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国家级名录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和声动民间三百年的辽宁鼓乐国家级名录项目辽宁鼓乐调研专家访谈类论文范文文献

主题:国家级名录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声动民间三百年的辽宁鼓乐国家级名录项目辽宁鼓乐调研专家访谈,本文是国家级名录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鼓乐和专家访谈和声动民间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国家级名录论文参考文献:

国家级名录论文参考文献 民间故事期刊民间故事杂志民间文献辽宁中医杂志

专家简介:

杨久盛(1940年—),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曾为首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音乐组评审专家.杨久盛1967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1979年以来,先后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辽宁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编委,《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辽宁卷》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课题是民族民间器乐和满族音乐.主要论文《双管曲〈江河水〉一曲的由来和发展》《辽宁鼓乐变奏手法初探》《琵琶名曲〈海青拿天鹅〉探源》《满族民歌新论》等.出版有《〈军乐稿〉译注》一书.

2013年4月,省非遗保护中心开展辽宁鼓乐项目专项调研,邀请杨久盛老师跟随调研组一同深入岫岩,对那里的民间鼓乐进行了收录和调研.借此机会,工作人员与杨久盛进行了交流,获得了关于辽宁鼓乐的一些系统知识.

“辽宁鼓乐”这个称谓是谁给定义的?

辽宁鼓乐是民间称谓,它广泛流传于辽宁城乡及关东大地,是鼓吹乐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艺术品种.辽宁鼓乐历史悠久,发展成熟,风格独特,在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音乐工作者称其为“辽南鼓吹”,一直到80年代器乐曲集成工作开始之前,各艺术院校的教材及音乐词书中均沿用此称.集成工作开始之后,有人根据乐种流传地域广泛,认为冠以“辽南”失之偏狭,又称其为“辽宁鼓乐”.

辽宁鼓乐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作为一个乐种,辽宁鼓乐至少在明末清初时已经形成.但据艺人口述,辽南地区的鼓乐活动历史大概能推到咸丰年间,再往前就不得而知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出土的辽代木椁墓奏乐壁画、文献材料《满洲实录》中均有乐器组合形式的插图可见,辽宁鼓乐的历史久远.辽宁鼓乐主要是唢呐乐、笙管乐,多在民间婚丧嫁娶时演奏, 如死人、娶媳妇、祝寿, 以及其他一些庆典活动,都要吹奏鼓乐.

辽宁鼓乐冠以“辽宁”字眼,是指全辽宁省内的鼓乐吗?它有流派之分吗?

原则上辽宁鼓乐应该包含全辽宁省的鼓乐活动,在全省范围内,从风格特点和演奏曲目以及使用乐器等方面看,辽宁鼓乐可划分为辽南、辽西、辽东、沈阳、辽北、朝阳六个地方风格流派.每个流派曲目上、曲子结构上都不太一样,比如,辽南那儿的鼓乐发展较为成熟,曲目丰富,尤其是汉曲,最具代表性;辽西则以大牌子曲为代表;沈阳地区的唢呐与其他地区不同,使用“黑杆喇叭”,多用铁力、乌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料制作,唢呐管体呈乌黑色,其发音坚实、音色明亮、清脆,音量颇大,演奏起来很有气势,曲目以锣板曲见长.各地区虽有不同,但共性还是主要的.唯有朝阳在曲目上与其它地区差别较大.因为,从地缘和地域文化看,它曾归属于热河省,那里的鼓乐与河北北部承德地区更接近.

您刚才说朝阳单算一个流派,这让我想起了传统音乐类的另一个国家级项目——建平十王会,它的演奏形式也很像鼓乐,跟真正的鼓乐又有什么区别呢?

辽宁鼓乐分两大类:一类是笙管乐;一类是唢呐乐.它俩是先与后的关系.唢呐是明代正德年间兴起的乐器,此前民间婚丧嫁娶所用的就是笙管乐,古代叫“十番”.唢呐兴起后,它比管子灵活,音色也好,老百姓喜爱,以笙管为主奏的十番乐,逐渐被以唢呐为主奏的“鼓乐”取代了.十番乐中的笙管加入了唢呐乐之中,并把很多长大的乐曲交给唢呐演奏,就形成了今天的“鼓乐”. “十王会”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十番”的遗存,它是活化石,见证了辽宁鼓乐的一个发展过程.

