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阅读教学类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基于共生理念的阅读教学路径类论文范例

主题:阅读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6

基于共生理念的阅读教学路径,本文是关于阅读教学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理念和共生理念和阅读教学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阅读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外语教学期刊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指向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本色语文”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在《语文的原点》一书中提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共生理论”,指出“它是生物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是语文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作者之间平等的多元对话,是以活激活、共生共长所达到的平衡状态,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尝试通过师本、师生、生本、生生等“共生”路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追求有效阅读教学的常态化.

一、师本共生,杜绝阅读教学的无谓低效

共生教学中,教师要先“生”和先“活”,先“生”,即教师的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先“活”,即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创造.冰心说过:“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一旦偏离“师本共生”情境,不管课堂多么精彩,都是无谓低效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变为“死湖”和“空壳”.

笔者曾在某中学听过《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师以品佳肴导入品诗,别具一格,又很轻松地进入课题.随后他以周瑜和苏轼的对比切入本课,不落俗套.

学生先按老师的要求,概括对周瑜的印象:英姿飒爽、年轻有为、器宇轩昂、卓越不凡……老师接着让学生概括苏轼的形象,这时候幻灯片出示了两个头像:一个是一身戎装、英俊潇洒的周瑜,一个是身着长衣、须发花白的苏轼.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老态龙钟”.随后顺势让学生分析此时苏轼的心理活动,课堂更是热闹.最后教师笑盈盈地引用了本山小品里的话总结说:“人与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众人哄堂大笑.教师出示幻灯片,利用表格显示两者的鲜明对比.板书苏轼的情感:“郁闷”“愤懑”,然后板书“落差”.渐渐地,笔者感觉有点不对味,还剩九分钟就要下课了,看了一下教师的教案,这堂课还有三分之二没上!

也许是太爱苏轼这位大诗人,我对苏轼关注较多:苏轼21岁中榜眼.如果不是欧阳修以为这种绝佳的文章一定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做,为了避嫌给他定了第二名,那他实际上是状元.后来欧阳修向他说起此事,苏轼并不以此为意,这又是怎样的胸怀!这一年他和弟弟苏辙同中进士,一时名气满京华,若论少年得志他一点不亚于周瑜.即使后来宦海沉浮,苏轼也从来都是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兴修水利,改革弊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即使年龄老大又被贬谪到荒蛮之地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依然保持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这样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而且苏轼在诗、词乃至书画方面都是当时也是后世之翘楚,可以说是“三栖之秀”,这在中国文坛上是屈指可数的.一个是生逢乱世、统帅三军、运筹帷幄的沙场英雄,一个是盛世凡尘、满腹诗书、心忧天下的文坛巨匠.笔者以为,苏轼和周瑜完全没有可比性!就这首词来说,苏轼在此提到周瑜,更多的是钦佩、赞赏,以及随着滚滚流水东逝联想到自己,表达人生如梦的感慨!我不知道这节阅读课在学生们心目中会留下怎样的一个穷酸、失意的苏轼的形象?!如果他九泉之下有知,会作何感想?也许此后的教学设计,这位老师会还苏轼以本来面目,会还原这首词的本来境界.但是可惜的是在这节课看不到了,而本来我们是可以看到的!

亚里士多德曾说“整体大于它各个部分总和”,教师应当把文本看作一个综合反应的有机整体,放在时代与历史的背景下,先“生”先“活”,组合课内和课外的内容,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内涵,但决不是生成自己“偏狭”甚或颠覆性的体验,尤其是经典阅读的课堂,让经典成为经典!

二、师生共生,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焦点

教师和学生的共生,是两种课堂主体之间能量的双向交流和平衡.即以教师的学习生成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它要求,教师的备课,不是一个简单的熟悉教学内容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和教参内容变为教学内容的过程,而是以自己在读写活动中生成的独到而鲜活的教学内容来把握“焦点”,发现讨论有所偏离,要及时纠偏;出现冷场,要善于分解,巧妙暗示,从而激活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学习生成,正所谓教学相长.

笔者亲历过这样一堂阅读教学课: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虽然是初次执教,但文中主人公——在海难发生后镇定自若、勇于负责的哈尔威船长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以为能在课堂上鼓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上出一堂声情并茂的“催泪课”,没料到在讨论主人公形象这一“焦点”时,一男生爆出“雷人”问题:“老师,真不明白,哈尔威为什么要死呢?他完全有时间自救的呀.再说,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哈尔威不应该死,他的死没价值!”这下好了,学生对主人公的评价与教参背道而驰,如果不驾驭好这个焦点,调整教学思路,变化思维意识,那么本课的教学目的怎能达成?

乍一听,似乎觉得学生的看法有点“节外生枝”,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啊,——雨果赞美的是主人公敢于牺牲、与船共存亡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生活在21世纪和平年代的今天,孩子们又怎能理解并接受呢?此刻,如果仍一味照本宣科,势必对学生的学习生成造成伤害.等课堂趋于平静,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接着针对“生命的意义”讨论,提醒学生冷静思考这样几点:

1.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区域文化,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

2.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对生命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牵引力;

3.我们对生命的意义要有符合自己个性追求的理解,也更要有顺应当今时代和民族大业需要的理解.

