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材料浏览

关于评价体系类论文范文 与基于能力培养的机械类课程考试和评价体系改革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评价体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9

基于能力培养的机械类课程考试和评价体系改革,本文是关于评价体系类论文写作资料范文和创新能力和评价体系改革和机械类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评价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评价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类期刊机械类参考文献机械类论文机械类杂志

[摘 要]当前高等学校考试和考核评价方式存在弊端.机械类课程考试可以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评、以考促建,对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评价、教学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地进行改革.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在机械原理课程中进行了考试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考试改革;评价体系;创新能力;机械类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2-0064-0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行并且不断深化,学者们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材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事实上,课程考试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相对于上述方面的改革,课程考试改革探讨的深度和力度还有待加强.

随着形势的发展,目前高等学校课程的传统考试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不足,主要表现在:考试内容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重知识轻能力;考试形式单调,题型不合理,且多为闭卷笔试;考核评价单一,基本是期末终结性考试;对待考试的观念陈旧,动力不足.如此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考试改革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也是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转变的杠杆,更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现行考试管理制度的契机.

机械类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课程考试更要加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其考试改革要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评价、教学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评、以考促建,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机械类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路和功能

考试改革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此相适应,课程考试也应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考试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作用.

根据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其考试改革主要从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综合着手,主要思路与功能如下.

(一)以考促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学习效果反馈并进

在过去刻板、单一的考试模式下,课程往往以期末考试为课程结业考试,教师以教材为纲命题,甚至考前划重点指范围,学生考前突击死记,一般就可轻松过关.这造成很多学生不注意平时的学习,更谈不上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了.

考试改革要注重平时的考核,用过程性考试代替期末一次性考试.在过程性考试改革中,学生很难通过考前突击过关,这增加了他们平时学习的紧迫性;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在课程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设计制造、分析计算、软件开发以及课外科技活动中激发了学习的热情,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同时,以往终结性考试后课程已结业,教师无法把考试结果反馈给学生.过程化考试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边教学边考核,边考核边反馈.教师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后可以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学生也可及时了解其学习情况.教和学的良好互动和及时反馈,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二)以考促教,考试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并行

改革过去单一的考试模式,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其与考试改革并驾齐驱.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教育,教师高高地站在讲台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就要让课堂“动”起来;要让课堂“动”起来,就要让学生“活”起来;要让学生“活”起来,就要让教师“勤”起来.教师要广泛收集资料、准备题材、设计教学、个性化指导,而不是照本宣科,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向注重“导”转变.

同时,考试方式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还要求其掌握本专业前沿的知识领域,同时要不断地钻研教学方法,特别是要钻研加强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三)以考促评,激励鞭策与评价监督并重

推行过程性考试,教师就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晋升职称等各方面的压力,要让其自愿、积极地投入到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中,就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其改革的动力.对教师的激励有多种方式,如计入工作量以资金鼓励、以项目形式奖励、申请教学项目优先、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等.

与激励机制并重的是评价监督机制,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也是考试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要建立以学生评教、同行考核、专家考核、社会考核的全方位立体式考核机制,保障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考促建,机制建设和队伍建设并发

深化考试改革,也必须转变教育管理观点,增强服务观念,促进现有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教学管理文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保障师生的合法利益,规范教改的考核奖惩,从而保障课程考核改革的有效深入持续开展.

特别要注意的是,没有广大教师积极投入的改革是不会有成效的,所以要做好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考试改革使教师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明显增加,因此,科学合理地核定教师的工作量,出台合理的奖惩文件,是激发教师投身改革、发挥其创造性的重要一环,也是尊重知识的具体体现.

考试改革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甘愿奉献、勇于改革、学缘优秀、学科交叉、梯队合理的师资力量,也是考试改革成功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机械类课程考试改革的内涵和措施

(一)考试内容科学化和个性化:重知识,更重能力和素质

传统的课程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考试内容相对地局限于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即使基础知识扎实,也会存在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思维僵化、缺乏创新能力等明显不足.

考试改革不但要注重基本知识的考核,更要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而言,要重点培养和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软件应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与素质.

为此,考试内容应加大理解运用的成分,减少死记硬背的成分;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减少期末考试的分量;加大设计、分析、讨论的力度,减少选择、填空等客观题的题量;加大调研报告、技能训练、实验测试、设计制作等的考核,减少理论考试和闭卷考试的比重.

