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人才培养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和基于协同育人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主题:人才培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6

基于协同育人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是人才培养类有关论文范例和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和协同相关论文范例.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应用型论文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期刊协同采编系统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教改创新】

基于协同育人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庞宝坤,孙 晨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40)

摘 要: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秉承“学习过硬本领、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从教育主体、教育理念、专业设置、授课模式、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实现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协同育人;应用型院校;课程与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111-03

引言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推动建设高质量、高效率、高就业率的应用型院校教育发展模式.应用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包括提高就业率、提高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等.协同育人教育理念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以学校为教育实施主体,协调社会多方资源共同参与高校教育工作,如共同参与应用型院校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协同育人等资源整合理念指导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主体转换、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等几个方面.

一、协同育人视野下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多元诉求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诉求.“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经济结构改革、资源环境保护、能源技术发展创新等组织结构与核心技术都在快速发展中.全新的市场需求的出现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加强专业理论教学,更要加快完善实践教学与实践技能培训,培养懂理论、会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应用型院校应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才能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

2.应用型院校大众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处于不断扩招的状态,应用型院校主要承担为社会培养具有一线生产技能的专业性、实践型人才,未来在社会生产的一线重要岗位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给应用型专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实现应用型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保证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现状相一致.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协同育人也是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3. 学习者个体职业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现代社会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随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高校学生不能再单一的学习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更应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尤其是在现阶段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地区教育发展与改革程度不一致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要更好地实现个人能力与岗位需求的一致性、学校所学与职业发展规划的一致性、工作能力与收入的一致性、工作与生活幸福指数的一致性,需要高校从自身教育改革做起,使应用型院校和应用型专业毕业生能够有足够的专业技能与学习能力应对岗位工作和未来社会变化.

二、应用型院校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顶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1.指导思想未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体系有待完善.协同育人理念在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引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教育水平.而当前的教育指导思想大多还停留于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未能充分考虑毕业生就业现状.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学校、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发展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院校建设,可以协调以学校为主体,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等多方教育资源的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的联合办学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率.

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是教学的重要步骤.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①确认培养主体与培养目标制定的主导.培养主体主要是应用型院校和应用型专业在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制定的主导主要是应用型院校,同时也要协调政府、企业、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加入.②如何选择培养内容.培养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指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践教学安排等方面的内容,专业的设置要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要保证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能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符合岗位与社会生产方式更新换代的新要求.

③制定课程设置程序.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需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完成每一步工作.

2.培养者仅仅局限于教师,培养内容开发体系不健全.高等院校的教育实施者仅限于高校教师,尤其是理论教育方面的教师,高等院校需要高学历人才担任教师,但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应用型转校与应用型专业发展与教育实施的特殊性,纯粹的理论教育对应用型专业的发展与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局限性.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院校教育改革可以引入行业、企业等专业相关社会人才参与高校实践教学工作,甚至可以将校企联合资源扩大,建立高校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首要任务是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问题,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的安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明确专业开发主体、进行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和高校实际教育资源进行专业设置、设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结合社会生产结构的变化与人才需求供给侧变化,深入分析,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并根据动态实时调整培养方案.

3.协同育人教学体系,缺乏合理的协同评价策略.应用型专业课程建设,还需要加强对科学性较高的教学体系建设.协同育人模式下的高等教育,需要教师、学生以及校外优秀专家、企业代表等的共同参与.协同育人教育体系的建设还缺乏合理的协同评价策略.所谓协同评价策略,指参与协同育人的各方共同参与,制定详细、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尤其是要完善实践技能教学方面的教学评价制度.科学设置评价内容,尤其是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一定要联合以上各方力量,协同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课程评价制度的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的评价制度可以保障教学质量,激励教师授课的积极性等.设置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策略和方法以及评价步骤和路径,都直接决定着评价的质量,不容忽视.

