引导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多元化.

1.2美国:以市场为主导的自由放任型城镇化

美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市场的需求,发展进程都强调市场主导和调节.美国作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共有51个州3 043个县(郡),35 153个市、镇,逐渐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城镇化体系.卫星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发展,第三大城市带处于加利福尼亚州,绵延到墨西哥边境.18世纪中后期,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美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开始加快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870年城市人口上升到了25.7%[45].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为初步化城镇化阶段,1790年美国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而此阶段,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波士顿等的人口已超过25万[6].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为基本城市化阶段,1950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64%,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体系.美国城镇化的发展表现出两大特征.一是“自由放任式”经济发展模式构成了美国最为基本的特色.政府推动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更快,各种基础建设更容易完成,但规划和实际需求往往脱节,城镇化发展特色不明显,市场拉动型城镇化契合需求,城镇发展与区域特色、规模经济等相连.二是美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到高级阶段,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乡村人口流向小城镇,中心城市人口流向郊区,逆城市化趋势明显.美国的城市大多规模不大,在洛杉矶88个市中,最小的市常住人口只有900人,但工作人口有7万多人.在产业发展方面也各具特色,城市带内各城镇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1.3拉美、非洲: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

拉美、非洲等国家长期受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以外来资本为主导的工业化,带动了国家城市建设的进程,城镇化获得快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城镇化率平均增长41.4%,比世界相应指标的28.8%高了12.6个百分点[7].拉美国家城镇化率从1950年的39.22%猛增至1980年的60.22%,2000年平均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到2012年城镇化率高达80%,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则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巴西里约热内卢低收入人口居住区蔓延80%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属于典型的“过度城镇化”.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农村人口大量盲目从农村流入城镇超过城镇所能提供的资源,带来的负面效果非常明显.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过度追求造城运动,忽视了社会软环境的改善、公共服务的改进.大多农村居民迅速升级为城市居民,但并没有提供城镇工作和社会福利,没有真正融入城镇体系中.缺乏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和城市规划,忽视了农业经济的同步,城乡差距加大,贫民区生活环境极差,住宅条件非常落后,常常遭受自然灾害和犯罪的侵扰,享受不到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成果.

1.4日韩:政府调控下的积极推进型城镇化

日本近现代城镇化从明治维新开始,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城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城镇化、高度城镇化后和完善时期等4个阶段.19世纪60年启的明治维新到20世纪20年代是日本早期城镇化阶段,也开启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1895年,日本的城镇人口只占全国人口5%,与1790年的美国水平相当.日本经济出现了飞速发展,工业产出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出,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920年城市人口达18%,为1 00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日本的城镇化进程,到1945年城市人口急剧下降,城镇化率为30%左右,从1945年到20世纪60年代经济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得到恢复、重建和发展,从而又开始了城镇化的进程,但在日本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一些贫民窟.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日本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时期,工业生产高速递增,农业人口也超常规速度向城市转移,城镇化率从1960年的43.7%提升到1970年的76%,提高了33个百分点,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逐渐提高城镇化质量,受到1973年和1979年两次的石油危机和20世纪90年代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日本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下滑,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不断地提高,城市产生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等城市病,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等逆城市化现象.日本为此制订政府规划,解决这些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韩国人口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短期内实现世所罕见的城镇化进程,1980年城镇化率达69.7%,比1960年的36.8%提高了3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5个百分点,2013年韩国城镇化率达91.04%,但面临土地和自然资源不足的问题.韩国城镇化起步于殖民统治时期,外部势力主导带来了新兴城市的出现,如釜山、群山、大田等,归国侨胞和战后难民的流入推动经济发展,也使得一些地区升级为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人口增长放缓,城市人口开始逐渐向郊区移动,近年受退休后希望享受农村生活的人口增加的影响,城镇化率出现了自1960年以来首次下降.如今已经进入了二次城镇化的新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城市圈的进一步扩散、新城市的建设以及大型城市的新一轮改造.

