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教育类论文怎么撰写 和民国时期《闽政月刊》(教育辑)分析评述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教育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28

民国时期《闽政月刊》(教育辑)分析评述,本文是关于教育相关论文怎么撰写与民国时期和《闽政月刊》和分析评述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学术月刊政论文范文理论月刊政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龙 丹

【摘 要】介绍《闽政月刊》(教育辑)的创办历史、栏目内容、专辑特色及主要撰写人物等,揭示战时福州的教育改革、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内容,为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教育情况提供必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民国时期 《闽政月刊》 教育 评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64-03

一、杂志出版背景

《闽政月刊》1937年3月创办于福州,开始由福建省县政人员训练所编,不久与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合编,是一份综合性政刊.开始分为三辑单独编行:“民财建辑”由县政人员训练民编;“教育辑”由教育厅编;“警保辑”由保安团特别党部编.从1939年12月第2卷第5/6期后,把三辑合并(教育辑续出至1939年6月止).沪战爆发后,该刊与《公余》合出《闽政与公余》旬刊.当时称为“非常时期合刊”.1938年5月随省会迁永安编行.同年9月又各自恢复原有刊名.《闽政月刊》在永安复刊后续出第3卷第1期,到1941年12月出至第9卷第6期止终刊.该刊的省政史料,省政要闻和大事日志等栏,保留了当时福建省各方面的史料.

《闽政月刊》(教育辑)从1937年3月第1卷第1期起,到1939年12月第2卷第5/6期,共发行14期.该专刊虽然发行时间不长,只有两年半时间,但却全面反映了战时福州的教育改革、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内容,是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福建省教育情况的必备资料.

二、综合刊内容分析

《闽政月刊》(教育辑)共发行15期,包括8期综合刊、7期抗战特辑.从1937年3月第1卷第1期起,正是全国抗战全面展开之时,虽然福建省各教育行政机关及各级学校均受到暴敌的摧残,在安全上、物质上都有很大损失,但在精神上不但没有压垮大家,反而更加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师生的爱国、救国、工作、学习的热情与行动,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坚持“愈国难时期,愈要教育”的方针,坚持将教育各方面走上正常轨道,同时引进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与教育层次,完备、确立了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制度等,并且为适应战时需要不断调整各级各类学校,使福建教育行政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各级各类教育都有较快发展,全省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民国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精简高效的行政机构设置、紧密结合当时社会环境与发展而设置全面的课程教学,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闽政月刊》(教育辑)出版的8期综合刊中,每期共有9个主要栏目,分别是“教育论坛”、“教育研究”、“教育情报”、“统计报告”、“工作月报”、“特别纪载”、“工作月报”、“特别纪载”、“教育文摘”等.

第一个栏目“教育论坛”,旨在刊登关于教育问题的批判言论等,如袁昆《本省县教育推行之困难及其改进意见》、许卓群《我国教育转变中之动向的检讨》、唐一帆《师范劳作教育学的六大趣向》、袁昂《我国女子教育的路向》、郑贞文《从国民体育的重要说到运动会》、唐守谦《怎样做个现代儿童》、叶德荣《现代教育的评价》、周光耀《从儿童节谈到儿童幸福问题》、张荫椿《几项可能举办的任意2幸福事业》、陈荫严《低能儿童的教育问题》等.

第二个栏目“教育研究”,旨在刊登关于教育学术的探讨教育问题的实验研究等内容,如环惜吾《儿童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方东澄《天才儿童及其教育的重要》、高翰《心理学与军事》、王洪涛《怎样指导低年级儿童作文》、周永耀《中学师范毕业会考的研究》、夏傅樊《义务教育推行中之乡村小学师资问题》、孙邦正《新兴教育的原理及其哲学根据》、吴含英《地方教育与师资关系》、潘安业《乡村教育无能无力的回顾与前瞻》《乡村建设运动的回顾与前瞻》、温建之《清末教育思潮之分析与批评》等.

第三个栏目“特别记载”,旨在刊登关于特种计划行政方针新颁等内容,如《修正福建省民众学校施行细则》《部颁职业学校各科课程表教材大纲及设备概要》《部颁初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儿童营养问题研究》《小学设施标准草案》《高级助产及护士职业以考规程》《修正福建省县市小学教育研究会组织规程》《修正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修正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小学设施标准草案》《部颁职业学校各科课程表教材大纲及设备概要》《二十五年度第一学期中学毕业会考各科试题》等.

第四个栏目“工作月报”,其中又为分教育行政、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民众教育四个板块,旨在刊登关于福建省教育厅重要行文及大事等内容,如“本厅工作纪要”、“奉省府令发福建省会教育局组织暂行规程仰知照由”、“奉省府发交教育部咨复福建省师范学校及简易师范学校及简易师范学校统制招生办法暨福建公私立高级中学统制办法应照修正备案等由转发到厅仰知照由”等内容.