(二)考试形式多样化和动态化:重技能,更重综合和运用

考试形式要突破以往“教室+试卷”的单一形式,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实施科学化的教学与考试内容的具体外在体现.考试形式的多样化表现在: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过程考试与终结考试相结合,自选动作与必选动作相结合,随堂考试与正式考试相结合,教学场内与教学场外相结合,设计制作实践类与理论分析计算类相结合,书面考试与口头答辩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团队协同相结合.

动态性考试是加强教学过程指导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考试评价多元化和过程化:重结果,更重过程

传统的考试成绩一般是由“期末理论考试+平时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就是课程作业、考勤和(或)实验成绩的组合,内容单一、比重很少、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建立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机制,既与科学的考试内容和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相得益彰,又是考试内容和考核形式改革的落脚点.

多元化考试评价重点是加大学生多方面平时成绩的比重,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消除学生平时松懈、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心理.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情况,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兴趣和特长的人才培养需要,评分方式应“必选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前者主要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阶段性随堂测试等理论考试以及课程实验、作业等.后者可从调研报告、实验实训、程序编制、软件应用、设计制作、课外科技活动等几个大类中自由选题,其数量由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来决定.教师要根据作品难易、工作量大小等具体情况对各个部分给出评分权重,最后给出总成绩.

(四)教学模式任务化和翻转化:重课内,更重课外

考试改革应与教学方法改革同步进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了将过程性考核落到实处,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教学的互动和讨论.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除传统的讲授、提问、论证等方法之外,以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教学方法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流程为:任务下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课程讨论—>点评总结.

1.任务下达:教师给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布置探究性的问题,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2.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生带着任务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教师的作用是因势利导,做好知识导学.3.课程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或任务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活动以巩固知识.4.点评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系统归纳,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讲解,对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可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参与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机械原理的考试改革实践

武汉科技大学及其机械自动化学院近年来加大了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力度,积极为师生创造有利条件,其经验和措施主要有:

1.为支持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武汉科技大学在职称评定中增设教学型教授、副教授系列,加大了对教学改革成果的奖励,使致力于教学的教师也能获得与科研型教师同样的待遇,解决了教学型教师的后顾之忧,激发了教师的改革热情.

2.鼓励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在教学模式、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等方面给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如机械自动化学院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不再局限于传统内容,题材可以更加广泛、形式可以更加多样、时间可以更具弹性.倡导多课程一体化、连贯性课程设计,以快速建立学生的系统观念和工程观念.

3.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创造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建立“创新工场”.“创新工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未来”为理念,致力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组建了优秀的师资队伍,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努力推动大学生课外竞赛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创新创业活动.

武汉科技大学的机械原理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也是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为发挥该课程的先进性和示范性,学校以机械原理课程考试改革为导向,在统一改革思想、设计改革内容、出台激励机制的基础上,以“目标—路径—评价”为导向,全面改革机械原理课程考试内容和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机械原理课程在试点班探索了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考试内容、过程化的考试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考试成绩的评定情况见表1.机械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的明显特点是:考核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动手实践、更加注重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团队协作.机械原理课程考试改革经验正在向我校机械类专业所有学生推广.

四、结语

如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也面临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严峻任务,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必须以考试改革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教材、教学实践、教学管理乃至教学工效等薪酬改革,进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课程特点,充分衡量学生的整体水平与能力,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通过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孔建益,侯宇,杨金堂,等.“五横五纵”矩阵型机械原理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1-104.

[2] 陆国栋.我国大学教育现状与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42-44.

[3] 庞丽娟,薛小莲,王豪.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53-54.

[4] 罗三桂,刘莉莉.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71-74.

[5] 谢发忠,杨彩霞,马修水.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24.

[6] 吴坚,李文萍,商广义.研究型大学理科教学中的开卷考试及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6):60-66.

[7] 蒋国璋,汤勃,侯宇,等.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与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6(5):138-140.

[责任编辑:刘凤华]

此文结束语:此文为关于评价体系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创新能力和评价体系改革和机械类相关评价体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基于认知分层理论的思辨能力培养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1 引言在中国,“思辨”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其中的“慎思之,明辨之&rd.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模式和评价体系以我院文科专业数学课程为例
摘要高……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高……数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作用明.

机械类专业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26摘要“热工基础”课程已成为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工程教育认证.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