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电影研究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文献学视域下广西电影简论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电影研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7

文献学视域下广西电影简论,本文是电影研究方面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文献学视域和广西和简论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电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电影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看电影杂志电影世界杂志电影文学期刊电影杂志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献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以延伸,以文字记录为载体的传统纸体文献尽管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以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胶片、视听资料存储光盘为载体的音像档案文献资料正以方兴未艾之势,进入学术视野.自然,作为当代影像时代的核心——电影,其文献学研究成为新兴领域.毕竟,目前主流的电影研究多是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批评,但是与这三个领域紧密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则属于文献学范畴,也是电影学成为一门成熟专业必然要做的基础性工程.

基于“重写文学史”概念,电影学领域亦提出“重写电影史”,在此背景下,“地域史和断代史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学界正在呼吁’要努力填补电影专门史、区域电影史、断代电影史……等研究领域里的一些学术空白.…… 在中国区域电影史研究领域……有一些学术空白需要及时填补’”①.区域电影史陆续有研究成果,但是全面系统的开展区域电影文献学研究的成果甚少.广西电影经过六十年的发展②,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第五代导演重要的创作基地,广西电影成为中国区域电影研究的一个重镇.当下中国电影学研究,对于地域性与电影文献史料研究稍显不足.广西电影研究则多是文艺美学角度下的研究,要么是理念性构建与反思,要么是文学性、艺术性的价值关照.文献学角度下广西电影史料性研究成果甚少,而广西电影的影像维护与修复等基础性工作几乎空白.原因一是史料文献研究本身就是费力不讨好的研究路子,且史料如何形成掷地有声的观点和价值论,更是难上加难.并且,新文献的发现也往往对现有的电影学研究有颠覆性的悖论功能.同时,电影学领域,作为新兴的以影像维护与修复为核心、史料发掘与确证为主的文献学研究,认可度本来就不高,研究难度更大.因为,电影的维护和修复需要技术团队、设备和大量的资金投入、高强度工作、熟练的技术人员③,这样的投入还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自然难以获得支持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于是,形成了文献学视角下中国乃至广西电影研究应当开展却鲜有系统性研究成果的无奈现状.然而,“根据来自65个国家超过130家电影资料馆的数据统计,电影自诞生以后的平均存活率只有10%.在美国,1950年代之前的电影一半以上遗失.在中国,1949年以前的电影,母本拷贝绝大多数不知去向”④.随着电影领域第三次技术革命——数字技术代替胶片技术,电影文献学成为十分紧迫、必要的研究板块⑤.综上可见,作为区域电影史和文献学研究的双重交集,决定了广西电影新的研究方向——文献学研究.

一、film death(电影之死)

电影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带给人们视听的艺术享受.这样一门综合性艺术,因为人的创造而被赋予了精神文化层面的意义,人类的精神与才智也凭借电影得到展现.但精神终究虚无,还是需要有实实在在的物件才能得以呈现.拍摄电影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促成电影影像的成形;拍摄成品的胶片和数字载体,以实物承载着影像的内容;放映影像的荧幕等设备,向大众展现出电影的艺术魅力.电影的价值在于承载了精神文化的艺术价值,又依靠物质的科技和设备能够创造和呈现.对于影像艺术的追求,推动了技术创新、设备的更新换代,科技的发展,也推进了艺术的美感和表达多样化.而电影作为一门承载了人们精神文化的艺术形式,不只是为当时人提供艺术享受,也体现出当时的影像艺术和科技水准,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状况与精神风貌,也是呈现当时精神与物质的资料载体.从这个角度看,影像的保存和修复,与藏书家对书籍的*和修缮、史学家对史料文献的发掘和维护等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悉心维护着或纪录或演绎的、承载了当时精神与物质的资料,所区别的是载体的不同.然而相较于藏书、史料研究,影像的保存和修复更不为人所重视,甚至发生人为原因主动销毁电影胶片的惨剧.