第五个栏目“教育情报”,旨在刊登关于国内外教育刷新演变的等内容,如汪养仁《日本最近社会教育概观》、高时良《德国公民教育的动向》《我国的学龄前期儿童教育》、汪养仁《日本最近社会教育概观》、唐守谦《福建教育的现阶段》《本省各县区儿童节庆祝情形简报》、苏兆新《江苏省沦陷区游击区及特殊区教育概观》等内容.

第六个栏目“统计报告”,旨在刊登关于本省各种教育调查统计及各级视导人员的视察报告等内容,如黄松坡《视察仙游同安及厦门市义务教育改进意见》、芦亮生《参观江浙教育及社会教育报告》等内容.

第七个栏目“教育文摘”版块,旨在刊登各种教育理念类文章,如江间渔《论教育的职业性》、陆殿扬《精神总动员与教育》、何心石《训练青年与自我教育》、高觉敷《导师制的一个补充的机构》等内容.

第八个栏目“教育资料”,旨在刊登关于各科教学材料各种误导计划及方法等内容,如陈肇铸《介绍一种小学教材》、小学《幼童园计划及实施办法》《儿童生活指导实施办法》等内容.

第九个栏目“教育文摘”,如江问渔《论教育的联繁性》、陆殿扬《精神总动员与教育》、何心石《训练青年与自我教育》、高觉敷《导师制的一个补充的机构》等内容.

三、特色专辑内容分析

在《闽政月刊》(教育辑)出版的15期里,同时还穿插着出版了7个各具特色的专辑,分别是:战时教育特辑、战时卫生教育特辑、战时中学各科教学特辑、战时小学各科教学特辑、战时民特辑、一年来本省教育特辑、科学运动特辑.抗战时期,所有各级学校的调整、课程安排、课程教授都以力于抗战为主旨,教育转向服务于抗战的“实用”教学和实用型人才培养,教育表现出适应战时形势、满足战时需要、服务民族抗战、注重加强国民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现代国民所应有国家意识灌输的特征,这些切合战时需要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保证了抗战时期各级各类教育的持续发展,避免了福建省教育事业因抗战而全面停止,从而为抗战建国储备了有生力量,其历史功续不可磨灭.在所出版的七个专辑中,共有论著、专载、学校概况、工作纪要、法规、工作报告、参考、补充教材、教具介绍、课本介绍、作者介绍等栏目.

“战时教育特辑”中,探讨了教育工作者、师范生对抗战应有的认识,教育界的动员,论述了战时小学教育、童子军教育、师范教育、体育教育、电化教育、音乐设施、中学教育、民众组织与训练等问题.如论著有袁昂《教育专业者对抗战应有之认识与努力》、刘莉荫《抗战期中教育界的总动员》、周永耀《抗战期中教育界的任务》、林景润《战时的师范教育》、丁重宜《小学教育的新估定》、姚虚谷《战时小学教育的实施》,以及李为、陈启肃等人《战时社会教育的任务》《战时的民众组织与训练》《战时的体育》《战时的小学童子军教育》《战时图书馆应有的设施》《战时的电化教育》《战时音乐的设施》《战时的中学教育》等;专载刊登了姜琦《抗敌时期中告师范生》、郑贞文的训词《师范生在抗战期中应有的认识》.

“战时卫生教育特辑”中,论述了抗战时期学校师生的卫生环境布置、卫生教育设施、救护设备,探讨了战时的学生救护训练、战时的民众救护训练、民众卫生宣传、妇女救护训练、儿童卫生等,还论述了战时军士心理卫生、防空建筑物、民众防毒训练、饮水卫生、牙病的预防等健康问题.如文汉长《抗战与健康》、高时良《战时的卫生教育设施问题》、梁天生《战时的学校卫生环境布置与设备问题》、吴光汉《战时的学校救护设备》、李孝襟《战时的学生救护训练》、潘履坚《战时的民众救护训练》、林念慈《战时的妇女救护训练》、丁重宜《战时的儿童卫生》、魏而立《战时的民众卫生宣传》、陈培光《战时的心理卫生》,专载刊登了郑贞文《战时妇女应有认识与努力》,在报告栏目中刊有陆涤寰《战时本省的卫生设施》、文汉良《三年来福建省卫生教育实施概况》、龚微珂《福州市学校卫生队活动概况与大检冻阅情形》、魏兰英《福州市推行家庭卫生教育家庭访视情况》、周鲁《福州儿童普遍的口腔病及预防方法》等.

