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守护百年家训类论文范文例文 和守护百年家训类论文范例

主题:守护百年家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守护百年家训,本文是关于守护百年家训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家训和守护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守护百年家训论文参考文献:

守护百年家训论文参考文献 家风家训论文

杨兴明,1923 年生于重庆武隆区羊角镇,自从上世纪40 年代嫁入该镇石床村黄家起,黄氏家训就成为杨兴明孝老持家的准则.几十年如一日,她将黄氏家训传承给子子孙孙,黄家的子孙年满12 周岁必须背诵家训,每逢节日全家组织齐诵家训的活动,一家人长幼有序、相亲相爱、忠孝为本、勤俭持家.黄家良好的祖德引领着当地孝敬风尚.杨兴明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其家庭也先后获得“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俊逸家风

从武隆城区向西20 公里, 过乌江, 再沿北岸进山,跨过一条小沟, 踏着一尺多宽的羊肠小道徒步向上, 穿过一片茂密的桃林, 坐落在羊角镇石床村的黄氏祖屋便出现在视野里.拾级而行,在深山里不易寻觅的一片不大的空地上, 这座已经居住了百年的老屋, 门头上挂着“俊逸家风”四个大字, 门框两边的楹联“诗书经世千秋铭祖德”“孝悌传家励志荣家贤”,在午后的阳光下分外醒目.步入堂屋, 墙壁正中高挂一幅匾额, 上书“齐家立德”四个大字,一边是小楷书写的《黄氏家训》:“古人云: 道德传家, 十代以上,富贵传家, 不过三代……”

“传家忠和孝, 兴家文与德, 持家勤与俭……”16岁的黄颜豪语音标准动听.没等他背诵完, 一边的姑婆黄继书不带喘息地用重庆方言继续道:“早读书, 晚习作, 恒可医愚.严教子, 莫宠溺, 礼教可风……” 95 岁的杨兴明在长凳上,听着三女儿黄继书的背诵, 默默地笑了.女儿背诵完毕,一脸慈祥的杨兴明低声吟诵,“……箴言俱在, 门楣高悬, 朝夕诵颂.子孙倘败家风, 当鸣鼓攻之.”220 余字的《黄氏家训》, 由黄家高祖辈在清朝年间撰写, 以“忠、孝、勤、德”为核心,内容涵盖励志勉学、治家教子、修身处事、慈孝婚恋,是黄家人安家、持家、兴家、传家、守家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 更是血脉同源的精神纽带和价值坐标.

家训比棍棒更管用

“黄家从不打人, 但教育出来的娃娃个个是好人,一大家人没有一人在外面做过坏事.”谈及此,杨兴明老人说这是黄家人最自豪的事,“黄家教育子孙都是靠祖传的家训.”

1943 年, 杨兴明嫁入石床村.踏进黄家第一天便开始背诵《黄氏家训》.尽管不识字, 在一遍一遍地诵读中, 杨兴明理解了什么是忠孝爱国, 什么是治家教子;夫妻怎样和睦、婆媳如何相安……越吟诵越觉得祖传家训的珍贵, 越理解越觉得这是最好的治家良方.在黄继书的记忆里, 兄弟姐妹们在家训家规、父母以身作则的指引下, 做了许多平凡的好事:有些不舍地退回了在放学路上捡到的漂亮铅笔;在交公粮的长队里, 一再让忙碌的长者先来;在过乌江的渡船上, 永远让着急的人先过河……都说“黄荆棍下出好人”, 但是在黄家, 教育子女, 从来都是用背家训替代“棍棒教育”.如今已经七十多岁的黄继财是黄家长子, 提起儿时背诵家训仍记忆犹新.一次贪玩回家晚了,母亲杨兴明让他在门外背了10 遍家训.他边背边流泪,当背到“早读书、晚习作”时,“原来的委屈渐渐变成了羞愧.” 

三十多年前, 杨兴明的丈夫去世, 她便挑起整个家族管理家训的重担.“逢年过节, 全家都会聚在一起, 点蜡焚香, 诵读家训.”黄继财说,“《黄氏家训》是我们大家庭的‘必修课’, 不管大家相隔多远, 一起诵读家训时, 心都离得更近了.” 《黄氏家训》里有一句话,“子孙倘败家风, 当鸣鼓攻之.”黄家人若是谁违反了家训,就会“四面受敌”.第三代孙辈里曾有一人沉迷于, 多次劝说无果, 杨兴明就召集家庭会议, 长辈们给这个晚辈上“家教课”.“他不再打了, 脚踏实地干事了.”杨兴明笑着说.“‘共楼居, 休猜忌, 宽仁慈厚.’家训深入人心, 不仅夫妻关系和睦, 婆媳之间也如亲生母女一般.”黄家子孙们说,有时两口子闹别扭, 只要一句“安家让和忍, 修身戒恼怒”, 再大的矛盾两人也会相视一笑, 红脸瞬间就变笑脸,“有事情好商量”.

