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距离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与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有多远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距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3

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有多远,该文是距离类有关论文如何写与大学和距离和有多远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距离论文参考文献:

距离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大学教学杂志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大学心理论文

摘 要:以国际公认程度较高的QS、THE、USNEWS和ARWU四大排名作为基础,从横向、纵向和单项指标三个方面系统研究我国C9高校的表现,同时运用DEA分析方法对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科研绩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多年发展C9高校综合实力取得显著进步,但与世界一流大学尚有不小差距;C9高校存在高水平论文不足以及论文篇均被引数较低、师资建设投入匮乏、国际合作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世界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显著高于我国高校,其科研总体效率、规模效率均较高;C9高校的科研资源利用效率尚有提升的空间.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的改革进程中,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任重道远.

关键词:一流大学;大学排名;学术竞争力;科研绩效;质量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7)03-0016-08

1999 年我国正式启动“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即“985 工程”,国家将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列为优先发展目标.2009 年,作为国家首批“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9 所大学,成立了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简称“C9”).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界定尚没有明确清晰的标准,一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学术声誉卓著、学者大师汇聚、科研经费充裕、学生素质一流、学科水平较高、国际化程度较高等基本特征.本文以国际公认程度较高的THE、QS、USNEWS 和ARWU 世界大学排名为基本的分析基础,从横向、纵向和单项指标三个方面系统考察C9 高校的表现;同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做系统的比较,以期为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一、世界四大排名中我国高校的表现

世界大学排名是根据各项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学术雇主声誉等标准,对全球大学的综合表现进行数量化评价,并进行加权后形成的排序.大学排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时至今日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主要有四种排名:英国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美国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Report,简称USNEWS)和上海交通大学(Academic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的世界大学排名.QS 与USNEWS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学术同行和雇主评价分别占40%和10%,生师比和全职教师的人均论文引用率均占20%,国际教师和学生比例各占5%.而在THE 中,科研与教学各占30%,学术论文影响力占32.5%,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研究收入占2.5%,国际化程度占5%.ARWU 采用的指标体系与前3 个有较大不同,排名选择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上述5 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等6 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四大排名指标体系设计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QS 与USNEWS 的定性、定量指标各占一半,THE 偏重定量指标,而ARWU 的指标则几乎均为定量指标.

(一)世界大学排名中C9 高校的横向表现

从最新发布的2015/16 年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北京大学位居THE、USNEWS 的国内高校首位,分别居于第42 位和第41 位;清华大学位居QS 的国内高校首位,居于第25 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均位于ARWU的101-150 位之间.下面本研究对C9 高校在四大排名中的横向表现做详细分析:(1)C9 高校在QS 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最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4 所高校进入了世界前100 名,分别位居第25、41、51、70 位;从具体指标来看,C9 高校表现较好的原因很重要的是学术同行评价(40%)和雇主评价(10%)等定性指标得分较高,清华、北大得分均在99 分以上,几乎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得分是持平的.[1](2)从ARWU来看,C9 高校排名分布较为集中,但没有一所进入世界前100 强;从指标分析来看,C9 高校在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10%)和教师折合数(20%)两项指标上得分数几乎均为0,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巨大.虽然这种指标设计一直备受质疑,但却反映出我国高校高质量科研人才培养亟待加强.(3)C9 高校在THE排名中的表现差距最大,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分别排到了第528 位和第600 位,与其他7 所高校差距较大,在QS、ARWU和USNEWS 排名中两校几乎也是处于最后两位,两校地理位置较偏以及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的制约、人才流失严重是导致发展速度较慢进而排名靠后的重要原因.从THE 的具体指标来看,C9 高校在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科研收入指标上表现最好,清华、北大都得到了100 分,超过了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说明我国高校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4)除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外,其余7 所高校在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分布较为集中,与QS 情况类似,这与两者采用相同的指标体系相关,两者排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等两个定性指标的调查问卷设计和统计方法不同.从总体来看,C9 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在QS 和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最好且相似,在THE 世界大学排名中波动幅度最大,在ARWU中分布较为集中,但没有一所C9 高校进入世界前百强.世界四大排名中C9 高校排名详见表1.

