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故事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黄德海:利玛窦的礼单,或万历二十九年李敬泽《青鸟故事集》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故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2

黄德海:利玛窦的礼单,或万历二十九年李敬泽《青鸟故事集》,本文是故事论文如何怎么撰写和黄德海和李敬泽和《青鸟故事集》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李约瑟难题论文人生十六七杂志堂吉诃德论文黄杂志

黄德海

黄德海,1977年生.《上海文化》编辑,《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曾获“《南方文坛》2015年度优秀论文奖”,“2015年度青年批评家”奖.著有《个人底本》《若将飞而未翔》《书到今生读已迟》.

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开端,比如,《青鸟故事集》的开端,我觉得应该是下面这段话:“历史的机微难测正在于此,真正重要的事件可能发生在已被遗忘的时间和地点,发生在那些被漠视、被蔑视的人之间.就如那位聆听者,在他的时代,这是个声名狼藉、遭人唾弃的家伙,但直到今天,我们还笼罩在他长长的身影之中……”或者也可以是这一段:“所以我寻找他们,那些隐没在历史的背面和角落里的人,在重重阴影中辨认他的踪迹,倾听他含混不清、断断续续的声音……”

就是这样对吧——历史的某个角落,发生过一些什么事,时间的尘埃很快便把这一切掩埋起来,遗忘饕餮般吞噬了它们.可是有一天,那个角落复苏了,发芽抽枝,我们身上长出了那被掩埋者的肉,流着他们当年流的血,苍老的饕餮忽然惊觉,它吞噬的那些已在某个时刻全面复活.

1601年1月25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已经苦候了半年多的利玛窦终于等来好消息,仿佛已经消失在深宫中的万历皇帝忽然心血来潮,决定让他这个洋人(估计明朝还不会有人称他为意大利人)进京.尽管是洋人,不太懂大明的朝贡规矩,但既然已经决定进京面圣,礼物总归要带的吧?果然,利玛窦有备而来,他的礼物清单如下——

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二幅、天主经一本、珍珠镶嵌十字架一座、自鸣报时钟二座、《万国图志》一册、西琴一张.

这真是一份(送礼者可能并未意识到的)意味深长的礼单,深长到几乎预言了今后大半的中国历史.万历皇帝的反应,至少不比这礼单缺乏兴味.先是皇帝跟往常拒绝上朝一样,拒不接见利玛窦,却略显好奇地要知道洋人的样子.遣去画像的人尽管画得并不像,却也没有被妄杀的毛延寿,万历表现出了足够的机敏,“皇上看了画,不禁叫道:‘这不就是回民吗?’”至于利玛窦带来的天主像,对早已三教合一的明代来说,也算不得什么新鲜事物,把异教判入自教,原本就是当时人谙熟的手段,那受难的耶稣,皇帝就直接指认为“这是活菩萨呀!”可见经筵不是白开的,奄有四海的皇帝,早就为一切将来的新鲜事物准备好了大大小小的口袋,只要在合适的时候装进去就行.“所以,尽管利玛窦不曾承认,他真正带给这座皇宫的就只有那两座钟,自动鸣响的钟.”

经过传教士忙碌的调试,自鸣钟终于开始报时.接下来是《青鸟故事集》常用的写作(思维)方式,想象渗透进记载的间隙,一次次尝试(essai)回到历史的当下:“像一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皇上惊喜地听到其中一座钟准时发出鸣响,这其实也是现代计时器在中国大地上最初的、决定性的鸣响.它发自大地的中心、庄严的御座背后,声波一圈一圈无边无际地扩散出去,直到两三百年之后,钟表的滴滴嗒嗒声将响彻人们的生活.”很可惜,这时间的滴嗒声不是福音,而是邪灵的魔笛.连带这份礼单上的所有物品在内,都只是一个庞大不祥隐喻的不同细节.

