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心理教育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四位体模式和机制的构建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主题:心理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9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四位体模式和机制的构建,本文是关于心理教育开题报告范文和留守儿童和体模式和心理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心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教育论文留守儿童论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农村教育论文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佳、性格孤僻,敏感自卑、认知消极、交际障碍、行为失范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亲情呵护与管教的缺失、学校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滞后、农村文化的衰落与社会关注不足等.构建更科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机制,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基本路径,构建政府指导、家庭主责、学校主导、社会支持的“四位一体”的心理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好政府的指导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社会各界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四位一体”;关爱模式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1] 农村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的绝大多数,据新华社电,至2016年11月,全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为902 万人,超过90%分布在中西部省份.[2]农村留守儿童不但基数大,而且在他们身心发育、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的监护,以及农村学校教育与管理的落后,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等因素的叠加,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出学习滞后、心理失衡、行为失范、安全堪忧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谐与稳定.

心理健康,作为儿童健康成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应该受到关注与重视.

因为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健康的重要方面,更影响着一个人思想道德、能力素质的提升,是成人成才的关键.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机制,更科学地呵护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情绪不佳,性格孤僻

由于在成长关键期缺乏父母关爱和稳定的家庭成长环境,依恋的情感难以得到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表现焦虑、恐惧、孤独、悲观抑郁等负面情绪.父母不在身边,遇到烦恼的时候不能敞开心扉,较多的负性情绪没有倾诉对象,会增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脆弱性和无助感,内心易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久而久之,会影响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逐渐形成性格上的孤僻、自卑、封闭心理,甚至会因对父母不理解而产生怨恨心理,形成孤僻乖张、自暴自弃的性格.

2.敏感自卑,认知消极

物质条件与父母精神陪伴上的弱势生活状态,让农村留守儿童时常感觉到自卑.由于自卑,他们在情感上不能悦纳自己,对自己缺乏宽容,失望和厌弃自己,做事和人际交往中常伴有害羞、胆怯、不安、内疚等过分敏感的心理.这样的孩子在做事、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有过分的自我保护感,不但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更容易用消极的眼光看待、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情绪低落、悲观性高、没有目标、缺乏动力与恒心,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悲观颓废,甚至对自己丧失信心,对人生悲观失望.

3.交际障碍,行为失范

长期与父母分离,不能很好地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交流与交往的技巧,加之心理上的敏感自卑、猜疑多虑,导致不少农村留守儿童沟通不畅、交际不善,甚至形成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容易信任别人,不愿意多和人接触交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交往退缩、拘谨,或目中无人、表现冷漠.而家庭管教功能很大程度上的缺失,亲子关系的相对疏离,加大了农村留守儿童滋生不良道德品行的可能性,使他们容易偏离主流道德价值观,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了诸多不良习性,行为失范表现明显,如吸烟、喝酒、逃课打架、网络成瘾、早恋等问题,甚至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偷窃、犯罪、吸毒等违法乱纪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亲情呵护与管教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长时间得不到来自父母亲的关爱与管教.一方面,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他们需要更多,特别是来自父母感情上的支持,但由于各种不得已的原因,父母与他们长时间分离,造成了亲情的缺失,导致他们安全感、归属感和感情上的发展不足,诱发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由于物质经济条件变好,现在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出于平时对孩子关爱缺失的补偿心理,往往会在经济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自由,而经济上的宽裕与独立,生活中的自由与缺乏管束,为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变得放纵自我,更多不良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随之不断产生.

2.学校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滞后

不可否认,在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学校,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没未以真正贯彻,大部分学校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课程,或者有课程但没有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心理教育课靠的是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在方式方法上依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样的心理教育对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意义不大.在基础设施上,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没有设立心理咨询室,缺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档案,既不能及时识别和排查他们的心理问题,也不能有效地疏导与矫治心理问题.农村学校教育理念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滞后助长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

