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本科论文>材料浏览

改革开放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跟重庆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和未来趋势相关论文范文

主题:改革开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3

重庆改革开放四十年历程和未来趋势,本文是关于改革开放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和历程和发展趋势和改革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改革开放论文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论文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成就论文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论文改革开放小论文改革开放的参考文献

摘 要:重庆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四十年来,重庆的改革开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全国的共性,又有其区域特殊性.党的十九大后,重庆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代.重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实现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目标.在未来,重庆应积极建设国家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基地,以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重庆;改革开放;直辖市;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F120;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8)06001509

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四十年历程.重庆改革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全国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和区域特色.总结重庆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回顾重庆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有助于我们把握重庆发展的未来,在新时代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重要的贡献.

一、重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取得了光映史册的历史性成就,本文将经济建设领域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则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阶段和运行机制方面;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城市体系的功能布局和面貌;广大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发展环境;教育事业;对外开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全国的贡献.

1.从经济发展领域看,重庆经济实力、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变

2016年和1978年相比,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了244倍,发展较慢的农业也增加了52倍.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占比已经从1978年到346:481:173演进到2016年的74:442:484.从“二三一”型产业结构,进步为“三二一”型产业结构,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进步为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从主要工业品来看,天然气从1978年的009亿立方米增加到2016年的9645亿立方米,增加了1000多倍,而发电量则从1978年到296亿度增加为2016年的67081亿度,增加了22倍.传统的机械、冶金、纺织等工业支柱产业被新兴的电子、汽车、装备制造业所取代,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前,重庆基本没有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市的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巨大发展.截至2016年末,重庆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92469亿元,占重庆全市经济的612%.这表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改革开放中奠定了不可动摇的经济基础.四十年来,重庆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各类生产资料要素市场等已配套地建立起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尽管这一转变的过程还没有完结.

2.从城乡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生活环境条件来看,它们与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发生了同向同质的历史性变化

1978年,重庆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35454元/年,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是15018元/年,2016年重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193元/年,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2638元/年.由于存在上涨因素,单比收入增长幅度并不科学,但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却能说明生活水平的变化.1978年,重庆城乡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619和729,到2016年,则重庆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3273和3868,城乡均下降95%以上.

四十年前,重庆城乡居民除少数家庭拥有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外,基本没有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耐用消费品,更没有家庭电话、计算机和汽车.2016年,重庆城乡居民拥有的电视机每百户家庭均超过百部拥有量,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为567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为32072万辆.全市电话用户384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74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7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则达到36985万户.重庆城市居民绝大多数拥有了自有住房.重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是举世公认的客观事实.

3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功能体系来看,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78年,重庆的城市化率不到20%,2016年重庆市的常住人口为307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70万户,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达64%,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就城市功能而言,1978年以前,重庆主要是全国的一个老工业基地,而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金融中心功能、物流中心功能、科教文化中心功能等均未得到应有发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重庆的城市功能已由单一的老工业基地向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国家级中心城市转变,其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日益强大和完善.

就重庆城市体系而言,除了重庆主城区这一特大城市外,还出现了万州、涪陵、黔江、合川、江津、永川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一批新兴中小城市,城市风貌和功能也由传统向现代演变.

4.从农业生产水平和条件来看,四十年的进步也是显著和深刻的

1978年,重庆的粮食产量为81471万吨,油料只有771万吨,蔬菜仅24395万吨.2016年重庆的粮食产量上升到1166万吨,油料为6272万吨,蔬菜跃升到187513万吨.就农业生产条件而言,1978年重庆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01万千瓦时,农村用电量为28542万千瓦时;到2016年则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用电量分别跃升到131866万千瓦时和786938万千瓦时,分别增加了12倍和26倍.农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1985年,重庆市有845万农民年收入低于400元以下,1995年,重庆市有20个县被国家和省定为贫困县,1995年12月重庆市农民年均收入不足530元的贫困人口为36642万人.到2016年,重庆20个贫困区县已全部变为非贫困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350元/月.上述事实不仅表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表明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巨大进步.

