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心理类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民族审美心理下的大视野评林华著《音乐审美和民族心理》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主题:心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8

民族审美心理下的大视野评林华著《音乐审美和民族心理》,该文是关于心理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和《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心理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论文参考文献 大视野杂志健康大视野杂志心理杂志大学心理论文

“世界之大,民族之多,音乐生态花样之繁,穷此一生,也不能概览,但若能抓住问题根本的关键词,或许对它的认识就可能有个最基本的态度,至少可以让我们在思考音乐问题时,有个导引”?譹?訛.

这段引自林华先生《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结论部分的话语,既是他这部六十万字的著作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更是他试图用几个“关键词”,对“穷此一生”的经历与所概览之音乐的思考心得.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思想容量极其可观的书中,包含了诸多作者长期研究和关注,涉及音乐审美、民族心理等复杂问题.它们被置于全书所搭建起的庞大而严谨的学理构架之内,章节之间在逻辑联系中渐次推进,围绕民族审美心理、民族的音乐审美感知觉、音乐符号表述的民族心理等问题几个主要内容逐一阐发.多学科的融合和多视角的研究是这部著作的主要特征,著者在对各民族音乐的共性提炼和个性描述中,巧妙地将其纳入历史学、符号学、审美学的整体视野,以多维的叙述方式,将各种问题有序地交叉渗透.正如他在引言中所说:“音乐的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和表现是多面性的,但叙述只能是单线式的,把横向的进行与领域层面的不一糅合为一,此事古难全,恐怕真要借助巴赫金“复调小说”的手法进行写作了”?譺?訛.

而尝试着将音乐放置于民族文化语境中,并试图在审美与心理学之间进行融合,显然是一个大胆尝试.林华先生以他作为作曲家敏锐的感性经验,理论家缜密的思维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全书中广征博引,不仅合理地阐释了各个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的相关问题,同时也在书中提出了诸多新颖的论点或富于独创性的概念.它们贯穿全书,在各章节之间环环相扣,成为把握全书思想核心的关键.以下摘取其中的几个核心论点之价值与意义,作进一步的简略评述.

其一,民族审美感知觉下的音乐外化形态之表现

音乐的外化形态——音高、旋律、节奏、音色以及结构等,是感知不同民族审美心理最直接的通道,它们沉积着各个族群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虽然也有不少音乐人类学家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和社会文化的因素,积极地对音乐构成的各个要素进行探讨,而心理学家则试图从大量个体审美心理活动的数据中,把握主体生理感官如何影响客观的音乐现象.但显然种种复杂的音乐现象,既是个体的,更是整个族群历史的、文化的、性格的、心理的反映.林华先生充分注意到了隐含在音乐文化艺术中的民族审美心理问题,并以他作为作曲家丰富的感知觉经验,对这一问题层层剥茧,由审美心理结构的最深层,亦即“集体表象——原始人的感官在他们的生活或巫术中得到的各种意象,经过初步抽象所形成的形态”?譻?訛出发,进而上升到审美感知觉层面,聚焦各个民族在音乐的音高、旋律、节奏和音色的几项基本参数之上进行考量;并在这个基础上,离析出更为具体的问题.如在阐述民族的旋律感知觉时,涉及到各民族不同的音程感、调式感、线条感以及和声感等问题,而在对节奏感知觉的论述中,包括了节奏、节拍感的发生、音乐节奏的民族特征,以及节奏与结构以及审美情趣等内容.其中的一些观点,机智生动且不乏创建,如作者认为,西方的音乐节奏有“强拍霸权”的特征,而东方音乐的节奏则较为“主观随性”.而这些节奏的运用特征,源于“西方音乐的审美,旨在从经过精心组织的印象中过滤出意义,因此对节奏的感知觉也归向知觉的组合、理性的探寻”,而“集体本位文化模式民族的音乐虽然个性受到局限,但却可以在表演时即兴中节奏通过细微变化表现出个人的审美情趣,这就使得这些民族对节奏的敏感并不在于营造或识别某种节奏型,不在于赏识创作者的节奏运用的独特性,而是对表演者在节奏细节上各自所作的诠释.”?譼?訛类如上述论述,在文中随处可见,著者采用大量例证,结合生动的审美感知觉,将音乐诸要素的外化表现形态,融于民族的文化历史,血脉背景之上.这也让我们在面对种类繁多的音乐现象,不再是一种零碎孤立的感知,或陷入不知其所言的茫然,而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其节奏、音高、音色的大致特征,并意会其中的细节和情趣.这无疑对音乐创作、表演、或欣赏是大有裨益的.

