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俄罗斯文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浅述俄罗斯文学主题中的宗教文化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俄罗斯文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浅述俄罗斯文学主题中的宗教文化,本文是俄罗斯文学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宗教和宗教文化和浅述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俄罗斯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俄罗斯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外国文学期刊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董秋荣

内容摘 要:俄罗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和宗教密切相关.舍弃宗教特征就无法准确完整地理解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的价值与魅力是面向终极、面向永恒、关注人生的意义、关注世界与人类的命运问题,这当然也是一种宗教信仰.经过历史漫漫发展,宗教意识已成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俄罗斯文学的精神核心.宗教精神始终伴随着俄罗斯文学.

关键词:宗教 文化 俄罗斯文学

在20世纪,俄罗斯是一部危机频仍、灾祸不断、充满动荡和不安的时代.俄罗斯的文学中无时不渗透着宗教色彩,特别是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末世论情绪和启示录期待.这既是对20世纪俄罗斯悲剧性历史的心理折射,也是特定的文化心理与特定的历史时空交汇碰撞擦出的火花.

一、魔鬼主题

1.20世纪前俄罗斯文学中的魔鬼形式

俄罗斯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追求善的同时思考恶的问题.通过具体可感知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哲学思考,是东正教信仰的一大特征,也使得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俄罗斯思想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从19世纪起,在俄罗斯文学中寻找撒旦的现象就可以与寻神论相提并论.如果说寻神论的基础是为上帝辩护的神正论,那么,寻找撒旦的重要标志就是重审基督教*道德学说,并将恶奉若神明.从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索洛维耶夫,俄罗斯文学与哲学随笔都不断地传达出对恶魔主题的敏感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切旧有的秩序都开始崩溃、解体,一切价值都被重估之时,俄罗斯文学对这一主题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兴趣.俄罗斯文学对魔鬼的兴趣是呈波浪式发展的,它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在17世纪的作品中这种倾向达到了顶峰,如《萨瓦·戈鲁德钦纳记事》(Повесть оСаввеГрудцене)、

《乌里扬尼亚·拉扎列夫斯卡娅记事》(ПовестьоУлия

нии азаревской)等.18世纪60——70年代,对魔鬼学说的态度从嘲笑、批评转向接受和尊重,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直至浪漫主义时期,尤其是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魔鬼主要成为了创作幻想的对象.19世纪40年代,实证主义者对浪漫主义的魔鬼说始终是秉持一种讥嘲、冷漠或尖锐批判的态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白银时代,随着这一文学主题的发展,对俄罗斯作家与“魔鬼”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准.

2.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恶魔形象

(1)被神圣化的撒旦——现代主义诗歌

在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发生了一个极其重大的转向——传统的恶服从于善的永恒秩序崩溃坍塌,在文学艺术中出现了否定上帝所造的世界、提升魔鬼地位的倾向.“神圣的撒旦”成为白银时代文化的普遍现象.

在《致吉皮乌斯》一诗中,勃留索夫把魔鬼和上帝相提并论,并希望死后能看见魔鬼和上帝创作的所有深渊,这种异端邪说在当时很有代表性.而索洛古勃被称作“恶与魔鬼的诗人”、“恶的布道者”和“魔鬼的崇拜者”.在危难之际,他希望得到魔鬼而不是上帝的庇护.他的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是否定生活、惧怕阳光、歌颂死亡、沉入黑暗.他经常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公开渎神的诗经常被对福音书信条的强烈认同取代;公然宣扬撒旦的神性又被他“将来失败”的启示录主题所替代.

(2)《大师和玛格丽特》:另类的福音书

恶中有善,是俄罗斯文学中魔鬼形象的共同特点.从莱蒙托夫和普希金开始,由托尔斯泰、卡尔申内依、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延续的俄罗斯文学就是这一事实的生动证明.而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最著名的魔鬼形象当属М ·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魔王沃兰德.集作恶行善于一身的沃兰德同时完成了破坏与重构.他否定的是与人类传统精神价值相悖的社会,惩罚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愁恶与不仁.他的献身既意味着考验与揭露,同时也意味着比较严厉的惩罚,每一桩恶行都没能逃过他的法眼,全部受到了应有的处罚.而对于创作出关于基督的小说并因此而遭受迫害的大师和他的情人玛格丽特,一向铁石心肠的魔王沃兰德也流露出善良与慈悲的一面,竭尽全力去成全这一对生死恋人.沃兰德在撒旦舞会上为玛格丽特唤来了她苦心寻觅的大师,恢复了大师被焚毁的书稿,成为人类传统精神价值的捍卫者.

