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关于日本文化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和从日本文学 历程来看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主题:日本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6

从日本文学 历程来看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该文是关于日本文化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与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和独特特征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日本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日本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日本文化的论文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日本文化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刘静

(大连职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33)

摘 要:现如今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世界各地文化的研究.在日本学研究中,日本文化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从文化中理解和把握日本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的内涵,才能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的本身.本文论述了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与日本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探讨了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希望能为研究日本文化的专家们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88-02

作者简介:刘静(1980-),女(汉族),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生,大连职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近年来,许多研究日本文化的专家和学者都对日本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把日本文化解读为唯美文化,有的则把日本文化称为武士文化,其实,这些都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文化,包括日本文化,是有很深的内涵与多样性的,在历史的发展中也总是在“变”.也就是说,文化是特定社会的文化,不一样的社会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某一时代具有某一特征.而作为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则具有人类的共性(世界性),同时也具有民族的特定性(民族性),还具有历史的延续性(稳定性),在历史的不断演变中也在吸收不同时代的特点(变异性).本文挖掘出了日本文学潜在的特征,以此来研究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一、日本文学发展历程

日本文学的发展历程十分漫长,因此具有独特的特征.在一个时代中,日本文学可以作为主流文学被人们所认可,也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被传承下去,而不被新型的文学所淘汰,因此现在的日本文学身上还有许多旧的文学形式,并没有被新文学全部代替.例如日本的抒情诗,在古代的抒情诗格式中,短诗是主要的形式,而室町时代的俳句则可以看作是短歌的演化产物.俳句中也包含日本的传统文学特征,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闲寂感”.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被人们称为“俳圣”的松尾芭蕉,他将这种“闲寂感”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一种别致的风雅美,拓宽了日本诗歌美学范围.历史进入20世纪,日本接收了大量的欧洲文化,因此日本文学又呈现出了另一种形式,这些多种多样的日本文学形式,例如平安时期的“物哀”、江户时代的“风流”等不仅没有跟随旧时代一通消亡,反而被新时代所接受,继续传承与发展.总而言之,日本文学的发展特征是新旧共存而不是新文化代替旧文化,具有较强的历史统一性.

二、日本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概述

我国的文化不受城市的约束,而日本不同,文学活动只集中在较大的城市中,尤其是京都.公元9世纪以后,日本多数文学活动都活动于京都,其他城市则逊色很多.18世纪以后,江湖文学兴起,江户与京都逐渐成为了文学中心,也就是说,无论怎么变,京都一直都是文化的中心,直到明治维新,才逐渐成为了文学的中心.

另外,文学的阶层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在平安、镰仓时代,文学阶层主要是贵族、僧侣等人;江户时代的文学阶层主要集中在武士、町人、商人和农民.文学阶层的不同自然导致了文学形式、素材的不同.

日本文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学家都会被编入一个封闭的集团内,例如平安时期的贵族集团、德川时期的武士集团等,会得到该集团内部人员的支持.

三、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

(一)倾向“物哀”,远离政治

世界上大多数文学作品都与政治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尤其是中国的文学,与政治联系很密切,我国诗人白居易就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者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许多作品也与当时的政治有很大的联系,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但是日本却不是如此,日本文学呈现出了很强的脱离政治性,明显区别于世界文学.下面本文就对日本文学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加以探讨.

1.日本文学脱离政治的原因浅析.上文我们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日本的不同文化阶层,这些文化阶层都对政治不感兴趣,例如古代的贵族、中世纪的武士、近代的农民等,另外还有自然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从事这些文学的人也同样不关心政治,犹如局外人一般.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日本文学原理政治的独有特征.

2.日本文学的倾向———物哀.所谓“物哀”就是指人们受到客观事物的触动而产生的或悲或喜的优美、纤柔的情绪,是日本传统审美观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点也与世界文学有着较大的区别.例如传承了日本文化与传统的《源氏物语》中,“物哀”一次出现了十四次,使“物哀”成为了独具一格的日式浪漫.日本文人在遇到一些事物后用语言文字将心中所想书写出来,就形成了“和歌”或”诗歌”.所以说“物哀”是日本文人表达心境的一种方式,把人类最真实的感动表达了出来,对日本后世的人生观与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影响.

可以说,崇尚“物哀”是日本文学家的普遍特征,他们一般看中柔美的情绪,特别重视腼腆、文雅等风格.再者,女性的情感普遍比男性细腻,这使得古代的文人中有一部分都是女性.女性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描写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使日本文学的哀怨、惆怅等风格更加明显和深刻.甚至有学者说,是女性造就了日本文学惆怅的基调.

总而言之,日本的文学家都比较认可艺术必须要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要高于政治和现实.他们认为,一旦文学与政治有了联系,那么这种艺术将不再是高雅的,沦为庸俗了.所以,尽管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但是崇尚“物哀”这一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物哀”也成为了评价日本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条件.