(二)世界大学排名中C9 高校的纵向表现

从QS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均进入了世界前50 名,在2011-2015 年5 年时间内分别前进了5 和22 位,其余7 所高校排名进步幅度也比较大.C9 高校在THE 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差异较大,在2011-2015 年5 年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排名均有上升,分别上升了7、24、20和48 位,上海交通大学基本持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排名有所下降,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下降幅度很大,分别下降了166 位和200 位.USNEWS目前仅发布2014 年、2015 年两次全球最佳大学排名,除北京大学排名略有下降之外,其余8 所高校排名均有小幅上升.从ARWU 世界大学排名来看,2003-2015 年C9 高校排名具有大幅度上升,但没有一所C9高校能进入世界大学百强.从世界四大排名综合来看,我国C9 高校综合实力取得了显著进步.我国先后实施的“211 工程”“985 工程”“2011 计划”等重点项目,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特别是“985 工程”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投入建设少数学校,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差距,在体制机制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国际化办学和学科布局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不足等弊端.

(三)从单项指标来看C9 高校的表现

不同的大学排名会采用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其侧重点也会各有不同.四大排名中纳入评价体系的共性指标,可以视为评价大学水准最重要的方面.从四大排名来看,学术文章数、高水平论文数、学术文章被引数、生师比、国际合作等5 项指标最受重视,单项指标分析主要基于这5 个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居于学术文章数量、高水平论文数、学术文章被引数、国际合作、生师比排名等5 项指标的首位,世界排名分别为23、224、56、14 和92 位.

从学术文章数量来看,我国高校表现较好,C9高校均进入了世界前200 强.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研究生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在学研究生184.77 万人,其中,在读博士生31.27 万人,在读硕士生153.50 万人,我国迅速地由研究生教育小国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2],研究生队伍成为高校科研论文发表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比较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科研论文是衡量教师与学生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3]从高水平论文来看,我国高校表现得令人堪忧,位于第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仅处于世界排名200 位以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是居于600 位以后.这与文章发表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我国学术论文发表较多,但仍然缺乏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原创性成果与标志性成果,学术论文发表的质量亟待提高.[4]我国高校文章被引数排名同样差强人意,仅从数字看C9 高校文章被引数表现尚可,但这是与我国学术文章发表数量的庞大基数相关的.我国高校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还有不小的差距.生师比作为衡量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C9 高校也表现一般,除清华大学排在92 位以外,其他8 所高校均位居世界百名开外.相关数据显示,哈佛大学的生师比为8.9∶1,加州理工大学的生师比为6.9∶1,麻省理工学院的生师比为7.9:1,普林斯顿大学的生师比为8.4∶1,斯坦福大学的生师比为7.8∶1,可见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师比例基本维持在7∶1-9∶1 之间.我国公布的《2014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 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1[5],而在1998年高校扩招前生师比为11.6∶1.扩大的生师比为何难收缩,这与我国高校长期大规模扩招、师资建设投入匮乏相关.C9 高校在国际合作指标上表现差距较大,北京大学排在14 位,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居554 位.从总体表现来看,我国国际合作的数量尚可,但质量亟待加强,相关情况如图1 所示.

二、中外一流高校学术竞争力对比

为系统比较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本研究选取C9 高校、国外排名比较靠前的世界一流大学共计18 所高校,以四大排名数据、各高校数据为基础设计我国一流大学学术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 分析方法对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进行评价.

(一)学校选取与指标设计

样本选取要具有代表性才能更好分析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我国一流高校以C9 高校作为样本,世界一流高校主要选取世界排名比较靠前的9 所高校,这9 所高校最佳排名均进入了世界前10,分别为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本研究指标设计主要侧重科研绩效方面,采用世界四大排名的数据以及各高校数据.为加强数据的可比性,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指标的数据,尽量避免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等定性指标数据的使用,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因数据来源不同产生的误差;同时,DEA 分析方法仅是对学校间的相对科研效率作统计分析.中外一流高校样本选取情况见表2.

