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建设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校本课程文化建设谨防五种失位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文化建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4

校本课程文化建设谨防五种失位,本文是关于文化建设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校本课程和建设和文化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摘 要]校本课程文化是校本课程整体呈现的特征要素,例如:某校倡导的“人在正”的课程观,即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它是学校文化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该校的校训即为“千帆竞发”,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核心.因此,校本课程文化必然具有本土(校本)、教育(课程)、文化等特征,如果把握不当,容易出现“失位”的现象.

[关键词]校本;课程文化;“失位”

一、本土失位

某学校是依托某个楼盘而新建的学校,当然是以该楼盘命名了.于是,学校文化被定位为“童话教育”,并用格林童话的内容来统帅学校的课程文化.他们编写了顺口溜的校训,“白雪公主真善良,平等爱人最美丽.傻瓜汉斯有智慧,幽默风趣解难题……”并围绕着格林童话的故事情节、审美标准建构学校的课程体系.他们设置了童话阅读课程、卡通影片课程、影视音乐课程、童话绘制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童话阅读提不起多大的兴趣,童话这一主题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相比较而言,该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他们更加迫切需要面对的是如何融入当地的文化习俗,建立更为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因此,上述学校的文化定位就远离了家长的需求,既没有联系原有的教育经验,也没有扎根于师生的现实生活,仅仅凭借某个名称,就演绎出一套课程体系,不免有捕风捉影之嫌、张冠李戴之弊.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得好,“观天文已极变,察人文以成化”,如果文化离开了本土的基础,必然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课程文化也是一样.

二、儿童失位

某校开发了“桂花缘”校本课程体系.其由来是该校教师在上完课文《桂花雨》之后,一些学生就在校园中摇起了桂花树,一时广为流行,屡禁不绝.于是,学校索性转变风向,因势利导,设计了系列课程.有德育类的,学校设计了校园文化形象大使“桂花娃”,并以“金桂奖”“银桂奖”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有综合课程类的,选编桂花诗,学做桂花糕,栽种桂花树……这样的课程一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是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编写校本教材,增加考核要求,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孩子们反而失去了兴趣.桂花诗歌的考核要求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桂花娃”的评比对高年级学生缺少了吸引力,根据“桂花”主题开发的数学、科学课程让教师感到勉为其难……学校在做大做深“桂花”课程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儿童的本位,因此,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了.毕竟校本课程的实践主体是学生,必然需要带有儿童的特性,前者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符合学生的经验和环境,与孩子好动的天性相适合.后者之所以受排斥,只因为它偏离了孩子的发展要求和个性喜好.儿童是课程文化的“灵魂”,课程文化必然要体现儿童精神.

三、教育失位

某学校设计的“尚美”课程文化,是这样阐释的:“美是生命的造物主,教育是对生活的赞美诗,学校是儿童的美学圣殿,课程是师生的福音与告白.”文字虽然很优美,表达很抒情,但是其中带有浓浓的宗教“情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当然,我们常常运用佛教的“智慧”、道教的“自然”去理解教学,实践课程.丰子恺也曾经说过“故用宗教与艺术来保护,培养他们这赤子之心,当然最为适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进行文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防止在不自觉中给孩子染上一层“底色”,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判断,也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有的学校喜欢用国外文化来标示“时髦”,什么“DNA”课程结构,什么“超脑……”课程,似乎国外的文化就代表着先进.例如,有的学校置身于科技开发区,就设置了“科学教育”特色,一切朝科学课程看齐,凌驾于其他课程之上……这样的文化设计不能说错,但是位置没有摆“正”.有的夸大了某种文化的价值,有的和国家课程文化相冲突,还有的挤占了儿童文化的空间……课程文化应该体现教育位置,利于学生健康充分发展.

四、内涵失位

当前,某些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出现了文化设计“先行”的现象.有的学校过分注重形象设计,忽视了内涵建设.有的学校出现了“娃娃”满天飞的现象,什么“苹果娃”“骏马娃”“科技娃”,以此作为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却不顾这样的形象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同.有的学校推出了“震耳欲聋”的口号,什么“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让每一个儿童在课程中幸福成长”,却没有深入思考理念之中的逻辑含义和实践可能.有的学校建设了很多相关的设施,例如,有的科技特色学校在校园中摆放了擎天柱、蜘蛛侠等模型,虽然很多*学“奔走相告”,但是也有不少女同学“充耳无闻”.还有的学校命名了很多生僻的课程名称,例如:某所学校为了突出学校培养“精灵”学生的主旨,出台了灵致管理、灵趣课程、灵话点评等内容……这样的名称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明所以.一些学校过分重视了形象设计,而轻视了内涵建设,使课程文化不能被师生所理解,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因而也无法伴随着师生共同成长,最终难逃华而不实、无法传承的命运.

五、结构失位

某些学校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往往采用这样的流程,首先寻找课程文化精神,然后提炼课程策略方法,接着设计课程内容,最后建构评价体系.例如,某所学校校名为新美学校,因此课程文化定位为新美教育,校训为“以美育美,各美其美”,课程理念为“演绎生命之诗”,课程内容围绕“美”设计为尚美修身、完美思维、创美探索、宏美健身、展美艺趣五大类,共121门课程,认为这样的课程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新美”少年.这样的课程从理论建构上来看具有一定逻辑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这种分散的课程存在着内容重复的现象,思维类课程和修身类课程一定是截然两分的吗?是否课程越多就越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其次,如果单纯地从上———下的设计路径进行建构,是否是课程“生长”的唯一方式?课程文化依靠一两位专家能否瞬间构建?文化不仅需要“文”的点缀,更需要“化”的演绎,有时理论上的建构,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实践上的完美.相反,不完美但是灵活的课程,有时却能开出艳丽的“花朵”.我国著名美术家黄永玉先生,虽然在集美中学求学期间连留“”,但是他看完了整个图书馆的图书,并且参加了中国东南木刻学会,最终在美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由此可见,课程文化只有适合学生个性,才能发挥作用.而过于严密的结构,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天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符合儿童特质的课程结构,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校本课程文化只有定位准确,才能融合学校文化,落实具体课程,催开学生素质之花.

上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校本课程和建设和文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化建设本科毕业论文文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素养化以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为例
【摘要】在学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存在重量轻质、过分关注特色化的不良倾向 为此,应实现课程体系建设的两大转向一是要明确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主次关系,从课程建设转向课程体系建设,并重点关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

基于府学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以红楼养生谈课程为例
【摘要】“红楼养生谈”校本课程的内容立足于红楼梦原著,着眼于中医养生话题,涉及文史风俗 它的开发延续了常州二中人文教育传统,丰富了千年府学文化内涵 课程具体实施上依托府学文化校.

合肥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张红梅(安徽省合肥市绿怡小学,安徽 合肥 230000)摘 要 教育部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开发校本课程,主要是因为开发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肥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根本目的和方向探析
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加强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我国逐渐地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开设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并且对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是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未来发展还具有一定的空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