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初中语文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与2019年度初中语文教学综述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和学》论文转载情况的分析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初中语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9

2019年度初中语文教学综述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和学》论文转载情况的分析,本文是初中语文方面论文范文跟《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和教学研究和综述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初中语文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论文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罗先慧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金云

一、2016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刊物转载量排名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语文教与学》)2016年共转载论文193篇,分布在55种刊物.学术水平相对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前11名依次为:《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学习》《教育研究与评论》《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教学与管理》《新课程研究》《语文知识》,它们的转载量均在5篇以上,其中数量最多的达到19篇.这6种语文教学专业刊物和5种教育类综合刊物共被转载120篇,占转载总数的62.2%;其余44种刊物被转论文73篇,占比为37.8%.

2.论文内容情况

全文转载的193篇论文中,37篇属于教学理论类,占总量的19.2%,侧重在对教学改革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90篇教学实践类论文,占比为46.6%,主要是探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古诗文教学的具体策略、方法以及相关的教改实验成果等;26篇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及教材分析,占比为13.5%;20篇研究学业评价,占比为10.4%;9篇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占比为4.7%;11篇属于其他类,占比为5.7%.研究课程教材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论文转载数量少,并非因为它们对教师不重要,而是由于研究者对其关注不够.这两类论文被复印报刊资料索引的数量也仅占索引总量的8.0%和3.0%,比较而言,它们的转载率还要高于其他几类论文.

3.论文作者情况

按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统计,从地域分布看,来自江苏、浙江、北京、广东、重庆、福建、上海七省市的作者分别占总量的28.0%、16.6%、11.9%、11.9%、5.2%、3.6%、3.6%,除去3.1%的作者所在地域不详外,其余省市作者仅占16.1%,地域分布严重不均.江苏、浙江等主要省市作者所占比例与往年较为一致,而北京较2015年有明显上升.从作者单位情况看,52.8%的论文作者来自中学,24.4%来自高校,18.1%来自教科院、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等教科研单位,4.7%来自其他单位或单位不详.同2015年相比,一线初中语文教师数量较为稳定,仍是主要作者群体;不同的是来自教科研单位的作者增加了5.2%.

4.论文基金项目情况

《初中语文教与学》2016年转载的193篇论文中,有38篇分别属于国家级、省部级等不同级别的课题成果,占总量的19.7%;2015年转载的201篇论文中有30篇属于课题成果,占比为14.9%.尽管课题成果数量相对较少,但呈现出上升趋势,这反映了初中一线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研究工作者的课题研究意识正逐渐增强.

二、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回顾

1.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条件及实施

核心素养是未来指引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语文学科如何在理论和操作层面予以科学理解与实践规划,事关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向.2016年,研究者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探讨.

(1)内涵辨析

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有的研究者从要素构成阐释,有的研究者从层级关系界定.刘会芹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刘会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愿景》,转载于《初中语文教与学》2016年第9期,后面所引该刊文章仅标注期数)并分别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四个方面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具体阐释.而谭友利等认为,要理解初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首先必须准确地理解“素养”和“语文素养”.素养即人通过长期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语文素养是人通过言语学习实践活动形成的达到一定水平的以语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由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构成.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基本目标和基本理念,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不应该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9期).程先国则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从能力生长上看,主要指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核心包括创造力和想象力(9期).孙双金则将语文核心素养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9期).

(2)明晰条件

研究者认为,要将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四个基本理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正确理解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培养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运用主题文选型课本的关系.解决培养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运用主题文选型课本不匹配问题的理想做法,是编写有利于培养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层级型课本和经典阅读型课本(谭友利、申群友,9期).

(3)实践方式

理想的语文教学,当围绕核心素养,以科学理论为引导,不断实践,逐步优化.例如,教学中要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一方面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不忘在教学中努力进行多角度活动课再造,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建设“语文学习金字塔”(刘会芹,9期).再如,有研究者以《台阶》为例,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围绕语用点做足文章,将文本的思维规律转化为教师的思维发现,把教师的思维发现转化为教学的思维范式,将教学的思维范式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图式.在三次转化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言语思维,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品质,并最终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林忠港,9期).还有教师从文化探究的视角,探索了课外主题探究、写作背景探究、综合品读探究、专题拓展探究、名称意义探究等丰富学生文化体验和审美情趣的活动(孙正磊,9期).张伟则根据小说教学的实践提出,小说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需要聚焦核心素养,在文学语言和语言素养、深度解读与思维素养、生命形式与审美素养、追本溯源与文化素养的整合中选择教学内容(6期).