“战时中学各科教学特辑”中,论述了战时中学国文、体育、英语、数学、生物、史地、音乐、理化、生理卫生、劳作等各科课程的教学,论述了战时中等学校劳作科教学、童子军教学、军事看护教学等内容.如唐巽中《战时的中学课程问题》、高时良《战时的中学公民科教学》、庄文潮《战时的中学体育科教学》、杨采田《战时的国文科教学》、郑朝宗《战时的中学英语科教学》、曾克同《战时的中学算学科学》、侯宗振《战时生理卫生教学问题》、唐仲璋《战时中学生物的教学》、郑希介《战时中学史地科教学》、蔡继琨《战时中学音乐科教学》、黄开纲《战时中学理化科教学》、唐一帆《战时中生的图书教学》、黄廷芳《战时中等学校劳作科教学》、周召钦《战时中等学校童子军教学》、文汉长《战时中等学校军事看护教学》.

“战时小学各科教学特辑”中,论述了战时小学课程问题,探讨了战时小学常识、算术、国语、社会、自然、音乐、体育、美术、劳作等各科教学,论述了战时小学的儿童训练、公民训练的设施、各种特殊教学方式的利用等内容.如袁昆《改造现行学制之意见》、梁瓯倪《战时儿童保育问题之研讨》、刘德柜《儿童逃学问题研究》、丁重宜《战时小学课程问题》、李为《战时小学小学的儿童训练》、林敦成《战时小学公民训练的设施》、梁士杰《战时小学国语教学问题》、茅乐楠《战时小学社会科教学》、周光耀《战时小学自然科教学》、吴华兰《战时小学常识科教学》、林洗潘《战时小学算术科教学》、林锡清《战时小学劳作科教学》、没则明《战时小学美术科教学》、林长源《战时小学体育科教学》、陈伯平《战时小学各种特殊教学方式的利用》.

“战时民众教育特辑”中,论述了战时民众体育、教育纲要、社会童子军,论述了战时民教的认识、问题、工作者的修养,论述了战时民校的时代使命、教育问题、师资问题等内容.刊载有郑贞文《怎样输战时民教》《战时民教应有的认识和努力》,论著有许卓群《怎样实施战时民众教育》、卓克诠《实施战时民教的三大问题》、王衍康《社会式教育实施概要》、周载天《输战时民校的几个实际问题》、陆涤寰《卫生事业与民众教育纲要》、陆启肃《民众教育与戏剧运动》、杨华《战时民校的时代使命》、除君梅《战时民校的师资问题》、周永耀《战时民校的教学问题》、唐守谦《战时民众教育》、袁昂《战时民众学校的教材》、徐君藩《战时民众读物大纲》、周如钦《战时民众教育与社会童子军》、庄文潮《战时民众体育》、郑永祥《战时民教视导的我见》、王景琛《战时民教的视导问题》、高时良《战时民教工作者的修养》,同时还刊载了20个短小的战时民众读物.

“科学运动特辑”中,论述了科学运动与抗战建国、对科学化运动应有的认识等内容.郑贞文撰写了《科学运动与抗战建国》,论坛栏目刊载有高时良《对科学化运动应有的认识》、林孝穆《关于部颁化学课程标准之我见》、尤崇贤《科学研究与统计》,专著栏目刊载有高仕煊《过去中国教育之检讨》、林景贤《中等算学的研究法》、瘳祖刚《中等算学教育的管见》、王孟昭《生物学在现代之重要性与研究之方法》、陈椿《中等重演学教学之管见》、中瀛《物理学的研究法》、吴建中《化学研究法》,特载栏目刊载有《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宣言》《认清当前责任为时代先趋》《全国教育会议经过及目前抗战的形势》,工作报告栏目刊载有《福建省第一届科学运动周报告》《改造本省理科提案》.

四、主要作者分析

《闽政月刊》(教育辑)主要作者有郑贞文、高时良、唐守谦、袁昂、周光耀、丁重宜、李为等,以下介绍三位作者.

