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有关传播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与应对之策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传播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0

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与应对之策,该文是有关传播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思潮和社会思潮和应对之策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语言学论文社会科学家杂志社会心理学论文和谐社会论文

摘 要:掌握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需要.社会思潮复杂多变,但其传播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社会思潮传播主要有“水流式”“寄生式”和“裂变式”等方式.“水流式”具有由高到低、厚积薄发、有缓有急的特点;“寄生式”具有搭便车、偷天换日、互利共生的特点;“裂变式”具有由一到多、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的特点.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充分认识三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并分别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引导和掌控策略.

关键词:社会思潮;传播;“水流式”;“寄生式”;“裂变式”;引导方略

中图分类号:C91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4-0037-04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培育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战略问题研究”(15XDSKZD007).

作者简介:张学亮(1980),男,山东临沂人,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意识形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利益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背景下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1]要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目标和任务,就必须认清社会思潮的传播方式和特点;并由此探索科学且富有针对性的引导方略,才能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实现对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总结归纳当代社会思潮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水流式”传播、“寄生式”传播和“裂变式”传播等三种方式,并各具特色.

一、社会思潮“水流式”传播特点及有效应对

“水流式”传播,顾名思义,就是如同水流或河流一样的传接方式.所谓社会思潮,“是指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指导,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利益、愿望和要求,在群众中具有一定影响的思想潮流”.[2]将社会思潮传播比喻为“水流”,是因为二者具有形式上和内在上的一致性.

1社会思潮“水流式”传播的特点.社会思潮传播同“水流”一样,也基本遵循由高到低、积少成多、有缓有急的方式.一是“由高到低”.因受地球重力作用,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客观规律使然,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同样,社会思潮的传播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即从“高势位”[3]流向“低势位”.当然,这里的“高势位”“低势位”是指社会思潮传播势能的高、低.换言之,社会思潮传播遵循从“高势位”的国家或地区流向文化相对“低势位”的国家和地区.如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明(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但是各种文明(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不对等的.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和文化发展的强势,打着自由、、人权的幌子对文化相对弱势的国家和地区强力输出其所谓的“普世价值”,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思想混乱、价值信仰扭曲和政治动荡.因此,这种“由高到低”的“水流式”体现了社会思潮传播的落差性特点.二是“厚积薄发”.水流从涓涓细流到形成磅礴洪流,需要不断汇聚细流、支流,正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社会思潮作为特定阶级、阶层的社会意识,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也要经历“厚积薄发”的传播过程.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样经历了这一传播过程.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无政府主义、复古思潮、进化论思潮、科学主义思潮等多种社会思潮先后粉墨登场.清末民初,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传入国内,但这时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关注,在国内诸多思想潮流中仅算一细流、支流.五四运动前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学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实现了从激进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的转变,自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比较系统和深入的阶段.在李大钊、李达、李汉俊、等的推动下,通过办报刊、翻译马克思主义书籍、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方式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最终成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中国的领导下,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诸多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从最初传入时的细流、支流成为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国家意识形态.因此,这种“厚积薄发”的“水流式”体现了社会思潮传播的递进性特点.三是“有缓有急”.水的流动有缓流,也有急流.社会思潮的传播同样如此,在经济社会处于和平稳定时期,社会思潮一般也缓和和稳定;经济社会处于改革期、动荡期,社会思潮也会随之变得活跃和激烈.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这一时期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百家争鸣,社会思潮处于极其活跃的时期.随着秦朝统一六国,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思潮也随之变得相对平静.封建社会历经2000多年,中国社会基本上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成为封建中国的主流意识.但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社会思潮重新进入活跃时期,各种思潮纷至沓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思潮传播也基本呈现“有缓有急”的状态.由于党的历任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局面基本形成.但是,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潮再次沉渣泛起.因此,这种“有缓有急”的 “水流式”体现了社会思潮传播的反复性特点.

2社会思潮“水流式”传播的有效应对.认识社会思潮传播规律性特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社会思潮实施掌控.“水流式”社会思潮的上述特点,也为引领掌控社会思潮传播提供了方法论.一是要学会追根溯源.社会思潮“水流式”传播,遵循“由高到低”的传播方式.因此,要想掌控某种社会思潮传播,就要学会追根溯源,即从“流”寻“源”,通过社会思潮的现实表现,顺藤摸瓜,找出这种社会思潮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根源,在源头上对其产生的基础进行全面把握,并提出切实的应对之策.如历史虚无主义,它产生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先验论,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割裂历史,历史价值观上“打着后现代主义旗号,对传统的历史观肆意解构”.[4]历史虚无主义根本目的是要“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 .[5]显然,只有通过追根溯源才能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从而在源头上给予彻底的批判.二是要重疏辅堵.疏即疏导、引导,堵即围堵防控.只有通过疏与堵相结合,才能有效防止细流演变成洪灾.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思潮的引导传播.从社会思潮的特点来看,各种社会思潮都紧扣社会现实问题,并反映特定阶级、阶层的利益诉求;同时,所表达的观点又具有新颖性、迷惑性和生动性,这样,就极易调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赢得共鸣.所以,要转变不良社会思潮对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必须紧扣社会思潮的特点,坚持思想疏导为主的原则.另外,对于已经做出明确的定性,严重混淆人们视听,蓄意扰乱社会稳定的社会思潮,也要及时亮剑,进行荡涤,防止其社会危害性继续蔓延.三是以静制动.以静制动是指通过冷静观察,判断形势发展的趋向,进而做出科学的行动抉择.面对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复杂多变、潮起潮落的客观形势,只有以冷静的心态,静观其变,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其本质.这是因为当前社会思潮传播更为隐蔽,“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社会思潮传播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对象,试图结构一种存在物,并且把这种存在物作为一种对立面对待的话,那么,现今社会思潮的传播已经将这种针对性大部分藏匿起来了,给人的表现大多是非解构性和意义分享的无对象化.”[6]所以,新形势下只有采用以静制动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