2.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

(1)批判性思维在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中的意涵

余党绪以钱梦龙和郭初阳的课例《愚公移山》为分析对象,阐释了批判性思维在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中的内涵与价值.其一,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文本分析需要学术意识与理性精神.文本分析追求文本事实、历史背景、文化逻辑和人性情理的统一.批判性思维的文本分析不同于很多人推崇的意在标新立异的“求异思维”,不同于追求轰动效应的“翻案式”解读,也不同于为了达成文本之外的功利目的而进行的“颠覆式”阐释.批判性思维的文本分析不仅要合理质疑,更要合理解释,并综合评估各种解释的关系与合理性(8期).其二,批判性思维培养需唤醒语文课堂上的“人”.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一群“人”的相遇,教师、学生、学生同伴、作者、编者、文本人物、文本评论者和公众解读代表等,都是语文课堂教学宝贵的“人”的资源.语文课堂上“物”的元素只能作为“人”对话的条件,而不能是目的.“人”要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成为教学意义上的元素,批判性思维是首要条件(姜恒权,8期).余党绪认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教学需要对师生关系和自我角色有正确的理解.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以牺牲学生的主体在场为代价.在文本解读中,教师虽然有着专业素养与经验,但也可能被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观念和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思维习性所蒙蔽,造成对文本的麻木与隔膜;而恰恰是知识和观念处在建构中的学生,因其“未完成性”而可能有“裸读”的可贵发现.不仅文本阅读需要批判性思维的介入,课堂教学也需要一场批判性思维的洗礼.批判性思维在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中的意涵,是以理性和开放性为核心的理智美德和思维能力的结合,既是一种追求公正思维与合理决策的思维技能,也是一种秉持多元、理性与审慎的人格.在文本分析中,批判性思维是学术性的基本前提;而在教学行为中,批判性思维则是平等对话、合理质疑与省察性反思的人格保障(8期).

(2)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整体性

首先,批判性思维培养强调由“知”导向“行”的过程.不同于看到两面性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立场,是一种基于人性、公平、正义的立场而作出的分析、判断和行动.批判性思维是从“相信什么”到“该做什么”,由“知”导向“行”的过程.

其次,批判性思维培养不仅要对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负责,更要对培养他们对社会事件的认知负责.曹勇军、傅丹灵等通过中美读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比较指出,批判性思维培养不仅是练习学生的阅读写作力,更是训练他们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育者心平气和地承认我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将问题暴露,让学生们思考,参与讨论,倾听不同的声音,是培养学生批判能力的首要条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二步,是让学生们懂得分辨各种声音的真伪.不被主流价值观影响,对看似“理所当然”的社会认知提出质疑,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关键(8期).

再次,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多方合力.研究者认为,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之所以培养得不好,除了教学理念需要改进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必须承认,我们的文化和我们自己身上,有很多东西是反批判性思维的,是让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不能得到充分发育的劣质的东西.培养批判性思维,更要从全面的人、完整的美德的培养上着眼.要培养学生的意识、公民意识,而不是孤立地训练质疑批判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不仅仅是语文读写中的任务,其他学科不跟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跟上,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就不可能在学生的人格塑造上取得好效果.与此同时,要尽力去改善、改良、改造自己的课堂.例如,在写作上回到根本,从发现自我入手,把社会与自我联系起来,杜绝假话、大话、空话,找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把思维培养、美德养成、人格塑造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傅丹灵等,8期).

3.经典阅读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让学生走进名著,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几句十分重要的阐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1]2016年度,研究者围绕经典阅读教学进行了以下探索.

(1)红色经典阅读教学

对“红色经典”的概念界定.当前的“红色经典”阅读在历史范畴方面失之于窄,在题材方面限制过严,在体裁方面偏于单一,以致形成一种禁锢.研究者认为:凡是表现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屈辱、苦难、觉醒、抗争的,能让人铭记历史、弘扬传统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情怀的历史题材作品都应纳入“红色经典”范畴,从而形成一个在时间上涵盖“近代”“现代”“当代”、在体裁上兼容“文学作品”与“非文学类作品”的“红色经典”系列(于树泉,5期).将红色经典的阅读书目拓宽,给学生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更具个性化的自由选择,就是给他们更多精神成长的机会.