学术投入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教育教学和学科专业建设等4 个指标.其中师资队伍是高校科学研究的核心资源和智力支撑,主要以师生比和教师质量来衡量;国际化水平主要包括学生来源国际化和师资团队国际化,是高校提升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教育教学(本研究的教育教学包含科研资金的投入)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为高校科学研究提供大量的生力军与物质支持,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调查、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和年度研究经费;学科专业建设为高校科学研究提供制度保障,主要包括院系数量和研究生专业数量.学术产出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学科水平、国际影响力和教育质量等4 个指标.科学研究是高校最直接的学术产出,以研究的国际学界声望和在SCIE、SSCI 等发表论文来测量;学科水平是指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效,以进入学科排名前50 的数量来测量;国际影响力是指高校的国际知名度与全球竞争力,以QS、THE 和USNEWS 综合得分的均值来测量;教育质量是指高校在培养杰出科研人才方面的表现,主要以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来衡量.

(二)基于DEA 模型的学术竞争力(科研绩效)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e Analyse,简称DEA)是在运用和发展运筹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主要依赖线性规划技术并以效率为基础用于经济定量分析的非参数方法.[6]DEA 模型仅从高校的投入与产出就能判断出中外一流大学的科研投入规模是否有效,即大学在学术竞争力方面的表现.DEA 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模型,即C2R 和BC2 模型.C2R 模型是用来评价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的;BC2模型主要用于评价生产部门的技术有效性.C2R 主要是用来评价决策单元绩效和规模综合效率,可以判定是否同时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最终的综合效率值或技术效率值为θ,即TE.BC2 模型将技术效率(TE)分解为规模效率(SE)和纯技术效率(PTE),即TE等于SE*PTE.通过增加对权重λ 的约束条件Σnj 等于1λj 等于1 ,利用θ 值计算决策单元(DMU)的纯技术效率.当θ等于1 时,表明该决策单元技术有效;当0<θ<1 时,表明该决策单元技术无效.C2R 模型得出的技术效率值除以BC2 模型得出的纯技术效率值,得到该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值,进而可以对该决策单元的规模有效性进行判断.[7]

上述8 项投入、产出指标的数据采取百分线性变换法,将线性数据变换为标准数据.表3 是我国一流高校投入产出的基本数据,除学科专业建设以外,国外一流高校总体在各项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国内C9 高校.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国内一流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指标的得分显著高于国外一流高校,这是因为我国自1999 年扩招开始,院系、专业规模增长迅速,而国外一流高校普遍走的是“小而精”发展的道路,院系专业规模保持基本稳定;除清华大学外以外,其余8 所高校的教育质量指标得分均为0,说明其尚没有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本研究统计数据为2015 年世界大学排名数据,因此北大校友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未纳入计算范围).国外一流高校得分最高的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和教育教学指标,其平均值分别为94.32、89.76 和88.00.国内C9 高校得分较高的是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其平均值分别为85.80、46.66 和43.96.同时从中外一流高校基本指标得分的分布均衡程度来看,国外一流高校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国际影响力等3 项指标上的得分较为均衡;国内高校在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等2 项指标上的得分较为均衡.国外一流高校的得分最不均衡的是教育质量,即国外高校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数差距比较大;国内C9 高校的得分最不均衡的是学科水平,即C9 各高校在进入世界学科排名前50 名数量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数据显示,国外一流高校的总体效率均值为0.987,我国C9 高校的总体效率均值0.867,可见国外一流高校的总体效率显著高于国内高校.国外DEA 有效的高校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6 所高校;国内DEA 有效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4 所高校.除去DEA有效的10 所高校,剩余的8 所高校科研总体效率最低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其总体效率值为0.656,远低于其他高校,这说明该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科研资源利用率不足现象.国外一流高校和国内一流高校的纯技术效率分别为0.995、0.997,两者基本持平,从有效决策单元数来看,国内一流高校甚至略胜一筹.从规模效率的对比来看,情况基本与总体效率相同,国外一流高校的规模效率均值为0.992,我国C9 高校的规模效率均值0.896,两者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规模报酬看,国外一流高校基本处于保持不变和递减的状态,说明其科研绩效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其提升的空间并不大.从C9 高校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规模报酬保持不变,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规模保持递增状态,说明其科研资源配置结构尚有调整空间以提高其科研绩效.决策单元在参考集合中出现的频率越多,即表示该决策单元的效率是最优的.从决策单元参考合集来看,哈佛大学出现4 次,加州大学-伯克利出现4 次,加州理工学院出现3 次,上海交通大学出现2 次,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9 所高校出现1 次.由此可见,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的学术竞争力是最强的.总体来看,国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显著高于我国,C9 高校的科研资源利用效率尚有提升的空间.在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合理的科研资源配置效率,可以有效提高科研产出.因此我国在积极提高科研投入总量的同时,也要不断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结构,实现“1+1>2”的整体协同效果,以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竞争力.世界一流高校与国内一流高校DEA 分析结果见表4.