日韩城镇化有如下特点: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日本推行由政府主导的“置产兴业”政策,纺织业、重工业、化学工业等近代工业迅速发展,已经建立起了近代工业体系,成为亚洲唯一的工业化国家[8].日韩政府通过战略转移、技术和教育立国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携手共进、互为促进.城镇化高度集约,日本形成了、大阪、名古屋3大都市圈.韩国以首都圈为核心实现了城乡共同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也选择了集中型转移方式,主要涌向大城市.

1.5沙特阿拉伯、伊朗等:资源驱动型城镇化

以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依靠石油资源储备和出口,实现了城镇化快速发展,其中沙特阿拉伯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89.7%.沙特阿拉伯正投资600亿美元兴建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吉赞经济城、阿卜杜拉兹·本·穆萨德王子经济城、知识经济城等4座经济城,这些将成为沙特阿拉伯发展高科技知识型经济的核心,城内建有住宅、医院、学校、酒店、休闲设施和购物中心等,将为400万~500万沙特阿拉伯居民提供工作和生活场所.其特点:一是经济结构单一,其中沙特阿拉伯以石化产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原油出口占出口总额、出口收入、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分别达到了93%、85%、70%和40%,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易波动,现在正试图进行经济格局的多样化改革,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有所改观.二是人力资本素质提升缓慢,创新活动不活跃,2002年,沙特阿拉伯科技及服务领域就业人数有所上升,但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人数中的比例却有所下降.科技领域的就业人数由112万增至114万,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将从214万增至217万.三是政局不稳定,社会问题凸显,宗教因素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颇深,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屡有发生,石油资源收益过多集中在少数权贵阶层手中,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些石油资源驱动型城镇化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处理好政治、经济、社会利益等多重关系,高水平的城镇化率将会使城市社会问题更加突出,进而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动荡.近年来,这些国家加大了国内生产设施改造力度,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钢铁、电力工业等石油配套产业,但整体对原油产业的依赖程度仍很深.

1.6德国:巴伐利亚州“城乡等值化”与中国山东省南张楼实验

德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全面协调发展,中小企业发展良好,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本地解决,良好的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使农村与附近城镇有效连接.其中,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东南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农村积贫积弱、城乡矛盾异常激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遭受战争重创乡村破败凋敝,如今从农业州转型为工业州,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中心.农业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成为了全德最受欢迎的旅游度假胜地,每年有接近30亿欧元的收入,通过充分调动民众参与,乡村社区的凝聚力普遍增强.1965年,基于《联邦德国空间规划》制订了《城乡空间发展规划》,从法律上明确了“城乡等值化”发展理念.城乡等值化并不是城乡差别的消失均质空间,而是缩小城乡发展程度,其根本要求是城乡居民具有相同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条件,加强城乡相互依存关系.1972年德国首次出台《环境保护法》,乡村景观规划融入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程序.1984年,制定《村庄改造条例》,明确提出村庄未来发展蓝图.经过土地整理和村庄革新,改善乡村地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9].所有行为主体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与义务,制订符合特点的发展方向,并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公众参与”管理体系,早在1923年就确立了“助人自助”的合作原则,《土地整理法》明确了管理与决策方式.创造了安全、洁净并充满竞争力的能源基础设施,州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时铺开,依托关注人才开发的教育体制,在科技、研究和未来技术方面的投资巨大.当前共有19个产业集群,加入生物技术、环境技术或材料科学领域国际领先行列,高科技投资比例为13.6%,是德国西部非城市州中最杰出的州之一[10].

