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与以创业教育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大学生就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以创业教育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本文是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创业和就业和创新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论文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

内容摘 要: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在深度访谈及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节点编码、矩阵编码、聚类分析、建立关系模型等步骤,研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得出创新创业教育可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就业效能感、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心理素质、就业规划和社交技巧等七方面就业能力而促进就业力提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 就业力 扎根理论

我国大学生人数在逐年的增加,而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教育机制还不是很完善.本文通过研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机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

一.文献综述

虽然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比较盛行,但是,至今都没有形成关于就业力的统一定义.在早期,福格特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体在其在职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1].我国学者王建美认为,就业力就是自身的综合能力, 个体的综合素质对就业的影响力.[2]本文将就业力定位在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且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发展的能力,指一个人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领导能力等诸多素养.我国大学生就业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主动学习能力不强、社会实践能力有限、专业技能低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等问题.[3]

黄伯云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深化延伸,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4]就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来看,它不单指教授创业方面的课程、教学生如何创业,它还应包括高校创办与创业相关的社团、举办创新创业竞赛、讲座等,它们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开拓大学生的创业精神的一系列活动.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知识教育,而实践环节不足,导致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5]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Anselm Strauss和Barney Glaser两位学者共同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不同,扎根理论在进入田野调查前不提出理论假设,而是扎根于经验数据并通过规范、严谨的研究程序来构建理论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6]它被广泛地应用在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中.[7]张英杰通过扎根理论对某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研究,构建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8]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经过分析与整理,得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机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的产生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对接受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主要的问题有: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讲座、创业想法和意识、创新创业比赛、如何提升就业能力、对目前工作的影响等.笔者根据被访谈者不同的回答继续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进行深入的访谈.

(二)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分两部分:接受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中国知网上引用量较高的文献.(1)访谈选取标准:访谈对象需为接受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在读大学生、正在找工作的学生和已经工作的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受访者都是自觉自愿接受访问,表述都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和表达,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在本文中,共访谈了15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访谈资料的形式有文本文档,也有录音,最后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及转化,除掉无效的信息,得到约3万字访谈记录作为一手资料来源.(2)文献选取标准:借助中国知网,选取题名中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就业力”的文献中引用量较高的22篇文献作为二手资料来源.

三.数据分析

运用NVivo软件提取编码要素,对材料进行分析,并不断地修正先前的理论框架,以得出最终的结论.

(一)编码

首先进行初级编码,对访谈内容以及相关文献进行初次的试探性分析,将资料文本划分成独立的句子,提取出相关的概念,建立自由节点.随后,将自由节点进行分类归纳,进一步形成树状节点.最后,将树状节点进行抽象归纳,得到七个核心类属.得到的编码结果需要进行信度检验,检验信度的公式为:

同意度百分比大于70%代表编码结果有效.邀请他人重新编码,得到的同意度百分比为78.3%,所以编码结果相对可靠、有效.编码的结果如下:创新创业教育一级编码合计330,其中含二级编码教育过程、教育活动、教育结果,频次分别为68、195、67;就业规划一级编码合计33,其中含二级编码就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频次分别为18、15;就业效能感一级编码合计121,其中含二级编码经验积累,掌握专业知识,自身能力评估,频次分别为47、34、40;领导能力一级编码合计51,其中含二级编码处理问题能力,领导力,任务分配,团队运营和综合素质,频次分别为15、19、5、3、9;社交技巧一级编码合计23,其中含二级编码表达能力,社交能力,频次分别为15、8;实践技能一级编码合计147,其中含二级编码实用技能,理论联系实际,频次分别为118、21;心理素质一级编码合计41,其中含二级编码抗压能力,良好心态,频次分别为9、32;组织协调一级编码合计52,其中含二级编码时间部署,时间成本,统筹规划,频次分别为8、8、36.

由此确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就业规划、就业效能感、领导能力、社交技巧、实践技能、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这七个方面.

(二)矩阵编码分析

将教育活动细分为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讲座.以组织协调、心理素质、实践技能、社交技巧、领导能力、就业效能感和就业规划作为行,以教育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讲座作为列,进行矩阵分析,得出组织协调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编码为1,竞赛中的编码为22,讲座中的编码为2;心理素质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编码为3,竞赛中的编码为14,讲座中的编码为4;实践技能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编码为6,竞赛中的编码为37,讲座中的编码为20;社交技巧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编码为1,竞赛中的编码为9,讲座中的编码为1;领导能力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编码为1,竞赛中的编码为24,讲座中的编码为1;就业效能感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编码为4,竞赛中的编码为52,讲座中的编码为12;就业规划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编码为1,竞赛中的编码为4,讲座中的编码为3.