辽宁鼓乐的曲目多吗?

辽宁鼓乐的曲目是很丰富的,上个世纪80年集成的时候,从1983年到1987年,在辽宁全省各地普查,共收录辽宁鼓乐曲、秧歌乐曲、寺庙宗教乐曲4212首,除去重复曲目和各种变体,实有曲目668首.其中辽宁鼓乐唢呐曲分汉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锣板曲四类,代表性曲目包括唢呐曲:《大讴天歌》《黄莺》《四来》《哭皇天》;笙管曲:《刮地风》《江儿水》(辽宁艺人称《江河水》)等.在我们收录的时候,能吹的曲目都已经不全了,肯定还有一些曲目是我们没能收录到的.现在就更不行了,我估计现在把大小曲目都算上,还能演奏的也就四五十个吧.从80年代到现在,30年间曲目仅剩不到十分之一,消失状况多么严重!所以,加强保护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辽宁鼓乐的曲牌子名称有特定含义吗?

至于千奇百怪的曲牌标题,我想多说几句,我国很多曲牌标题不要强做解释,有时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像《大尖》《鹅子令》就说不清是什么意思.有时候标题与乐曲的情绪并不吻合.譬如,京剧曲牌《夜深沉》,从标题看这一定是表现深沉的静夜,可是你一听演奏,满不是那回事,不但不“深沉”,那简直就是舞蹈性很强的乐曲.这就是所谓的“非标题音乐”,即乐曲标题不提示乐曲内容.音乐这东西,说到底是不具象的,不像是语言那样清楚地表达一个具体内容,而是朦朦胧胧的,靠欣赏者、演奏者去体味.音乐就是凭着心之所至,表达一些感受,它无法用语言解释.海涅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辽宁鼓乐绝大部分是这种“非标题音乐”.

鼓乐有一种独特的记谱方式——工尺谱,它是不是就是鼓乐的乐谱?现在很多人已经不识工尺谱了,是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尺谱也会逐渐消失?

工尺谱不是辽宁独有的,它在20世纪初简谱、五线谱传来之前,全国各地——民间、宫廷、专业戏班、佛道教寺院是普遍采用的.辽宁鼓乐虽然在流传过程中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教徒方法,但它同时附有传世的专用乐谱,这就是工尺谱.工尺谱有它的优点,也有缺点.缺点是它不完整的提供曲调,它只是一个大框,不提供你表现什么.这个缺点从另外一个层面看也是它的优点,工尺谱就是给你个框框,不限制你,只要合乎板眼对就行.因为是一个简单的骨架,演奏时要表演者填“肉”,要表现什么情绪就填什么样的“肉”,所以它特别活.应该说,谱子本身不是音乐,出来声音那叫音乐.音乐是你演奏(唱)的,你就是作者.所以,我国传统艺术(民歌、戏曲、曲艺、器乐)中,只有表演艺术家,没有作曲家.工尺谱在现代的传承和推行要符合两项标准:一个情,一个理.当前社会的“情”是大家都习惯了用五线谱和简谱了,你想推行工尺谱推行不了,消失也就在所难免.

辽宁鼓乐与其他地方的鼓乐相比,有哪些突出的特色呢?

辽宁鼓乐在全国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独树一帜的.首先是它的大唢呐,一尺三以上的唢呐都算大唢呐,基本是中音和低音,吹奏起来特别浑厚、柔和.咱们今天看到的海城、岫岩主奏的都是大唢呐,其他地方多用小唢呐.如名曲《百鸟朝凤》用的就是小唢呐;其次,辽宁鼓乐的曲目绝,在我们早些年的调研过程中知道,有的曲目是从十番衍变来的,有些曲目却不知从哪儿来的,如“大尖”,根本不知什么意思,我们给写成“上小下大”的“尖”字,表达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会吹,还有《大讴天歌》《小讴天歌》等.这些乐曲是哪来的,不知道.我曾经被全国器乐曲集成编委会聘为特约编审,曾参与审阅多省器乐卷本,除河北唐山地区鼓乐与辽宁鼓乐大小牌子曲有些是一样的意外,辽宁鼓乐曲目,特别是汉曲,几乎没有一个地区与之有同名的;第三,就是辽宁鼓乐的变奏手法特别多,一曲牌通过使用不同的变奏手法,如加花、填字、减字等,能演奏出各不相同的曲调来.特别是辽宁鼓乐的“借字”,一个曲牌(如《哭皇天》)能吹出五种曲调;第四,辽宁鼓乐的曲子结构严谨,多少拍多少板都是固定的,演奏时不容许出错,尤其演奏时,辽宁多是俩人搭档,不能乱吹,两人都得搭调,一个人错了另外一个人就没法跟着吹,这不像有些地区毫无拘束地自由变奏,怎么吹都行.

