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心理健康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寄宿生心理健康干预类论文范本

主题:心理健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寄宿生心理健康干预,本文是心理健康类有关论文怎么写与寄宿生和心理健康和干预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摘 要:寄宿制学校是西部农村地区的一种重要的办学形式,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寄宿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有关寄宿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可以从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构建同伴支持系统,进行第三方管理与评价,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价值和对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多元价值引导五个方面来实施.

关键词:寄宿生;积极心理学;多元价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1/24-0020-04

寄宿制学校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大多数大学和部分城乡中小学均采用寄宿制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基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分散、义务教育普及率低、教职员工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质量受影响等因素,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受此影响,国内农村地区出现大规模的“撤点并校”现象,这就使得寄宿制学校的比例大增.据教育部2011 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中小学总体寄宿率达到了26.6%.

寄宿制学校优化了教学资源,有效地提升了西部地区的教学质量,但同时由于寄宿制学校的中小学学生年龄较小、与父母接触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等因素,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陈彦芳(2008)在《寄宿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中回顾近十年来寄宿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成果显示:与非寄宿生相比,寄宿生存在较高的抑郁和焦虑比重,人际关系敏感,爱的感受缺失,缺乏同情心等问题.

寄宿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来自于家庭方面的主动关怀变少、社会文化“拜金主义”的影响以及部分寄宿制学校的“看管式”管理等.因此,对寄宿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可以从团体辅导、同伴支持、第三方管理与评价、教育研究和多元价值的引导五个方面来进行.

一、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干预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一类干预对象主要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出于心理治疗的目的对其进行干预.如詹惠文(2001)在《寄宿制重点高中生人格特征的调查及干预研究》一文中就较早地对团体干预辅导进行了研究,其中干预对象为有某些心理失调倾向的高中生.学生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其中128 名学生中有27 名学生报名参与,分两组进行,一组进行自我肯定团体训练,一组进行情绪改善团体训练.两组干预训练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该项研究中没有设置控制组,因此难以评定其效果程度.其团体辅导的内容多样,既存在传统心理健康的“消除缺点模式”,也存在当前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培养优势模式”.

另一类干预研究的干预对象则指向所有个体,出于预防和保健的目的进行心理干预.如陈彦芳(2010)在《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中以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的同学为干预对象进行了团体辅导干预,活动设计以团体动力学理论、人际沟通理论、移情训练和归因训练等理论和技术为基础,活动内容包括团体形成、情绪训练、交往训练和告别团体四个部分,采用陈永胜编制的《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进行前测、后测以及训练后3 个月的追踪评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班级相比,后测实验组班级的社会适应不良和情绪障碍方面明显较低;对实验组学生的追踪访谈和教师评估表明干预训练也产生了明显效果.李斯静(2013)在《寄宿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工作介入方案———以蔡川中学为例》中以招募的形式选取了10 名初中生,以小组工作介入的方式针对学生的压力问题进行干预,从其干预内容来看,也是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但并没有进行效果评估.

回顾当前国内有关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研究,可以发现一些关键的问题:第一,在干预对象上,是面对全体寄宿制学生,还是仅仅面对部分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寄宿制学生;第二,心理健康团体干预是作为一种常态的存在,还是仅仅作为一种处理某些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的暂时方式;第三,团体辅导的内容选取上主观性较大,理论基础过于宽泛,缺乏严格的理论和研究论证.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领导的研究小组曾经进行过两个团体干预研究项目:宾西法尼亚韧性项目和斯特拉斯黑文学校积极心理学课程计划.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宾州项目显著降低或预防了抑郁症的出现,减轻了绝望的感觉,减少、预防了焦虑以及行为问题的产生等.积极心理学课程计划也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增加了学生校园生活的快乐感和充实感,使他们投入学习,享受校园生活并取得成就.这两项研究没有“筛选”干预对象,即面向全体学生;干预活动也是作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内容设计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积极心理学课程计划以课程的形式进行,该课程计划约20耀25 次,每次80 分钟.

对比国内外的团体干预研究,我们认为对寄宿制学生的团体干预不仅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常态存在,而且要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团体辅导内容的设计.

二、构建同伴支持系统

心理健康还包括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如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而社会支持是得到较多研究支持的、对幸福感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变量.如宋佳萌和范会勇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2013) 中针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元分析表明,社会支持与总体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之间存在显著的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刘晓和黄希庭在《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2010)一文中也指出,社会孤立是导致个体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反之则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的意义在心理健康的测量上更是存在直接的表现,如人际关系就是心理健康量表的维度之一.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积极的影响,而大量研究也表明寄宿生存在着较差的人际关系状况和较高的心理孤独感.因此,提升寄宿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

寄宿生社会支持水平的提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来增强其人际沟通能力,设置生活老师来关注寄宿生的生活状况,促进寄宿生与父母沟通,促进寄宿生同伴之间交往等.其中促进寄宿生同伴之间交往,是作为寄宿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应该是提升其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要途径.构建同伴支持系统是改善寄宿生同伴关系的一种方式,张广利在《寄宿制初中学生欺负现状及其干预实验》中的研究表明,构建同伴支持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欺负行为的发生,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欺凌行为.

