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曾国藩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曾国藩也曾行贿类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曾国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9

曾国藩也曾行贿,本文是关于曾国藩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曾国藩和行贿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曾国藩论文参考文献:

曾国藩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家国情怀论文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

同治七年,太平军和捻军都被消灭了,天下大定,曾国藩带兵打仗多年,花了很多军费,涉及报销的问题,所以要列出一个账单,送到户部.户部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要审核钱花得合不合理,合理朝廷就报销,不合理就不给报销.那么清代的户部审查支出是否合理以什么为标准呢?标准很简单,就是看部费有多少.什么叫部费呢?就是活动经费.所以清代,实际上实行的是“跑部钱进”,地方官要做大量的工作,曾国藩也不能免俗.

曾国藩带兵打仗这么多年,花掉了3000多万两的军费,按照惯例,北京户部的官员要扣掉一笔部费.曾国藩不知道户部官员的胃口多大,就派李鸿章到北京去打探.李鸿章到北京打探了一圈,给曾国藩写了封信,说户部“所欲甚奢,虽一厘三毫无可再减”.什么意思呢?就是户部的官员说,我们的回扣比例是1.3%.那么曾国藩算了一下,3000多万两白银乘以1.3%就是40万两白银,曾国藩掏不起这个钱,太多了.那怎么办呢?公关做工作.曾国藩打听到江宁布政使李宗羲,认识一个叫许缘仲的人,这个人在户部有关系,就通过他拿点钱到北京请户部官员吃饭、做工作.通过大量艰苦的工作,这个人写了封信回来说,最后的谈妥了,谈到了8万两白银.

就在户部把降到8万两的时候,朝廷给曾国藩发了一个批复,说曾国藩带兵打仗这么多年的军费,都是曾国藩自己自筹的,而且朝廷知道曾国藩这个人忠心耿耿,带兵打仗不容易,所以太后和皇帝说曾国藩的军费免于审核,直接报销.这种情况下,曾国藩会怎么做呢?曾国藩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儿子,说皇帝对我这么信任啊,我“感激次骨,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就是说皇帝、太后对我这么信任,我非常感激,比给我升多大的官,赐给我多高的爵位,都高兴.同时他又说“所托部吏拟姑听之,不遽翻异前说”,就是说,答应了户部的8万两白银,该给还是给,一分都不少.为什么呢?因为从40万两降到8万两,户部的官员给了很大的面子,要领人家这个情,而且做官以后还要和户部打交道.所以8万两白银还是送了.

那么,曾国藩也请客吃饭,也送礼,又花钱办事,这些钱从哪来呢?

这就涉及我们讲的省级官员的陋规,或者叫规费,或者叫灰色收入.像曾国藩这样的总督、巡抚省级官员,每年会有固定的大量的下级官员给他送礼,而且以半公开的名义给他送礼,就是送给他一些钱作为办公经费补助.通常会说总督大人的收入比较少,要办的事很多,钱肯定不够花,我们衙门有一些结余,送给您一点钱.所以事实上这些钱是各个县的县令多收的税.比如本来收10%的税,他收20%,多出这10%,他可能自己扣掉5%,别外的5%送给他的上级.

他送给知府,知府再从中拿出3%送给总督,就是逐级往上汇总,到总督这里,平均每年大概有18万两.

但是曾国藩没收这么多,他做官的时候在“两江”搞了一次财政改革、税赋改革,就是减免税赋,一些不合理的费用都给裁剪了,不许地方官再收了,我也不要你们的规费了,你们把我这块给免了,你们自己贪污那块也免了,给老百姓减轻负担,所以大量陋规被他免除了,不收了.

但是他还是收了一些特别肥的“羊”送给他的规费,哪些特别肥的“羊”呢?有三个“羊”的他收了,一个盐运司,一个上海海关,一个淮北海关.盐运司就是贩盐的,清代以前实行食盐专卖,老百姓吃盐不能随便从商贩手里买,盐是战略物资,由国家专项经营,就像今天的烟草专卖一样,我们知道今天的烟草专卖局很有钱,只要是专卖,肯定就很有钱,因为有垄断的暴利,所以盐运司很有钱,他们送的钱,曾国藩收了.上海海关和淮北海关都是负责进出口的征税,也很有钱,他们送给曾国藩的钱,曾国藩心里很清楚,要是不收,他们拿回去也分掉了,所以干脆不如我收了,我在官场上有大量的日常支出的需要.

