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供给侧改革相关论文范文集 跟双一流视域下我国高校供给侧改革探析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供给侧改革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8

双一流视域下我国高校供给侧改革探析,该文是供给侧改革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双一流视域和供给和高校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供给侧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供给侧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辅导员杂志双核期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我国大学真正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并不多,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则更少.2015年党提出的“双一流”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制定出“顶层设计”,而“供给侧改革”则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改革方案.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在供给侧改革中面临的结构失衡、资源分布不均,师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人才供给质量欠佳等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198-03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经济发展模式、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生活水平.教育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借鉴经济中的供给侧改革,有助于促进调整和优化高校的资源配置,有助于提升人才质量,使更多高校达到双一流水平.

一、我国高校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

(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提出

2015 年8 月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推动我国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以及在世界教育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方案是自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审议通过的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文件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国家层面推动大学发展的“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高校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数量世界第二;但是也可以发现我国大学真正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并不多,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则更少.因此,《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任务.这五个方面的任务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双一流”建设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标准.

(二)高校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是在2015 年会议上,在会上明确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高校是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之一,承担着为市场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使命.“高等教育对社会的供给是相对于社会需求的,除人才供给外,高等教育还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科研产品、高水平的决策咨询和先进的文化服务”[1].从这方面可以理解为高校的供给主要有两个主体,一是学生,主要提供给学生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及相关的教育资源.二是社会需提供给社会高素质的人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提高教育产品的质量,即学生的质量,以满足社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供给侧改革”一词是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应运而生的,“高校供给侧改革”在我国现阶段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将处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有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助于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生命线”[2],高校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将成为高校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高校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眼长远发展,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开展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不外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人”;另一个是“物”,并且两者相互着力,相互影响,在经济增长中起着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提高“人的素质”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但与此同时必须以“物”作为基础,不然就成了“空中楼阁”难以持续发展.因此,教育与经济增长具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教育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创新的基石,随着经济形势变化,社会发展不断地对人才质量提出新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也应随之发生改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方向.

二、我国高校供给侧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领域不断深化改革,高等教育的体系也随之日趋完善,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仍然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和政府对高校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使得我国的高校规模迅速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我国的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惠及更多学者和学子.但从长远来看,站在建设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角度来看,这样的改革难以适应高校健康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校改革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结构失衡、资源分布不均

从我国高校的地理分布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整体上存在区域资源分布不均衡、东强西弱的问题.首先,从资源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拥有我国高校的大部分优质资源,而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的高校优质资源缺乏且发展远远落后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从数量上看,我国的东部地区的高校数量远远超过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校数量较少,统计数据表明西藏自治区仅有6 所普通高校.其次,从质量上看,北京有“985”高校共计10所,“211”高校共计26 所,上海有“985”高校4 所,“211”高校10 所,而西部地区的12 个省份中,川、渝、陕、甘4 省市合计有“985”高校总共7 所.政府通过“985 工程”“211 工程”项目扶持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的发展,这种“重点培养模式导致高校的两极分化严重,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系统整体生态建设”[3].最后,从高校的自身结构来看,许多高校没有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忽视自身办学条件,盲目办起所谓的“吃香”专业,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存在专业设置比例失调、课程设置落后、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高校内部结构的失衡.

(二)高校师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学生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学校的组织机构、教育设施等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而设置的,没有学生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高校的培养中,出现了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的问题,在日常学习中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生活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忽视了学生存在的个体的差异.因此导致出现了教学水平整体不高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致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一线的教学教师来讲,高校的形式主义泛滥,开会时间过长,次数过多,这些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使教职工既没有充分的时间备课、也没时间休息,更没时间搞科研.同时也非常缺乏对教职工的生活关怀,忽视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使得教职工的在学校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不强.

(三)人才供给质量欠佳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好发展,但在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突显的问题.据调查显示,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总体状况令人担忧,培养的大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生异化等等.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乃民生之本,是每个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由之路.但是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很多企业用人单位“用工荒”的矛盾现象.由此可见,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导致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产生.当前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包括个人素质、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等)与用人单位对这些能力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造成了许多毕业生的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质量需求.高校专业与社会所需专业不能对应,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不强,质量保障制度欠缺.

三、我国高校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高校供给侧改革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助于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途径.要解决以上提到的四个问题具体实现路径包括以下方面.

(一)调整和优化高校的资源配置

优化高校的资源配置是进行高校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要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要注意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比如专业人才、资金技术以及相关政策、项目的支持,调整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逐步改变“东强西弱”的现象.其次,中西部高校要从实际出发利用本土和区域资源等优势,进行自主创新,做出特色品牌,吸引高素质的学生和教师学者来求学教学,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者,高校还要进行学科及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市场,服务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学生培养方式上入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最后,高校要进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引进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优化教育资源.

(二)保证高校师生的主体地位

从我国高校发展的实践中可以明确看出,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真正好的教育是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首先,各高校要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服务师生的理念,全面审视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确保教师和学生的权益不受侵害.最后,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减少对教师、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束缚,要突出师生主人翁的地位.

(三)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创新创业能力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一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一般来讲,他的劳动能力越强,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多,社会价值也越高.”[4]高校应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严谨踏实开展育人工作,创造性、多途径锻炼学生能力,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双一流高校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出一流的创新型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其次,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要有合理的结构和体系,在不同的学科专业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创新创业理念.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还要渗透创新创业理念的教育.再次,高校要注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建设,拓宽创新创业的渠道,如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来提升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最后,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来共同组建比较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如组建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区等就业创业平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期,高等教育理应顺势而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转变自身发展模式,从传统扩大教育规模的增长模式向依靠提供高质量教育产品改革转变.高校要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在引领社会发展上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优化结构调整,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贡献自己的力量.高校要认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才能引领新常态.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供给侧改革的趋势下,我国高校要勇于变革,深化供给侧改革.

该文评论,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双一流视域和供给和高校方面的供给侧改革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供给侧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我国新闻供给侧改革要素由里约奥运会报道所得
●高红梅 刘东建摘要“供给侧改革”(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又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

校企融合视域下民办高校外语文化建设以广州工商学院外语文化节为例
校企合作是新常态下时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民办高校提升质量、办出特色的难点与关键点 因此,民办院校应该融合应用型教育理念和企业理念,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集聚学校、企业资.

信息时代视域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逐渐在多个领域得到推广使用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为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利用.

相互作用视域下地方高校和地方文化协同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和绵阳市为例
摘要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两者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对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协同发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于校地相互作用的视域,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和绵阳市为例,结合当前校地互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