其二,符号体系建构下的音乐语言表述方式

不同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特定的乐音组织的内在秩序,它一方面借助于音高、节奏、音响、织体等音乐的外化形式来表现;另一方面,各类的音乐实践活动也显露着其特有的情感和意义.可以说,音乐的乐音组织秩序,隐含着各个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审美观念、审美习性和审美理想的,它既不可避免地与之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同时也烙有着民族思维的深刻印记.而如何解读并抽象出种种复杂的音乐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显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著者巧妙地借助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从人类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符号运用与心理意识的对应入手,继而通过审视语言符号的多重表述功能,提出音乐音响符码的不同表述方式,亦即“感性表述方式”、“知性表述方式”和“理性表述方式”三个层次.笔者认为,这是此书的又一精妙之处.经由这样一个视角,不仅能够深入到复杂的音乐表象之下,把握各民族不同类型音乐的内在组织秩序;同时,还厘清了各民族在不同表述层面上的民族审美心理——包括在它们的发展初期,音乐在感性层面上特征的相似性,和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以及这样的区别,所暗示的不同民族在知性和理性层面上差异性.例如在论述音乐的“理性综合表述”时,著者根据人类思维的不同类型而所获得的不同性质的理性观念,进一步区分为:“三大型及其下属的五种方式”?譽?訛,即“由西方音乐为代表的思辨型理性综合表述,包括西方的宗教理性、由中国音乐为代表的感觉性象征理性综合表述、由日本音乐为代表的直观型象征理性综合表述和以印度为代表的幻感型宗教理性综合表述”?譾?訛.这些音乐在精神层面都给予了各民族文化生活以极大的影响,它们客观地反映出各个民族音乐社会生态的上层在认知和表述的一般规律,以及在历史实践中独特的发展轨迹.

可以说,对音乐符号表述的一般特性的考察,是著者在对各民族音乐审美感知觉讨论之后的进一步深入.而这样一种探索尝试所带来的新鲜视角,既在行文中继续佐证着各民族音乐外化形式的种种表现,又出其不意地将其延伸至民族文化模式层面上的探讨.这无疑能够更为全面而立体地观察各民族的文化、思维方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音乐符号表述机制,并论证了作者的“非西方音乐中心论”——音乐无孰好孰坏,仅是人类音乐天性的不同口味罢了.?譿?訛这样一种态度,也引领我们以较为客观和理性的眼光看待各民族多样的音乐现象.

其三,民族社会音乐生态下的新音乐形式分野

虽然关于“文化音乐”与“艺术音乐”这两个概念,并非著者首次提出.在他的《复调感的获得》等文章中,也曾提及这对概念.但在《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一书中,著者以艺术符号内在的语法逻辑和表述秩序为依据,结合不同类型音乐的表述方式,对“艺术音乐”和“文化音乐”的定义、功能以及属性等作了更为系统和详尽的阐释.在本书的绪论,便简明直接地对二者下了明确的定义,随后书中的第五、六、九、十章,则分别从东西方民族审美心理特征的差异、民族的审美感知觉的物化表现、音乐社会生态的不同侧面不断给予丰满.可以说,“文化音乐”和“艺术音乐”这一对概念,既是著者在对各个民族审美心理的详尽考察下,将诸多音乐类型根据它们的表述方式进行划分的结果;反之,它们也成为论证其主要观点的有力工具.

而值得关注的是,著者所提出“文化音乐”和“艺术音乐”两种音乐生态的新的分野,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从民族审美心理的源头解释了许多现实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如长期以来的“民族化”创作,虽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但如何摆脱中国特色的“艺术音乐”,从而有效地把民族化的“内容”纳入西方音乐的“形式”之中,乃是当前作曲家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林著从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审美心理,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是建立于两种文化机制——中国传统审美心理中注重感官性、象征性的感性综合表述与西方音乐审美观念中强调思辨性、逻辑性的理性综合表述所导致的音乐表述上的差异.而尽管审美心理也有其不稳定的、发展的一面,但“就中国目前的现实背景而言,中国音乐现代审美心理机制的形成,尚还缺乏社会心理的支持和内部发展的动力.”?讀?訛故而“和一切民族文化交融中发生的现象一样,更吸引人们关注的总是在显在层次,作曲家急不可待地尝试着西方作曲家所用过的种种技巧,并以现代手法的中国情调化为追求.”?讁?訛这样一些言论,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借此触及长期存在于音乐创作诸种现象背后的根本性问题,并提供一个重新审视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

如果说,林书对理论的创新,给学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和方式,那么,他的上述观点,对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乃至音乐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理论指导意义.