郑贞文(1891—1969年),字心南,又字幼波,祖籍福建长乐县.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生于闽县(今福州市)龙山巷,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化学家.郑贞文15岁随族亲赴日本留学.从民国七年至二十一年(1918—1932年),他主要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所任理化部部长,负责编辑化学书籍.1932年,郑贞文经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推荐,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在郑贞文主持省教育厅工作11年期间,国内形势严峻,但福建的教育事业仍有长足的发展.他组织调整、增设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中学多所,还筹办成立了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后改为福建省立医学院)和省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后改为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为了培养人才,这些学校在他的指导督促下,引进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福建教育行政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各级各类教育都有较快发展,全省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高时良,1912年9月出生,福建福州人.1930年,高时良考入福州师范学校,在这里,他深受同班的地下党员的影响,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的革命思想.1933—1937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教育系.1937年他从厦门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就到省教育厅做编辑工作.1938年5月随省政府内迁永安后,他参加了人任主编的《老百姓》报的编辑工作,并任《福建教育通讯》《现代青年》编辑、主编,发表抗战文章,编写抗战教材,开展抗战教育和戏剧教育,推进剧教运动,激励民众抗战.二战爆发后,他编辑出版了《第二次大战的近东与远东》《亚洲风云》《欧洲风云》《风雨海洋洲》等四本专著,宣传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1948年他加入“民联”(民革前身)地下组织,并长期担任“民革”福建省委委员、顾问和“民革”福建师大支部主委等职.曾担任福建省教育厅研究室主任兼编辑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新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福州大学副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福州师范专科学校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史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福建省教育志编委会顾问、终审,民革福建省委顾问.另担任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教育史研究会顾问;《中国古代教育文献丛书》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史学科组成员.主编《教育与心理辞典·中国教育史》《苏联国民教育介绍》《明代教育论著选》《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中国教会学校史》《基督教育与中国科学文化》等,专著有《学记评注》《中国古代教育史纲》《学记研究》《中国古典教育理论体系》,其中3部专著获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合作的2部专著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曾获省“教育先进工作者”、省“优秀教育世家”、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唐守谦(1905—1998年),福建莆田人,中华民国教育家.自厦门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又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厦门大学、安徽大学、福建协和大学教授,上海市教育局科长,福建省教育厅第三科科长,福建省民众教育处处长,1941年首任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培养中等教育师资的“新兴机构”,其任务除培养师资外,还必须辅导中等学校教学,并开展教育问题的研究.师专成立之初,为了解决抗战时期中学师资缺乏、一个教师兼授几门课的状况,开设了文史地、教育、数理化、艺术和童子军五科,学制三年.共开办了8个本科班,一个进修班,学生151人.抗战期间,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从1941年成立到1945年,虽然只办4个学年,但已有162名学生毕业,走向中等学校教学岗位,这一人数在兵荒马乱的抗战时期确实是福建师范教育的一大成就,培养了一大批师范教育人才,缓解了当年中等学校严重的“师荒”,为战后回归祖国的台湾中小学教育输送了一批教学骨干,促使台湾教育“祖国化”,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福建省师范教育储备了师资力量.1944年5月,主持师专工作3年的唐守谦离开南平,奉命到新设于仙游的国立海疆学校任教务主任,为即将回归祖国的台湾培养“布政施教”人才以及海外建设人才.抗战胜利后,唐守谦奉命到台湾接收第一所师范学校,并任台北师范学校校长,1946年当选为台湾中华儿童教育社理事长等.

从以上主要作者人物简介可以看出,作者群体所受教育程度高,甚至一些人有海外留学经历,一些为当时社会知名学者,且不少在省内外学术界、教育界享有盛誉,作者政治思想觉悟较高.

【参考文献】

[1]谢云.民国时期中医期刊《国医正言》评述[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9)

[2]李清华.民国时期的福建省教育厅厅长[J].海峡教育研究,2013(2)

[3]刘思衡.唐守谦与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EB/OL].http://sihengliu.blog.163.com/blog/static/16107943620113159312442/

[4]高时良[EB/OL].http://baike.haosou.com/doc/2529439-2672272.html

[5]抗战时期永安出版的主要报刊杂志简介[EB/OL].http://www.fjyalib.net/article/List.asp?ID等于875

【作者简介】龙 丹,女,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责编 卢 雯)

汇总,这是一篇关于民国时期和《闽政月刊》和分析评述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核心问题统领下的语文教学《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和评析
李真执教,姜若永评析(江苏省宿迁市南湖小学,223600)摘要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以核心问题统领,通过习词语、品词句、悟插图、延故事……环节,丰富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该课凸显了四个亮点紧扣题.

怎样写《乙瑛碑》(十六)
第六章 乙瑛碑的章法一幅书法作品,要集画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幅,通篇一气呵成,方能成为整体完美的艺术之作 章法,就是整幅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上下左右承接和呼应的方法 与章法相比而言,结体属.

怎样写《乙瑛碑》(十四)
滕西奇第五章 乙瑛碑的结体结体,也称结构、间架、间架结构,系指一字之中笔画之间的联结、搭配和组合 书写汉字,历来都重视结体,古人曾有“一字之法,贵在结构”的论述 结字因字、因体.

市文联举办小剧场话剧《逐梦浮沉》(暂定名)初排汇报演出
12月21日下午,小剧场话剧逐梦浮沉(暂定名)在南通文艺之家报告厅举办初排汇报演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小剧场话剧逐梦浮沉(暂定名)为南通市文联和南通市戏剧家协会今年的重点作品,经省文联推荐,获中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