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诚信教育相关论文范本 与基于学生闲暇生活的诚信教育探析类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诚信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9

基于学生闲暇生活的诚信教育探析,该文是关于诚信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跟学生闲暇生活和诚信教育探析和闲暇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诚信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诚信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诚信教育征文诚信教育论文生活教育论文生活教育期刊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诚信作为对个人道德规范的要求.社会诚信问题突出,小到缺斤短两大到食品安全,诚信危机影响甚广.哪里有漏洞补哪里,补丁式、亡羊补牢式的德育观念对社会诚信危机来说杯水车薪.小学生诚信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方面,在不增负的前提下开展诚信教育,充分利用小学生闲暇生活、开发闲暇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以生活教育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小学生闲暇生活进行概念界定来明确其含义,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发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找到有效的诚信教育途径.

关键词:诚信教育;小学生;闲暇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5-0016-04

现代信息社会造就教育资源、信息等的丰富、多元,小学生闲暇生活中充斥着纷繁复杂的信息,不加过滤和主动筛选容易使学生步入“闲暇歧途”,并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被课业和课外教辅占据大量时间,人际交往问题、长期情绪低落等问题显著.6~12岁是人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所取得的效果要远远高于中学时期.正确利用小学生闲暇生活,开发适合的教育资源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对于小学生减负、培养“闲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界定

(一)闲暇

“闲暇”一词的解释最早起源于拉丁语,从词源学角度上来说是自由和允许,指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闲暇”一词解释为“闲空”,指的是没有事情的时候.由此可见,“闲暇”一词大意是指人类在一段时间之内没有工作可以做,可供自己支配和休闲的一段空闲,这种时间可以是工作之外的时间、学习之外的时间等等.现如今常见的许多休闲会所,都会用“free time”或者“spare time”来阐明理念,可见“闲暇”已经被人们理所当然地作为“休闲”看待.

(二)闲暇生活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为始终运行于其中的境遇.生活的本质是交往,小学生闲暇生活是其生活总和的一部分.按照赫勒的观点,将生活划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一个由语言、对象和习惯等规则规范系统所维系的、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自在对象化领域”;非日常生活指“创造性实践为主要特征的自为的对象化领域,是有组织的社会化的和自觉的精神生产为基础形态的领域”.小学生闲暇生活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闲暇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的闲暇生活,它既可以是“自我的”,也可以是“有组织的”.

普遍现象表明,小学生闲暇生活大多是完成制度生活之后、完成学校和家长的任务之后所剩余的时间,这些时间具有零碎性、非正式性、紊乱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self time”的恶性循环,产生了诸如“闲暇孤独”“闲暇素养缺失”等问题.

(三)闲暇素养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来看,小学生处在“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工具相对主义定向”阶段,本阶段的发展对下一阶段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心理学表明儿童的社会化与成年期的社会化有着极大的区别.儿童期社会化主要靠行动来完成,对于价值观的内化方面没有太大作用;而成年期的社会化是一个价值标准内化的过程.所以,小学生学会独立安排自身时间尤为重要.

二、小学生闲暇生活的教育策略

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是小学生在制度生活与非制度生活中屏幕不离手.小学生的生活被课业所占据,零散的闲暇生活无法满足个体发展所需的空间需求.教育生态学从结构与功能方面分析教育作为子系统和教育作为育人系统的环境,尤为重视教育生态环境的功能,就育人来说,利用小学生的闲暇生活进行诚信教育,是对精神环境、物质环境的有效补充.所以,闲暇生活赋予诚信教育的意义,要真正为小学生保留一部分空间与时间.

(一)归还闲暇时间,减轻学生负担

社会功利主义倾向导致小学生闲暇时间被学业时间占据,时间上的严重不足,常常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压抑感、紧张感、匆忙感,而这个过程中的乐趣、兴趣逐渐丧失,更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德育是育人的活动,本质上是使人充满实现自我的超越.所以,减少对小学生闲暇时间的剥夺,减轻小学生的学业压力是首要任务.首先,制度生活应做到“有所不为”.制度生活中小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包括课间十分钟、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等时间.其次,教师应真正了解小学生的闲暇生活,了解小学生真实生活中出现的诚信问题,并利用现实情境进行诚信教育.最后,非制度生活中,把闲暇生活的自主权交还给小学生,让其自主灵活安排自己时间,并家长给予指导.

(二)开展闲暇活动,隐寓诚信教育

闲暇本身不具备优劣属性,但对闲暇生活的利用与开发却存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意义的闲暇生活能够促进个体对德性的理解与养成.“积极的闲暇生活有助于个体从社会整体的经验环境整合中获取预期的价值系统,转化为个性品质,在社会道德坐标中得以正确定位”.因此,学校应利用小学生的闲暇生活,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闲暇活动,将诚信教育隐寓在闲暇活动中,使小学生在参与闲暇活动、享受闲暇生活的同时接受诚信教育,养成诚信品德.学校德育仪式、传统节日蕴含德育价值,是小学生闲暇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期间小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的个性与本真,使小学生在学校闲暇生活中既度过了快乐的时光,也陶冶了诚信品德.