首先,就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而言,林著对民族审美心理生成机制全面的分析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从民族心理的深层了解各民族文化艺术之间的共有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本族和他族在音乐的外化形态——音调、音色、节奏、结构等方面的诸种差别.例如著者在对民族的旋律感知觉进行剖析后,指出:“纵观各民族的旋律感,可以概括地说,西方音乐重倾向,东方音乐重装饰.因此学习西方音乐必须抓住为达到的张力增长,抓住终止段落感,抓住音的进行的方向性.学习东方音乐应当关注装饰的情趣.”?輥?輮?訛而对音乐本体性质原理和外化形态的谙熟,可以让我们在实际的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中,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玩味浸润在本族血液中的情感、韵味和审美诉求的同时,也熟知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音乐符号的表述秩序,进而能够“心领神会”地把握本族和他族音乐之间的各种差异,并体味其中的微妙情趣.

其次,就音乐教育,尤其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輥?輯?訛而言,如何有效地帮助国民大众提高音乐审美技巧,而非仅仅满足于表层的感性聆听,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在加强的美育教育,也正是意图通过审美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一切艺术活动所指向的最终社会效应.而要实现美育的功能,则涉及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积累过程.林著中诸多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不同维度鞭辟入里的阐释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族“诗意的、即兴的、象征的、格言式”?輥?輰?訛美感经验,与需要以分析、思辨的方式解读艺术音乐之间的沟壑.而这也为相关部门制定音乐美育的实施纲要——帮助大众逐步积累音乐审美经验,提升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水平——亦即循序渐进地从感性的聆听至理性地分析鉴赏,甚至进入哲学高度的反思,终而在审美的体验中,实现现实人格和理想人格之间的提升,提供了一些理论的启发.

再次,就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而言,虽然一个族群的审美心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有其稳定的一面.但这种稳定性又是相对的,在一次次的文化交融和社会形态变迁的影响下,民族的审美心理在显意识层面也呈现出变化和活跃的一面.而这变化的一面对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形态的变迁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在《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一书中,著者专辟一章对这个问题深入探讨,并以此反思这样的交流,对近代中华民族心理结构和音乐审美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西方体制写作的文化音乐,80年代的大众音乐、娱乐音乐深入民众的现象,20世纪末专业音乐圈里的现代实验音乐现象等.这些无不是外来文化的移入对个体的审美心理甚至整个民族的心理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而在当今这个生活方式、思维心理、审美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已悄然变化的社会生态中,中国传统的曲艺、戏曲、民歌甚至宫廷、宗教音乐可否恢复,如何恢复;娱乐音乐是否会继续泛滥;试验音乐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之处等等问题.林著已经在博览各民族的心理,追本溯源得考察之后给出了答案.而这恐怕也是林著这本《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的最大价值与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余贤德《民族审美心理学》,三环出版社1989年版.

[2] 杨春时《艺术符号与解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 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管建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5] 施咏《音乐审美心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交响》2006年第3期.

[6] 施咏《音乐民族审美心理的稳定性与变异性》,《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

[7] 梁一孺《节奏与旋律——民族审美心理的表现符号系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10期.

杭红梅 内蒙古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史永清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汇总:这篇文章为一篇大学硕士与心理本科心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和《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心理方面论文范文.

文学视觉审美和媒介变迁评《媒介生态和当代文学》
想法,尽最大努力减轻舆论对社会稳定性的伤害是舆论引导的重中之重 第一,在舆论的产生演变中,群体会因为轻信而冲动 在群体生活中,因为“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客观存在,群体意见很难达到.

行业大视野
11月30日,由现代家电传媒集团主办,以“新生态 融智慧 创未来”为主题,为期三天的2017年(第七届)中国家电营销年会在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会成功落下帷幕 同期还举办净水、厨电.

婚家大视野
调查苦味帮助人们省钱中美两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苦味能让高兴的人不想花钱 研究人员让参与者报告他们的情绪状态,然后饮用苦味饮料,再询问他们愿意花钱或省钱 试验结果显示,喝了苦味饮料后,高兴的人更倾向于.

寻回现代文学版图中释的失落评谭桂林《现代中国佛教文学史稿》
在近百年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中,从东汉,经六朝隋唐,到两宋元明,自汉至清的中国佛教文学得到系统梳理和重新叙述,各种研究著述较为全面地勾勒了佛教文学的面貌,并建立起大体框架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38年高观.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