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深化改革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全面深化改革视角下的营改增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深化改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5

全面深化改革视角下的营改增,该文是关于深化改革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深化改革和视角和全面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深化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深化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营改增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论文改重技巧

[摘 要]“营改增”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结构性减税的重要环节,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营业税和增值税一直是我国税制中最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两税并收的弊端逐渐显现,“营改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营改增”的意义和效应,不应局限于财税体制改革范畴,也不应拘泥于结构调整范畴,而应当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视角中进行探讨.将“营改增”改革提升至宏观经济发展层面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棋局中加以审视,全面认识“营改增”的意义与效应.

[关键词]“营改增”;结构性减税;财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全面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45 (2017)02-0062-04

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 “营改增”的全面铺开,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企业活力,促进了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是供给侧改革中减税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税制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6年10月召开的中国第十八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 “营改增”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 《关于江西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2017年我省要重点“落实和完善‘营改增’具体政策措施和操作办法,确保‘营改增’改革全面落到实处”.和各级政府都将把落实“营改增”放在改革的重要位置上.

一、 “营+增”的弊端

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和地方财政分权的格局,把增值税作为和地方的共享税,把营业税作为地方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覆盖了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大部分第三产业则征收营业税.这一制度适应了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税收征管能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两税并收的内在不合理性和缺陷逐渐凸显.

第一,两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无法体现增值税“中性”的优点.要充分发挥增值税的中性效应,必须让其税基尽可能地广,最好是能涵盖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而两税并收明显打断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中性效应无法充分发挥.

第二,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征税范围外,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大部分第三产业征收的是营业税,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无法抵扣,一来导致企业税负较高,二来导致企业为了避免重复征税而采取服务生产内部化,不利于专业化细分和服务外包的发展.而且导致服务含税出口,相比于出口适用零税率的国际通行做法,我国的服务出口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劣势.

第三,两税并受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商品和服务捆绑的行为越来越多,难以准确划分商品和服务的比例[2]㈣.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区别越来越模糊,难以对二者进行清晰界定,税收征管难度越来越大.

一、 “营改增”的现状

“营改增”试点开始于2012年1月上海启动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2016年5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营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自全面实施“营改增”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减税的成效初步显现.2016年全国因“营改增”减税规模超过5000亿元;仅江西省因全面实施“营改增”直接减税金额达170亿元;赣州市2016年全年因实施“营改增”为企业减税总额为17亿元.随着“营改增”改革具体措施的不断完善,预计2017年这些数字还会更大.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应当意识到, “营改增”改革的效应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减税,还有助于促进企业创业、投资,产生产业发展联动效应,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不仅仅局限于财税体制建设,还决定着宏观调控成败;不仅仅局限于宏观调控层面,还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3]㈣,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

三、 “营改增”的意义与效应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催生地方主体税种,促进地税体系重建

营业税是地方政府掌握的所有税种中最主要的税种,长期占据地方税收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如今,营业税退出税制历史舞台了,失去了营业税支撑的地方政府,面临着现有税收减少又必须保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两难局面.

在此情况下,必须对地方税收进行调整,以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一方面,通过确立新的地方主体税种来提高地方收入,地方主体税种应该具备税源广、税基宽、来源稳定、地域优势明显、税收收益大小与地方政府履行公共职能能力相关等特点).如积极推动房地产税改革,参照上海、重庆等地的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研究开征规范的房地产税,又如完善财产税收制度,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同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加快重建地方税体系,除了要以“营改增”改革为主要依据建立地方税制度,还要对地方财政收支格局进行有效调整,一是要赋予地方政府独立的收支管理权,对其自身收支进行管理,二是要重建地方政府财政体系,以满足“营改增”后的经济发展需要,三是要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指导,对地方政府自身的财政支出进行适当调整.

2.加快税收体系建设,推动税制优化提速

“营改增”有效的减轻了企业税负,也有效平衡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税收,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增值税税收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税收体系调整和财政风险的出现,促进税收体系加快建设和完善.

营业税和增值税合计占我国税收收入比重高达40%,因此“营改增”改革应当作为税制优化的着力点之一,促进税负公平、维护税收中性、优化税收结构.

第一,我国现行增值税的税率设置了四档,会影响税收中性特征的发挥,违背增值税的本质要求,也使得增值税的征管更加复杂.随着增值税税收的不断增加,这些问题将更加凸显.应当合理归并目前的增值税税率档次,维护税收中性.

第二,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从根本上消除流转税领域重复征税问题,促进产业税负公平.

第三,利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减税效应,逐步降低流转税在全部税收中的比重,积极构建流转税与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收结构.

3.调整央地分成比例,重建现有财政体制

在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增值税收人按照75:25的比例在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分享,所得税(含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按照60:40在和地方之间分享,这样的分享比例是建立在既有税种归属关系格局之上的,能够满足之前的税收政策需要.