3.农村文化的衰落与社会关注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使农村地区的旧*观念不断被摧毁,而新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与巩固.乡村文化的衰落,使得农村家庭邻里关系疏远、淡漠,人际关系陌生化,社区舆论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降低,社会闲暇金钱化、低俗化,农村陷入较为严重的文化危机、*及秩序危机,使本来较为贫乏的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更易受腐朽、庸俗文化的冲击.[4] 同时通过便捷的现代媒体较易获得的庸俗、低级文化,使还没有形成独立、稳定的价值观,身心正处于非平衡状态的农村留守儿童更面临着多种心理危机,更容易诱发各种心理困惑与迷茫.农村的社区组织、社会组织与家庭,对这一社会变化明显应对不足,习惯上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困难,忽视其心理健康的维护,也缺少心理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力量,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三、“四位一体”心理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本研究以安徽阜阳市为调查对象,在调研临泉、界首、颍州三地已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研究组认为,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基本路径,构建政府指导、家庭主责、学校主导、社会支持“四位一体”的心理教育模式,形成联动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心理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1.政府要发挥指导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政府不应忽视的社会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在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从顶层上作出设计,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相关政策,协调好各方关系,特别是对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职能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各自的角色与定位,完善经费投入保障和监督激励机制,建立起科学的长效运行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家庭的培训和相互交流.定期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进行培训,重点培训政策法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督促其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帮扶其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必要的教育技巧.要在农村社区或学校设立农村留守家庭教育交流平台,鼓励监护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提高他们的监护和教育水平.

政府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相关职责,不断净化学校周边的环境,提升学生生活环境和治安环境,查处不法网吧、游戏厅等所,扫除学校周边的不利因素,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有效遏制他们心理上的迷失.

2.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

家庭对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应对其心理健康负主体责任,发挥起心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础.父母要不断学习科学的教养方式,多与孩子沟通与交流,多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掌握孩子的心理诉求,为他们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的沟通氛围,努力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塑造意义明显.因此父母在孩子小学阶段尽量不要双方同时外出,不得已都外出时,要尽可能地将孩子带到自己的身边生活,实在不行,要定时回到他们身边或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经常关心他们,保障孩子成长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促使他们形成充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纠正“为孩子提供好的经济条件和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的认识偏差,纠正只重视考试成绩好不重视其他方面好的片面教育观,把物质支持与精神引导相配合,重视对孩子的精神引导、正确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旦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教育或求助于专业的心理辅导.

3.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

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现实中有着替代或补充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的作用,客观上起到了他们心理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因此对他们的心理成长负有重要责任.

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与管理理念,加强素质教育,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常规工作,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机制和课程体系,筹建心理咨询室,增强专业师资队伍,通过日常心理课程教学、课外谈心谈话、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丰富留守儿童课内外生活,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增强其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合理处置学习、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困惑.

要形成学校和家庭心理教育的联动机制,强化两者教育的互动衔接,通过家长或监护人培训会、交流会、班主任定期回访活动等,主动、经常与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做到信息的双向互动,使双方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及时掌握心理问题线索,及时教育与疏导,排解心理困扰,预防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

4.社会各界要发挥辅助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引入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形成社会各界行动的强大合力.

农村社区组织要重视本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工作力度与经费投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基础设施.可建立农村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流动站,招募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深入到本村不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通过张贴、发放相关宣传资料,组织专题宣传月、宣传周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工作中来,通过开展定期走访、结对帮扶、假期素质拓展行动等全方位、精准式的心理关爱活动,在社区、学校和家庭层面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全方位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EB/OL].(2016-02-14).http:// www.gov.cn / zhengce / content / 2016-02/14/con?tent_5041066.htm.

[2]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摸排数量902万人九成以上在中西部省份[EB/OL].(2016-11-0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 11/09/c_119882491.htm.

[3]伍祥青,荣雪松.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机制[J].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2).

[4]江立华.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J].江海学刊,2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委党校2017年度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与关爱机制及模式研究”(立项号:QS2017085);安徽省阜阳市2017年社科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机制及模式研究”(立项号:FSK2017053)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临泉县委党校、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评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留守儿童和体模式和心理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心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心理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本文提出了怎样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些有效的、常.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其教育
摘 要 本文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学校、社会、教师……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使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得到缓解甚至彻底解决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五部门:社会工作者要与时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受虐行为
据中新社8月21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民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要及时发现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比较探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12 066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创新时代新局面“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