当前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影像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媒介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胶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film death命题(电影之死,主要强调任何一个物质技术的进步都会导致某个阶段的电影技术的消亡,随之就是这个阶段的某种电影艺术的消失)不断闪现在我们眼前.可面对这个数码时代的全面莅临,胶片等电影传统载体真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吗?我想这是一个伪命题.胶片其保存的效果较之数码电子产品的优良自然不必多说,同时,胶片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更不应该就此消失.我们可以接受数码转型,但我们不能接受电影因为技术革命导致对应的艺术文化传统颠覆性断裂.当今我们正处在这一转折时期,影像的维护与修复为核心的影像文献学不仅是对电影的抢救与维护、保存,更是对电影文化的保护,也是20 世纪以来人类动态视觉文明的传承⑥,如此看来,文献学角度电影研究成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文化自觉.广西电影作为中国区域电影研究的重点,当前文献学研究并没有系统开展,资料性保存的博物馆学建设也是空白.其实,离我们时间并不遥远的广西电影代表第五代导演电影作品的胶片文本已经存在一定程度损毁.如此,出于对中国电影文献和广西电影资料的保护等方面的责任,文献学角度下的广西电影研究是必然趋势.

电影文献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保存与修复,保存是现代资料馆学范畴,有了很多新的收获,典型是法国电影资料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库、电影文档及相关物品,资料馆目前每日放映世界各地的电影.电影作品修复则是电影文献学的主体,代表是马丁·斯科塞斯发起的致力于保护、修复老电影拷贝的“世界电影基金会”.努力将拯救电影作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的国际机构是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FIAF),价值核心是确保适当地保护和展示电影.国际公认的电影文献保护文件是1980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保护和保存电影议案》.目前,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等单位,开始电影文献学研究和发展,而各省、市、自治区大多数没有开展区域电影文献学的研究工作.因此,文献学研究成为广西电影全新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二、紧迫性、必要性与合理性

通观电影发展史,每次技术革命都导致发生电影胶片等文献资料被人为有意无意地损毁的历史事件.一是有声片代替无声片、彩代替黑白片的技术革命,导致大量无声片、黑白片有意或无意的丢弃.二是1950年代以前硝酸片基的胶片众多,这些胶片在各国因为失火,导致许多经典电影影片消失.欧美国家20世纪50年代多数以法律的形式要求销毁旧的硝酸片基的胶片,导致大量电影胶片人为销毁⑦.三是因为战争或政治原因,典型是中国电影.如日军发动的一·二八事变,导致中国明星电影公司等众多20世纪20年代早期中国电影影片拷贝因战火而丧失⑧.当然也有人为主动销毁,典型是1956年发生的在电影局主持之下,对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重要的作品胶片进行销毁的惨剧,如明星电影公司的许多电影作品以政治不正确的名义销毁了,如早期的经典《孤儿救祖记》⑨.目前,我们数字化技术代替胶片技术,大量胶片因为需要储存仓库、恒定的温度湿度等高标准保存要求、人力维护修复技术与资金投入太大且无明显收益而被多数电影制片厂视为鸡肋,不知如何处理.甚至,有的制片厂因为效益问题,直接将这些胶片丢弃.2014年8月笔者在广西电影集团的调研中,时任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匡达蔼等领导均表示左右为难.广西厂的电影胶片存放在一间小房间里,虽然有空调,但是保存效果亦让人担忧.更紧迫的是并没有对胶片进行详细的维护和修复,存在着巨大隐患.服化道等实物文献只是放在一个简易的铁皮仓库里,任其自然保存,没有任何整理和保护,如此现状,更是说明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迫在眉睫.

广西电影史学文献整理也是乏善可陈,如广西早期电影与法国殖民关系、广西地区第一家电影院、放映第一部国产影片的时间、第一位广西电影明星等,抗战时期电影名人在桂林、南宁等地区的史料文献、东南亚诸国电影与广西电影的历史关系,1949年后广西地区电影发行和观影数据、放映队等内容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十分匮乏,如1956年《桂林山水》获第九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奖,这是中国科教片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对这次获奖史料文献整理成果就很少,可见,开展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非常必要.