四、结论及思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

本研究以国际公认程度较高的THE、QS、USNEWS 和ARWU 世界大学排名为基本的分析基础,从横向、纵向和单项指标三个方面系统考察我国C9 高校的表现.从横向来看,在四大排名中我国C9 高校表现优劣程度不一,在QS 和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最好,在THE 世界大学排名中波动幅度最大,在ARWU 中分布较为集中,但没有一所高校进入世界前100 名.从纵向来看,除在THE 中部分C9 高校排名有所下降之外,在QS、ARWU 和USNEWS 中,我国C9 高校排名取得重大进步.从单项指标来看,C9 高校学术论文数量和被引总数排名表现较好,但高水平论文不足以及篇均被引数较低;生师比水平远低于世界一流大学,师资建设投入匮乏;国际合作数量尚可,但质量不高.总体来说,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为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相继实施的“211 工程”“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111 计划”“2011计划”等一系列国家重点扶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工程与项目,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现在推进的“双一流”建设也正是之前实行的“211 工程”“985 工程”“2011 计划”等的集成创新和完善[8],同时也是我国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

运用DEA 模型对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科研绩效)进行评价,从基本的投入产出数据来看,除学科专业建设指标外,C9 高校在投入、产出各项指标的得分与国外一流高校均有不小的差距.

DEA 分析的结果表明,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的学术竞争力是最强的.国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显著高于国内C9 高校,其总体效率、规模效率均比较高,两者仍旧存在不小差距.从规模报酬看,国外一流高校的科研绩效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其提升的空间并不大,C9 高校的科研资源利用效率尚有提升的空间.

通过大学排名和学术竞争力两种视角来看我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有多远,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经过改革开放近40 余年的快速发展,其综合实力和学术竞争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革和发展规改划纲要(2010-2020 年)》也表明,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9]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均曾进入过前100强,照理说我国部分顶尖高校应该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俱乐部,但却没有一所我国高校公开宣称自己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但我国高校管理者却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尚有不小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呢?本研究认为要有效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我国高校应注重以下方面:第一,建立良好的学术制度与学术文化,恪守学术自由与大学精神,在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上引领社会.[10]第二,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流的人才,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最能体现学校传统和特色的地方.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没有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就很难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11]第三,推动结构合理、水平顶尖、国际影响力大的师资队伍的形成,聚集一批世界公认的学术权威和大师.[12]第四,学科建设水平决定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在学科建设中要重点关注学科发展方向、学术团队、学科条件和学术运行机制等四个方面.[13][14]第五,在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比较短缺的背景下,不断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可以有效提高学术竞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总之,一流大学一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不能“自拉自唱”;“我们不迷信大学排名,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确实需要有一个标准”.[15]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大学排名的作用,积极推动我国高校“以质量治理为核心”的改革,但改革工程浩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仍任重道远.

评论:此文是一篇适合大学和距离和有多远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距离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距离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从211工程到双一流: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变迁的内在机理
摘要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变迁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多源流理论为分析这种变迁提供了崭新视角,但应该注意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ld.

走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子
编者按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发布,使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有了操作实施的规范 相对于文件的面面俱到,本文精当地指出“.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陈志武最近,两件事再次引发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 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 实际上,我所在的耶鲁和其他大学也讨论过,有意识地少招.

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出这样干
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这是4年来他第二次考察北大 2014年5月4日考察北大时,他深情勉励学子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隔4年,总书记再次.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