巴伐利亚模式改变了欧盟长期以来“集中建设放弃边远农村”理念.随后,该模式被德国赛德尔基金会移植到中国山东省南张楼村.“德国村”南张楼村位于山东省潍坊青州市何官镇,早在1987年,德国巴伐利亚州与山东省缔结为友好省州关系,南张楼村被定位为“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合作试验区”.德国资助经费和设计为南张楼城镇化奠定了基础,使南张楼的繁荣远远高于周边地区.1988年,南张楼村实施“土地整理和村庄革新”项目,倡导“城乡等值化”.1990年,形成了《南张楼村发展规划》,分成了南部工业区、东部大田区、北部文教卫生区和中部生活区4个功能区,如今南部工业区与西部新区合为一体.设计了良好的排水排污系统,工业区配备齐全的水电路设施,教学区的独立规划远离了城区的喧嚣,没有出现大量农民流向城镇的现象.该村是典型的华北农村,当时农业从业人口占88%,人均收入不到2 000元,如今南张楼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生活舒适、农民安居乐业,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2亿元,人均纯收入1.9万元,远高于全国、山东省、潍坊市相应水平.机械化的提高使村民用在地里的时间大大减少,机械加工、建筑安装、蔬菜加工保鲜等企业吸引了周边村庄及外地人打工,积极打造“省级旅游特色村”,修建中华袁氏博览园,人口的不断聚集.南张楼村被认为是“就地城镇化”的样本,被认为是“巴伐利亚试验”在中国基本成功的标志[11].

1.7印度:多因素导致滞后型城镇化

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和中国一样也面临工业化和城镇化问题,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衡量指标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日益重要.中国和印度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同为人口和农业大国,农业改革对工业和贸易结构调整,贫富差距都日益明显,资源短缺和土地环境日益恶化.印度独立后,尤其是“绿色革命”的开展,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突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印度的二元结构又限制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当地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甚微.印度独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2011年印度城镇人口增加到3.40亿,城镇化率达到31.2%.印度1901—1951年,城镇人口只增加了0.37亿,而1951—2011年的,印度城镇人口却增加了2.78亿.印度城镇人口仍将继续增加,城镇化率仍将继续提高,到2030年,印度城镇人口将接近6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土地转移引起的冲突等制约了城镇化步伐,而且印度围绕是否推进城镇化进行了无休止的争论.目前印度75%的人口仍居住于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不能释放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二、三产业吸收就业机会小.印度自独立后,加快发展了公营与私营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但政策重点依旧是扶持资本产业,导致其向社会提动力就业数量十分有限.等级制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人的身份、地位等级的高低往往根据其占有土地的多寡决定.在该社会结构中,人们对土地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并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障碍.

2中国与国外城镇化的比较

2.1中国与国外城镇化共同之处

2.1.1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反过来又促进现代化进程,城镇人口是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重要的界限.拉美有些国家城镇化率虽然达80%以上,却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出现了严重的城市二元结构,因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人均收入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具有重要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作用.另外教育公平、医疗体系完善、生活质量较高等也是现代化的显著特征,而城市人口大规模的集聚、职业划分的进一步细化,客观要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2.1.2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伦敦就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的,城市使生产要素流动并聚集起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长远发展的持续动力.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新型工业化,带动区域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城镇化可以很好地聚集政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提高经济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12].同时促进农村商贸、餐饮、金融、物流、保险等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

2.1.3城镇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进程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其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生产能力、改造和利用自然资源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必然要经过起步、发展、繁荣和成熟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拼命追求城市化,最终拉美国家高达80%城市化率背后,是日益扩大的贫民窟、恶劣的居住环境和严重的失业.而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简化成了卖地建房搞地产的行为,政府和专家们都在雄心勃勃地拉大城市框架、规划城市蓝图,经济发展不断被“大干快上”城镇化恶果所抵消,交通拥堵、老龄化、拆迁引发的恶性事件成为困扰.

2.1.4城镇化中政府作用是适度引导

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可以发挥适度引导的作用.英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城镇化的发达国家,城镇化早期制定了多部针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城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大规模城镇化重建、人口快速膨胀等郊区化的趋势,采取了设置环城绿化带和建设新城的城市规划政策,较为成功地控制了大城市的无序扩大.德国遵循“小的即是美的”原则,政府高度重视小镇改造和建设.中国区域大、经济状况又相差悬殊,城镇化建设应该因地制宜进行,政府合理的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创新型城镇化模式,但中国不能放弃现存的国外城镇化建设中好的经验、好的管理办法.中国原有城镇化建设主要依赖财政、土地的投融资体制弊端已显现,难以持续,亟须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此种形势下,无论是国内外形势,还是政府政策导向,都呼唤政企关系的重塑,并期待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2中国与国外城镇化相异之处

