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古诗词教学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以文化人以史辨思以《十五从军征》为例探究古诗词教学中文化力实践的策略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古诗词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8

以文化人以史辨思以《十五从军征》为例探究古诗词教学中文化力实践的策略,本文是古诗词教学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跟《十五从军征》和古诗词和实践方面论文范文.

古诗词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古诗词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物理学史论文计算机史论文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汽车史论文

语文是语言与文化的融合.“语”即“语言”,“文”即“文化”,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将其理解为“以文化人”.而“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则是“本真语文”倡导的语文教育的文化力.这种力量,这种教化必须附着在一定的载体上,才能真正存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载体就是经典作品.当文化力经由经典作品转化后,这种教化作用的真正发挥就有一个延迟的过程,而非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地显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濡染精神.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起于文字,达于精神的.只有当知识获得与素养积淀、语言训练与技能应用、文化传承与人格形成这三个层面互融共生,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养成.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凝练、隽永、形象的文字承载着时间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对学生情操的陶冶、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有极好的教化作用.2014年,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说:应该把这些古诗文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可是,目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偏重背诵,忽视诵读;偏重知识,忽视感悟;偏重步骤式赏析,忽视文化熏陶等问题完全忽视了古诗词在文化方面对学生的教化和濡染作用,自然也就谈不上融入血脉,成为基因了.

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传承文化、形成人格,体现语文“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呢?笔者试以《十五从军征》为例,探究古诗词教学中文化力实践的策略.

《十五从军征》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这是一首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叙述了一位从军多年的老人退伍回家,家中已是坟墓累累的情景.面对破败的家园、死别的亲人,他老泪纵横.诗歌字面直白浅显,一字不着战争,却字字控诉战争,像一把利剑直指人心.但不管是战争还是历史,都离学生太遥远;不管是盼望还是控诉,诗中的情感都浓郁复杂得让学生难以生出认同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帮学生铺路搭桥,走进那段历史,走进这首诗歌.

一、解题谈背景,了解诗歌历史文化背景

这首诗歌的题目交代了两个内容:十五岁,跟着军队出征.开篇第一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就给我们介绍了老兵一生的经历.这是一位15岁参军,80岁才得以回乡的老兵.这里就要介绍一下古代的兵役制度.

周代、春秋兵役期限,其周期一般为两年,即头一年的暮春出发,至来年的十一月以后回归.《诗经·小雅·采薇》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第一年前往戍边:杨柳依依、薇柔、暮春.第二年戍边归来:雨雪、薇作、岁暮.

到了汉代,实行全民兵役制度,男子廿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正卒(丁男、正丁)戍边一年.材官骑士现役两年.服役期满后,役男即可返乡,不过仍有随时应召服役的义务.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在这首诗歌中,这个老人从十五岁进入军队,到八十岁才返乡,其间历时六十五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首叙事诗,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劳动人民在传诵时,文人在采集、加工、润色过程中为什么要写成这个数字呢?这就是乐府题材的批判倾向,夸张服役时间就是为了更好更批判战争的罪恶.两汉乐府诗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

这种基于历史文化背景的知人论世,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历史之门、文化之门.

二、想象加描摹,体会诗歌人物心理情感

整首诗歌都是叙事,处处悲,句句悲.可是文中直接写悲的地方却仅有“泪落沾我衣”,作者将浓浓的悲情融入到老兵的语言、动作中,也融入到了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之中.怎样才能真切地体会老人那离我们遥远的悲伤?想象,只有想象才能触及那样深沉复杂的情感.

这个老兵在这漫长的六十五年经历过什么?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询问乡邻的?八十岁的老人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进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在我们眼中,这是凄凉、荒芜、杂草丛生、了无人烟的景象.可是在老兵的眼中,这里曾经是他的家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家啊,你觉得在他的眼中,除了荒芜、杂草丛生,他还看到了什么?出门东向看,老兵看到了什么?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

这些想象充实了诗歌内容,也让我们有所感发,更近距离地体察老兵的心情,更深刻地理解了家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重要性.在前方的生死拼搏、出生入死、苦苦坚守,关键在于内心深处“家”的存在,来自“家”的心理归依,来自“家”的期待与支撑.那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心底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与灵魂皈依.如果失去了“家”,那么一切卫国行为瞬间变得毫无价值,正面歌颂慷慨激昂,立即变为控诉与批判.这位老兵满怀期待回到家乡,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的家园,内心支柱顿时坍塌.这时候再读“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是不是就更能体察老兵内心的凄凉?

叶圣陶说:诗词不但要分析研究,还要综合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引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而想象就是感受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关注感性形象、具体情境的基础上,通过想象,一起进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心理状态.

三、比较并辨析,培养学生文化思辨力

诗歌中老兵只是众多遭受战争苦难的百姓之一.当我们在讴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丰功伟绩时,怎么能不想到他们所谓的江山社稷是靠无数百姓的牺牲打下的?其实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十五从军征》就是这样一首诗歌,他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惨一生,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它不仅记录了老兵的一生,也记录着那个时代.

作为战争题材的诗歌,这首乐府民歌通过一位老兵回乡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我们一起来讨论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看看这首诗歌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战争的?

《从军行》前两句写景,长云、雪山、孤城这些意象描绘了塞外景观的壮丽苍凉,而“遥望”又渲染了戍边所在地的荒凉冷清.但这样的环境也没有泯灭将士们火热的内心和激昂的呐喊.在思家卫国的情感矛盾中,显然被卫国的情感占据了上风.现在读来,也觉得心潮澎湃.因为这种情感矛盾是直击灵魂的,它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最后,再出示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因为战争,保家卫国的故事在每个朝代,每个民族都重复上演,但无论历史怎样螺旋上升,都印证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对战争的感慨,更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学生们对此不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只要知道这句话就可以了.

这里通过课内古诗,拓展到课外古诗,而且这首课外古诗是学生们小学时学过的.两首诗歌相互比较,学生对战争这个命题多少都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最后,再以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作结.通过文化背景的了解、文化现象的接受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再到文化判断力的培养,我想,如果此时学生还不能用精准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就算是发出一声长叹,这节课也多少调动了他们从接受到思考,再到批判的思维了.文化力的价值引领功能、人格润泽功能也就在这一声长叹中体现出来了.

文化力作为一个隐性的发展力,究其本质,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我们一直说,要多读古典诗词,那是会浸润到我们血液中的.其实,浸润到我们生命中成为血脉、基因的不是文字,而是伟大诗人的心智、情感、胸怀、精神.长期的浸润濡染,会感召呼唤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只有在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以文化人”,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汇总:上文是一篇关于《十五从军征》和古诗词和实践方面的古诗词教学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古诗词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支持下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以人教版《国共的十年对峙》为例
摘要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学论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受到国内外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者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在教学人教版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时,教师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问题探究式&rd.

(七年级)少小离家老大回《十五从军征》改写
七年级(下册·苏教版)第六单元改写得恰当一、在对诗歌进行改写之前,我们应该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诗歌,联系诗歌创作的背景,明确诗歌的主要内容,即所写的人、事、物、景 二、古典诗歌的语言往往极.

论朝鲜长篇儿童小说《十五少年历险记》
【摘要】十五少年历险记是根据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20世纪30年代所讲故事改编而成的一部长篇儿童小说 作品具有朝鲜抗日时期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编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念.

自我认知的迷思:《依然爱丽丝》女性意识探析
依然爱丽丝改编自哈佛大学神经学博士莉萨·热那亚的第一部小说作品我想念我自己,荣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 阿尔茨海默症是在1906年首次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发病学家AlzheimerAlo.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