然后,笔者把作者雨果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本文的目的和盘托出,同时又抛出一个“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面对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时,学生们变得严肃了,既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人格魅力,又接受了一次关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教育.

当然,阅读教学的课堂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准确驾驭教学的焦点,发散文章的思想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正如于漪老师的教诲:“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最要紧的是驾驭了焦点问题,就会促进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生本共生,拓宽阅读教学的研究视野

语文的阅读教学,不是简单地学习课本内容,而是以文本为平台,有效促进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同时注重课外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开发,而这些学习过程,又可以使教材生成出许多新的鲜活的内容.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曾在《为生命奠基》的讲座中讲到一则案例: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一名学生纳闷:“邱少云和战友们都潜伏在浓密的草丛中,当大火蔓延时,为什么别的战士身上没有着火?”紧接着,又有一位学生质疑:“……邱少云不可能一动不动地趴在草丛中……身上的遇火爆炸怎么办?”连续两问,吹皱了一池春水,激起了学生们阵阵讨论的涟漪.

窦老师抓住契机,理清文段,激活学生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探究,培养敢于创新、探求真知的习惯.

课后,学生们按小组策划方案,分工明确,合作探究,有登录专业网站的,有去图书馆查询资料的,有联络历史老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下节课的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的“战果”:

生一:一本介绍志愿军战斗英雄的书上说,当时战士们早就想到敌人会打,所以出发前都把衣服浇湿了,战士们是穿着湿衣服趴在草丛中的,所以身上没烧着.

窦老师追问:那么,邱少云为什么烧着了呢?

生二:邱少云是通讯兵,为了保护身上携带的文件资料,他没有把衣服浇湿,所以着火了.这反映了邱少云为了革命需要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生三:火在身上燃烧,烟雾早已将邱少云熏昏,故而一动不动.

生四:邱少云早知的危险,利用弓形的身体腾开腹下空地,挖坑将掩埋.……

文本的阅读发现引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成,拓展了教科书的使用空间和研究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了教科书的教学价值,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生本共生,既有着资源共生,也有着情境共生;既有着言语共生,也有着情感共生;既有着思想共生,也有着精神共生.

四、生生共生,丰富阅读教学的内涵

共生的课堂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协变性,某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相互激活,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从而一步步将思维引向深入,学生个体对于体的学习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在我县某次高效课堂观摩活动中,笔者上了一堂研讨课——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狼〉专题》,其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对待狼应该持怎样的态度?讨论以后,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应该保护狼,一是应该猎杀狼.教师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班长当主持人,要求选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进行辩论,其余的同学认真笔记,在辩论赛结束后做点评.

双方一辩分别陈述本方观点,双方二辩分别反驳对方论点,双方三辩向对方辩友进行质问辩论.出现在自由辩论阶段,正反双方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唇舌剑、互不相让,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引来师生的阵阵掌声.最后,双方四辩分别进行总结陈词,正方四辩同学在总结时,讲了狼的十大优点,当讲到狼情感专一、不像有些自称为“人”的动物沾花惹草时,全场哄堂大笑,继而掌声雷动.整个过程,座中的学生全神贯注,听课的教师也饶有兴致地写下评课留言:这节课不仅前卫,而且很实在,又有自己的特色,是一次内容和形式相互统一、互相作用的生生共生的有效学习.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卢志文也曾说: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探究时能否形成观点相反或相对的局面.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学生阅读潜能自然得以激发,文本内涵也向纵深处挖掘延伸.

辩论延续到课后,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久,学生们拿出了文质兼美的研究成果,展示如下几组:

1.从人类猎杀、破坏生态环境或者虐食等方面指出人性残忍比狼性更可怕——

《狼是最残忍的动物吗》(随笔散文)

2.介绍狼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和族居、群居生活——

《孤独的狼是可耻的》(说明文)

3.谈及大兴安岭猎人杀狼和生态失衡的无奈与酸楚——

《与狼共舞:浪漫的辛酸》(议论文)

4.赞美人与自然共有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母狼的真、善、美;

《我很丑,可我很温柔》(记叙文)

5.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融洽相处;

《给“狼孩”的一封信》(书信)……

这样的思辨式的共生课堂,既注重了知识、能力,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又促进小组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不难形成观点相反或相对的话题的,这样就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让学生在对抗和磨合中积极互动,丰富并深化阅读教学的内涵!

吕叔湘先生说过,如果说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的教学法之中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就是以活激活的“共生”.它一扫以往拘谨、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鼓励老师、学生、文本等之间能量的多元流动与碰撞,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共生共长的课堂环境,它不仅体现了正确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真正用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而且体现了正确的教师观,既承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先行者、引导者,也是课程实施能力的受益者,真正把课堂变成学习的场所,把教学的过程变成学习成长的过程,从而追求有效阅读教学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繁荣.

综上资料:上文是一篇关于经典阅读教学专业范文可作为理念和共生理念和阅读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阅读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路径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福建安溪县蓬莱中心学校(362402) 李菊燕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基础上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

简约化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致教学效率不高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导读问题的简约化,对学生把握.

悦读:阅读教学的长效路径
【摘要】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之“苦”,教师教之“痛”,教学研之“困”,提出了“悦读”教学的主张.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现如今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正在不断地提升,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们应当要注重教学的全面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良好的阅.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