2.2.1国际背景的差异

美国、英国等城镇化先发国家,虽时有王朝战争、宗教战争等冲突,但其所受到的国际社会压力要远远小于后发国家所受到的压力,从而使这些国家可以有较长的时间逐步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进和实现城镇化的国家,第一个提出建立“花园城市”理念及制定《城市规划法》.日本城镇化稍晚于英国、美国、荷兰等,具有后发优势,19世纪60年始了明治维新,但被迫与美国等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还没有完全摆脱民族危机,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压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从50%降到了20%左右,发展非常迅速.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稍晚于德日,其所面临的国际压力,要远远大于德国和日本所受到的压力.近代化发展内部缺乏整合,“考迪罗”式的政府缺乏权威,经济上更具有殖民地的特性,深受以美国为首的先发国家的影响.现代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由其所面临的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造成,不同的国际压力各国必然要选择不同的城镇化路径.

2.2.2历史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较大,西方是古希腊文明被作为整个西方文明的深厚根基.宗教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习惯、需求偏好重要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强调“忠、孝、信”,更强调集体的作用和关系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具有独特性,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背景差异,造成了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的不同.美国、英国等城镇化先发展国家都经历过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在文化上都深受近代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形成的新教思想影响,主张自由竞争,相信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日本、德国具有保守性,日本更具有东方的君主专制文化特征,德皇在德国的政治体系中具有很高的权威和合法性.巴西在殖民地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缺乏共同的历史文化认同感.

2.2.3动力机制的差异

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没有通过掠夺资源而获得财富积累.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和中小城镇回流,而中国目前正呈现相反态势[13].各国走出了不同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先发国家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同步迈上了较高水平.以美国为代表的先发展国家,其城镇化的基础动力是来自于社会和市场,有反国家的传统,反对国家对社会和市场的干预[14].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殖民地扩张发展的[13].日本、韩国有效把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机遇,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推进.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工业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贫困人口在城市过度聚集推动城镇化率.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等石油生产国主要依靠资源驱动达到了较高的城镇化水平.

2.2.4中国推进就地城镇化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比较重视异地城镇化,对农村的就地城镇化并不那么热衷,由于城市对人口的容纳是有最大值的,过度的人口转移将会给城市的治安、就业、社会管理等各方面造成巨大压力,在农村就地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同样也可以实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对落后农村地区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恰恰这种模式的城镇化,是比较符合现阶段中国农村特点的.

(1)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 395万人,比上年的26 894万人增加501万人,比2008年的22 542万人增加了4 853万人.外出农民工16 821万人,比上年的16 610万人增加211万人,比2008年的14 041万人增加了2 780万人;本地农民工10 574万人,比上年的10 284万人增加290万人,比2008年的8 501万人增加了2 073万人.跨省流动农民工7 867万人,同比增长1.7%,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6.8%.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总数分别为10 664万人、9 446万人和7 285万人,同比分别增长为2.0%、1.2%和2.5%,西部地区农民工增速比东部、中部高出0.5%和1.3%.

(2) 城市人口拥挤、密度过高.中国城镇人口正以每年2 0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表现为农村向城市、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人口快速膨胀而城市承载能力有限,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等系列矛盾,住宅、教育、医疗、市政不足等“城市病”愈加凸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秩序,“城市病”与人口规模、结构、分布及人口管理紧密相关.近年来,中国城镇人口比重逐渐提升,到2014年达到54.77%,其中上海最高为89.60%、北京为86.35%、天津为82.27%.2014年中国城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 419人,同比增长2.41%,陕西最高为每平方公里5 474人,同比下降1.21%,黑龙江为每平方公里4 946人,同比增长0.49%,新疆为每平方公里4 280人,同比下降1.86%.