三、应用型院校“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

1.协同育人理念先行,贵在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①协同育人教育理念的概念.协同育人主要指协调多方教育资源共同为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协同育人理念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主要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质量为目标.协同政府、企业、同类学校、教师、家长等,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合作,协调多方优势教育资源共同为应用型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做出贡献.协同育人理念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首先需要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从自身做起,转变教育理念,认清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差距,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整合各方优势教育资源,共同建设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②协同育人理念对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指导.首先,明确教育的参与主体与服务主体.高等教育的参与主体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等,主要服务主体是学生,另一个服务主体是社会.其次,明确目标制定的执行主体.上文提到,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需要多方共同参与,但培养目标的制定主要执行主体还是学校,协同育人的主要协调主导者也是学校.第三,规范目标制定及执行的程序.培养目标的制定需要参与协同的多方共同来完成,规范培养目标制定执行程序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参与的秩序.最后,明确市场需求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与转型使得社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必须要不断了解社会变化趋势及人才需求动态,并根据发展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式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2.协同育人中主要培养者的责任及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①主要培养者的责任.培养者包括高校教师、行业组织、企业工程师等,不同的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个主体在高校的协调之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培养模式及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同时一起完成共建“双师型”队伍、共同组织课题研究、共同评价、沟通拓宽就业渠道.高校教师作为主要培养者,负责统筹协调各方教育资源与课程的安排.主要教育实施者也为高校教师.高等院校和高校教师是教育的全局统筹者,要严格国家相关教育改革政策,同时整合优势社会资源为教育发展服务,包括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技术与资金支持等.②课程内容设置及优化.应用型院校和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建设需要解决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问题.上文已经讲到,应用型专业的设置需要高等院校结合社会发展与经济结构改革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保障市场人才供给与毕业生的就业率.制定课程内容设置主体.课程内容设置在现有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要增加实践技能教学、企业见习等实践内容.课程内容设置优化应该在科学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完成.课程内容的优化包括理论授课内容、实践教育方式等.我国应用型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学习效果较好,但实践教育方面还有待提高.如,高校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企业硬件设施与人才资源,作为高等院校师资队伍的拓展方向.通过教师培训加强应用型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高等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应用型教育改革的重要软件资源建设.

3.协同主体的实践教学安排和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化评价标准构建.①协同主体的实践教学安排.协同主体是指参与教育实施与接受的全部主体,包括学校、企业、政府、学生等,高校需要协调每一个参与主体的关系,并按照教学需求安排课程,尤其是实践教学部分的协调.首先,实践教学部分需要高校教师积极参与,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在职在岗培训等方式,系统学习实践教学方式与实践技能,并将所学运用到实践教学内容中;其次,实践教学可以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等参与高校实践教学,借助行业和企业的优秀硬件和软件资源,拓展高校应用型专业教学资源范围,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最后,实践教学系统的六大要素协同,包括:教育实施主体与教育接受主体的协同、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教学模式与教育方式的协同、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协同,这六大要素的协同几乎涵盖了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协同发展的全部要素.②立体化评价标准的构建教学评价标准的建设与完善,是考核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完善的重要制度,同时,科学、立体的教育评价制度也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查缺补漏,为教育发展提供第一手实践经验.结合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应用型院校教育的参与主体多样化特征,应用型院校应该加强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的教学评价制度建设.首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转变,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一元化”的单一评价模式,为参与应用型院校教学的每一个教育实施主体制定相关配套教学评价标准,如:理论授课可以适当保留传统评价方式,实践课程评价应该结合各个主体的授课内容、形式、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应用型院校教育评价也要包括评价客体问题.评价客体主要指教学的管理者与接收者,如高校管理者、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学生等.这些客体不是教育实施者,但也是实践技能教育中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应用型专业发展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最后,评价内容问题.常规课程评价内容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学生学习效率等,而应用型专业的课程评价还包括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实践教育环节的评价首先需要协同高校、企业、行业等各主体共同参,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包括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效率、就业率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基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协同育人理念的实施需要多方的共同协调参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式、增强高等教育自主创新性、建设完善的教育评价体制等,不断在改革与实践教学中总结经验,使协同育人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院校育人模式改革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教育改革实现横向与纵向交互立体发展,使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更符合企业持续运营的需要,更符合学习者职业发展和幸福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平利.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2013,(1):21-23.

[2]封丽静.新时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6):33-34.

[3]王玲.高职课程目标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ResearchontheReform andInnovationofTalentTrainingModeinAppliedCollegesandUniversitiesBased

onCooperativeEducation

PANGBao-kun,SUNChe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of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Undertheguidanceoftheconceptofcollaborativeeducation,Thecultivationoftalentsinapplied collegesanduniversitieollowsthepurposeof "Learning excellentskills,realiz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 education",fromtheinnovationof educationsubject,education concept,professionalsettings,teaching mode,training objectives,teachersteamconstructionandotheraspectsof thecommonapplication typecollegestalent trainingmode.

Keywords: cooperativeeducation;appliedcollegesanduniversities;curriculumandteachingmode

该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关于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和协同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人才培养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钟海岩,……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钟海岩,郭文锋(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首先分析校企合作对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作用,提出校.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一、新建旅游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势头走向扩大化和规模化,各高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招生,生源数量在逐年增长 现今,应用型旅游人才在人们观念中是呈现“素.

职业院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要艺术的核心是创新 对于学生而言关于艺术的创新能力,是职业院校提高关于艺术课程的核心 创新改革是必须推进的机制,关于创新能力的考核机制提供了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保障和制度保障 研究艺术人才培养的模.

产学研融合背景下应用型表演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融合背景下“应用型”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胡瑞涛(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000)摘 要在“十三五”国家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戏剧高……教育越来越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