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语文教学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乡土文化挖掘与价值体现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语文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6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乡土文化挖掘与价值体现,本文是关于语文教学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和乡土和初中语文教学和价值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江西省吉安市第四中学 罗美兰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开发语文教学资源的新要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初中语文课堂中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提高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 乡土文化 语文教学 教学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我们城乡结合薄弱中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差的现象,课堂教学资源单调,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不起学生语文学习的乐趣.

《课程标准》中还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开发乡土资源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为挖掘利用乡土资源,能引导学生切身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学习兴趣,更能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的家乡——吉安,山川秀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它有灿烂的历史:在明朝时全国无敌——那时吉安有“一门九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的美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杨万里、欧阳修、文天祥和解缙为代表,吉安沉淀出了以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商贾文化等为主的厚重庐陵文化,并成为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还有动听的传说;有红色足迹;有秀丽的风景名胜:欧阳修纪念馆、钓源古村、漠陂古村、文天祥纪念馆、白鹭洲和井冈山主峰等;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吉安采茶戏、永新三角班和新干摇钱树(莲花落)、吉安东园龙、万安麒麟狮象灯、渼陂彩擎和青原箍俚龙等;还有民问技艺与文化:永新书法艺术、永新小鼓、吉安灯彩、新干剪纸、永丰畲族刺绣;更有风流人物:镌刻在红色里程碑上的先烈将军,诗文精英……这些深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是我们充实语文课堂学习的丰富的内容.

那如何引导学生将乡土文化融入学习、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呢?下面,笔者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挖掘乡土资源的实践与体会.

1.巧用课前三分钟,积累民俗知识

注重学生积累,提升语文素养.在课前三分钟,开展“背诵名句名篇”活动,侧重引导学生对家乡名人名篇名句的积累.学生积极主动背诵,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代李东阳的《吉安》“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安城——展示了吉安府城的人丁兴旺与生态秀美”;清代施闰章的《云章阁》“鹅湖鹿洞寻常事,不信风流限古今——表达了诗人对白鹭洲书院办学定将有成的坚定信心”;北宋刘僩的《古青原台》“挂席会凌南斗去,羽人辽海看骑鲸——抒发了诗人由此而萌生的直欲乘风腾空、飘然仙去的遐想”;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十万工农下吉安——再现了家乡的红色文化”.

注重家乡名人轶事的积累.笔者在班上举行了“讲述家乡的名人轶事”活动,学生讲述的有:聂牛生的《百家衣》,罗萌瑞的《山前故事》,黄新宇的《*历史的人》,彭欣予的《劫难难忘》等.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讲述者娓娓道来,听者凝神静听.在听故事中,学生感受到“在市场经济中,只有不断创造,满足顾客所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观念,明白了“传承庐陵文化精神,对于今天发展经济、为民谋福造利的现实意义”,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笔者在班上举行“节日话题作文素材列举”活动,让学生说出家乡传统节日中的各种民俗风情.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作文时自然不会无米下锅现象……

在这些小活动中,学生利用已积累的乡土民俗文化,传达感情,提高了学语文的兴趣.

2.巧用乡土俗语,点缀课堂教学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民谚俗语、名人名言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上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这课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小组,在课前收集本地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这样大大激发了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东风急,备斗笠”“蚂蚁搬家早晚要下”等.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语文的兴趣就提高了.

3.巧借地域景观,增强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探究课《走进社区》《背起行囊走四方》《到民间采风去》,都是围绕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来设计的.笔者巧妙地安排学生到家乡各地景区去实地观察和学习,以便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开展《走进社区》 “从地球上获取信息”的探究活动中,笔者先引导学生绘制社区平面图,明确自己的家在本社区中的位置,并按社区分组,让同一社区的学生一起绘制自己社区在区域版图中的位置,然后进行辅导纠正;乡镇的同学一起绘制家乡乡镇的行政平面图,最后查找乡镇在吉州区的位置和吉州区在吉安的位置.用四幅图呈现四级家乡图——家、社区与乡镇、吉州区、吉安.另外,笔者还设计了一个调查题目《后河污染状况调查》,调查对象是社区的小河,使乡土资源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在开展《背起行囊走四方》综合探究一“家乡风景独好”的教学中,笔者告诉学生出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吉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让学生了解吉州居民的文化特色.笔者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条件好的学生,利用假期去钓源古村实地游历考察,并要求每人写一篇导游词,介绍钓源古村奇特的民居文化.另一组学生通过电视旅游节目、地理图籍或网络收集信息,了解钓源古村的斜道、歪门、曲墙、文物等民居文化,也写一篇导游词,同时配上详细图片,做一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在班上模拟导游,带领大家“神游钓源古村”.这样既落实了教学内容,又挖掘了乡土文化,每次活动后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把活动感受抒写出来,大部分学生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个“乐”字.

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挖掘乡土文化,的确充实了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此文结论:上述文章是关于对写作乡土和初中语文教学和价值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语文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乡土文化的实践策略
乡土文化不但具有知识性,并且还具有较强趣味性,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适当合理性的融入乡土文化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来说非常的有利,可促进学生具备更加浓郁的文化韵味 但是,现时期我国教育当中缺少有关乡土文化.

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摘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他们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容易被错误的价值观念误导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加学生美感体验的责任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刍议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的精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是需要当代人的努力,而且是要将希望寄与下一代 只有不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使得下一代人成为实现民族复兴这.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的相关
杨银花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语文不仅改变了以往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而且还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 这既是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而注重对其兴趣的培养,同时也是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可以更加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