二、 社会思潮“寄生式”传播特点及有效应对

生物学上的“寄生”是指一种生物通过依附在另一生物体中以求获取养料得以生存和发展.“寄生式”传播则是指某种社会思潮通过依存于其他物体进行传播.社会思潮传播同样具有“寄生性”特点.

1社会思潮“寄生式”传播的特点.社会思潮“寄生式”传播使得社会思潮变得更加隐蔽.从这种传播方式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搭便车”“偷天换日”和“互利共生”等方式.一是“搭便车”.这种“搭便车”传播方式是指通过借助他人或它物的力量和努力实现个人利益的行为.社会思潮传播的“搭便车”是“寄生式”传播的主要方式.以消费主义思潮为例,这种源于西方的社会思潮主要“追求所谓体面消费,崇尚和追求过度的物质占有,渴望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 .[7]这种思潮的传播是伴随着无处不在的刺激人们消费的广告、明星生活示范效应的发挥、异化人生生活品质等,侵蚀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以激发人们无限奢侈消费的.显然,消费主义思潮既不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也违背了中国人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害的.因此,这种“搭便车”传播方式造成某些社会思潮传播无需发力既可坐享其成.二是“偷天换日”.所谓偷天换日是指通过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换言之,即是通过改变自身形状、形式以潜隐的方式达到生存的目的.显然,这也是“寄生”的特点.这种偷天换日、遮人耳目的传播方式在社会中也屡见不鲜,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8]然而,“依宪治国”的政策要求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为西方的“宪政主义”;再如2015年第7期《红旗文稿》刊发梁柱先生题为《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历史清醒》的文章,该文标题也被某些“网络大V”恶意篡改为《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从而在网上引发热炒,其背后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可见,这种“偷天换日”式的传播极具隐蔽性和危害性.三是互利共生.生物学上的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益于对方.社会思潮在传播的过程中,这类情况也同样存在.譬如,同国内一样,国外也有大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不可否认,从理论研究学习借鉴的角度,这二者之间也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正如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看过一些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书,其结论未必正确,但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功课做得还是可以的.相比之下,我们一些研究在这方面的努力就远远不够了.”[1]因此,互利共生的社会思潮传播特点,要求我们要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也要坚持科学开放的态度.

2社会思潮“寄生式”传播的有效应对.根据社会思潮“寄生式”传播的特点,我们要注意用好“显微镜”和“放大镜”,提高甄别能力、保持纯洁性,防止“病从口入”,加强学习,提高“免疫力”,以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掌控.一是用好“显微镜”和“放大镜”,提高甄别能力.“寄生式”传播的最鲜明特点在于它的隐蔽性和伪装性.只有用好“显微镜”和“放大镜”,提高甄别能力,才能揭开某种社会思潮的真实面纱.这里的“显微镜”是指要善于从细枝末梢中观察事物,善于从细节中发现端倪.“放大镜”则是指要善于在细节、细处中发现闪光点,并加以放大,弘扬社会正能量.当前,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过程中,常将一些人包装成海外成功人士、企业高管、知名教授等以吸引人们眼球,通过他们向国内大肆抛售“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宪政等价值观.这一方式极具迷惑性,而且也极易俘获期盼成功的青年人.所以,用好“显微镜”才能够更加精准的在细微处发现本质.同时用好“放大镜”才能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正确的、进步的社会思潮发扬光大.二是要保持纯洁性,防止“病从口入”.“寄生式”传播的内因在于个人思想意识的纯洁性出现问题,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导致“病从口入”.只有保持自身纯洁性,才能防止被“寄生”,沾染疾病.当前,面对多元化的、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潮,要防止被不良社会思潮侵袭,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洁身自好,才能有效预防错误思潮乘虚而入.三是要加强学习,提高“免疫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良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够潮起潮落,沉渣泛起,从根本上讲还是个人或社会有机体的免疫力出现了问题,为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只有增强自身头脑的“免疫力”,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要增强这种“免疫力”,首先就要加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与时俱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9]

三、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特点及有效应对

物理学上的裂变,又称核裂变,“是指把原子核分解为两个或多个较轻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10]从裂变的特点就不难看出,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极大,尤其在自媒体时代,这种传播方式带来的影响将更加严重.