(3) 劳动力文化素质、技能难以适应.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偏低限制了其有效转移,一方面因劳动力的不充分就业造成整体社会劳动生产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可能因此重返农村,影响整个城市化进程.农民整体素质的偏低使农民缺少在城市长久安身立业的本底,现在的城镇化,是不完全的城镇化.

3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与启示

3.1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发达国家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比较清晰,政府与企业合作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最有影响力的组织模式,能够提高建设效率、推进经济发展.城镇化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就有可能会导致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充足,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而致使城镇化无序发展,产生城市病问题.英国政府面对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于20世纪50年代颁布了《工业配置法案》和《城乡规划法案》.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市场化的政府引导对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至关重要.在工业化推动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决策,发挥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内的规划体系作用,采取种种优惠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定了《特别都市计划》和《都长期规划》等相关法案,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准备、工业用水和交通社会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15].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市场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在基本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性监管方面做到位.在城镇化量的积累阶段和质量的提高阶段,都伴随着政府的宏观调控.

3.2把握实际选择适宜的模式

明确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降低城镇化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保持城乡的均衡发展.各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社会制度、人口规模、基础建设状况以及国情的不同,城镇化的模式既不能照搬,也不能相同,必须依据自己的国情而定.城镇化各种建设模式原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因此中国必须把握城市的特色,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式.近年来,在全国出现过各种城镇化尝试,天津以宅基地换房集中居住、广东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苏南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温州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但都体现为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等.选择城市建设模式,应以把握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因地制宜、体现城市的特色,根据要素禀赋的差异,选择不同城市建设动力.城镇化道路都无统一的固定模式,中国在选择城镇化模式时,应根据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状况,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合理的城镇体系道路.

3.3着力于缩小城乡之间差距

伴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镇,为城镇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城镇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许多工业品开始从城镇流向农村,从而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城镇化的发展要与农业的发展相协调,缩小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是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因地制宜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美国大多城市保持活力、推动发展的重要措施,旧金山附近的帕洛阿尔托镇,大力发展软件、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主导产业的培育,形成聚集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农业技术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在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食品的同时,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纽约周边农村区域的农业人口开始快速向纽约市转移,从而加速了纽约的城镇化进程.日本为了妥善处理好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制定了相关律,如《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山区振兴法》等,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很重视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资,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同时加强了城乡间、城市间的联系,使得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可能[16].英国政府异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育,缓解了农民职业转换造成的职位空缺.

3.4鼓励多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城市建设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需要政府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扮演重要角色[17].国务院2014年5月9日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企合作的关系,鼓励多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针对城镇化工作,自2009年以来已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地方政府平台融资和过度负债,意在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企业参与,市场引入将有效降低城市经营的金融风险,同时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政企合作背景下的协调可有效沟通信息、化解矛盾、优势互补、实现多赢,把具有不同性质、目标、管理模式和动力机制整合,强化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建立充分的信任,树立共同目标,坚持信息共享.要求利益主体坚持、共赢等共同的价值理念,使政府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共同分享项目建设信息.建立利益沟通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利益协调机制,包括主体利益的引导、调解和补偿等.建立利益规制机制,政企合作需要明确政府的主导地位,建立约束项目相关各种利益主体的管理体制和约束机制.

3.5建设科学城镇发展体系

城市建设应当有合理的规划,避免无止境扩张.美国许多城市人口移居到郊区,城市空间结构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型向多个中心分散型转变.英国于2013年10月专门成立了城市发展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就是对都市圈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推动伦敦等大都市与其他城市间的综合发展.日本既从全国或大区的城市体系着眼,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市的作用,适当分散主城的部分职能,在其周围逐步发展卫星城镇、其他工矿镇和专业城镇,并帮助周围地区发展为地方服务的中、小城镇.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市快速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消耗过快.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生态容量、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综合协调配套,坚实保障机制,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6发扬村镇传统聚落文明

发达国家较早认识到乡村建筑遗产价值,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对历史遗产进行保护.其中美国于1973年设立了“历史文化遗产基金会”,德国于1984年划定了298个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18].德国的小城镇保持良好的历史建筑与自然风貌,小城镇成为历史人文内涵与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国际典范.英国以文化传承与弘扬为导向,1953年颁布了《历史建筑和古老纪念物保护法》等法律,将城镇文化塑造与突出地域性文化巧妙结合.日本让文化继承、传播和创造共同凝结为城市的文脉魂魄.中国对文化传承滞后,城镇化发展与国内经济、社会、文化联系越来越弱,形成了城市中的大量新贫民窟,造成“毁城”的文化灾难.