以降低欺凌为目标的同伴支持系统的建立方式如下:第一步,选择同伴支持者.一般选择受同伴欢迎、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志愿者作为同伴支持者,每个班级选择7 名左右的同伴支持者;第二步,进行训练.训练同伴支持者的移情能力、识别和干预欺凌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第三步,展开工作.同伴支持者积极关心潜在的受欺凌者,及时制止欺凌行为,协调行为双方,定期进行交流干预欺凌行为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等;第四步,吸收新成员.及时吸收一些符合条件的新成员,对其进行培训,增强同伴支持群体的影响力.

同伴支持系统从形式上与学生会或班级委员群体类似,但是其功能却是上述群体难以替代的.

三、教育行政———第三方管理与评价

不管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还是同伴支持系统的建设,都需要专业的辅导者开展相应的工作,辅导者需要以“朋友”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传统的“严师”的形式出现.这就对辅导者的专业素质和情感投入提出了较高要求,由普通的任课教师或班主任来实施这类工作可能难以奏效,通过教育行政的形式直接配置的心理健康教师或者生活教师常常也难以发挥足够的影响.事实上,目前较为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工作,大多也是由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或社会学研究者开展的,塞利格曼领导的积极心理学项目则是由一些著名积极心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进行的.

基于寄宿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专业要求和情感投入要求,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独立于学校的第三方的辅导团队来实现.具体来说,独立的专业辅导团队具有以下一些特点(或应具备一些条件):首先,辅导团队中应具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能够基于当前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设计出较为有效的团体辅导方案,这方面的人员可以由一名或数名专业的研究者担任;其次,辅导团队的辅导者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人际影响力、较高的宜人性,能够进行相互的支持和辅导,因为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可以促进辅导者素质的提高,而相互的支持则有利于及时处理大量的情绪劳动所致的情绪倦怠等问题,这方面的人员可以由心理学及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或实习生来担任;最后,独立于学校的辅导团队有利于辅导效果的评估,心理健康辅导效果的评估也可以由另一方团队来实现.

四、教育研究———测评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品质的价值

在当前有关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干预策略,如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增速心理健康教师发展、进行生活教师培训、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家校合作等.这些在研究者有意控制的环境下证明有效的干预策略,在推广到非实验室的真实环境中去后,仍然需要进行科学的测评来分析其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提到:“两个最著名的联邦基金项目最近宣告彻底失败(年投入经费高达上千万美元).‘毒品酒精防范教育项目’中‘对毒品说不’的角色扮演训练曾被许多州纳入课堂教学,并受到校方、家长、学生和的一致赞扬.这个受到大力资助的美国项目,最终扩展到54 个国家共有2600 万学生参加.……7 个研究和1 个对这些研究的分析都表明‘毒品酒精防范教育项目’对这些行为没有任何效力.”

对干预措施的评估,一方面应该关注评估方式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应该重点关注的是评估的内容.传统的教育测评,关注对象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国内大多数干预研究中的效果评估,主要评估学生近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抑郁、焦虑、多动等消极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却缺乏对于以主观幸福感为代表的乐观、人际关系良好、感恩、成就等积极心理健康水平的长期效应的评估.积极心理健康品质对于个体的学业成就、人际关系、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支持,但在国内教育环境下,教育者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学生的问题行为方面,积极心理健康品质的价值仍然没有被众多教育者所接受.这就需要教育研究者通过长期的、重复的干预评估来展示积极心理健康干预的价值.

五、家庭、学校和社会———多元价值的引导

我国的社会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价值多元化趋势,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教育的使命价值也逐渐走向促进个体幸福和社会和谐地目的,但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业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素质的核心价值体系,而金钱的多少则是衡量成为个体价值的重要或最重要的因素.如孙丹和沈贵鹏在《寄宿制学校初中生亲子代沟调查报告———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中的调查表明,54.8%的初中生把“高收入”作为对于未来工作设想的首要方面.这种价值观体系与积极心理健康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念不仅关注个人成就,也关注个体的情感状态和亲密关系状况.如积极心理学研究者Keyes 提出的积极心理健康模型中包括的三大要素:第一是积极情绪,包括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第二是积极的心理功能,包括自我接受、人格成长、生活目标、环境适应、自主性和友好关系;第三是积极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接受、社会实现、社会贡献、社会和谐和社会整合.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对于幸福的解释中,除了包括成功外,还包括积极情绪、投入、意义和人际关系四个要素.

对于寄宿生乃至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本质上也是对他们价值体系的塑造活动,是与占据主流的学业成绩和金钱两大价值体系博弈的过程.从这个大环境来看,仅仅依靠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构建同伴支持系统、进行第三方管理与评价以及教育研究这四个方面仍然是不够的,仍然需要引导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引导教师、父母和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员去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金钱之外的积极因素的培养,如亲情、友情、课外活动的兴趣、健康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积极素质.

汇总: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寄宿生和心理健康和干预方面的心理健康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心理健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体系
李坎帅,蒋洪旭,孙树贵(中国民航大学 飞行技术学院,天津 300300)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极其复杂的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要注重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分析其心理问题形成的.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预期效果 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在有效的教育理念指导和合理的实施方式下展开,这样让心理健康教育以科学合理的模式展开,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 教师可以充分将积极心理学视角作为心理健.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曹 莉英语是一门特别注重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学科 如果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够强,就很难领悟到英语这门科目中的真理 教师要和学生做好朋友,多和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从自己的英语知识基础出发,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