1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特点.依据“裂变式”的概念,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具有由一到多、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的特点.首先,由一到多.核裂变即是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几个质量较小原子核的变化.实际上,社会思潮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经历与之相类似的过程.譬如,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创立和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衍生出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股思潮和派别.“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是一个,即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11]同样,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中,这种分化就更加明显,如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早期马克思主义、以霍克海默尔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以赖希为代表的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德拉-沃尔佩为代表的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柯亨为代表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以高兹为代表的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等多个流派.这些貌似不同形态的社会思潮实质上同根同源.其次,由慢到快.“裂变式”传播在实现由一到多传播的同时,其裂变的速度必然也会由慢到快,由此所产生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自媒体时代,人人掌握麦克风,某些社会思潮经过别有用心的精心包装,再经由某些社会公知、网络大V、社会名流的推波助澜,普通民众因辨别意识和能力局限,就会不加甄别的进行二次或N次级传播.如此,这些思潮就会呈现几何式爆发,其裂变传播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再次,由弱到强.物理学上核裂变产生出巨大的能量.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的影响力也会由弱到强.这里的弱是指影响或声音“微弱”,强则是指社会影响的“强势”.正是通过由弱到强的变化,社会思潮才能达到掌握人们思想或改变一个国家和社会政治发展方向的目的.实际上,任何社会思潮都会经历由弱到强的变化.以反全球化思潮为例,“全球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44年美国人瑞瑟和戴维斯出版的一本小册子里,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思潮才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成长起来.随着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和消极影响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全球化思潮和反全球化运动也就愈演愈烈.与此同时,“与之相应而起的是新‘左派’、环保主义、民族主义、女权主义等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人数众多的一系列社会思潮,构成了反全球化思潮的主要内容.”[12]可见,社会思潮因势而变,其传播的影响力也会由弱到强.

2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的有效应对.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由此可能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必然更甚.基于“裂变式”传播的特点,掌控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裂变式”传播的前期:增强理论预测力,防患于未然.任何社会思潮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都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性,这是社会思潮产生的现实和理论基础.因此,在社会重大变革时期,党政干部、教育界、理论界和各类媒体都应具有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实事求是、客观公开公正地直面社会现实问题,从理论的高度做好对现实问题的释疑解惑工作,荡涤不良社会思潮赖以产生的社会基础.二是在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中期:用好“两只手”,决定“收”或“放”.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的中期,也即期,这一时期是社会思潮的性质充分暴露的时期.由此,要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收”或“放”,“放”即敢于放手,大力弘扬;“收”即及时管控,防止蔓延.通过价值分析判断,如果这种社会思潮有助于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就要及时放手,加强宣传力度.否则,就要果断出击,给予重拳打击,通过技术手段或理论说服消解错误思潮的社会危害.三是在社会思潮“裂变式”传播的后期:要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系统性理论成果.社会思潮“潮起潮落”,在“裂变式”传播的后期,会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其声势也会逐渐式微;但是这一阶段并不意味着这种社会思潮会完全消失,“有些社会思潮具有明显的反复性的特点,有的社会思潮会自消自灭,......‘读书无用论’、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都是几次反复出现.”[13]因此,针对这些错误社会思潮“潮起潮落”的特点,只有全面总结其传播经验,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成果,才能彻底铲除其存在的理论根基,即便将来还能“死灰复燃”,其社会影响也会大为减弱.

参考文献:

[1].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2]梅荣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政策探索[J].理论研究,2008,(10).

[3]陈秉公.论国家意识形态“高势位”建设的规律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4]杨金华.当代中国虚无主义思潮的多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4).

[5]梁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红旗文稿,2009,(9).

[6]邱柏生,左超.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

[7]刘慧.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防范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

[8]马钟成.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N].光明日报,2014-11-15(01).

[9].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4.

[10]陈国权,毛益民.腐败裂变式扩散——一种社会交换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11]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

[12]陈立思.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

[13]刘书林.社会思潮研究与“两课”教学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9).

【责任编辑:宇辉】

上文总结,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传播本科传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思潮和社会思潮和应对之策方面论文范文.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四川南充李斌斌【摘要】大学生普遍有着活跃的思维,能够敏锐的感知各种新生事物,因为思想还未成熟,认知上有一定缺陷,不能有效免疫当代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 在此背景下,需要高校重视.

近期欧洲社会思潮演进的主要动向、成因和影响分析
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欧洲一直是世界社会政治思潮发展先进的地区 但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双重影响,欧洲大部分国家的社会政治思潮出现变化,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极端思潮迸发 尽管国家积极整治,但是效果甚.

传播效率引导社会舆论
根据2 01 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 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 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功能
【摘 要】自上世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和社会思潮开始相互碰撞和影响,而在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社会思潮中,首先则重点关注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独特位置和影响力 发挥思想政.

论文大全