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三种教育形式中,创新创业竞赛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就业能力的作用比较显著,但是,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讲座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影响较弱.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还不是很成熟.

四.理论模型的构建

在不同的节点之间建立相互的关联关系,各个节点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其关联越强,具体如下:创新创业教育与心理素质、组织协调、就业效能感、就业规划、领导能力、社交技巧、实践技能等七个方面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69、0.87,0.65、0.68、0.62.0.98.该模型表明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大,表明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技能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与就业效能感的联系次之,以此类推.

(一)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在本文中包括实用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锻炼学生了的资源整合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求知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知道了理论与实践的差别所在.

(二)就业效能感

就业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的评估与预测.自身能力评估是对自身现有能力的评估.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会让大学生了解到自己的长处以及存在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弥补缺陷,提升综合素质.

(三)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态.抗压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技能.高校的创新创业竞赛时间紧任务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抗压能力.良好心态指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从容应对,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锻炼了学生的耐心,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不骄不躁,积极主动地去想解决的办法,从容应对.

(四)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在接受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自己及成员的时间,具备统筹规划能力,提前接触团队运营的知识,为以后的创业或者就业打下基础.

(五)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需要大学生会给团队的成员分配任务,能够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在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

(六)就业规划

就业规划在本文中包括大学生对就业目标的设定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就业目标,并向着目标前进.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清楚了自己的就业目标,对未来也有了较为清晰地规划.

(七)社交技巧

社交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社会活动,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经验而四处碰壁.本文中的社交技巧主要涉及到社交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可以通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来锻炼大学生与队友之间相处与沟通的能力,也使得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创新创业教育极大的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聚类模型中可以看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技能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了0.98,即创新创业教育极为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通过参加竞赛、讲座等,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实践技能.

2.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就业效能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效能感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了0.87,创新创业教育较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效能感.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从自身能力评估、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效能感.通过接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就业和择业的过程中,学生们更加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生活的经历更加丰富,更加清楚了所能胜任的职位,对就业目标的界定将会更加清晰.

3.相较于创新创业课程和讲座,创新创业竞赛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作用更明显.从矩阵表的分析可知,创新创业竞赛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强.就研究的结果来看,受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影响的人群的范围还不是很广,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吸引力不够,讲座比较少,宣传力度不够,大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而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竞赛的学生通过竞赛的各个阶段收获较大.

(二)建议

1.加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力度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实际操作的引导,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予以适当的指导;继续保持对大学生就业效能感的影响,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教授他们除书本以外的其他知识;重点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心理素质、就业规划、社交技巧的作用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

2.加强其他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

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其他形式的教育来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力.具体来看,高校应当继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可以改变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考核形式,这样能够提起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大学生重视起来.同样的,高校也应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对大学生的影响,增加举办讲座的频次,多请一些影响力较大的企业家或者是优秀的校友企业家来学校与同学们交流互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能对创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一个清晰地规划,对以后的就业和择业都有一定的帮助.

总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摸索着前进.高校应当继续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以多种形式的教育来影响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就业效能感、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心理素质、就业规划、社交技巧等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

参考文献

[1] MelFugate,Anglo J. Kinieki. Employability: A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 [J]. Joumal of vocational Behior,65,2004:14-38.

[2] 王建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10(05):5-10.

[3] 李琳琳,贾东超.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06):67-69.

[4] 黄伯云.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01):8-10.

[5] 胡新华,周月.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英国高校的经验与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03):43-50.

[6] Din B H, Anuar A R, Uan 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 in Upgrading Entrepreneurial Skills among Public University Students ☆[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ioral Sciences, 2016, 224:117-123.

[7] 于兆吉,张嘉桐.扎根理论发展及应用研究评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01):58-63.(扎根理论的方法)

[8] 张英杰.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7,5(05):60-67.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影响的评价——基于天津高校的实证分析》(课题编号:HEYP5009)的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王莎莎,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任立肖,硕士,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此文结束语:此文为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创业和就业和创新相关大学生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摘要以创新发展的思维视角,构建高效人才培养机制,是新时期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备人才培养战略的有力支撑 从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建立、创新创业基.

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课堂体系的建设对适应新兴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保证就业创业成功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从现实需求出发,针对新常态就业创业形式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创业课堂体系的建设能够.

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基于CareerEDGE模型的分析
徐超(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1363)摘要 当前大学生就业力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原因 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借鉴CareerEDGE模型,分析发现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发.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许蕾(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相应地,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因此,对大学就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就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学者们.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