一旦既有税种归属关系格局发生变化尤其是重大变化,该比例则无法满足“营改增”背景下的和地方财政收支需求.另外,参照国外对于增值税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地方的分享比例都远超25%.所以,以上增值税央地分享比例应该进行相应调整,而且,还应以“营改增”为契机,推进财政体制的完善,优化目前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方式.在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的基础上,可以把“营改增”与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结合起来.

(二)促进宏观经济发展

1.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投资创业

“营改增”的意义不仅仅是减税,随着“营改增”在全行业的全面推开,可抵扣进项税额不断增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税负不断减轻,让企业可以“轻装上阵”,更鼓励企业进行投资发展.同时,也促进企业逐步增加了非核心业务的外包量,集中精力加强企业自身的核心业务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企业分工细化和技术进步.

“营改增”的意义不仅仅是减税,也推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营改增的实施倒逼企业规范化管理,寻找上游供货商时,为了进行进项抵扣,更加注重寻找那些提供增值税专票的公司,无形之中推动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2.适应时代背景,优化经济结构

“营改增”试点开始于2012年1月,是以国际金融危机长期化和国内外经济震荡持续化为背景,也是当时中国经济结构继续调整时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 “营改增”作为一项减税措施,企业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不计入增值税征税基数,避免了重复课税,而营业税存在重复课税弊端, “营改增”有助于缩小和消除企业之间有效税率的差异,因而可以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在整个商品和服务流通环节统一征收增值税,避免了不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出现税负失衡,从而避免了制造业税负下降而服务业税负上升这种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现象.

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严峻, “营改增”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工具,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3.影响宏观调控,关系调控成败

“营改增”的启动就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结构性减税,与宏观调控紧密相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演变, “营改增”已经演化为决定宏观调控成败的要素之一.

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兼顾稳定经济增长、防范经济风险,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激活市场活力,以实现增加有效供给和刺激有效需求双轮驱动.粗放型扩张对于结构调整不再适用,相反,曾经处于配角的结构性减税操作将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

结构性减税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要通过减税适当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二是要通过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以期达到整个税收收入结构的优化效果.推进结构性减税,重点是要减流转税而非直接税,而且是收入所占份额较大的流转税.

在现行的税收收入体系中,最符合上述重点的就是增值税和营业税,二者合计占我国税收收入比重高达40%.因此, “营改增”改革关系着宏观调控的成败.

(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 “营改增”仅仅属于财税范畴内的改革,再扩大一点说,事关宏观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的重要性已经不限于经济领域了.通俗的讲,财税事关政府的“钱袋子”,而政府要办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钱袋子”,因而财税具有的一个特殊品质就是其“综合性”:它的运行范围覆盖所有政府职能、所有政府部门、所有政府活动.

1.重新定义“财政”

2013年1 1月12日中国第十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现代国家治理”、“现代市场体系”、“现代财政制度”三个关键词,提出要推进“五位一体”全面改革,突出了要以财政服务改革开放全局.

《决定》重新定义了“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定义“财政”,说明财政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是事关国家治理和整个经济社会事务的因素,是牵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所有领域的基本要素. 2.要从全局看财税体制 在《决定》中写道,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可见,要从全局角度来看待财税体制的重要性和基础地位,正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所说, “在国家治理中,财税体制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而难题的几乎都要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前提,如缓解收入分配矛盾,需要调整甚至重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收入分配机制,而这一调整甚至重建,不论是初级分配层面,抑或再分配层面,都涉及到与财税体制的对接,甚至要求从根本上改革财税体制.

所以说,财税体制已经成为各方面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和焦点.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意味着启动和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领域在内的全面改革.

3.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通过前面篇幅的论述,已经能认识到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而“营改增”又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因而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视角看待“营改增”的意义与效应. “营改增”所点燃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成为启动和推进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和主线索.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营改增”的重视,应加快落实和完善“营改增”的具体政策措施和操作办法,确保改革全面落到实处,促进稳定、持续发展.

该文结论,这篇文章为适合深化改革和视角和全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深化改革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深化改革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营改增倒逼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改革
苏竞翔对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来说,营改增绝不仅仅是1 个百分点的改变,更是一场对自身经营管理结构的大改造,必须调整升级自身管理、主动适应新的规则,才能真正享受到税改带来的实际利润增长 当然,金融业营改增细.

营改增和我国房产市场的稳健以房地产企业建筑行为为视角
李赟(华南理工大学 法学院, 广州 510006)摘要房地产业是公认的较难以适用增值税一般规定的行业 房地产行业的营改增涉及多方的利益,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营改增的一大重要目标在于减轻企业的税负 从企业.

营改增的利弊分析和企业的税务应对措施
摘要税收体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2012年以来我国稳步推进“营改增”税制改革,以充分发挥增值税公平、中性的税制优势,彻底打通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从总体上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这是供给.

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摘要从1979年起,我国开始推广增值税,并根据其应用情况进行改革,2016年5月提出全面推进“营改增” 进行增值税革新不但能够适应当前国际经济的发展状况,而且能够完善现有的税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