目前的辽宁鼓乐常在白事活动中举行,这种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的关系是从开始就有的吗?

辽宁鼓乐与民俗活动休戚相关,婚事、丧事、做寿、烧香、办满月、商号开张、半周年、起骨尸、求雨等活动均有鼓乐相随,其中有些活动早已停止.但现在的红白事情,有的地方用鼓乐,有的地方已经不用鼓乐了.这虽然有政策方面的限制,但是,更多还在于民众自己的选择.如婚事活动中的鼓乐活动.早些年婚礼的每一道程序都跟随着鼓乐演奏活动,一般都得忙活三天.辛亥革命后,文明结婚渐兴,革除旧俗,鼓乐也逐渐从婚事活动中退出,一般仅用于迎娶,一个上午就完事了.如今婚事使用鼓乐者已为数不多.丧事活动同样也会有这样一个过程,汉始的唱送葬歌,秦朝以后使用乐器,冲淡悲哀气氛……结束后,政府提倡丧事从简,有的地区施行一阵哀乐,录音,实际上它跟民间鼓乐是两个劲儿,老百姓不怎么接受,所以实行一段时间就停止了.所谓“乐(yu&egre;)者,乐(l&egre;)也”,丧事活动中的鼓乐,我总认为它是在冲淡悲哀气氛.

对作为“非遗”项目的辽宁鼓乐的保护,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

现在的非遗保护,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官员重视了民族文化,发动群众参与非遗保护,也使全民重视我们祖先留下的好东西,中华民族普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非遗把民族文化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这是非遗最大的贡献.至于在民间怎么,这不是咱们能说的算了.文化这个东西是与时俱进的,是在人们生活中一点点儿变化的,有些东西能保护,有些不能保护.鼓乐是一种与民俗息息相关的民间艺术,民俗一旦不存在了,以后死人不僱吹鼓手了,那就没有发展空间了,这个东西就完了.这就如同劳动号子能不能保留一样,机械化后没有需要喊号子的劳动,号子这个东西怎么能存在?但也不能说的太绝对,艺术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有它的自然发展规律.如古琴到唐代就不行了,那是西域外来的东西冲击了中原固有文化使然.可是到宋代,古琴又有一个大发展,有些东西是不能预测的.对于辽宁鼓乐,重点在于保护曲目和演奏技法,我的观点是最好把它完整地保存下来:录音、录像、记谱以及相关的文字记录等等,把资料留下来供后人研究、使用.

跟杨老师对话是一个愉快而难得的学习过程,使我对辽宁鼓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明白专业素养在保护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非遗保护工作者,我也要多看、多问、多学、多思,认真向专家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知识储备,应用到未来的保护工作中.

此文点评,此文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鼓乐和专家访谈和声动民间方面的国家级名录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国家级名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闽南民间舞蹈的动律特征和源流
摘要核雕和竹雕都是传统的民间雕刻工艺 在民间美术普遍步履艰难艰难的当代,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只有103户的自然村的村民在2014凭着核雕技艺,创造了年产值2个亿的乡村经济奇迹,实现了核雕艺术的新生和发.

春节风俗美国百年马戏团谢幕
当地时间2017年5月21日晚,世界知名的美国“玲玲兄弟与巴拿姆贝理马戏团”在纽约长岛举行谢幕演出 这个有着146年历史的马戏团,即将走入历史 作为世界三大马戏团之一,玲玲马戏.

做个会动的老人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堪比营养,每天离不了,即便是老年人,也要动起来,但怎么动是个问题 动少没效果,动多易损伤,不动病来找 老人少不了“运动处方”老年人为啥要运动事实上,只要运动得.

乌蒙山中凿石声
位于乌蒙山深处的毕节,是中国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地方 迄今30年过去,毕节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我曾到毕节地区作过一次比较深入的新闻采访,那些经历过的事情和感受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