利玛窦献上的大自鸣钟,是那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表征着其时西方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即便是再不敏锐的头脑,也会记得我们近代史课本上反复提到的“船坚炮利”,那背后晃动的,就是这科技的影子.那张携带着近代地理新知的《万国图志》,看起来陈述的是中立的知识,却在经过了连绵的岁月后,化身为魏源御敌图强的《海国图志》,含藏着无量无边的愤恨和有棱有角的大志.那张西洋琴不知后来归于何处,或许始终都不曾被人弹响过,而那与古琴不类的音声,却静默而激越地穿透了中国完善自足的艺术整体,让业艺文者不得不开始新内容和新形式的尝试——如这本《青鸟故事集》,你能想象它会产生于较早期的中国?礼单的前四样是宗教用品,是一教的创始者(及其母亲)、经典和象征物,饱读诗书的万历皇帝当年没有看出这礼物的异质性,当然也不会知道近四百年后有人提出的“文明冲突论”.那么,把这意思换成那个受类风湿侵扰的皇帝能懂的语言吧——这几样物品,其实是企图更换一国的宗庙,耶稣会替代菩萨,素王孔子和道德真君当然也难以高枕无忧.如果连宗庙都变掉了,起码当时的人们会充满疑惑——他们将到哪里“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呢?遇到危难的时候,人又将如何“涣奔其机”?

那个时代,“知识的扩散相当缓慢”,即使人们的热情再高,高到像利玛窦那样,需要“抑制住剧烈的心跳,一步一步,走向他的梦想:中国的皇帝将皈依天主,然后……”新事物的冲击仍然没看出加速的趋势,然而,似乎就在这迟缓的1601年,也就是万历二十九年之后,在中国,物和人已不再能像过去一样处于和谐共生关系.而是携带着西洋人异样的体味,变成了某种“不相配的东西”,等待人们(尤其是中国人)的,将是惊人的误解和骇人的灾变.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往前推十四年,就是著名的万历十五年.在黄仁宇笔下,那看起来平平淡淡的1587年,提示了中国此后历史的重点,也彰显出有明一代,甚至是整个古代世界的重大的问题:“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对我们来说,或者(我猜)对《青鸟故事集》的作者来说,这样的结论太宏大也太斩截了.即使正确,也大面积忽视了历史中那除不尽的余数,盛不了大大小小的其他人生状况,容不下被隐藏在历史角落里的各类人,比如大大小小的“通事”——翻译.

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中写过—— 《说文解字》卷六《□》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 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 譌”“讹”“化” 和“ 囮”是同一个字.“译”“诱”“譌”“媒”“讹”“化”这些一脉相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的“虚涵数意”(polysemy,manifold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诱”)、难以避免的毛病(“讹”)、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青鸟故事集》侧重的是翻译的“媒”与“讹”:“两边传话,化不通为通.”“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的每次相遇都是深不可测的陷阱,匪夷所思的差错、误解、幻觉和欺骗在其中翻滚沸腾.‘译’即是‘讹’,中国古人的话虽然扫兴,但真是没错.”

1823年,《华英字典》(Dictionary of ChineseLanguage)完整出版,编纂者马礼逊博士给朋友写信说:“这是对世界的一次编纂.”一语道破天机,作为“媒”与“讹”的翻译,从来就不只是纸上的来去,一开始就携带着巨大的权力,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世界和世界观的认识.一个人在书房角落里的笔耕,最终会像《盗梦空间》里在意识深处置入的念头,其更为深入的本质是对世界的重新编写.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清朝的法律会严防“番鬼”学习汉语,中国人帮洋人翻出的译稿,必须由外国人自己誊抄一遍,“然后把原件当着他的面撕得粉碎”.