5.从教育事业看,四十年来的进步是巨大的

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以高等教育为例.1978年重庆共有9所高校,当年录取的本科生为12万人,研究生为87人,而2016年重庆拥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65所,成人高校4所,普通本专科招生2215万人,招收研究生224万人,无论是从高等教育学校的数量看,还是从大专学生和研究生的招收数量看,都是数倍增长,特别是研究生增长了200多倍.四十年来,重庆的高等教育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6.对外开放的成就

1978年,重庆的对外开放是封闭的,既没有“引进来”,也没有“走出去”.1985年,重庆利用外资的合同金额为399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2499万美元.1983年,重庆接待外国人的数量为18706人,旅游外汇收入仅为26万美元.除极少数公务人员有机会出国外,城乡居民基本不能出境旅游、学习或寻找工作与商机.2016年重庆市协议利用外资金额为40102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34190万美元,比上世纪80年代初分别增长100倍和400倍以上.而接待外国人的人数也达到208万人,旅游外汇收入为168682万美元,比八十年代初分别增长110多倍和4000多倍.在引进来的同时,也大踏步走出去.以出境旅游为例,2016年重庆市出境旅游人数达206万人次.重庆不仅建立了对外开放的两江新区保税区,还设立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开辟了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四十年的对外开放,使重庆正在成长为中国内陆的对外开放高地.

7.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1978年以前,重庆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酸雨、污水排放和固态垃圾危害等十分严重,以至于在1997年重庆直辖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被列入重庆直辖后必须完成的四大任务之一.1998年,当时的重庆森林覆盖率只有241%,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425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198亿吨.同时,1997年的水质综合结果表明,长江重庆段11个水质监测站测到的大肠菌群指标全部超标,城市生活污水基本未得到处理.四十年来,特别是直辖以后的二十年,重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固体垃圾处理率提高到95%,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2016年,重庆全市211个监测断面水质I—III类水质比例为839%,水质满足水域功能的断面比例为877%,全市64个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有根本改善.

8.重庆改革开放对全国的贡献

重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成就,不仅体现在重庆自身的发展变化上,还体现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方面.重庆是中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第一个计划单列市,也是第一个市带县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从重庆钢铁公司居全国首举“自销产品”的大旗到嘉陵军工厂对外开放、走的道路组织嘉陵摩托车集团,从全国最大的国有纺织企业重庆针织总厂破产改革到商业企业的“四放开、五自主”“四放开”是指“经营放开、放开、分配放开、用工放开”;“五自主”是“指经营自主、自主、用工自主、分配自主、技术自主”. ,从市带县到直辖,从安置百万移民到从大城市带大农村,从实行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到建设长江经济带“两点”、“两地”目标,重庆改革开放四十年全景图中的这些重大事件,无一不具有全国影响,也是中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探索,是全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与基本经验

重庆自明朝天启年间在税赋上首次超过成都以后,便因江而起,因商而兴,依靠“左右两条江,上下十三帮”的优势,到近代逐渐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这一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从1891年重庆开埠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第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重庆的近代工业虽然比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晚近半个世纪,但却是中国西部近代工业和对外开放最早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大批工业企业从中国东、中部内迁重庆,使重庆成为大后方的经济中心.从1949年到1978年,在“均衡布局”方针指导下,重庆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中国八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全国最大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特别是三线建设,使重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防工业城市之一.从1978年开始,重庆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40年来,重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2018年起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3年,是农村和企业试点改革时期.

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1997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第三阶段:1997年重庆成为全国第四个直辖市.直辖十年是重庆改革开放第三个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2007年6月,重庆成为全国城市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区,试验区经历了在大开放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十年.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四个扎实”要求,标志着重庆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83年,是经历体制改革的起始阶段、准备阶段和单项改革试点阶段.这一阶段重庆发生了五件大事,包括两件政治层面的大事和三件经济和社会发展层面的大事.

第一件是真理标准大讨论.1978年5月13日《重庆日报》转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第二件是平反冤假错案,在党领导下进行.重庆在“”中出现的冤假错案较多,有15万人左右,其中“分子”1万7千多,一直持续到1983年.

第三件是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是推动了全国.1977年恢复高考后,重庆第一批高考报名人数有7万多,录取了5千人,1978年录取了1万2千人,当时重庆只有9所院校,招研究生的只有重大、中国矿业学院、西政、西农等4个学校,招了87个人,当时师资力量很不够,师资当中也有许多是平反的.

第四件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众所周知,最早试验的是在1978年的安徽和四川,重庆大规模的推广是1980年.以前我们在从农村实行的是以生产队为基础,政社合一、集体所有、集中劳动、评工记分模式,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中生产经营变成了分户经营,农民只要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一改革举措直接推动了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1983年底,发文件要求全部人民公社都改成乡,生产大队改成村,生产队改成村民小组,全面完成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第五件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进企业改革.这点重庆市走在了全国前面.1978年,四川省委确定了6家企业扩权试点,分别是重钢、成都无缝钢管厂、新都县氮肥厂、四川化工厂、陵江机床厂和南充绸厂,重庆只一家.当时的扩权内容很简单,完成生产任务后,多的留给城里职工发奖金即留成利润.1979年扩大到100户企业,重庆有14户,内容也不光是利润留成,还包括奖励、招工等,同时批准了5个企业自负盈亏,重庆的钟表公司和印制三厂就在其中.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重庆的高考改革、平反冤假错案与全国同步推进,工业方面特别是军工改革是超前的.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1983—1997年,是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阶段.这一阶段有八项重大历史事件.

