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法律本科论文怎么写 跟法律人,还是尽量用法言法语吧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法律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3

法律人,还是尽量用法言法语吧,本文是关于法律相关硕士论文范文跟法律人和言法语和用法类论文范文文献.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和道德论文法律本科论文法律毕业论文8000字职工法律天地杂志社

前两天,和一位法学教授发生点“冲突”.在微信朋友圈中,他说了一起刑事案件,已一审判决,他“接受委托担任被告二审期间的辩护人”.我留了句言:“不是‘被告’,是‘被告人’.”

民事、行政案件称“被告”,刑事案件是“被告人”,这种法律常识,教授不大可能不懂.我留这么句言,想法也简单,不过是打个招呼,和“你好”一样的效果.没想到对方反应比较激烈,先回复“看来你中刑法教授的毒不浅”(他是行政法教授),后又称“我常跟刑法教授一起办案,他们一口一个‘被告’”.

事后想,发生“冲突”的责任在我,在人家的朋友圈留那样的言,有点“砸场子”的意思,有机会,我会为此向他道歉.不过,到时候,我可能还是会问问,他所说的“中毒不浅”指的是什么?也想告诉他,刑法教授“一口一个‘被告’”,不是任何人说错的理由,尤其是一名法学教授.

在这件事上,教授表现得如此抵触,如果是对我“不合时宜”留言不满,我理解;如果是因为微信朋友圈非公共空间,表述随意一些,也无妨.但从其“中毒不浅”的回应,我担心,对规范法言法语的抵触,是其真实反应.

这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件事.1996年,“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写进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这之后不久,一位名人在刊物上撰文提出,这样的规定是“管”司法机关的,判决之前只能称嫌疑人,而不是罪犯,但普通人不受其约束,“有人行窃被当场抓到,我会说他是‘小偷’,而不是‘嫌疑人’”.

对当年那位非法律人的名人来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用“嫌疑人”,只说“罪犯”,是他的自由.每名公民都说法言法语固然好,但做不到(不光现在,将来也难),也不能这么要求.但对有些人或机构,要求会高一些.比如媒体,案件没起诉、没判决,报道就只能用“嫌疑人”,写成“被告人”“罪犯”就是错的.再比如,对法律人,虽没强制规定他们一定要说法言法语,但能自觉做到更好,也值得提倡,一是因为法言法语本身就是法律人的语言体系,二是他们怎么说,对公众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人会问:“他们说不说法言法语,公众认不认法言法语,很重要吗?”每个人判断不一样,我觉得比较重要.很多时候,看似是表述问题,背后往往蕴含法治思维.还拿“嫌疑人”“罪犯”举例,你骨子里认为他就是“罪犯”,逮住就可能上去揍几下,打的人多了,就可能致伤致死,这种事儿现实中不少;你认为他是“嫌疑人”,就会是另外一种处理方式.法律思维、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缓慢过程,影响因素也很多,我并不想夸大法言法语在其中的作用,但法律用语规范、准确之于法治建设的价值,一定是正面的.

不分场合张口法言,闭嘴法语,也会招人烦,就像相声里在饭桌上不停卖弄医学知识让人倒胃口的医生一样.我担心的是,一些人特别是法律人在这件事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以“百姓语言”为荣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但愿是我小题大做,也杞人忧天了.摘自《检察日报》2018 年4 月12 日

上文点评,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法律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法律人和言法语和用法相关法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法律养生,为健康生活护航
很多中国人一直信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命运不可捉摸,其实,在现代化的法治社会,有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武器,它能最大限度地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和身体.

涵养平和交流的心态,不能一言不合就生气
进入互联网时代,公共生活愈发由线下延伸到线上 从热衷跟帖盖楼,到微博互动,从个性表达观点,到社群互帮互助,“人人都能手持麦克风”,公共舆论场从未像今天这般热闹 但热闹里往往也少.

羊肉之美,使人忘言
文 李树波 编辑 火锅 插画 孙凤敏如果在长江以南坐上一辆北行的列车,窗外出现了数只灰白点在颓墙侧、荒地里寻寻觅觅,中原就到了 但羊的家乡在西北 我第一次看见羊,是小时路过秦岭,左边是山壁峭拔而起,右.

物业公司服务不符合要求,业主不缴纳物业费是否有法律责任?
居住在上海闵行区的居民张先生因欠交1876 元的物业管理费,被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 张先生居住在这个小区已将近十年,对物业服务始终比较满意 自从两年前,业主大会选聘物业公司时更换了一家物业公司之后,烦恼.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