需要强调的或许是,从开端起,《青鸟故事集》就不是要抒发感叹,它要表达的,是“那些隐没在历史的背面和角落里的人”埋下了干燥的种子,然后“根须和枝叶在历史中不为人知地暗自生长”——当然,其间经过了重重的艰难,无尽的折磨.那些看起来的“媒”与“讹”,或许在开始时并非故意,而只是因为不可译,某些东西“表述的意义在中文中无法找到对称的词语——英国人的‘人类世界’在中文里会成为‘普天之下’,而‘普天之下’隐含的下文是‘莫非王臣’……即使你是最忠实的翻译,你的译本也必然在有意无意之间偏离原文,生成另外一套意义”.新的语言携带着特定的知识背景、特定的世界模型,离开这一整套的新图景,翻译只能是殊途异归或者南辕北辙.因了这送来的美丽新世界,我们被迫跟此后将君临天下的某些价值生活在一起,所有的承续和更新,必须在这几乎不可消除的隔膜中进行.

即便再怎样腾挪,人们似乎也只能望着那座巍峨的巴别塔,感叹人类的渺小和无能是吗?也不全是.伽达默尔在《哲学生涯》中说道:“在苏格拉底这位西方哲学传统的决定性人物之外,还有耶稣、佛陀和孔子与其并驾齐驱.一个人在不掌握那种思想所依赖的母语的情况下,能摸到这种思想的哲学轮廓,他一定具有某种特殊的天赋.我把这种天赋称为相貌学(physiognomie,physiognomy)思想.正因为这种思想不是来自语词,而是懂得从轮廓处读出东西.无疑,这种释读方式无法掌握细节上独到的东西,但他能推断和描述出大概的线条,而这个线条蕴藏在所有人的思想运动中.这是一种不能在任何关系定位中理解的泛神论式的理性,它游走于时空之上,追随着内在的本源,因此它以对伟大者所有至诚的尊敬赢得了某种裁决者的尊严.存在回答存在.”沿着相貌学的方向,面对着不得不面对的新知识、新世界观、新生活方式,人们或许可以像当年翻译佛经一样,一点点格义,在不停变化的旧语言里妥善安置那个新世界,从而慢慢摸索出一条告别巴别塔的小径?

就像上面提到的《海国图志》,就像“1917年,一位名叫胡适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发起了‘白话文运动’,这棵(翻译的)谱系之树蓦然间变得遮天蔽日.这场运动从来不像它所宣称的那样,是要人们按照自己的所说去书写,它隐秘的目的是使汉语彻底地成为一种可以翻译和被翻译的语言,直到我们能准确无误地听清来自世界的声音和意义”.现在,那场被谈论得太多的运动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我们的语言已经发展到能够兑换误解、消除讹误,抚平人心参差不齐的起伏,准确无误进行听说对话了吗?是耶,非耶,《青鸟故事集》给出的,始终是个大大的问号.

沿着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再往前推五年,1582年,是几乎已经被人忘记了的万历十年.这一年,利玛窦带着他礼单上的礼物到达澳门,中西交流将会遇到的重重误会和寸寸进展,其实在这时已经全面登陆.也是在这一年,那两座自鸣钟背后的科技,检测出此前恺撒历的问题,经罗马教皇之手完成了历法变革,是为著名的格里高利改历.自此,这个更接近太阳运行规律、误差较小的历法慢慢在全世界通行起来.其实也是在这一年,大明权倾一时的首辅张居正去世,随着这位强势人物的离开和被清算,万历十五年(1587年)描述的政制危机开始全面爆发,而“在大规模贸易中急剧膨胀的民间利益”,也渐渐冲垮了帝国的海防.

明万历十年(1582年)的改历,现在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过,它当年带着新事物的贼光乍临世界的时候,可并非现在这样灰扑扑的.为了抵制新历法,抵制这更新之后的时间感觉,新教国家展开了持久的斗争,如开普勒所说:“新教徒宁愿不与太阳协调,也不愿同教皇保持一致.”直到一个世纪之后,在瑞士的一些村庄,还要用罚款和武力来推行格里高利历.

这个改历故事的后续也出现在《青鸟故事集》中——1935年1月3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抵达甘州,发现那里的人们正处于节庆之中,原来“中国通过了一项法令,废止中国的旧历年(春节),改成与西方国家一样的时间庆祝新年”.其实中国采用这个历法,要比斯文·赫定的观察早了二十三年.那一年,中华民国成立,先期付出的代价是“无量头颅无量血”.