所以曾国藩就在自己的财政司当中建了一个小金库,每年收这三个衙门大概3万两白银,用于给北京官员的炭敬,官场上的日常往来和到北京活动办事.应该说曾国藩的这种做法跟当时其他省部级官员的做法是一样的,不这样官场上的事就没有办法去办.但是曾国藩和这些官员不一样的是他在处理小金库的结余上.一般官员做官一任在走的时候,小金库里剩下的钱都要带走,因为这个钱相当于私囊中的钱,可以带回老家,盖房子置地,用于后半生的花消.但是曾国藩没这样做,他离开两江总督到直隶去做总督的时候,他的小金库中还剩一万两白银,这一万两白银怎么办呢?曾国藩嘱咐他的儿子曾纪泽,用于捐作地方上的慈善事业,看看地方上有没有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有哪些地方公益事业没有钱办,就把钱捐到那儿.所以曾国藩的做式跟当时的普通官员既有和光同尘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从曾国藩的特例我们看出,清代财政制度、薪酬制度是非常不合理的.这不是清代一个朝代的现象,我们看中国历代的薪俸制度,官员的工资收入明朝清朝是最低的,在明朝清朝以前,薪俸结构大致合理,官员的收入和收支大致能平衡.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制定的政策给官员规定的薪水收入非常低,与此同时,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孙——就是这些亲王的俸禄非常高.对官员,他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朱元璋的这个理论是,你们官员都是读书人出身,读的是圣贤之言,你们只需要精神食粮就可以了,你们好好学习圣贤对你们的教导,刻苦自律,给朝廷省点钱.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曾国藩的这种做官风格,我给他的总结就是——非典型的清官.他终生没有把公家的一分钱装进自己的腰包里,他日常花用就靠朝廷给他的工资和养廉银的收入,他的小金库的收入都用于在官场上的应酬,自己的生活非常清苦.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中国历代的清官传里很少有提到曾国藩的.为什么?因为他的举动在清官当中并不典型.中国历代的清官,往往清到清可见底,很多清官死了之后,没法下葬,死了之后一翻他的钱包只有几两白银,买口棺材都不够,所谓“贫不能殓”,往往是有这样记载的才被称为清官.因为我们中国人往往有这样一个习惯,你只有把事情做到极端,大家才承认你做到位了.曾国藩没做到这个份上,所以历来就不把他作为清官.

我们也看到曾国藩在官场上面对潜规则,采取了和光同尘的态度,他尽量随俗,不标新立异,所以曾国藩的这种做式叫内清而外浊,内方而外圆.

曾国藩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做式呢?我认为,主要是曾国藩的志向不仅是做一个清官,他有“内圣外王”之志,他想做大事,想挽救大清王朝.

曾国藩是晚清“经世致用”的代表,他是讲究实事求是的,官场的风气就是这样,要是采取海瑞的做式,什么事也做不成的,大家不会支持你.所以为了调动尽可能多的力量,能团结尽可能多的人,曾国藩就采取了这种内清外浊的做式——和光同尘.

曾国藩在离开两江的时候,他嘱咐自己的儿子曾纪泽把小金库的钱捐掉做慈善事业,在给曾纪泽的封信当中曾国藩还加了这样一句,捐款是可以,但是一定不要留姓名.为什么不能留姓名呢?他说“凡散财最忌有名”“一有名便有许多窒碍”,就是说做慈善事业最怕的就是留名,一有名各种麻烦就来了,所以绝对不能让任何一个人知道.他还说“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就是说我一生我不想享大名,只想做实事,特别不想有清官之名,因为有清官之名之后就没法办事了.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人之好名,谁不如我?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而远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就是说大家都好名,我有了好的名声,自然就显得大家不是那么好,那么我就被孤立了.所以曾国藩看透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转规则,他知道在这种规则之下不能逞一时之强,逞一时之强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强者,处处遵守原则,最后什么事都办不成,实际上是弱者.所以曾国藩选择了这样一种内清而外浊的做式,应该说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非常有特点的一个代表.

(作者系知名历史学者,著有《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等)

此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曾国藩和行贿方面的曾国藩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曾国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撕开曾国藩小男人的真实面目
曾国藩们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屈势媚势、老成俗气的群体,这一群体受一个老女人统治,低头弯腰,战战兢兢,说什么“天人合一”,纯粹是枯槁之道 这一群体走在老女人建立的废墟上,难以走出精神.

曾国藩吃牢饭
曾国藩曾遭诬陷入狱 第一次吃牢饭,尽管饥肠辘辘,曾国藩还是把饭推向一边 狱卒来取篮子的时候,曾国藩隐约听那狱卒念叨“第一次没人吃,第二次没人剩 ”果然,待第二次把饭篮子送进去以.

曾国藩纳妾为挠痒
被传统文人誉为“千古完人”“一代儒宗”的曾国藩,做过一件很有悖封建传统道德的事情,那就是纳妾 咸丰十一年(1861 年) 十月,年已半百的曾国藩纳了一个.

曾国藩化解叔侄危机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在家训教育中也特别注重这一点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做湖北巡抚时,跟他搭档的是湖广总督官文 官文是满族人,本人没什么能力,其实是满清贵族安插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