当前“中国电影学派”的提出,为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因为,区域电影研究和文献资料发掘是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基础,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饶曙光教授指出“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不能闭门造车,要包容性……当前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基于创作实践的跨领域认知电影成为题中之义……进行系统化的调整,方能从真正意义上建构起系统化的中国电影学派”,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部长贾磊磊教授更是强调:“中国电影学派要回归电影的本体.”作为中国电影理论——“影戏”提出者钟大丰教授认为:“把政治社会*化作为艺术的核心方法,是认识中国电影学派立足的文化根基在哪儿的关键……它是利用中国人的方式,用中国人的话语.……我们更应该关注传递的有效性.”⑩可见,作为中国电影学派重要内容,民族性、系统化、包容性、本体性、有效性等几个方面来看,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是这些内容获得充实的重要来源,同时,广西电影的民族性、地域性、跨文化、多元化等契合了以上中国电影学派构建的要求.通过系统地挖掘和整理广西电影影像文献和史料、传播数据等,以生动、具体的电影文献,为“中国电影学派”构建提供丰富的案例和确证性资料,因而说明广西电影的文献学研究是合理的.

三、跨界与融合

一个新的专业研究领域能够独立,必须有自己的学理支撑.电影文献学学理架构的基础是跨界、多元与融合,本底是文献学.清代章学诚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乃是核心精神,包括历史文献学与古典文献学两大类,包含了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子系统,这些专业都可以拿过来作为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的学理指南.由于突出历史存留和资料性存在,史料学、考古学、文字学、档案学等专业则是开展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的学理支撑主体和方法论来源,如广西电影史研究最迫切的是史料学.考古学则是历史考古学和知识考古学的结合,如广西早期电影、电影院、演员明星等考证研究就需要考古学专业知识.文字学突出考古和实证性,以胡适、傅斯年为代表的考证学派是代表,我们在考证广西电影版本、电影剧本、电影改编史料等内容时候,均可借鉴.档案学三原则:“整理以不失原来之真相为原则,编纂以普遍编目为原则,陈列以就文物之性质相互连贯照应为原则”,亦是广西电影资料档案整理、归类、保存的基本原则,广西各地县市地方志亦是广西电影史料文献的多样来源之一.

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离不开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专业的支撑.电影人类学已经是人类学一个专业,民族学角度对广西电影研究成果众多,尤其是少数民族电影研究,电影民俗学也有少量研究成果.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需要一定传播学专业知识,一方面用于广西电影在国际上传播数据与文献资料的研究,另一方面充分采取传播学专业角度,加强电影发行、传播效果等方面资料的研究.例如广西电影的东南亚传播史文献资料和数据研究,法国与广西电影关系等均涉及跨文化传播等内容.综上,唯有跨界多元融合才能让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形成理论体系、发现新的文献史料、构建全新的广西电影叙述话语.

四、路径与策略

理论建构的前提,必须界定好广西电影的内涵,我们确定广西电影内涵为三个方面:一是广西地区生产的电影,重点是广西电影集团出品的电影,二是以广西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等为对象的电影,三是文学桂军作品改编的电影,四是中外和区内外合拍的广西电影.在路径方面,我们着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西电影胶片或数字胶片版的数据库建设.二是电影编、导、演与制、发、方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整理.三是口述史:首先,广西电影制片厂经典影片参与人员的口述,其次,广西电影民间接收的口述史研究,最后,文学桂军人物的电影活动口述史.四是开展广西电影国际传播史文献研究,重点是东南亚、南亚传播资料研究.五是学术力量与机构基础:广西政府相关部门对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人财物的支持,这个前提下,文化厅、广西电影集团、史志办等文化机构,区内外大学、研究所构成研究团队.六是广西电影文献学研究物化成果:广西电影博物馆、中国—东盟电影博物馆、中国(广西)—东盟影像文献资料库的建立.