(二)既注重继承沿袭,又注重吸收变异

从整个日本文学发展史来看,日本文学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并且将这些文化化为己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日本的古代文化与中国一脉相承,汉朝以来,中国各个朝代的文化对日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于日本的文字都是由汉字演化而来的.古代的日本文学家对中国的文学都非常熟悉,例如《源氏物语》就是从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挖掘了很多素材,才使得文中的贵族生活描写的如此细腻,再例如日本的一些神话和故事,都能从中找到中国的影子.这些文学家对中国古籍的借用不仅限于文字方面,他们往往能抓住文化的内涵,将之不露声色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中国的一些文学大家在日本也是享誉盛名,诸如白居易、苏轼、罗贯中等,中国的文学作品同样受到了日本人的追捧,像《三国演义》等通俗小说的流行,对日本的读本创作就有很大的影响.

汉诗作为日本文学的主要形式在日本已经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其风格的转变都受到了中国很大的影响,例如其最初的汉诗集《怀风藻》中的诗篇就可以看出是受了中国古诗从六朝到唐诗转变的影响,内容也受到了中国宗教观念的影响.日本的小说也有许多“翻案”文学,这些作品对于日本形成自己的风格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9世纪,日本发动了明治维新,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开始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开始向世界追求知识,这促进了那个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在这一运动推动下,欧洲的文化传到了日本,迅速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推动了日本的近代文化活动,使日本文学也加入了世界文学行列.传入日本的欧洲文化中,有英国的功利主义、法国的自由民权以及美国的实用主义,后来还有德国的国家主义,这些文化对日本人民的思想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造成了日本文化的重大转变,使日本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欧洲文学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内,日本的文学流派逐渐增多,无论是哪个流派都有借鉴西方的审美和美学理论.例如川端康成创建的新感觉派,这一流派强调把日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在日本古典文学“物哀”的基础上,引入了西方的现代流派观点,在变现形式和手法上也对西方文学多有借鉴,例如乔伊斯的意识流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而当代的日本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就更为明显,例如三岛由纪夫等人的创作等.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吸收,日本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化.关于日本文化的多元化,日本学者加藤周一将日本融合的文化分成了四类:(1)大乘佛教中的哲学;(2)中国的儒家学说,尤其是朱熹的观点;(3)西方的基督教;(4)马克思注意思想.加藤周一还说:在日本文化背后,可以看到三种世界观,即外来世界观、传统世界观、文化的外来世界观.

(三)具有较强的连贯性

纵观日本的文化史,日本文化一直在不断融合外来文化并变为己用,不断为日本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使日本文化能够经久不衰,延续至今.另外,日本文学还有另一种特征———盆景趣味,这是日本文学抒情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将中国的文学与日本的文学结合来看,两者都具有阴性特征,也就是说中日两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偏向于细腻、多愁善感的女性思维.在接触了西方文学后,日本文化并没有将这一特点摒弃,而是在与西方文化对抗中不断寻找能够壮大自身的元素,使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当的连贯性,这也可以看做是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本文化是独立发展的,在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又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冲击,于是日本文化便将这些外来文化加以融合,丰富、壮大了自身,从而传承至今.从历史角度看,日本在大发展时期,其民族文化也是最传统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文化就一直在回归东洋文化,近些年的日本文化热也说明了这一特征.

参考文献:

[1]周萍萍.追寻“物哀”———对日本文学传统理念的解读[J].理论界,2010,(01).

[2]王升远.越界与位相:“日本文学”在近代中国的境遇———兼及中国日本文学教育孕育期相关问题的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3]刘炳范.基于民族主义的矛盾性———战后日本文学战争反思主题评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4]郝周绍.日本文学漫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0).

[5]武德庆.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日本文学理念“物哀”试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6]王萌.浅谈日本文学中的悲剧情结[J].教育教学论坛,2011,(03).

此文点评,此文是一篇关于日本文学和日本文化和独特特征方面的日本文化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日本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论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翻译
摘要我国与俄罗斯保持着多年的友好关系与合作关系,不断有文化作品的输入与输出 而文学作品作为典型的文化传播方式,关系到两国之间的互相理解与情感交流 由于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性,所以其追求的并不只是语言的…….

基于文化自信谈武术和文学之间的渊源
杨 刚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上海 200438摘 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前提与基础 为了进一步展现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寻找到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 文章主要.

日本文化政策从政府主管到地域自治
日本文化政策的沿革先回顾一下日本战后国家的文化政策 在1964年举行的奥运会以后,日本文部省于1966年设立了文化局 两年以后,该局与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整合,设立了文化厅 在美术馆方面,1952年设立.

从茶道看日本文化中的审美内涵探究
【摘 要】在现代世界文化艺术体系中,日本文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茶道文化在对日本文化影响巨大,对于日本文化审美内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文化审美发展过程中,日本文化有机融入了茶道中的思想、仪态、精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