宽仁慈厚立身

黄家人以家训修身立德,宽仁慈厚, 常年为村民做好事,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杨兴明老人一共育有6 个子女, 而她70 年前的一个决定, 不仅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 更让石床村老小提起此事无不竖大拇指.“胡庶发三岁离了娘, 父亲长年在外不着家, 娃儿非常可怜.”说起当年的那个决定, 杨兴明一脸平静.上世纪40 年代, 看到本村小孩胡庶发生活无着, 杨兴明便与丈夫商量, 把胡庶发接到黄家, 每天煮饭洗衣, 送他去念书,像亲娘一样关心照顾.在家庭最困难的时候, 杨兴明更把胡庶发视如己出, 不离不弃,“只要我们有口饭吃,就有这个娃儿的一口.” 就这样, 直到胡庶发18 岁参军, 老人整整抚养了他15年.如今, 已经70 多岁的胡庶发经常回来看望他的“杨妈妈”,“母子俩”在屋前拉家常的场景,成了石床村最动人的画面.

黄继财是杨兴明唯一的儿子, 也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土医生”.几十年来, 村民谁有个头疼脑热, 或者家里牲畜生病都会来找他, 黄继财不仅药到病除, 而且从来不收取任何报酬, 都是义务行医.

忠孝传家

“我没读过书,文化少,能过上如今的好生活全靠老革命们用生命换来的,所以格外珍惜.”杨兴明老人总是教育后辈“传家忠和孝”,忠, 就是忠于国家, 为国家做贡献, 这是家训的重点.曾孙黄春红18 岁走进军营,在部队一干就是十几年.不能在身边照顾曾祖母及亲人,常常让他内心不安, 杨兴明就对他说,“保家卫国就是最大的孝道!”当兵期间, 黄春红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 两次获“部队优秀士官人才奖”, 数十次受到各级嘉奖.

年迈的杨兴明老人是全家最大的牵挂, 一到节假日, 黄家子孙就纷纷赶回老家, 陪老人聊天、吃饭, 给她梳头、捶背、剪指甲.特别是到了春节, 五代120 余人齐聚一堂, 每个小家庭都做一道拿手菜, 大家围坐在一起, 热热闹闹吃团圆饭,场面十分温馨.杨兴明老人90 岁福寿时, 近百位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子孙为老人拜寿.寿筵上, 老人的子孙们分排站立, 齐声朗诵家风家训, 壮观的场面令在场村民为之动容.

如今,“ 家风润万家”已经从石床村吹遍羊角镇的每一个村庄.越来越多的人穿过那片茂密的桃林, 来到这个古朴的祖屋, 看望身体健朗, 依然下地劳动的杨兴明老人, 读一读传承了百年的《黄氏家训》. 

杨兴明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孙后代能把家训代代传下去,“‘家训’是黄家的‘传家宝’, 是黄家的魂, 丢了魂, 家就会出问题.”

简而言之:本文论述了关于家训和守护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守护百年家训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守护百年家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百年好合
一次见到女人,女人还很年轻 她穿着那个时代流行的蓝格子上衣,头发梳成整齐的刘海 她走进来,取了号,坐到长椅上,静静地……候 待终于轮到她,她走进来,冲摄影师说,合个影 那是小城唯一的照像馆,那是照像馆.

当正义需要我们持刀守护
“我可以放你们一马,可我手中的刀不答应!”“不想还钱问过我的刀先!”这不是评书里的说口,也不是武侠电影里的台词,而是我为“好汉哥&rdquo.

春节风俗美国百年马戏团谢幕
当地时间2017年5月21日晚,世界知名的美国“玲玲兄弟与巴拿姆贝理马戏团”在纽约长岛举行谢幕演出 这个有着146年历史的马戏团,即将走入历史 作为世界三大马戏团之一,玲玲马戏.

流年忆事家训永传
我今年80岁,出生在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石头城子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 1952 年毕业于扶余县师范学校,参加了教育工作 1956年加入中国,1992年从松原市宁江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上退休 岁月如流.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