(三)激发自主意识,加强诚信自证

闲暇生活从根本上说是个体自我支配的时间和自由开展的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自由自得的心境.与闲暇生活相关的德性更多体现为对自我德性及私德的关注.在自由支配的德育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形式多样的闲暇德育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主人.因此,在闲暇生活中开展诚信教育最大特点就是要体现出主体性,培养其诚信自律.具体说来,应在闲暇生活中引导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自我历练的方式实现对诚信德性的自证.国学蕴含中华传统文化,“吾日三省吾身”“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等等,省身、慎独是古人向内自省的方法,现代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我超越,这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小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开展国学阅读,对古人自证精神进行思考,内化外在的诚信规范,形成稳定的诚信品格.

三、闲暇生活中的诚信教育途径

小学生的闲暇生活包含在制度生活和非制度生活之中,学校和家长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对其进行诚信教育,真正了解这些出现在小学生生活中的诚信教育途径,明确其价值意义,以此提升小学生“闲暇素养”,有效避免小学生“闲暇孤独”,使儿童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与诚信品格.

(一)体验

人们把外界事物、情景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称之为“体验”.德育活动、仪式的目的是体验,让学生身处其境,感受理解事物,从而达到共情.学校和社会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通过小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得到真切的感悟.诚信体验可以源于学校德育仪式,比如诚信演讲活动、诚信主题升旗仪式等;可以是德育活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至今,国家将其凝练为适合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层面道德规范的要求中包含诚信品质,可见国家对于诚信的重视,古语云:“人无信,无以立.”诚信越来越多地成为学校和社会活动的主题,如文艺演出等;家风是个人道德品质陶冶的重要途径,有家才有国,家是国的缩影,家风的传承、家规的订立,让小学生在遵守家风的体验中树立诚信观念.

(二)契约

小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多以规则、奖惩办法、标准等实现,这是一种管教层面的培养方式,这种方式效果显著但可能造成小学生主体性缺失,缺乏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的道德水平依旧处在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他律到自律需历经一个过程,那么“契约”就是从“他律”向“自律”过渡的途径.通过契约,形成规则,慢慢唤醒小学生自主性、积极性的主体意识,培养契约精神,让外在的规则、制度内化,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诚信品质行为中去.小学生的“契约”对象和支持系统,可以是教师、家长、同伴,通过与契约对象订立“契约”,来逐渐使小学生处在一种理想的氛围之中,使他们了解诚信做人的基本准则,对待教师、同学、家长应该如何去做.通过“宣誓”“签字”等群体性的承诺活动,让每一个孩子深受感染,重视自己所说的话、签过的字,以一种严肃、公正的态度对待契约的订立.

(三)模仿

诚信是重要的道德品质,诚则立身,诚信品质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内化,使之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表明,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通过模仿实现,好的示范和榜样是实现诚信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当今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本,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对判断力弱的未成年人影响巨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给孩子明确的价值观引领,说教式已经不再适合,道德行为需要寓于道德情感,贴近生活现实树立榜样可真正给小学生以示范.格·尼·菲洛诺夫认为,只有基于深刻动机反思而选择的德育活动,才能有效促进个体世界观潜力的发展.小学生模仿对象可从其生活中寻找,教师立德树人、身正为范,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诚信是重要方面;家长诚信做人、信守诺言,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诚信形象;在同伴中加强对诚信行为的鼓励与发扬,让小学生了解在他们所处的生活中何为诚信.摒弃说教式以及小学生无法接触的诚信典范教育,让他们的闲暇生活成为孕育诚信的外部环境,让诚信的榜样行为成为澄清多元诚信观的“筛子”,以此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世界.

  

参考文献:

[1]任 凯,白 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冯建军.差异与共生——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方式[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6]冯 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俄]格·尼·菲洛诺夫.德育进程:方法论与发展战略[M].雷蕾,曲波,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8]贾 嘉.闲暇:道德财富蕴藏其中[J].思想理论教育,2005,(7).

[9]阎光才.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诚信[J].教育科学研究,2005,(1).

[10]鲁 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

[11]刘胜良,张百顺.高校闲暇德育有效性研究[J].教育评论,2010,(4).

[12]苏 洁,傅建明.“契约式”小学生诚信教育的理性探讨[J].教育导刊,2014,(12).

上文评论:该文是关于学生闲暇生活和诚信教育探析和闲暇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诚信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诚信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新媒体视域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高职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化显得比较重要,这是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是当前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先就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详细分析,然后从新媒体视域下对高.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探析
【摘要】在农村初中班级工作中,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农村初中班主任要正视留守学生的特点,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切实扮演好&ldqu.

体验教育视阈下大学生闲暇生活
摘要大学生闲暇生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大学生闲暇生活主要有以下特点闲暇时间充裕,但差别较大;具备基本闲暇意识,但闲暇生活技能亟待提高;闲暇活动形式多样,但层次偏低;闲暇生活载体.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加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中国的性质和地位、历史经验、执政使命、自身状况,决定了管党治党必须从严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在党的建设当中,思想建设又居于前列,思想建设又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解决.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