理论建构策略上,我们需要以扎实而丰富的广西电影文献学成果做基础,然后打造广西地域特理论体系,形成民族性、本体性的区域电影文献学研究范式模本.坚持萨义德反中心主义理论,打破对广西电影边缘性、被动性、弱势性叙事,构建多元而自主的广西电影价值话语.如广西电影制片厂以张军钊、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对整个当代中国电影史逆袭,就是一个很好的文献案例.运用布尔迪尔“场域”理论,积极开展广西电影在某个特定“场域”下具有的正统性和中心性的研究,如《血战台儿庄》的意识形态政治场域下如何促进两岸的和解等等.■

【注释】

①周斌:《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新课题与新拓展》,载《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

②1958年5月25日至31日,电影局召开全国电影事业“跃进”工作会议,确定了“省有制片厂、县有电影院、乡有放映队”目标,广西亦按要求进行广西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工作.1978年11 月,在广西电影译制片厂基础上,自主生产故事电影的广西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参见朱安平:《58年电影“大跃进”:欲用十年让中国成电影最先进国》,见《党史博览》,http://news.ifeng.com/a/20160508/48719916_1.shtml,2018-07-08;《桂影·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回顾》,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③④电影拷贝的修复工作极其枯燥烦琐,需要很强的耐心,有时还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修复一部电影要走八道工序.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作人员一般每天只能完成100 到200 帧的画面修复,而一部90 分钟的电影,大约有129600帧画面.因此,完整修复一部电影,少则耗时几个月,多则几年.参见:《胶片修复热:拯救电影需要责任心和耐心》,《艺术中国》,新民网http://art.china.cn/movie/2012-03/19/content_4884649.htm,2018-07-09.

⑤笔者参与了厦门大学音像文献中心开展的全国国营制片厂调研,并参考相应数据报告,发现多数电影制片厂随着产业改制和市场化,胶片生产洗印设备和胶片文本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这些现实背后则更可怕的是不理解,甚至将这些承载每个电影制片厂过去重要历史的文献资料视为累赘,也反面证明了以电影维护和修复为核心的电影文献学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⑥此部分内容参考或引用了台湾电影资料馆前馆长、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与修复研究所所长井迎瑞教授在厦门大学2015年5月开讲的课程《影像修复的魅力》部分观点和资料.井老师为影像保存修复不遗余力,深入台湾、大陆等各地,抢救电影胶卷、相关重要文件与机具等.因其突出的贡献获得2014年台北电影节“卓越贡献奖”.参见:腾讯娱乐,台北电影节本土片《共犯》开幕任达华新片闭幕,http://ent..com/a/20140518/005053.htm,2018-07-19.⑦[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重构中国电影史学)》,李迅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0年版.

⑧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1、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⑨钟惦棐:《论电影指导思想中的几个问题(1956年6月)》,见《陆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⑩2018年6月30日,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与批评大型学术会议开幕式上各位专家发言.

廖海波:《影视民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焦仕刚,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本文系2018 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跨媒介与多栖性——中国早期电影明星效应与传播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KY0385)

上文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文献学视域和广西和简论方面的电影研究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电影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行为链视域下的电影跨文化翻拍
跨文化传播是当代电影文学传播中面对的热门话题,跨文化传播学奠基人爱德华·霍尔认为,要实现跨文化的无障碍对接、沟通、融合,必须完成对文化语境的恰当转译,在跨国“文化积木块&rd.

接受美学视域下国产动漫电影的传播策略
摘要接受美学视域下,国产动漫电影具有表达受众民族性心理、实现受众意境美追求、满足受众教诲性需求的特点 但是,国产动漫电影也面临扎堆上映、版权成本转嫁推高电影票价、宣发不力……传播困境 本文通过分析接受.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三部电影版《倩女幽魂》
金荣慧(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聊斋志异中聂小倩的故事由香港电影人从上世纪60年代至2011年导演了三个不同的版本,在跨越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里,由于时代背景、大众审美的.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异化人电影《王子复仇新记》艺术特色
电影王子复仇新记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标新立异,没有忠实于原作将经典文学故事影像化,而是选取了原著的人物模型、思想内核,小说的外部结构与情节设置被完全颠覆并且现代.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