对红色经典阅读的认识.在推荐学生阅读红色经典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红色经典有全面的认识,既不要因担心有所谓的“代沟”望而却步,也不要在推荐书目上厚古薄今、厚外薄中,应当积极正确认识红色经典对青少年成长的激励功能,引领学生走进红色经典的阅读世界.(吴凌,5期)

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净化红色经典阅读环境,把充分的阅读自由交给学生.不可把考点考纲当成阅读的催化剂,把红色经典阅读变成学生的负担.再或者把红色经典阅读上成阅读教学课,用语文课单篇教学的方法分析作品,失去红色经典阅读的意义.(吴凌,5期).采用“整本书”阅读的策略,让学生在完整的历史语境中感受一个时代的革命情怀.另外,通过群体阅读、立体阅读、读写结合等途径发挥经典阅读的多重效果(许晓颖,5期).红色经典阅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改革考试评价过于知识化、琐碎化的倾向.实施读书笔记常规讲评、读书笔记的范文讲评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表现性评价等.考试评价体现以下几个功能:读和不读有区分度,多读和少读有区分度,读深和读浅有区分度(刘成章,5期).

(2)整本书阅读教学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正逐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综观2016年度研究现状,教学实践总体多于理论探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的探索.

一是路径选择.郑桂华认为,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和家庭环境是影响整本书阅读的三个主要因素.整本书阅读应从以上三个路径改进,形成合力.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需要提高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区分课程形态、规定阅读篇目、明确阅读方法、评估阅读结果等方式提高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规定性.从课堂实施的角度看,教师可以从阅读共同体的培养、阅读任务的设计、阅读过程的监控、阅读成果的强化等四个方面努力.其中构建阅读共同体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除此之外,如何与家庭阅读环境对接,对促进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也十分重要(12期).

二是整体设计.语文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整本书阅读带来的挑战?许多一线教师着重从整本书阅读的整体设计提出了具体策略.如“读、思、议、写、拓”的阅读环节(来凤华,12期),或“自读——初探——深读——共议——表达”整本书阅读教学流程(张媛,12期),开展相应的自读课、讨论课、引导课、写作课、拓展课、延伸课.李卫东则设计了突破语文教学狭小格局的混合式学习:将课堂学习、在线互动、非课堂非在线自主阅读整合为一体,实现精读、泛读的转换,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整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通(12期).

三是方法优化.整本书阅读指导学生最需要获得什么?无疑是方法的引领.有教师以《追风筝的人》为例,列举了批注阅读法在整本书阅读实践中的应用,如提要式、评价式、圈点式、反思式等(杨柳欣等,12期).这些具体的方法对于指导本书阅读中“读什么”“怎么读”“怎么读得更好”是进一步的细化和优化.

4.“互联网+”视阈下的语文教学实践方略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践.利用网络环境载体,实践读写共生的语文教学,具体做法如:借鉴Vclass平台,实现读写整合;引入Pad,实践个性化作文教学;开辟博客,激发写作兴趣;运用云盘,汇集教学资源(蒋荣魁,8期).利用群网络平台,进行开放式互动作文评改,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率(何新梅,8期).还有教师以“中华经典诵读”教学为例,利用Moodle平台创建教学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学习和辩论式学习,探索提高学生文化选择能力的方法和途径(黄雯,8期).也有教师探索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交流分享”阅读教学模式(戴晓娥,8期).还如利用网络群组空间的分享与讨论进行诗歌鉴赏创作活动(刘飞,9期),在语文名著导 读中应用微课丰富教学形式(徐文凯,11期).另外,陈健对“大数据”时代下如何提升语文素养进行了探索,认为“大数据”有助于改变传统语文素养培养中的一些弊病,例如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知识图谱,开展针对性的语言实践,促进习惯和能力的形成等(8期).

“翻转教学”的应为与可为.有研究者对当前“翻转课堂”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网络微课程的建设,相关课程资源的提供,慕课公共平台的搭建,这些“翻转课堂”必须依靠的基本条件,在今天还只是一个概念.尽管如此,我们学校教育包括语文教育,从理念、制度到课堂变革的策略和技术,我们的学校教师,包括语文教师,从学生观、教学观到每一个体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都必须从现在起紧急地做出规划和制度性安排(严华银,8期).