如果说“撒旦的盛大舞会”一章是末日审判的缩影,那么当我们把距离拉开就可以发现,整部小说都笼罩这末日审判的氛围,魔王、随从在莫斯科的整个活动就像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末日审判.在他们荒诞的行为中,在作者讽刺幽默的笔调下,透射出末日审判的庄严与神圣.在沃兰德身上没有反抗上帝或是渎神的些许暗示,从本质看,他接近自己的对立面,是上帝的同盟,是上帝的惩罚之手.如果说约书亚(原型为《圣经》中的耶稣)是善与爱的化身,是为拯救人类而自我牺牲的楷模,那么沃兰德在这里就是理性与尊严的化身,是正义与仁善的楷模,在传统恶魔的表象下实现绝对真理.М·杜纳耶夫写道:沃兰德在这里是正义的绝对保证,善的创造者,吸引人们同情心的正义的法官.沃兰德是小说最有魅力的主人公,比约书亚可爱的多.在这个意义上,《大师和玛格丽特》又可以被称作庆祝善的胜利的“第五福音书”.

二、索菲亚主题

1.索菲亚的骑士们——神话的文本

欧洲象征主义更多的是以放浪形骸来对抗动荡不安的现实;俄罗斯象征主义者们却用超越世俗凡尘的眼光,创造出不朽的索菲亚神话.在象征主义诗人眼中,索菲亚神话的末世论的神秘意义引起了神话诗学的强烈兴趣, 很多艺术家的诗歌都围绕着这一主题被创作出来.

勃洛克继承了索洛维耶夫的整个哲学思想和新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诗歌传统.少年时期的他就曾倾心于索洛维耶夫的作品,将索洛维耶夫称为“精神上的主宰”.在他的第一部抒情诗集《美妇人集》中,他把自己所赞颂的美妇人作为世界的理想与和谐的象征,作为神的、永恒的、女性的开端来表现.在勃洛克眼中,现实生活中的门捷列娃与圣母有着某种相似的特征,他们都是善良、纯净、美丽的、温柔的、处女的未婚妻(玛丽亚也是未婚妻,是处女圣母),在美妇人的圣母原型中,也总是有门捷列娃的影子.

2.索菲亚的救赎意义

索菲亚作为爱与美的化身,一直成为诗人作家们渴望的救赎之路.在一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美拯救世界”的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索洛维耶夫提出关于万物统一说的著名命题:“绝对在美中通过真实现着善.”[2]而“绝对价值即真善美与圣三位一体相对应的”[3].索菲亚是象征着“美”的圣灵,当然索菲亚的本意“圣智慧”也是标志着秩序、规范.在另一方面,爱也被视为一条重要的救赎之路.索洛维耶夫的观点也是“爱拯救世界”.弗洛连斯基在文集《真理的柱石与根基》(1908)中将爱作为宗教本质来研究.他将爱真理联系起来,这不是在主观而是在客观的意义上理解真理.这种爱与托尔斯泰的博爱、对邻舍的爱不同.在弗洛连斯基那里,爱永远是进入上帝,是所有有爱的人同神的本质的汇合.

于是,倾向神秘、期待未来启示的象征主义诗人,注视着新的霞光,感受着神秘的诗篇,在革命到来的前夜,怀着一种紧张的期待,并为未来的神秘而颤栗.象征主义者期盼社会革命的到来,但革命距离他们的社会理想还很遥远.所以永恒女性的思想被奉若神明并加以理想化便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在苏联体系内,一切人类哲学的、神秘主义组织的尝试都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万物统一的组织机构”和“精神团体”的理想被视为不可实现的乌托邦.但对索菲亚的精神渴求却被保存下来,这种渴求渗入到俄罗斯民族的自我意识深处,并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

注 释

[1]汪介之.远逝的光华[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3.105.

[2]张百春.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84.

[3][俄]Н.О.洛斯基著,贾译林译.俄国哲学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27.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文化交流与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B304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评论:上文是一篇关于宗教和宗教文化和浅述方面的俄罗斯文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俄罗斯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论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翻译
摘要我国与俄罗斯保持着多年的友好关系与合作关系,不断有文化作品的输入与输出 而文学作品作为典型的文化传播方式,关系到两国之间的互相理解与情感交流 由于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性,所以其追求的并不只是语言的…….

基于翻转课堂的俄罗斯文学教学
冯小庆(哈尔滨理工大学俄语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摘 要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颠覆了传统教学方法, 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俄罗斯文学是高校俄语专业学生提高.

宗教文化中的文化认同以纳西族东巴教为例
【摘 要】算上原始宗教起源,宗教从产生之日起到现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世界上的宗教门类也不胜枚举 在大家所熟知的几大宗教被研究殆尽之际,我们将更多研究视野转向了那些原生、原始但较为小型的宗教上,我国少数.

妈祖文化在海洋宗教文化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问题
【摘 要】妈祖文化在中国海洋宗教文化传承中所占有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海峡两岸的海洋文化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依然不可替代 因而,研究妈祖文化对了解和把握中国海洋文化、特别是海洋宗教文化的特.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