第一个是1984年重庆市被确定为计划单列市.

第二个是市带县.当时重庆市仅9848平方公里,600多万人,只有江北、巴县、綦江、长寿四个县,后撤销永川地委,合并后有22341平方公里,共12个县,有利于发挥大城市作用.

第三个是横向经济联合.1983年4月,带人到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调研,当时交通不便,他认为应该进行三省四方联合,1985年加入广西,变成四省区五方,后来又变成五省区七方.当时认为重庆仅融入西南一片还不行,应该向长江流域发展、长江一线,于是与由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发起的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在重庆成立,以后发展成经济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横向联合最早的形式.

第四个是工业企业改革,主要是推进工业的改组和联合.

第五个是商业改革.重庆流通领域的改革在全国走在前列,最有名的是“四放开”,放开经营、、用工、分配.1991年全国正处于治理整顿当中,“四放开”实际上使企业有了自主经营权,各地都到重庆来取经,重庆为全国的改革作出了贡献.

第六个是市场体系建设.此前整个重庆都是马路为市、有市无场,这一阶段逐步建立了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证券市场等.

第七个是对外开放.最早是嘉陵厂跟日本企业合作,政府没有管,是国有嘉陵军工厂自己搞,对外开放成功了就得到了公认.另一个是开发区,全国的开发区是1984年后建立的,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又搞了海南特区,而重庆是1993年才建的经开区和高新区,滞后了十年.

第八个是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1983年以前,重庆的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很少,民营经济主要是在1992年以后,当时领导提的是“两翼起飞”,军工一翼,乡镇一翼.这两个方面在重庆又可分为四个阶段:1983—1986年是扩权让利;1986—1993年是企业承包制;1993—1997年是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7年以后是国有企业战略调整.扩权让利体现在给企业采购原材料、商品销售、用工、奖励等多方面的自主权.重庆这一阶段走在前面,分别有利改税、取消调节税等内容.1986年起全国推行承包制,承包制的弊端导致股份制的试点.重庆第一家股份制试点是1987年中药材公司,后来觉得太小,于是国家三部委、重庆市政府、兵器工业部又下文在嘉陵厂进行股份制试点,1995年股票上市.而上海成立证交所是1990年,深圳是1991年.在股份制改革方面重庆相对落后,非常可惜.

总的来说,重庆的改革发展是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要遵循全国改革开放的共有规律,在很多方面既有对全国作出贡献的方面,又有在全国改革潮流和趋势的影响下,由外部带动的方面.重庆市在对全国作贡献方面来讲,第一个阶段出现重钢和嘉陵军工,在全国率先进行企业改革;第二阶段出现全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1991年重庆商业的“四放开”,在商业流通领域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经验,全国第一个企业破产案也在重庆,重庆针织第一总厂的破产,这是全国第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破产案,被海外实业公司收购.在这个阶段,重庆改革开放有走在全国前面的实践,也有做的不够的,比如当时的股份制改革,如果当时抓住机遇,有可能出现在全国影响更大的企业集团.对外开放方面,重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1993年成立,虽然有了一些发展,但同沿海相比仍有很多不足.

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1997—2007年,这个阶段与第二阶段(综合经济配套改革)相比,除了经济体制改革外,还包括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推进.全方位改革在第三阶段表现得很突出.1996年国务院批转四川省的报告,要重庆市代管涪陵、万州、黔江,这件事的由来已久.1986年时,准备修三峡工程,当时有低坝、中坝、高坝方案,重庆市认为若采取低坝方案,重庆朝天门就成为死港,于是向报告,国务院组织专家经过三年多的论证,又经过进三年的审查审议,最后于1992年在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175米蓄水位方案.

从横向来讲,直辖有四大任务:安置三峡百万移民、发挥老工业基地作用、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保护生态环境.

任务一:三峡移民.移民赔偿在以前是淹房赔房、淹地赔地,三峡移民提开发性移民方针,移要部分在重庆库区.

任务二:振兴老工业基地.重庆工业企业从1995年开始连续6年亏损,在西部地区重庆是亏损最厉害的.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从1994年起,全国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步伐,这样全国就把放开了,东部地区外资多发展快,而重庆1997年直辖时国企占86%,国企原有的电力等能源是实行计划价,比市场低,在实行市场价后谁有钱谁就能购买.传统国企没有了低价能源、原材料,比如棉纺织企业,东部企业普遍都困难,其他如电子、轻工、煤炭等企业也很困难.西南铝加工厂是比较特殊的解决比较好的例子,是采取国家政策债转股,扭转企业发展局面的.