3.7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注重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日本主要通过财政倾斜和促进农民自我发展策略增加农民的收入,扩展建设资金来源.美国私人投资增加了农村的资金总量,也改善了农村的基本物质基础条件[19].英国政府异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育.政府、企业和农民是城镇化过程中3大重要主体,如缺少居民的 “鬼城”、没有产业的“空城”等.农民是城镇化的最大利益攸关者,中国农民处于城镇化从属地位和被动地位,严重影响农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甚至有些地方城镇化变成了剥夺农民、损害农民利益的过程.

3.8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城镇人口的集聚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城镇化不合理、建设不规范,带来资源能源及原材料的过度消费.当前中国城镇发展与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尖锐,具体表现为工业污染情况严重、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并且过于集中、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社会问题突出等.日本水俣病大规模致死、伦敦因空气污染成雾都等.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非常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总体做到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美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高新科技企业带动,德国设立了污水处理设施[20].中国就地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会给耕地合理利用、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等带来挑战,必须加大整治力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从而促使中国走上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骆江玲.国内外城镇化模式及其启示——以江西省鄱阳县为例[J].世界农业,2012(6):7579.

[2]万博,张兴国.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0 (11):8995.

[3]郑文良,经焱,王纪洪.德国小城镇规划建设[J].城乡建设,2006(5):6163.

[4]高强,王富龙.美国农村城市化历程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2(5).

[5]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J].经济纵横,2002(3).

[6]刘建芳.美国城市进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7]郭小燕.世界“新型”城镇化趋势及其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1(2):3538.

[8]徐和平:经济发展中的大国城市化模式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4.

[9]毕宇珠,苟天来,张骞之,等.战后德国城乡等值化发展模式及其启示——以巴伐利亚州为例[J].生态经济,2012(5):99103.

[10]EmiliaMuller.巴伐利亚之路:从农业社会向高科领域稳步迈进[J].区域发展战略,2010(3):6670.

[11]李增刚.以城乡等值化实现就地城镇化——山东青州南张楼村的案例研究[J].理论学刊,2015(8):3242.

[12]杨晓东.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J].中国市场,2010(42):2137.

[13]刘奇.我国与西方国家城市化存五大差异[J].中国发展观察,2013(7).

[14]林伟.美国、日本和巴西的城市化模式比较[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14.

[15]尹帅.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新型城镇化的启示——基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视角[J].古今农业,2014(2):16.

[16]张鑫洋.北京特色城镇化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6(15):914.

[17]徐春燕.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及对“智慧武汉”建设的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5):4344.

[18]丁昭涵.我国村镇小康住宅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6):3135.

[19]容咏勤.绿色村镇住宅建设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12(28):2432.

[20]张绍红,王雷雷,阎东彬.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4(2):118122.

此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城镇化和启示和中国农村地区方面的城镇化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农业转型期的人力资源缺失问题与国际经验借鉴
侯铁铭(调兵山市委党校铁岭112000)摘要中国正处于农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资源的利用有赖于优秀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进而将农业发展的各个要素统筹起来 中国农业人力资源的缺失问题突显,本.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选择基于美国、日本经验借鉴
◇ 李亚丽(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郑州451450)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国、日本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因地制宜,积累了大量农业转.

值得我们借鉴的国外育儿经验
美国——父亲育儿成为时尚在美国,很少见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母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 同时因为人工费用高昂,只有极为富裕的家庭才请得起保姆,因此育儿的担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 养儿育女.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科学合作社
我国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农业生产走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经营摸式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已经不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只有走自由组合、科学组合之路,才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