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全日制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跟提升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模式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全日制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提升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模式,该文是关于全日制在职开题报告范文和硕士学位和全日制和培养模式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全日制论文参考文献:

全日制论文参考文献 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字数

摘 要:本文对专业硕士现阶段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探索新形势下提升全日制专业硕士岗位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业硕士;岗位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006-02

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1984年,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愈加重视.目前,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战略转变的攻坚阶段,学术型与专业型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此次改革的重点,现有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因此,借鉴以往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创新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岗位能力与适应能力,是现阶段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重点.

一、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1.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短缺.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仍然处于探索和建立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分析和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2.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理论探索不足.相对欧美以及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地区而言,我国在研究生实践及创新方面,尚缺少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相关理论的建设不足,且存在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现象.

3.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素质及其在服务社会中的岗位定位,因此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应随时代变化而发展,加强对专业硕士岗位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举例江南大学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阐述了一条提升专业硕士岗位能力的新思路.

二、构建新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1.构建强化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1)突出理论素养课程的实践性.在基础理论素养课程设置上,改变过去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问题,突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前沿知识,又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向,增强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实践性,缩短了毕业生的适应期[1].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为例,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建成了培养单位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在课程建设方面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加强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案例库建设,改革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此外,还进行了与课程相应的考核方式改革,对课程的考核实行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综合评价机制,增强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2)打造密切结合本专业实践的学位论文研究导向.在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开始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论文研究写作与答辩.在这一环节,首先,学校统一要求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立足工程实践,从工程中选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以保证选题的应用价值.其次,为使学位论文能够全方位地与我国实际更好地结合,学校在论文体例上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化模式,采用多样化形式,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已纳入到学位论文体例中.最后,根据硕士论文一般性要求还要求学生在论文中要体现出专业硕士综合运用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对来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体现出应对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建立良好的实践平台.(1)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长期以来,专业硕士找到的实习单位不尽理想,找到了又因为技术含量低,不能达到获得岗位训练的基本要求.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实践资源充足,利用区域优势,联系污水处理厂、环保企业,建设了9个校外稳定实习基地,5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为协作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其运行实践中很好地解决了研究生培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问题,在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上促进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有效提升,在进入研究生工作站后,通过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特定岗位,增强其在实践过程中的责任意识,注重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平台建设,形成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实践平台格局,从而保证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岗位能力达到培养要求.(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力度.为确保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保质保量完成,制定了详细的专业实践考核制度.专业实践环节是培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未参加或未通过专业实践考核,便不能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专业实践的考核采用学分制,通过专业实践考核者记3学分,不通过者不得学分.研究生所在学院组织由校内外专家参加的相关报告会,由学生汇报实践内容与心得、研究生实践结果及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评定考核成绩.

3.实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的作用.(1)建立专业硕士双导师分工协作机制.在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过程中既需要在理论上给予充分指导的校内导师,又需要在岗位实践中给予切实指导的一线校外导师,建立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协作联合培养的机制.(2)充分发挥校外指导教师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专业硕士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了解该领域工程发展的动态,掌握该专业发展规律,能够参与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制定、工程教学实践指导、学位论文选题等方面工作,所以校外指导教师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加强岗位实践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构建实践能力考核体系.针对岗位实践过程考核,江南大学构建了基于网络的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考核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包括实践岗位的发布、预约,创建实践电子档案与在线考核功能等多种信息互动功能[2].信息交互功能为将学校、企业导师、学生、企业管理部门等结合起来,系统定时向学校及企业发送研究生的实践情况与下阶段的考核计划等信息.根据学生岗位实践计划完成程度、实践中学生工程应用的能力的体现等方面评定学生的成绩是否符合要求,并认定是否可获得实践环节学分.实践活动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等方面紧密结合.因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可以通过实践过程了解自己所选课题方向所需的实践知识,并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验证,在此过程中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岗位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3].

5.严格把控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与学位硕士的论文的考核标准和内容存在差异.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的要求是掌握该专业的科研理论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创新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紧密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由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写作方式一般是与硕士专业相关的技术应用或改造方案研究、工程应用与研究、工程软件开发等多方面,专业硕士的学位论文在每年学校评审的基础上,还会在专业硕士论文中按一定比例抽取学位论文送交外校进行盲审.学位论文的盲审和评审的重点是审查学生是否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是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学习其他知识.此外,还审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进展,审查其论文中相关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等方面.专业硕士在答辩过程中,聘请全日制专业硕士所学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数名专家进行评阅.答辩委员会中应至少有一名来自企业或相关应用研究部门的同行专家,以保证专业硕士论文中占有确切的实践成分.

三、结论

我国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确定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属性,以职业素养与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是我国将来研究生培养事业的工作重心.现阶段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模式的工作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仍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希望完善后的培养模式能促进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能得到令人瞩目的发展.

上文总结:这篇文章为关于硕士学位和全日制和培养模式方面的全日制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全日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生专业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摘要分析了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硕士的专业实践现状,提出了机械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内容和要求,制订了相应的实践指南,建立了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实践体系,提出了专业实践过程的控制及考核办法 实践表明.

跨专业生能力联合培养模式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故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尤为重要 文章以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目前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导师、学校、个人.

数控专业工学交替、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和实践
摘 要“工学交替”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学校作为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组成部分,因此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工学交替、产教融合”.

专业学位生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院G643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15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