此阶段重庆遇到50万下岗工人再就业、安置百万移民、20个国家级贫困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振兴老工业基地除了实行债转股,还实行了七个一批:一是兼并破产淘汰一批,二是债转股搞活一批,三是技术改造提高一批,四是加强内部管理转化一批,五是军民品分线解脱一批,六是中小企业改制脱困一批,七是扶优扶强壮大一批.结果是扭亏为盈,解决下岗再就业(主要靠民营企业的发展吸收).

1997、1998年房地产业、旅游业发展起来,该阶段的特征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八小时重庆、重庆半小时主城、到区县的高速公路的建立)和人民生活改善.除了国有企业扭亏为盈,民营企业飞速发展外,高新产业也有大的发展,房地产业发展并带动建筑业繁荣,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教育事业和广电文化事业等也有了大的发展.

任务三:大城市带大农村.重庆在直辖后实行管理制(、市、县),省实行四级管理(、省、地市、县),多一级就多了很多部门和工作人员,上面的文件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传达.这出现一个问题,即中国是实行管理还是实行四级管理,或者是哪些实行管理哪些实行四级管理?重庆直辖时万州、涪陵和黔江的干部如何安置,是否有推广价值,值得探讨.在这个过程中重庆实行撤乡并镇,其好处是按客观规律办,同时在此过程中比较大的成绩是20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人口由400万人减少到只有四五十万.

任务四:生态环境保护.重庆直辖时,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形势,当时森林覆盖率仅231%,水土流失面积达435万平方公里,水和空气污染严重,不一一列举.在这一阶段采取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综化工程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三大措施,使环境极大改善.

4.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是2007—2017年,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的主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314”总体战略.“314”总体战略,即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四项任务中,一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构建内陆开放高地,三是统筹城乡改革,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这一阶段,重庆电子、信息、商贸、金融、物流、旅游等产业快速成长,国有经济进一步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结构变化明显,电子信息业和汽车制造业成为重庆工业的两大新支柱,现代服务业增长很快.

在统筹城乡改革方面,重庆市在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改革、城市保障房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对外开放方面,出现了极大的进步.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同意设立重庆市两江新区的批复》.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除两江新区外,在这一阶段还成立了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这它标志着重庆的对外开放迈上了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以后,重庆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本文将在第三部分中专门阐述.

纵观重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有四个基本特点和经验值得总结:

第一,重庆改革开放的每一次突变和飞跃都是党国务院推动的,无论是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还是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或者2007年重庆成为全国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和之后设立两江新区,都是政府推动的,坚决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重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和基本经验.

第二,重庆改革开放中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目标与当时全国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紧密相连.重庆的改革开放既有全国的共性,又有本区域的特殊性,因此既需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需要从本区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第三,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善于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并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上升到理论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四,重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程和辉煌成就是三千万重庆儿女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艰苦奋斗,苦于实干所经历和取得的.它再次证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奋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的成就.

三、新时代重庆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趋势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定位,制定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重庆要做实做靓“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总书记2018年1月在重庆视察的讲话精神为重庆新时代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目标和途径.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重庆的战略定位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由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到西部重要的增长极、国家中心城市,再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它表明重庆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空间上不断扩大,由长江上游区域发展到对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挥影响.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国家“两大战略”,“一带一路”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走向.那么,重庆未来应当在国家“两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哪些作用呢?

重庆必须成为国家级的综合交通枢纽,才能具有“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功能.中国自古以来具有四条对外开放到通道.其一是从古长安、洛阳出发的丝绸之路,自汉代张骞通西域以来,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二是从成都及成渝经济区出发的“蜀身毒道”,即南丝绸之路.印度古称“身毒”.“蜀身毒道”即从成渝经济区到印度的对外开放通道,在汉代张骞通西域时,成渝经济区有两条道进入云南:一条经宜宾、昭通、昆明到达楚雄,称为“灵关道”;另一条经雅安、西昌到达楚雄,称为“宋提道”.这两条古道在楚雄会合后经大理、保山通向缅甸和印度、伊朗.其三是从泉州、广州等地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四是从元朝大都继北京出发经内蒙古草原、新疆到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但南丝绸之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在抗日战争时期,南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交通生命线.1944年中国修通了自印度东北部雷多镇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从现实来看,重庆已开通了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即从重庆经西安、兰州到新疆、中亚、欧洲的国际大通道,这样,重庆就成为南北路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最佳联结点.