三、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反思与前瞻

1.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转型

当前,大家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探讨仍然缺少清晰的界定,不同视角各执一端、不同观点各执一词.理论认识不清,概念界定缺乏科学路径,势必造成实践的混乱.首先,如何正确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何理解语文核心素养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到底是关键素养还是综合素养?这些概念的厘清是首要的.其次,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将是系统系列的整体改革,在语文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结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方式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的转型与转向.今后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细化研究内容,深化实施策略.再次,语文核心素养在各个学段如何具体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深化改革,如何将前瞻指引与实践落实融合贯通?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是今后核心素养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思维品质与发展的优化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学仍然以感知、体验为主,而发展思维能力不足.2016年的已有研究,主要对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与策略进行了集中探索.正如于漪在《思维才有力量》一文中所言,无论是批判性思维还是整个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提高,一定是思维的发展,要促进它的发展,语言教育本身就是思维发展的教育[2].与此同时,语文作为整体的教学,批判性思维与同样作为高阶思维的想象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如何统整?批判性思维作为思维发展与品质领域的素养如何与核心素养的其他方面相贯通?这些仍需要深入思考与探究.

3.经典名著阅读的反思

“经典的选择与阅读,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等等.”[3]现今学生与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存在很大的时空差,“红色经典”是什么?读什么?怎么读?已有研究与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索.至于“整本书阅读”怎样设置课程目标、“单篇、群文、整书”阅读教学课型的比较与整合将是后续研究应该关注的.

4.“互联网+”视阈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化应用与融合创新

其一是“互联网+”视阈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化应用问题.对于当前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支撑,相当一部分实践与探索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是单纯地将黑板上的内容搬到了电子多媒体网络平台.如何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让当前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技术从点状、单线、片段的使用走向全局、融合与贯通的发展,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从简单整合转变为深度融合.例如,着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日常教与学活动中的深度应用,特别是“对网络教/学空间的创新应用,发挥在教/学中的优质资源共享、学习数据采集、师生知识管理、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的作用”[4].扩大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广度,相关研究探索仍有待深化.

其二是“互联网+”视阈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创新问题.如何着力于数字资源与语文教学等供给侧的探索与改革,体现大数据时代语文教学思维的变革,创新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的新方式,积极寻找与构建适合语文学习特点的项目学习、共同体学习、泛在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模式,形成“互联网+”视阈下的语文教学新常态,相关实践研究仍有待跟进.

另外,自2016年秋季起,渗透国家教育改革精神、凝聚多年教学实验成果的教育部统编教材及其他各版本修订教材已在起始年级投入使用.教材发生了哪些变化?教材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新内容该如何落到实处?教师运用新教材开展教学将面临哪些挑战?教师该如何提升个人专业素养?这一系列问题势必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焦点.

总之,除了上述研究内容的深化和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手段的改进、研究方法的更新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大量的教研文章,仍然是以狭隘的个体教学经验为背景的,对教学现象作浅层次的概括,类似于教学札记或经验总结.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缺乏逻辑的分析和理论的升华,缺乏形上理性的观照,真正称得上学术研究的文章不多”[5],这成为制约我国语文教学研究乃至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的研究者需要继续围绕各领域的问题深入探讨,致力于科学合理的规范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于漪.思维才有力量[J].语文学习,2016,(5).

[3]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4]任友群等.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

[5]王学东.语言: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J].中学语文教学,2015,(3).

评论,此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和教学研究和综述方面的初中语文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初中语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模式以《大雁归来》为例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地说明事物的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说明文是初中学生必学的文体之一,也是八年级学习的一个重点 由于说明文没有文学体裁那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话语传播力:完善话筒前的传播形象2019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电视播音主持作品评奖综述
【内容摘要】作为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最具权威的政府奖项,一年一度的广东省广播影视奖电视播音主持作品的评选不仅展示了全省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发展基本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引领行业整体发展的风向标 那么,.

少教多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黄邦贵(来宾市兴宾区寺山镇初级中学 广西 来宾 546125)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教学更加趋向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语文的学习本身就是一门探究性的课程 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更加积极主动,.

2019年度《装修情报》读者评选的好口碑产品
很多读者对管道都不是很了解,但是经过装修以后,或多或少都知道了一些 选择过保利水管的读者对这个品牌的质量非常满意,这个管道内含银离子,有杀菌灭菌的功效,用起来很放心 斯米克负离子健康板在公装和家装都使.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