似乎就是这样,“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变的角度来看,那个让人吃惊的中国,仍然还有更让人吃惊的地方.当年,有个国家被认为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它的名字叫——‘契丹’(Cathay)”.对明代来说,契丹不过是个统称,只是,对更早一些的人,比如生活在北宋的邵雍来说,那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威胁.因而《皇极经世》自邵雍出生开始的每一年,都写下了契丹纪年.如果把时间从万历十年(1582年)往后再推一年,那时候,努尔哈赤的父祖被李成梁的部队误杀(此前,其外祖父因叛明被李成梁诛杀),他正当二十五岁的壮年——然后,是我们都知道的结局,努尔哈赤成了清太祖.

就是这个意思,清朝的崛起跟西方文化的大举涌入,正好处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只是对那时的明朝来说,利玛窦还是历史暗角里的人物,迫在眉睫的危险将是清军的入关,后面是翻译为“冲冠一怒为红颜”,或另外一些奇特借口的故事.有意味的是,入关的有清一代,要面对大明王朝早就该面对的利玛窦礼单.这份礼单的潘多拉效应显示出来,没有妥善处理这不祥礼物的大清朝因此为千夫所指,并终于就此走到了自己王朝的尽头.其实,如同从《青鸟故事集》可以看到的,那个让晚清士人感叹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已经初露端倪,包括社会各个层面的参差错落状况,包括那即将到来的铺天盖地的“翻译”和“翻译”带来的误解.

对事实来说,所有的言说和想象都难免显得像浮词,如《青鸟故事集》的结论之一:“对中国历史来说,一艘商船上的无名商人把玉米、番薯的种子带入中国,无数农民在漫长的时间里把它们撒遍大地,这沉默的过程使任何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显得卑微,因为它所带动的生存条件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长构成了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力量.”是这样没错吧?我们都在心里暗暗赞同.而这本书里的另外一个结论,或许恰好构成了极为不同的认识向度——

把一个盲目的历史转化为意识,使每个人的属于神的那一部分浮现出来.

“凭借艺术,凭借大胆的、肆无忌惮的、厚颜无耻的编造,我经历着我的‘历史’,我是自由的,历史不能把我怎么样,相反地,你们所说的历史将越来越像我的书.你们把这叫作‘吹牛’?也许是吧,但在我的词汇表中,我更喜欢选择另一个词,‘行动’……”包括切切实实的行动,也包括意识的行动,远在世界被全面惊扰之前,就实验了一种独特的文字炼金术,“使每个人的属于神的那一部分浮现出来”,在纸上写下了清晰可见的未来——“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评论,此文是大学硕士与故事本科故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黄德海和李敬泽和《青鸟故事集》方面论文范文.

重汽海西经销商黄磊业:好拍档标配神助攻
本报记者 李晓菲过去3 年, 与大多数日子艰难的卡车经销商相比, 中国重汽经销商深圳恒誉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磊业的日子要舒心多了 在中国重汽集团海西汽车有限公司2017 年商务大会现场见到黄磊业.

独特的思想之旅读李敬泽新作《咏而归》黄东光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产生过孔子、庄子……一大批光耀千秋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这些诸子百家不仅开创了特立独行的理论学说,还借助辞赋……文学表现形式,留下了众多博大精深的思想著.

再访唐德刚:听唐德刚说张学良几述纠纷始末
一  2001年,我们夫妇前往美国纽约探望儿子一家,已经预订了9月14日的机票,途经旧金山再到纽约 9月11日,儿子来电说,纽约出事了,世贸大厦被炸 接着就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通知,9月14日的航班取消.

黄惠祥:不会打桥牌的首富不是好选手
祖籍福建的黄惠祥,是印度尼西亚烟草针记集团和中亚银行大股东,不仅在印尼商界是个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在当地的桥牌界也颇有声誉 从小爱打桥牌的他,认为这是一种“决策游戏”,有助于自己.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