2013年9月7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9月,总书记访问印度,提出将中印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南丝绸之路是通向南亚、东南亚的对外开放通道,西南亚、东南亚是最有发展潜力最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在经历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大背景下,南亚和东南亚必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而南亚、东南亚经南丝绸之路到达重庆,其一可以顺江而下,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二可以经重庆通过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到达欧洲,形成新的陆上欧亚大陆桥.重庆作为南北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战略定位,为重庆成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也为重庆成为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现实支撑.

重庆更有条件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基地,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国家综合运输交通枢纽与内陆对外开放高地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使重庆成为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枢纽和流通中心,相应的也就要求重庆在对外开放中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金融中心.而物流、资金、信息、人才的集聚和交流又为重庆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财、物基础.重庆只有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国家级战略基地,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从重庆将成为国家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基地的发展趋势看,目前有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1.有序推动重庆的新旧动能转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稳定的高质量发展

重庆未来的产业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会出现一些新的产业业态.2017年中国三次产业的占比是第一产业79%,第二产业为405%,第三产业为516%,重庆第一产业的占比是69%,第二产业为441%,第三产业为49%.但是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现代服务业还很落后,在全部产业的占比还很低.从世界的平均水平来看,第一产业的占比约5%,第二产业为30%左右,第三产业为65%左右,与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占比也相差十个百分点左右.中国第三产业滞后的关键是金融、信息、科教、文化、医疗等现代服务业.这一大趋势为重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先进制造业来看,重庆未来水、电、气、土地等生产要素完备,只要把物流成本降下来,把人才短板补上去,就会有大的发展.从第一产业来看,由于重庆气候条件,冬季比周围区域温度要高2~3℃,农作物越冬条件较好,完全可以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产业结构的变化将扩大重庆服务业,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形成和壮大,必然促成新的产业业态发展,如丰富多彩的产业融合发展.

2继续推进重庆市的城市化进程,构建平面网络式城市结构

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推进城市化进程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城镇功能现代化.从现状来看,中国的城市体系呈金字塔式结构,重庆也是如此.即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规模越大,资源配置越集中,城市功能越齐全,设施越先进,县级小城市和乡镇的功能和基础设施则相对落后.重庆的特点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小城市和小城镇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桥梁和服务基地.因此,重庆未来城市化的方向是由金字塔式结构逐渐转变为平面网络式城市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是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振兴乡村战略,推进重庆的中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有可能成为新时代重庆城市体系建设的重点和主战场.

3.布局建设区域发展核心区、沿江绿水城市区、内陆青山生态城镇区,把重庆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核心区的范围主要是现有主城九区和邻近组成的江津、壁山等城镇,其功能主要是发挥国家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科教文化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现代金融中心、高端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高地.沿江绿水城市区主要是指永川、大足、涪陵、合川、开州、万州、黔江等离长江较近的沿江城市群,其功能主要是发展无污染的现代一、二、三产业.周边青山生态城镇聚落区是指沿四川盆地周边山地的一些重庆县城及其所辖农村.其主要功能是发展现代农业、特色资源加工业和优势服务业.核心支点结点区、沿江绿水城市区和青山生态城镇聚落区三大区域的基础是重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而其共同目标则是保护绿水青山,把重庆建造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目标、方向和趋势,则规定着改革开放的领域、内容和深广度.重庆未来的改革开放,必将为重庆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而持续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弘扬先进的思想文化,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引领,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这应当是重庆未来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指示搞好重庆市综合试点改革的报告[R].国办〔1983〕24号文,198304.

[2]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国民经济核算历史资料汇编[M].重庆:重庆市统计局,2007.

[3]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重庆直辖五周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编.重庆蓝皮书: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2004.

[5]廖元和(主持).重庆改革开放史[R].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报告,2012.

上文结论,上文是一篇适合历程和发展趋势和改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改革开放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改革开放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土地和工业化视野下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在改革开放即将迈进第四个十年之际,对其进行回顾和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改革开放千头万绪,我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回顾,只能择其一面进行重点论述 在这里,笔者主要就改革开放与土地制度的深刻联系进行一些梳理和讨.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史巨变从伺而来
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 这是中华民族和新中国历史上令人难忘的很不平凡的40年 中国的发展在短短40年内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所走的路,并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杜甫座谈会综述
2018年9月21日,由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杜甫研究学刊编辑部主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杜甫研究座谈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兰园会议室举行 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和
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坦言他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感受很深 他亲眼看到,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使得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但他觉得,改革还在路上,改革还要继续前进 从理论上讲,经济基础与上层.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